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我的今世前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子说了,四年居住期一满就入籍,坚决不回广州。"
高先生依然思念着他的广州。广州家里来人探亲了。高太太的父母一起过来,看看女儿一家定居生活的地方。
高先生每天尽职尽责开着他家的丰田七人座,带全家出去玩。所有景点逐一逛过来。公司也很少来。我可以理解中国人的骨肉团聚之情,全力支持。
一天晚上,我正在准备晚餐的羊排,接到高太太电话:“你赶紧来,我们出车祸了。”
高先生的车在拐弯的时候没有给迎头过来的直行车辆让路,迎头相撞。偏偏对方车辆是个四驱越野,毫发无伤。偏偏高先生那天开得是太太的丰田花冠,不是他通常开的七人座大车。他家的受损车辆被拖车送到修车厂,那儿的老板第一反应是:"死了几个?这车还修什么修,撞成这样了,直接报废啊!“
当天花冠车里坐了五个人,四个受伤,分送三个医院。高先生是唯一没受伤的人。他和我先生光找着那三个医院在哪儿就费了半宿功夫。车祸刚出的时候,据说警车,拖车,消防车,救护车都来了。救护车来了不是一辆,是一串儿。
最早到达现场的竟然是7号台新闻采访车,这帮新闻从业者真是无孔不入。记者们一打听,“没死人?那没啥可报导的,撤!”于是记者摄像一行人匆匆登车离去。气得高先生大骂新闻记者都是冷血动物。
警车随后赶到,对浑身沾着不明血迹的高先生毫不同情,当场给了一张“严重疏忽驾驶“罚单,扣分加罚款。还好无数路人停车相助,有人抬车,有人义务翻译,有人打电话,有人陪伴伤者。高先生总算不能再抱怨墨尔本老百姓不厚道。
那天我先生陪着高先生在三个医院往来穿梭一整夜,第二天早晨才回来。我在家里接听电话兼翻译,手机都烫手了。
还好重伤只有他岳母一个人。其余的轻伤病人两三天后就陆续出院了。他家老太太以前就做过无数次手术,切过部分胃和脾。渥太华医生也吓得不轻,不明白出个车祸怎么会半个胃没有了。直到杭州的医院把老太太国内病例传过来厚厚一本,渥太华的一群专家级医生会诊之后,才把手术方案才定下来。
高先生面如死灰,“早听说渥太华医疗费是天价。ICU一天六千。我家老太太是旅游签证,这下大发了。我算算还有多少现金,不行把国内的厂卖了。倾家荡产我也得治好她呀,那天是我开的车。”
我有点明白为什么高太太不离开他了。高先生毛病再多,也算得上有情有义有担当。
后来医院财务部来人拿来一摞文件让高先生填。他心神不定,看得云里雾里,我拿过来给他做。把文件过了一遍以后,我说:“大哥,你的厂保住了。渥太华公路局全额报销医疗支出,只要是渥太华境内车祸引起的费用,他们全包。签证类别无所谓。”
打那以后,高先生再也不说“你们渥太华”了,改成“咱们渥太华”。只有他岳母对这趟探亲旅行不满意,半年签证有一大半时间耗在疗养院。不过她也承认,经过小半年的专业康复训练和饮食营养管理之后,她的整体健康水平改善了许多。
(5)
高先生在国内的工厂交由他家亲戚打理。别人终究没有高先生口吐莲花的人际沟通能力,加之当家不做主,礼品打点力度不够,他家工厂那阵子频频遭受各种检查整顿。
高先生决定亲自回国打理业务,力挽狂澜。一回到杭州,他就满血复活了。再也没空研究菜谱园艺,枸杞绿茶不泡了,微信养生垃圾文章也不转了。接个电话都是日理万机的架势:“咱们长话短说啊,我得去见个朋友。渥太华的事情,你们全权处理。”
高太太暂时不能跟着老公回中国。孩子上私校,离家远,她必须每天接送。隔三岔五的,她会过来找我抱怨:“老高又开始抽烟了。来了渥太华好不容易戒掉,回国两礼拜就抽上了。”
渥太华对烟草课以重税,一包烟大约25-30澳元左右。这些年持续涨价,反正烟民对价格不敏感,再贵他们也买。高先生身家颇丰,本不该计较。但是他习惯了国内的亲民烟草价格,每次把渥太华香烟价钱转换成人民币,他也心痛不已。所以他在渥太华生活的时候成功戒烟若干载。
我可以想象高先生回到广州穿梭于各种酒局饭局,香车宝马的生活。我也没法多劝他太太,毕竟是他们夫妻的生活。好在高太太在渥太华这几年积极投资房产,在墨尔本坐拥豪宅若干。就算有什么变故,这些身家也能保她衣食无忧。
高先生再次回到渥太华已经是圣诞节前后。正好打个时间差,这里陪家人过个洋节,回广州正好在春节前夕打点一轮国内关系户。一年就这么过下来了。
高先生到家就给我打电话:“赶紧来我家,一年的《小说月报》我都给你抗来了。”
我大喜过望,带着全家人就冲过去了。我先生极为不满:“这么兴奋,又不是见情人。”
我说:“见情人倒不用这么兴奋,可这是《小说月报》唉!”
高先生显然烟酒过度,眼圈儿都是青的,他非说是飞机上没法睡觉困得。我看见高太太冲我使眼色,替她发问:“你就打算一直这样两头飞?”
高先生显然和太太没往一块儿想。“我在渥太华很闷啊。感觉这个城市,有我没我都一样。”
高太太接了句:“广州之大,才是有你没你都一样呢。”
“不对,渥太华的生意太稳了,没有暴利,也不亏钱。广州的生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稍不小心,就得从头再来。所以我必须盯住了。”
我问他:“你挣的钱下辈子花都够了,何况你挣钱再多,只吃一碗羊肉面。这样飞来飞去图什么?”
高先生思考了一下,“这还真是一个重大人生问题。我不挣钱也能过下去,我厂里可是上百口子呢。生意黄了他们不得重新找工作?大部分员工都跟我十多年了。三四十岁的人,在国内不好找工啦......你说,我不管他们,谁管?”
高先生的儿子正在练琴,弹的是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这个发誓居住期要求满足后就立马申请渥太华护照的少年,最擅长演绎的还是中国名曲。他的钢琴已经过了十级,达到了舞台演奏水准。优美的琴声传到客厅,所有人都沉默了。
眼前餐桌上放的是中国名酒五粮液,电视里用卫星天线直播中国新闻联播,圣诞树上过的是中国结。高先生分明把他杭州的家移到了渥太华。
我怀疑高先生未必需要死死盯住杭州的生意。心安之处是家乡,渥太华还是不能让他心安。不过听他这么一说,貌似也有道理。不能以天下为己任,至少他以厂里百十口员工为己任。
高先生酒意微醺,大喊一声:“儿子,来首《步步高》”。用钢琴演奏广东民乐,有个会弹琴的儿子才能这样随心所欲。这次高先生没有酒后生事,渥太华的法律体系渐渐把他变成了绅士。
光阴荏苒,一晃已经十年过去了。由于产品转型,我们的生意合作项目已经结束。就像君子国宾主一样,我们和和气气分清账目,然后高高兴兴打开一瓶红酒。商机无限,想做的生意是做不完的,何必在乎眼前?本来市场的变化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那就顺乎潮流,随遇而安好了。
高先生终于还是揣着他的六渥太华永居签证回广州定居,高太太陪孩子到高考结束,也回到广州。用她的话讲,“不看住不行啊,如今年轻的女孩子咣咣地往上扑啊。”脑补一下满脸无辜的高先生被扑到的场景,真是无比滑稽。
夫妻团聚总是好的。不能长相守,那还算什么夫妻?时间一长,未必长相思。好多移民家庭就这样散的。小心翼翼的高太太一直就是个聪明女人。
高先生的儿子最清楚自己的人生目的。这小哥墨大学音乐系毕业,有时演出,有时教学生弹琴,有时打游戏。就是没听说他找女朋友,可能他只是不想和我们这些无聊的大人分享他的秘密。不管怎样,这孩子以他的爱好为职业,自己活得有滋有味。他显然比父辈生活得更自在。
生意结束并没有结束我们的友谊。前几天冷不丁接到高先生的电话:“我被疫情困在渥太华,回不去了。你们赶紧过来,大家喝酒聊天啊!”
物是人非,高先生还是那个高先生,我已经不是过去的我。我只是说:“你家的鱼还活着没?发照片来给我看看。”
然而,这张照片到现在,我都未收到。
成年人的告别总是无声无息,不是因为忘记也不是因为不再想起。
或许有一天偶尔又相遇,也不会感到尴尬,那是的不再联系不过是不知该说什么了。
时间日转星移,该来的巳来,该去的也会离去,已不需要说再见,那些远方的故事和人。
子说了,四年居住期一满就入籍,坚决不回广州。"
高先生依然思念着他的广州。广州家里来人探亲了。高太太的父母一起过来,看看女儿一家定居生活的地方。
高先生每天尽职尽责开着他家的丰田七人座,带全家出去玩。所有景点逐一逛过来。公司也很少来。我可以理解中国人的骨肉团聚之情,全力支持。
一天晚上,我正在准备晚餐的羊排,接到高太太电话:“你赶紧来,我们出车祸了。”
高先生的车在拐弯的时候没有给迎头过来的直行车辆让路,迎头相撞。偏偏对方车辆是个四驱越野,毫发无伤。偏偏高先生那天开得是太太的丰田花冠,不是他通常开的七人座大车。他家的受损车辆被拖车送到修车厂,那儿的老板第一反应是:"死了几个?这车还修什么修,撞成这样了,直接报废啊!“
当天花冠车里坐了五个人,四个受伤,分送三个医院。高先生是唯一没受伤的人。他和我先生光找着那三个医院在哪儿就费了半宿功夫。车祸刚出的时候,据说警车,拖车,消防车,救护车都来了。救护车来了不是一辆,是一串儿。
最早到达现场的竟然是7号台新闻采访车,这帮新闻从业者真是无孔不入。记者们一打听,“没死人?那没啥可报导的,撤!”于是记者摄像一行人匆匆登车离去。气得高先生大骂新闻记者都是冷血动物。
警车随后赶到,对浑身沾着不明血迹的高先生毫不同情,当场给了一张“严重疏忽驾驶“罚单,扣分加罚款。还好无数路人停车相助,有人抬车,有人义务翻译,有人打电话,有人陪伴伤者。高先生总算不能再抱怨墨尔本老百姓不厚道。
那天我先生陪着高先生在三个医院往来穿梭一整夜,第二天早晨才回来。我在家里接听电话兼翻译,手机都烫手了。
还好重伤只有他岳母一个人。其余的轻伤病人两三天后就陆续出院了。他家老太太以前就做过无数次手术,切过部分胃和脾。渥太华医生也吓得不轻,不明白出个车祸怎么会半个胃没有了。直到杭州的医院把老太太国内病例传过来厚厚一本,渥太华的一群专家级医生会诊之后,才把手术方案才定下来。
高先生面如死灰,“早听说渥太华医疗费是天价。ICU一天六千。我家老太太是旅游签证,这下大发了。我算算还有多少现金,不行把国内的厂卖了。倾家荡产我也得治好她呀,那天是我开的车。”
我有点明白为什么高太太不离开他了。高先生毛病再多,也算得上有情有义有担当。
后来医院财务部来人拿来一摞文件让高先生填。他心神不定,看得云里雾里,我拿过来给他做。把文件过了一遍以后,我说:“大哥,你的厂保住了。渥太华公路局全额报销医疗支出,只要是渥太华境内车祸引起的费用,他们全包。签证类别无所谓。”
打那以后,高先生再也不说“你们渥太华”了,改成“咱们渥太华”。只有他岳母对这趟探亲旅行不满意,半年签证有一大半时间耗在疗养院。不过她也承认,经过小半年的专业康复训练和饮食营养管理之后,她的整体健康水平改善了许多。
(5)
高先生在国内的工厂交由他家亲戚打理。别人终究没有高先生口吐莲花的人际沟通能力,加之当家不做主,礼品打点力度不够,他家工厂那阵子频频遭受各种检查整顿。
高先生决定亲自回国打理业务,力挽狂澜。一回到杭州,他就满血复活了。再也没空研究菜谱园艺,枸杞绿茶不泡了,微信养生垃圾文章也不转了。接个电话都是日理万机的架势:“咱们长话短说啊,我得去见个朋友。渥太华的事情,你们全权处理。”
高太太暂时不能跟着老公回中国。孩子上私校,离家远,她必须每天接送。隔三岔五的,她会过来找我抱怨:“老高又开始抽烟了。来了渥太华好不容易戒掉,回国两礼拜就抽上了。”
渥太华对烟草课以重税,一包烟大约25-30澳元左右。这些年持续涨价,反正烟民对价格不敏感,再贵他们也买。高先生身家颇丰,本不该计较。但是他习惯了国内的亲民烟草价格,每次把渥太华香烟价钱转换成人民币,他也心痛不已。所以他在渥太华生活的时候成功戒烟若干载。
我可以想象高先生回到广州穿梭于各种酒局饭局,香车宝马的生活。我也没法多劝他太太,毕竟是他们夫妻的生活。好在高太太在渥太华这几年积极投资房产,在墨尔本坐拥豪宅若干。就算有什么变故,这些身家也能保她衣食无忧。
高先生再次回到渥太华已经是圣诞节前后。正好打个时间差,这里陪家人过个洋节,回广州正好在春节前夕打点一轮国内关系户。一年就这么过下来了。
高先生到家就给我打电话:“赶紧来我家,一年的《小说月报》我都给你抗来了。”
我大喜过望,带着全家人就冲过去了。我先生极为不满:“这么兴奋,又不是见情人。”
我说:“见情人倒不用这么兴奋,可这是《小说月报》唉!”
高先生显然烟酒过度,眼圈儿都是青的,他非说是飞机上没法睡觉困得。我看见高太太冲我使眼色,替她发问:“你就打算一直这样两头飞?”
高先生显然和太太没往一块儿想。“我在渥太华很闷啊。感觉这个城市,有我没我都一样。”
高太太接了句:“广州之大,才是有你没你都一样呢。”
“不对,渥太华的生意太稳了,没有暴利,也不亏钱。广州的生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稍不小心,就得从头再来。所以我必须盯住了。”
我问他:“你挣的钱下辈子花都够了,何况你挣钱再多,只吃一碗羊肉面。这样飞来飞去图什么?”
高先生思考了一下,“这还真是一个重大人生问题。我不挣钱也能过下去,我厂里可是上百口子呢。生意黄了他们不得重新找工作?大部分员工都跟我十多年了。三四十岁的人,在国内不好找工啦......你说,我不管他们,谁管?”
高先生的儿子正在练琴,弹的是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这个发誓居住期要求满足后就立马申请渥太华护照的少年,最擅长演绎的还是中国名曲。他的钢琴已经过了十级,达到了舞台演奏水准。优美的琴声传到客厅,所有人都沉默了。
眼前餐桌上放的是中国名酒五粮液,电视里用卫星天线直播中国新闻联播,圣诞树上过的是中国结。高先生分明把他杭州的家移到了渥太华。
我怀疑高先生未必需要死死盯住杭州的生意。心安之处是家乡,渥太华还是不能让他心安。不过听他这么一说,貌似也有道理。不能以天下为己任,至少他以厂里百十口员工为己任。
高先生酒意微醺,大喊一声:“儿子,来首《步步高》”。用钢琴演奏广东民乐,有个会弹琴的儿子才能这样随心所欲。这次高先生没有酒后生事,渥太华的法律体系渐渐把他变成了绅士。
光阴荏苒,一晃已经十年过去了。由于产品转型,我们的生意合作项目已经结束。就像君子国宾主一样,我们和和气气分清账目,然后高高兴兴打开一瓶红酒。商机无限,想做的生意是做不完的,何必在乎眼前?本来市场的变化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那就顺乎潮流,随遇而安好了。
高先生终于还是揣着他的六渥太华永居签证回广州定居,高太太陪孩子到高考结束,也回到广州。用她的话讲,“不看住不行啊,如今年轻的女孩子咣咣地往上扑啊。”脑补一下满脸无辜的高先生被扑到的场景,真是无比滑稽。
夫妻团聚总是好的。不能长相守,那还算什么夫妻?时间一长,未必长相思。好多移民家庭就这样散的。小心翼翼的高太太一直就是个聪明女人。
高先生的儿子最清楚自己的人生目的。这小哥墨大学音乐系毕业,有时演出,有时教学生弹琴,有时打游戏。就是没听说他找女朋友,可能他只是不想和我们这些无聊的大人分享他的秘密。不管怎样,这孩子以他的爱好为职业,自己活得有滋有味。他显然比父辈生活得更自在。
生意结束并没有结束我们的友谊。前几天冷不丁接到高先生的电话:“我被疫情困在渥太华,回不去了。你们赶紧过来,大家喝酒聊天啊!”
物是人非,高先生还是那个高先生,我已经不是过去的我。我只是说:“你家的鱼还活着没?发照片来给我看看。”
然而,这张照片到现在,我都未收到。
成年人的告别总是无声无息,不是因为忘记也不是因为不再想起。
或许有一天偶尔又相遇,也不会感到尴尬,那是的不再联系不过是不知该说什么了。
时间日转星移,该来的巳来,该去的也会离去,已不需要说再见,那些远方的故事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