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川水芙蓉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生的审美快感和惊奇吗?根本就是太阳下面无新事。
我读西方现代小说不算很多,但几乎每读一部精品,都给我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更常有惊心动魄之时。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曾经读得我废寝忘食。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的宠儿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我已经读了不下三遍。无比惨烈的悲剧置放于诗情画意的环境中,仿佛天地间的一草一木都为黑人的悲惨遭遇而哭泣动容。而那些黑人们在最黑暗的生存境遇中,还维系着精神的力量,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维护尊严,顽强挣扎,热爱生命,彼此关爱,捍卫正义,向往自由他们的心灵和灵魂,那遍体的伤痕,内心的屈辱,滴血的哀恸,等等,都写得非常的细微曲折,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其现代小说的叙述技巧,更是精妙绝伦得令人叹为观止。
我喜欢西方古典文学中积极乐观的人文精神,它们好比欢乐颂;但就审美的快感而言,我更喜欢读西方现代小说,他们是悲怆交响曲。现代文学中的悲剧,比之古典文学的悲剧,更冷峻更深刻更具有穿透力和震撼力。但是,我们中国的当代文学,有哪一部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悲剧作品呢?精神性的先天不足,必然影响艺术性的后天完成。小说艺术和建筑艺术是很相像的。在艺术表达上,其实,表层就是深层,深层就是表层,形式就是内容,内容就是形式。二者水乳交融,不可截然划分。深层的精神性缺陷,必然在表层的艺术性外观上暴露出来。小说艺术是深入深出的艺术,不是深入浅出,也不是浅入深出(浅入何谈深出?),是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到多面多体。
我不想再深入研究余华作品的艺术性及其价值了,对于没有思想和精神的独特深度的作品,其艺术性已经被大大打了折扣,实在没有深究的必要。对这个问题,我想最多再说说它的语言便收工了事。
就语言而论,余华前期小说的翻译体读起来很不顺畅。做惯了英译汉,我一看到那种欧化的句子就头疼,我会有一种把它再翻译一遍的冲动。余华小说后期的语言虽然简洁流畅,但缺少内在的张力和汉语言的独特魅力。太浅白。朴素和浅白是不能画等号的。朴素是有深度有韵味的,而浅白呢,就是白开水,连矿泉水也不是,这对读者的审美能力是一种低估。
概况起来,余华的小说,有一个重要的实质,那就是内在精神性的不在场。从他早期的中短篇小说,到后期的三部为人们所熟悉的长篇小说,他笔下所写的,都是一些没有精神觉醒的梦中人,而作者本身,其精神高度,也没有多少超越于作品人物之处。人文精神的苍白贫血,语言文字的标准化(非个性化),想象力的欠缺,和艺术凝聚力的薄弱,等等,都使余华的作品缺少独特的思想深度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余华到目前为止的整个小说创作中,我还没有发现一篇(部)真正称得上是悲剧性的,振聋发聩的悲剧作品。把本来具备悲剧性内涵的东西(事件和人物),写成没有悲剧性的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性的写作。是永远无法到达理想彼岸的无助无奈无望。
余华的小说,只是一个个人生幻梦中的沉睡者的歌吟,其曲调是单薄脆弱,低沉灰暗,消极落寞的,而只有那些走出人生幻梦的觉醒者,才能演奏出宏伟壮观、强大有力、气势磅礴的生命悲怆交响乐,也只有后者,才是真正属于心灵和精神的文学,属于灵魂和良知的文学,才是我们值得期待和盼望的真正的文学。
二、众声喧哗说余华——与各位“余华评论者”交流
如摩罗先生所说,直至今天,余华仍然是备受读者和研究者关注的当代中国作家之一,对余华的评论文章,见诸报刊、杂志和网络。于此,我愿意在接下来的文字中,和余华的其它评论者,以及余华的广大读者一道,做进一步的思想和艺术方面的交流,以作为对我的余华印象记的扩展和深入。谢谢大家。
在那些余华评论者中,引起我注意的,是谢有顺、摩罗等专业评论者,以及叶开、范美忠等业余评论者的文字。它们各具特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色,各有千秋,异彩纷呈,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余华研究的奇特景观,其文学魅力,与余华本人的作品比起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有一些看法,在学界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种一位作家与众多评论家相互较量,瓜分秋色、争奇斗艳的有趣现象,在当今文坛是绝无仅有的,值得关注。
在我所读到的有关余华的评论文章中,我个人认为,摩罗先生的一九八六——对暴力的重现是最精彩,最具思想深度的一篇。在这里,我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论它——不是当作对余华作品的评论来看,而是当作摩罗先生个人独立的,对暴力的反思。
摩罗说,历史教师开列的那张古代刑罚研究计划“是他第一次用文字阴晦地表达他对于生命尊严的强烈关怀,而这第一次表达恰成了他获罪下狱的直接原因”可见,时代对生命、人性和尊严伤害的严重程度。历史教师由此意识到他与时代的敌对关系,并从这一刻的自觉,开始了精神上的挣扎和斗争,直至精神失常。
摩罗说,疯狂即是人格的分裂,它是对真实自我及自我责任的逃避,以解脱现实与精神的双重困境。是一种逃避性的反抗。历史教师对古代刑罚的关注,是他承担暴力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的主动选择,而他在被暴力凌辱的现实面前的退让,给他带来的羞耻感,使他产生了道德自救的强烈愿望。这两者——暴力记忆与道德自救,成为他内在的精神驱动力,促使他把自己研究的古代刑罚实施在对自我的屠杀之中,并因此成为一个丧失理性自持的精神病患者。
摩罗说,这只是表面上的,从更深刻的精神意蕴来说,历史教师是一个觉醒者和一个英雄,他完成了“对这个民族的忠告和对自身的道德超越”
虽然,对摩罗先生的最后结论,我有着不同的看法——见前面的“余华印象记忆”但撇开对作品本身阅读的角度和观点不谈,摩罗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关于暴力的种种思考,比如,关于文化记忆及其方式,对一个民族未来历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制约之独特论断,等等,都是值得肯定和记取的,是有深度、有价值,并可以独立存在的。
摩罗先生的余华论,我至今还没有读到,只有留待日后再论了。
在为数不少的余华评论者中,除摩罗外,另一位引起我注意的专业评论者是谢有顺。在余华作品的研究者中,他是最宽广、最全面、最持久的一个。早在一九九二年,他就开始了对余华作品的关注,并一直没有中断,其认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提高、深入和完善。下面,我想谈一谈他对余华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的评论文章绝望的判词。
谢有顺说,在细雨中呼喊描写了生存的苦难,并揭示出了它所蕴含的全部悲剧性。其转型在于,它不再如早期作品那样,只注重人物变异行为的外在直观显现,而是启用了心灵语言,从而使小说具有了更为内在深刻的精神向度。他说,作者笔下的世界,不再是无边的绝望,而是注入了些许遥远的温情,并将这种温情称之为“皮相温情”指出它虚弱而易碎的本质,从而得知,在细雨中呼喊中的那个绝望的孩子所面对的,是一片令人恐惧的精神沙漠。
由此,谢有顺得出结论,余华对生存的黑暗与困境的逼问,来自更高的疑虑: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能获救吗?并继而说,在细雨中呼喊把生存的苦难归结为辉煌信念与精神价值的不在场,表露了重建精神乌托邦的愿望。
在我看来,谢有顺对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评介,他所说的余华内在深刻的精神向度,对生存的逼问、疑虑、愿望,等等,其实更多的只是谢有顺本人对存在的思考,而不是余华作品的精神实质。或许,他是善良而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加在了受之有愧的余华身上。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关于心灵语言的界定。在细雨中呼喊使用的是一种诗意浓郁的抒情笔调,这是表象,从作品本身所反应的实际情形来看,它只是部分地切入了人物的感情中心,而非精神(心灵)中心。把它称之为心灵语言,是不准确的。
人的存在中,有思想、感情和意志,而只有当它们与心灵深处的良知,建立起精神向度的联系时,才能与神圣和崇高的价值挂钩,因而,只有涉及到这个深度的语言,才可以称之为心灵语言。反之,则不能。事实上,在细雨中呼喊所关注到的,只是人的感情创伤而非心灵创伤。仅举两例。
一“我”的母亲在临死前的叫喊中,罗列了所有被丈夫拿走的物件,却唯独没有对丈夫毫无理由背叛感情和家庭的良知指控。这说明,丈夫对她的伤害,仅仅波及了她的物质生存环境(他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去讨好情妇了),最多,也只殃及了一点她的感情,而丝毫没有引起她心灵深处良知受伤所带来的深刻痛苦。实际上,这个母亲形象正是活着中,那个同样麻木的女性家珍的“形象母亲”
二“我”在一次被养父的毒打中,以绝食相逼,但这并不是我对苦难和罪恶的“理性”抗争“我”只是“情绪冲动”地借此来要挟和报复伤害“我”的人——“事实上我过去和现在,都不是那种愿为信念去死的人,我是那样崇拜生命在我体内流淌的声音。除了生命本身,我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了。”作者借作品主人翁之口说出的这段话,正好暴露了在细雨中呼喊的精神内涵和实质。
小说所写到的,只是苦难和罪恶对人的肉体和情感的伤害,而非精神和心灵的伤害。如果,一个人感受到被伤害到了做人的基本尊严和权利,他的痛苦会延伸到精神和心灵的深处,他会感到生不如死,找不到活下去的任何理由,包括生命本身,因为他不仅仅是肉体的人更是精神的人,除非他的伤痛被良知和神圣的爱(而不是自私的感情)所医治。显然,作者和笔下的人物一样,没有这种清醒的理性认识和良知判断。真正的苦难和罪恶真相,便被谢有顺所说的“皮相温情”消解了模糊了,而不是强化了清晰了。可以说,这个“除了生命本身”“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的无望无助的孩子形象,正是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为了活着而活着的福贵、许三观的“形象父亲”
除了生命本身,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这样的无望无助不是人真正的精神和心灵的绝望,因为,还有生命本身——肉体生命,可以使人活下去,可以使人有所盼望。所以,绝望是不存在的,它还远远没有降临和到来。或者说,它已经存在,它早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已存在,却由于作家及其所依赖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信仰和理性精神的沉睡,而被悲剧性地永远放逐在其心灵的视野之外。
所以,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只肤浅地描写了苦难对人情感上的伤害,没有写出苦难的实质和它所蕴涵的,生命存在的基本悲剧性——更不用说全部悲剧性。它不是对人类生存困境发出强烈质询,坚定寻找精神家园的一份“绝望的判词”而只是宣讲生命除了肉体活着之外毫无存在理由的,一份伤感而脆弱的“侥幸生存回忆录”
谢有顺说,余华在1991年底发表的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是“对先锋小说多年来的艺术经验的一次有力总结,并由此向我们预示了一个新小说时代正在到来”和谢有顺的看法相反,我认为,正是在细雨中呼喊,暴露出了余华在写作中所遇到的内在冲突,和因为无力找寻解决冲突的真理性途径,而放弃先锋精神的妥协和逃避。它标志着余华早期小说肤浅关注生命存在性的非自觉性尝试(或曰“准先锋精神”)的失败,并预示着至少对余华本人来说,将更为失败的非先锋小说(通俗小说)时代的到来。在细雨中呼喊之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就是我这句话的最佳明证。
谢有顺的绝望的判词写于1992年,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能写出那样独特而流畅的论文,实为一件令人惊讶的罕事。自那以后,他对余华的关注就持续了下去,直到一篇篇更为成熟、严谨、独到的评论出现。他的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就是其中最有深度、有份量、有价值的一篇。对此,我有专文论述(本文第四部分),暂略去不议。
除了谢有顺、摩罗等专业评论者对余华的关注外,不少业余评论者也对余华的作品,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我这里所说的专业与业余之分,主要是针对作者本人发表评论文章的数量多少、及其写作以评论还是以创作为主而言。
网易读书论坛的精华区,有一个话题讨论精选栏目,收集了七、八篇关于余华作品的优秀评论,标题为余华:轻灵或者沉重?。接下来,我想将它们简要地介绍一下,并粗略地谈一谈我读后的一些感受和心得。与各位交流。
这七、八篇对余华的评论文章中,最具个人文字魅力的,是叶开的想象力的陷阱——谈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真正缺陷,和深海水妖对叶开的回复余华:失去重力的轻盈——从活着开始说起。现分述一二。
叶开指出了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几个“隐秘软肋”一,许三观的世界观——平等,是一种打土豪分田地式的原始共产主义的理想,而不是真正的平等思想。并说,余华说到的平等,其实是一种方便的说法而已。二,许三观过的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生活。他的生存技能,就是忍耐和克制。这是一种虚假的本土平民形象。三,余华等小说家,为了描写人类的某种共性,抛弃了种种带着时代和社会烙印的真正苦难的记忆,回避了我们生存现状中最为基本的那些问题,以一种寓言化、标准化的写作方式(包括先锋作家对普泛性文本的创造和寻根派对民族恶根的寻找),使自己走上世界化的坦途(余华甚至以语言的妥协为代价)。叶开将此种写作现象称之为“与wto的提前接轨”可谓一针见血。
以上的说法,除第三点我的看法略有不同,第一、第二点我都举双手赞成。
在我看来,先锋小说家及寻根派作家,在小说形式上的革命是值得称道的,他们第一次完善了小说艺术的成熟“叙事”但他们的革命也由此而止,仅此而已。他们对西方现代文学的学习,只有形式上的借鉴,没有精神实质的领悟,这是其艺术实践在整体上失败的根源。
人类本身是有共性的,寓言性的、普泛性的经验,不是没有写作的价值,但如果把它当作写作的绝对目的,就容易抽离各民族的真正个性,架空不同社会、时代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态,使作品成为抽象空洞,经不起严格推敲的“西方误读物”——叶开在文中引用了比利时和法国报刊对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高度评介”正说明了西方对中国作家“世界化作品”的误读何其深矣。
深海水妖对叶开的回复文章,标题为余华:失去重力的轻盈。“失去重力的轻盈”区区几字,一语中的,道破了余华小说的精神特征。此文文字优美,富有诗意,值得品味。另外,深海和叶开在彼此的回复中,还谈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不少成名作家回避现实生活、时代生活,或在历史的故纸堆里掏土、或无谓地复制生活琐事,任由粉饰现实、无病呻吟的作品泛滥。他们提出的这一作家写作的当代性(时代性、现实性)问题,值得深思。
除叶开、深海水妖外,其他几位评论者的评论也很有个性,值得研读。其中范美忠和赵月斌的评论风格相似,内容相近,前者尖锐,后者宽广,各有千秋。
范美忠的虚假而失败的活着是这一组七、八篇华评论中,对余华批评最彻底最尖锐的一则。可谓火眼金睛,毫不留情。范美忠指出,余华小说张扬的是“一种面对苦难的麻木忍耐达观的人生哲学。”以活着为例。首先,小说的故事和情节、人物的性格和感情都是虚假的,人为编造的痕迹很重。比如,福贵亲人接二连三的死亡就太过偶然,而他面对亲人的不断死亡,却几乎连悲伤难过都没有,更是有失常理。其次,范美忠说,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才是悲剧,而余华笔下所谓的“真实”只涉及到人的物理性存在的层面,人的精神价值和灵魂维度是空缺的。同时,他还谈到读几部(篇)西方关注人的精神价值的悲剧作品的感受,以此和余华的小说作了鲜明的对比。
范美忠说:“活着里面基本没有对人生对人性对生活的独到发现,而唯一的写苦难又失败,这种身体性生命的毁灭是惨剧而不是悲剧。所以活着根本就缺乏了文学之为文学的东西,对我来讲的确是一本没有价值没有文学性的小说”
和范美忠英雄所见略同的是赵月斌。他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余华的小说创作,从中短篇到三部长篇都有。他说“余华小说以祸福无常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一种‘贵生’的趋向,作为人,活命成为第一要着,其他可以忽略不计。”为此,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比较的角度,以西方的悲剧形象为对比,对余华的小说提出了批评。
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第一次读到赵月斌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是在他个人的一个网站上。初初读了一遍,感觉还不错。仔细再读之后,我觉得比较单薄。
文章的中心是论述余华作品中的人物麻木的生存状态,虽然引用了不少西方的句子,也用得恰到好处,但因为立意的平常,没有发掘出更深的作品内涵。整个文章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满。就思想性来说,有思想的外衣,但没有分析思想影响人物的复杂过程,由于篇幅关系,我不再一一细说。我比较欣赏的是关于“空心人”一说,虽然我曾经在九六年我的一位朋友评论先锋作家的文章中,看到过这个说法。
再有,赵文的着重点在对于真实的人的寻找,而余华小说中的人都是抽离了人物重要本质,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这点上,我认为赵对余华的研究有前瞻性,可谓独辟蹊径。值得称道。
此外,赵文在表达上比较松散,逻辑性不够强。这倒很合我的胃口。我佩服逻辑性强的文章,但我更欣赏自由散漫的文章。这和我的天生懒散有关。是优点也是缺点。我喜欢自由的表达。感性一点。赵文的感性与理性相比,前者多于后者。
总的来说,赵文是一篇不错的随笔性评论。有时候,我喜欢这种评论,胜过喜欢专业性强的。
除了以上主要谈及余华作品思想性的评论外,过铁的余华:妥协一种,还特别细致地分析了余华小说的艺术及技术层面上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比如,母语的失落,零度叙述手法的应用,对白与比喻的才华,对现实政治的过滤等,尤其对小说的语言缺陷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此文是那组评论中,最为独特的一篇。
此外,还有两篇率真可爱的文章:悠晴的死去活来的活着和婉儿花的浅读三观卖血记。分别表达了作者读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后的,真实而强烈的感动,感情充沛,语言流畅,值得一提。此二文对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余华作品的流行因素和大众魅力,有所助益。
三、谢有顺的余华研究及其价值
本文是我在余华研究中的偶然收获之一,收录在此,作为对我看余华一文的丰富补充。这是一篇文本分析式评论,以我所评论的文章之结构为主体,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结晶而成。而我个人的看法和思想就流露于字里行间,并体现在我的言说方式之中。
在谢有顺十多年的文学批评生涯中,当代作家余华是他关注得最多的作家之一。早在1992年,还是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他就开始了对余华的研究,并于1993年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上。他特别指出了余华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独特价值和奇异文风。
到后来,谢有顺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余华的评论(以1996年为例),都显示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从起初小说形式化的探求,到之后小说精神性的剖析,他对余华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个步步进深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在后来的“余华论”中,所提出的“遭遇不是生存”“消解苦难”等命题,对余华创作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开出了有益的良方。
而这些独特的命题,直接指向“终极关怀”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所欠缺的东西,在学术界,它正被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思想者所关注(比如任不寐、刘小枫、摩罗等),谢有顺和某些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的区别之处,就在于他和那些思考“终极关怀”的学者一样,把天堂(神性)的伦理带到了人间,带到了他的文字中,这个意义是不同凡响的。
这就是谢有顺那些犀利深刻尖锐非同寻常的文学批评的秘密。这是生命的秘密,人性的秘密。
遭遇生存,消解苦难,不过是他广袤思想中的一棵小树而已。而这,正是谢有顺一系列“余华论”的中心思想。下面以其中一篇为例,具体分析说明。文章标题是:谢有顺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此文又题:余华:活着及其待解的问题,以下简称余华论)
谢有顺的这篇余华论,一开篇就敏锐而大胆地猜测了写作搁浅了好几年的余华所遇到的写作难度。进而分析了其难度的几种表现形式。既例举了余华小说中的难度,还以此比较了卡夫卡、普鲁斯特超越巴尔扎克传统认知的革命性意义。
在以下的五个章节中,谢有顺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导致这个难度的广度、深度,和内在危机。从广度上讲,是世界的恶劣环境,以及“人在这个世界中的悲剧处境”并挖掘出这个悲剧处境的关键词:暴力。他分别阐述了余华几个中短篇小说所表达的暴力,在中国文化中的状态和实质。并肯定了余华这一发现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某种意义(以一九八八年为其代表作),但也对余华的冷酷暴力美学提出了疑问。
接下来,谢有顺进一步细致深究了暴力的内在结构。并对一九八八年为主的几部小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
之后,在第四节苦难及其缓解方式中,他探查了余华小说中关于暴力的精神性伤害。此章节主要研究了余华的三部代表作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以这三部作品来回应此章节的小标题“苦难极其缓解方式”显然,他的着中点在“缓解”二字上。这是苦难过于深重的哭喊和求救。
谢有顺是这样分析以上三部作品的。
在细雨中呼喊的缓解方式是——回忆。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回忆是虚幻的,肤浅的。谢有顺独创而绝妙地将它称之为“皮相温情”它只能部分地缓解苦难。比如一个孤苦孩子对童年生活天真烂漫的温情追忆——而人又怎么能永远生活在回忆中幻相中呢?
活着——既然回忆是虚幻的,那么活着总有某种程度的真实吧。眼可以看,手可以摸,脚可以行。然而即使是肉身的活着都是异常艰难的。在大自然的天灾人祸面前,人像一根稻草,不堪一击。主角福贵坚韧的生命力和求生的顽强意志使他一次次死里逃生。然而,他真的活出了温暖活出了幸福吗?谢有顺说,他不过是消解了苦难,是被动的——忍耐。和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苦熬”有天壤之别。苦难就这样虚假地消失了。
许三观卖血记——对苦难的进一步消解。其方式是幽默(在我看来,说滑稽还更贴切些)。谢有顺说,余华企图用幽默与现实建立一个新的关系,从而把他早期作品中的消极因素化解。
在评论完三部长篇之后,谢有顺总结到,回忆,忍耐,幽默,是余华缓解生活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苦难的主要叙述方式。但这个方式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和局限。
谢有顺在文章的第五节中,仍然以余华的那三部长篇小说为主要分析对象。指出余华只是表现了他们生活中的遭遇,并没有提出生存的存在性问题——即灵魂性精神性问题。许三观追求“平等”的形而下意义,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中生活的形而下受难——都是起于遭遇。他们的抗争方式还是忍耐。苟且偷生之后的虚无,厚重,和麻木。最多,有一点点庄子似的自欺欺人的逍遥。
谢有顺的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的最后一个章节——“看法”有时比“事实”更重要。在我个人看来,是本文最重要最新颖最具有警世力的思想。它像寒夜里的火炬一样,照亮了灰暗不明,暧昧不清的沉睡思想。
谢有顺说,选择消解的轻,拒绝受难的重,是余华以及大多数中国作家的局限。他赞同李泽厚的观点,即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才能使中国走向人性化的新世界。
而中国作家只注重表现事实,却忽于表达对事实的看法。即是说,他们缺少一种高度的精神性来关照现实。因而他们揭示的只是表层的事实。而事实后面还有事实。与此类推。事物的真相是深藏不露的。谢有顺说,要从事实的层面进入价值的层面。即是说,要承担,要受难,要坚持。用精神穿透现实(事实)。
因为真理大于现实。所以,谢有顺说,是卡夫卡赋予变形虫、饥饿的艺术家,诉讼予意义。指出,卡夫卡对“事实”的“看法”影响了他身后的作家们。此外,谢有顺还指出余华小说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在只有事实没有看法(意义)的生存,是远离真理的悲惨处境。这也是作家余华面临的写作难题。
在谢有顺的另一篇评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章绝望的判词中,他还提出了“皮相温情”这一说法,他是指余华在小说中写到的那些微弱而易碎的人性温暖,它们的光芒和热度是很有限的(见谢有顺绝望的判词一文);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重写爱情的时代中指出的“我们要清醒地拒绝一种乌托邦式的爱情幻念,以及一切没有终极参照的相对性价值规范,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去除一切的遮蔽物,洞悉爱情的本性。”这里的爱情也可以引申为广义的爱——也就是我所理解的“终极关怀”的意义之一。
综上所述,谢有顺的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逻辑严谨,见解独到,叙述流畅,语言生动,分析细致,结构完整,文风清新,是他的一系列关于余华作品的评论中,我个人较为欣赏的一篇。
如前所说,对余华作品的看法,有些已经形成公论。谈余华的文章,有些甚至给人大同小异之感。也许,我们可以要求谢有顺,及其他评论余华作品的朋友,对他作品的研读更深入更独特,更上一层楼。
四、总结
综上所述,余华的作品和对余华作品的研究,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创作和评论的独特景观,或称“余华现象”或称“余华研究现象”值得祝愿中国文学健康成长的创作者、评论者和读者们,予以关注。
对我的这篇闲谈之作,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问各位对余华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好!
——写于2003年六月初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
生的审美快感和惊奇吗?根本就是太阳下面无新事。
我读西方现代小说不算很多,但几乎每读一部精品,都给我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更常有惊心动魄之时。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曾经读得我废寝忘食。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的宠儿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我已经读了不下三遍。无比惨烈的悲剧置放于诗情画意的环境中,仿佛天地间的一草一木都为黑人的悲惨遭遇而哭泣动容。而那些黑人们在最黑暗的生存境遇中,还维系着精神的力量,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维护尊严,顽强挣扎,热爱生命,彼此关爱,捍卫正义,向往自由他们的心灵和灵魂,那遍体的伤痕,内心的屈辱,滴血的哀恸,等等,都写得非常的细微曲折,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其现代小说的叙述技巧,更是精妙绝伦得令人叹为观止。
我喜欢西方古典文学中积极乐观的人文精神,它们好比欢乐颂;但就审美的快感而言,我更喜欢读西方现代小说,他们是悲怆交响曲。现代文学中的悲剧,比之古典文学的悲剧,更冷峻更深刻更具有穿透力和震撼力。但是,我们中国的当代文学,有哪一部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悲剧作品呢?精神性的先天不足,必然影响艺术性的后天完成。小说艺术和建筑艺术是很相像的。在艺术表达上,其实,表层就是深层,深层就是表层,形式就是内容,内容就是形式。二者水乳交融,不可截然划分。深层的精神性缺陷,必然在表层的艺术性外观上暴露出来。小说艺术是深入深出的艺术,不是深入浅出,也不是浅入深出(浅入何谈深出?),是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到多面多体。
我不想再深入研究余华作品的艺术性及其价值了,对于没有思想和精神的独特深度的作品,其艺术性已经被大大打了折扣,实在没有深究的必要。对这个问题,我想最多再说说它的语言便收工了事。
就语言而论,余华前期小说的翻译体读起来很不顺畅。做惯了英译汉,我一看到那种欧化的句子就头疼,我会有一种把它再翻译一遍的冲动。余华小说后期的语言虽然简洁流畅,但缺少内在的张力和汉语言的独特魅力。太浅白。朴素和浅白是不能画等号的。朴素是有深度有韵味的,而浅白呢,就是白开水,连矿泉水也不是,这对读者的审美能力是一种低估。
概况起来,余华的小说,有一个重要的实质,那就是内在精神性的不在场。从他早期的中短篇小说,到后期的三部为人们所熟悉的长篇小说,他笔下所写的,都是一些没有精神觉醒的梦中人,而作者本身,其精神高度,也没有多少超越于作品人物之处。人文精神的苍白贫血,语言文字的标准化(非个性化),想象力的欠缺,和艺术凝聚力的薄弱,等等,都使余华的作品缺少独特的思想深度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余华到目前为止的整个小说创作中,我还没有发现一篇(部)真正称得上是悲剧性的,振聋发聩的悲剧作品。把本来具备悲剧性内涵的东西(事件和人物),写成没有悲剧性的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性的写作。是永远无法到达理想彼岸的无助无奈无望。
余华的小说,只是一个个人生幻梦中的沉睡者的歌吟,其曲调是单薄脆弱,低沉灰暗,消极落寞的,而只有那些走出人生幻梦的觉醒者,才能演奏出宏伟壮观、强大有力、气势磅礴的生命悲怆交响乐,也只有后者,才是真正属于心灵和精神的文学,属于灵魂和良知的文学,才是我们值得期待和盼望的真正的文学。
二、众声喧哗说余华——与各位“余华评论者”交流
如摩罗先生所说,直至今天,余华仍然是备受读者和研究者关注的当代中国作家之一,对余华的评论文章,见诸报刊、杂志和网络。于此,我愿意在接下来的文字中,和余华的其它评论者,以及余华的广大读者一道,做进一步的思想和艺术方面的交流,以作为对我的余华印象记的扩展和深入。谢谢大家。
在那些余华评论者中,引起我注意的,是谢有顺、摩罗等专业评论者,以及叶开、范美忠等业余评论者的文字。它们各具特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色,各有千秋,异彩纷呈,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余华研究的奇特景观,其文学魅力,与余华本人的作品比起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有一些看法,在学界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种一位作家与众多评论家相互较量,瓜分秋色、争奇斗艳的有趣现象,在当今文坛是绝无仅有的,值得关注。
在我所读到的有关余华的评论文章中,我个人认为,摩罗先生的一九八六——对暴力的重现是最精彩,最具思想深度的一篇。在这里,我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论它——不是当作对余华作品的评论来看,而是当作摩罗先生个人独立的,对暴力的反思。
摩罗说,历史教师开列的那张古代刑罚研究计划“是他第一次用文字阴晦地表达他对于生命尊严的强烈关怀,而这第一次表达恰成了他获罪下狱的直接原因”可见,时代对生命、人性和尊严伤害的严重程度。历史教师由此意识到他与时代的敌对关系,并从这一刻的自觉,开始了精神上的挣扎和斗争,直至精神失常。
摩罗说,疯狂即是人格的分裂,它是对真实自我及自我责任的逃避,以解脱现实与精神的双重困境。是一种逃避性的反抗。历史教师对古代刑罚的关注,是他承担暴力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的主动选择,而他在被暴力凌辱的现实面前的退让,给他带来的羞耻感,使他产生了道德自救的强烈愿望。这两者——暴力记忆与道德自救,成为他内在的精神驱动力,促使他把自己研究的古代刑罚实施在对自我的屠杀之中,并因此成为一个丧失理性自持的精神病患者。
摩罗说,这只是表面上的,从更深刻的精神意蕴来说,历史教师是一个觉醒者和一个英雄,他完成了“对这个民族的忠告和对自身的道德超越”
虽然,对摩罗先生的最后结论,我有着不同的看法——见前面的“余华印象记忆”但撇开对作品本身阅读的角度和观点不谈,摩罗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关于暴力的种种思考,比如,关于文化记忆及其方式,对一个民族未来历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制约之独特论断,等等,都是值得肯定和记取的,是有深度、有价值,并可以独立存在的。
摩罗先生的余华论,我至今还没有读到,只有留待日后再论了。
在为数不少的余华评论者中,除摩罗外,另一位引起我注意的专业评论者是谢有顺。在余华作品的研究者中,他是最宽广、最全面、最持久的一个。早在一九九二年,他就开始了对余华作品的关注,并一直没有中断,其认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提高、深入和完善。下面,我想谈一谈他对余华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的评论文章绝望的判词。
谢有顺说,在细雨中呼喊描写了生存的苦难,并揭示出了它所蕴含的全部悲剧性。其转型在于,它不再如早期作品那样,只注重人物变异行为的外在直观显现,而是启用了心灵语言,从而使小说具有了更为内在深刻的精神向度。他说,作者笔下的世界,不再是无边的绝望,而是注入了些许遥远的温情,并将这种温情称之为“皮相温情”指出它虚弱而易碎的本质,从而得知,在细雨中呼喊中的那个绝望的孩子所面对的,是一片令人恐惧的精神沙漠。
由此,谢有顺得出结论,余华对生存的黑暗与困境的逼问,来自更高的疑虑: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能获救吗?并继而说,在细雨中呼喊把生存的苦难归结为辉煌信念与精神价值的不在场,表露了重建精神乌托邦的愿望。
在我看来,谢有顺对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评介,他所说的余华内在深刻的精神向度,对生存的逼问、疑虑、愿望,等等,其实更多的只是谢有顺本人对存在的思考,而不是余华作品的精神实质。或许,他是善良而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加在了受之有愧的余华身上。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关于心灵语言的界定。在细雨中呼喊使用的是一种诗意浓郁的抒情笔调,这是表象,从作品本身所反应的实际情形来看,它只是部分地切入了人物的感情中心,而非精神(心灵)中心。把它称之为心灵语言,是不准确的。
人的存在中,有思想、感情和意志,而只有当它们与心灵深处的良知,建立起精神向度的联系时,才能与神圣和崇高的价值挂钩,因而,只有涉及到这个深度的语言,才可以称之为心灵语言。反之,则不能。事实上,在细雨中呼喊所关注到的,只是人的感情创伤而非心灵创伤。仅举两例。
一“我”的母亲在临死前的叫喊中,罗列了所有被丈夫拿走的物件,却唯独没有对丈夫毫无理由背叛感情和家庭的良知指控。这说明,丈夫对她的伤害,仅仅波及了她的物质生存环境(他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去讨好情妇了),最多,也只殃及了一点她的感情,而丝毫没有引起她心灵深处良知受伤所带来的深刻痛苦。实际上,这个母亲形象正是活着中,那个同样麻木的女性家珍的“形象母亲”
二“我”在一次被养父的毒打中,以绝食相逼,但这并不是我对苦难和罪恶的“理性”抗争“我”只是“情绪冲动”地借此来要挟和报复伤害“我”的人——“事实上我过去和现在,都不是那种愿为信念去死的人,我是那样崇拜生命在我体内流淌的声音。除了生命本身,我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了。”作者借作品主人翁之口说出的这段话,正好暴露了在细雨中呼喊的精神内涵和实质。
小说所写到的,只是苦难和罪恶对人的肉体和情感的伤害,而非精神和心灵的伤害。如果,一个人感受到被伤害到了做人的基本尊严和权利,他的痛苦会延伸到精神和心灵的深处,他会感到生不如死,找不到活下去的任何理由,包括生命本身,因为他不仅仅是肉体的人更是精神的人,除非他的伤痛被良知和神圣的爱(而不是自私的感情)所医治。显然,作者和笔下的人物一样,没有这种清醒的理性认识和良知判断。真正的苦难和罪恶真相,便被谢有顺所说的“皮相温情”消解了模糊了,而不是强化了清晰了。可以说,这个“除了生命本身”“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的无望无助的孩子形象,正是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为了活着而活着的福贵、许三观的“形象父亲”
除了生命本身,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这样的无望无助不是人真正的精神和心灵的绝望,因为,还有生命本身——肉体生命,可以使人活下去,可以使人有所盼望。所以,绝望是不存在的,它还远远没有降临和到来。或者说,它已经存在,它早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已存在,却由于作家及其所依赖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信仰和理性精神的沉睡,而被悲剧性地永远放逐在其心灵的视野之外。
所以,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只肤浅地描写了苦难对人情感上的伤害,没有写出苦难的实质和它所蕴涵的,生命存在的基本悲剧性——更不用说全部悲剧性。它不是对人类生存困境发出强烈质询,坚定寻找精神家园的一份“绝望的判词”而只是宣讲生命除了肉体活着之外毫无存在理由的,一份伤感而脆弱的“侥幸生存回忆录”
谢有顺说,余华在1991年底发表的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是“对先锋小说多年来的艺术经验的一次有力总结,并由此向我们预示了一个新小说时代正在到来”和谢有顺的看法相反,我认为,正是在细雨中呼喊,暴露出了余华在写作中所遇到的内在冲突,和因为无力找寻解决冲突的真理性途径,而放弃先锋精神的妥协和逃避。它标志着余华早期小说肤浅关注生命存在性的非自觉性尝试(或曰“准先锋精神”)的失败,并预示着至少对余华本人来说,将更为失败的非先锋小说(通俗小说)时代的到来。在细雨中呼喊之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就是我这句话的最佳明证。
谢有顺的绝望的判词写于1992年,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能写出那样独特而流畅的论文,实为一件令人惊讶的罕事。自那以后,他对余华的关注就持续了下去,直到一篇篇更为成熟、严谨、独到的评论出现。他的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就是其中最有深度、有份量、有价值的一篇。对此,我有专文论述(本文第四部分),暂略去不议。
除了谢有顺、摩罗等专业评论者对余华的关注外,不少业余评论者也对余华的作品,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我这里所说的专业与业余之分,主要是针对作者本人发表评论文章的数量多少、及其写作以评论还是以创作为主而言。
网易读书论坛的精华区,有一个话题讨论精选栏目,收集了七、八篇关于余华作品的优秀评论,标题为余华:轻灵或者沉重?。接下来,我想将它们简要地介绍一下,并粗略地谈一谈我读后的一些感受和心得。与各位交流。
这七、八篇对余华的评论文章中,最具个人文字魅力的,是叶开的想象力的陷阱——谈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真正缺陷,和深海水妖对叶开的回复余华:失去重力的轻盈——从活着开始说起。现分述一二。
叶开指出了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几个“隐秘软肋”一,许三观的世界观——平等,是一种打土豪分田地式的原始共产主义的理想,而不是真正的平等思想。并说,余华说到的平等,其实是一种方便的说法而已。二,许三观过的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生活。他的生存技能,就是忍耐和克制。这是一种虚假的本土平民形象。三,余华等小说家,为了描写人类的某种共性,抛弃了种种带着时代和社会烙印的真正苦难的记忆,回避了我们生存现状中最为基本的那些问题,以一种寓言化、标准化的写作方式(包括先锋作家对普泛性文本的创造和寻根派对民族恶根的寻找),使自己走上世界化的坦途(余华甚至以语言的妥协为代价)。叶开将此种写作现象称之为“与wto的提前接轨”可谓一针见血。
以上的说法,除第三点我的看法略有不同,第一、第二点我都举双手赞成。
在我看来,先锋小说家及寻根派作家,在小说形式上的革命是值得称道的,他们第一次完善了小说艺术的成熟“叙事”但他们的革命也由此而止,仅此而已。他们对西方现代文学的学习,只有形式上的借鉴,没有精神实质的领悟,这是其艺术实践在整体上失败的根源。
人类本身是有共性的,寓言性的、普泛性的经验,不是没有写作的价值,但如果把它当作写作的绝对目的,就容易抽离各民族的真正个性,架空不同社会、时代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态,使作品成为抽象空洞,经不起严格推敲的“西方误读物”——叶开在文中引用了比利时和法国报刊对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高度评介”正说明了西方对中国作家“世界化作品”的误读何其深矣。
深海水妖对叶开的回复文章,标题为余华:失去重力的轻盈。“失去重力的轻盈”区区几字,一语中的,道破了余华小说的精神特征。此文文字优美,富有诗意,值得品味。另外,深海和叶开在彼此的回复中,还谈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不少成名作家回避现实生活、时代生活,或在历史的故纸堆里掏土、或无谓地复制生活琐事,任由粉饰现实、无病呻吟的作品泛滥。他们提出的这一作家写作的当代性(时代性、现实性)问题,值得深思。
除叶开、深海水妖外,其他几位评论者的评论也很有个性,值得研读。其中范美忠和赵月斌的评论风格相似,内容相近,前者尖锐,后者宽广,各有千秋。
范美忠的虚假而失败的活着是这一组七、八篇华评论中,对余华批评最彻底最尖锐的一则。可谓火眼金睛,毫不留情。范美忠指出,余华小说张扬的是“一种面对苦难的麻木忍耐达观的人生哲学。”以活着为例。首先,小说的故事和情节、人物的性格和感情都是虚假的,人为编造的痕迹很重。比如,福贵亲人接二连三的死亡就太过偶然,而他面对亲人的不断死亡,却几乎连悲伤难过都没有,更是有失常理。其次,范美忠说,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才是悲剧,而余华笔下所谓的“真实”只涉及到人的物理性存在的层面,人的精神价值和灵魂维度是空缺的。同时,他还谈到读几部(篇)西方关注人的精神价值的悲剧作品的感受,以此和余华的小说作了鲜明的对比。
范美忠说:“活着里面基本没有对人生对人性对生活的独到发现,而唯一的写苦难又失败,这种身体性生命的毁灭是惨剧而不是悲剧。所以活着根本就缺乏了文学之为文学的东西,对我来讲的确是一本没有价值没有文学性的小说”
和范美忠英雄所见略同的是赵月斌。他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余华的小说创作,从中短篇到三部长篇都有。他说“余华小说以祸福无常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一种‘贵生’的趋向,作为人,活命成为第一要着,其他可以忽略不计。”为此,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比较的角度,以西方的悲剧形象为对比,对余华的小说提出了批评。
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第一次读到赵月斌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是在他个人的一个网站上。初初读了一遍,感觉还不错。仔细再读之后,我觉得比较单薄。
文章的中心是论述余华作品中的人物麻木的生存状态,虽然引用了不少西方的句子,也用得恰到好处,但因为立意的平常,没有发掘出更深的作品内涵。整个文章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满。就思想性来说,有思想的外衣,但没有分析思想影响人物的复杂过程,由于篇幅关系,我不再一一细说。我比较欣赏的是关于“空心人”一说,虽然我曾经在九六年我的一位朋友评论先锋作家的文章中,看到过这个说法。
再有,赵文的着重点在对于真实的人的寻找,而余华小说中的人都是抽离了人物重要本质,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这点上,我认为赵对余华的研究有前瞻性,可谓独辟蹊径。值得称道。
此外,赵文在表达上比较松散,逻辑性不够强。这倒很合我的胃口。我佩服逻辑性强的文章,但我更欣赏自由散漫的文章。这和我的天生懒散有关。是优点也是缺点。我喜欢自由的表达。感性一点。赵文的感性与理性相比,前者多于后者。
总的来说,赵文是一篇不错的随笔性评论。有时候,我喜欢这种评论,胜过喜欢专业性强的。
除了以上主要谈及余华作品思想性的评论外,过铁的余华:妥协一种,还特别细致地分析了余华小说的艺术及技术层面上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比如,母语的失落,零度叙述手法的应用,对白与比喻的才华,对现实政治的过滤等,尤其对小说的语言缺陷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此文是那组评论中,最为独特的一篇。
此外,还有两篇率真可爱的文章:悠晴的死去活来的活着和婉儿花的浅读三观卖血记。分别表达了作者读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后的,真实而强烈的感动,感情充沛,语言流畅,值得一提。此二文对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余华作品的流行因素和大众魅力,有所助益。
三、谢有顺的余华研究及其价值
本文是我在余华研究中的偶然收获之一,收录在此,作为对我看余华一文的丰富补充。这是一篇文本分析式评论,以我所评论的文章之结构为主体,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结晶而成。而我个人的看法和思想就流露于字里行间,并体现在我的言说方式之中。
在谢有顺十多年的文学批评生涯中,当代作家余华是他关注得最多的作家之一。早在1992年,还是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他就开始了对余华的研究,并于1993年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上。他特别指出了余华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独特价值和奇异文风。
到后来,谢有顺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余华的评论(以1996年为例),都显示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从起初小说形式化的探求,到之后小说精神性的剖析,他对余华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个步步进深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在后来的“余华论”中,所提出的“遭遇不是生存”“消解苦难”等命题,对余华创作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开出了有益的良方。
而这些独特的命题,直接指向“终极关怀”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所欠缺的东西,在学术界,它正被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思想者所关注(比如任不寐、刘小枫、摩罗等),谢有顺和某些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的区别之处,就在于他和那些思考“终极关怀”的学者一样,把天堂(神性)的伦理带到了人间,带到了他的文字中,这个意义是不同凡响的。
这就是谢有顺那些犀利深刻尖锐非同寻常的文学批评的秘密。这是生命的秘密,人性的秘密。
遭遇生存,消解苦难,不过是他广袤思想中的一棵小树而已。而这,正是谢有顺一系列“余华论”的中心思想。下面以其中一篇为例,具体分析说明。文章标题是:谢有顺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此文又题:余华:活着及其待解的问题,以下简称余华论)
谢有顺的这篇余华论,一开篇就敏锐而大胆地猜测了写作搁浅了好几年的余华所遇到的写作难度。进而分析了其难度的几种表现形式。既例举了余华小说中的难度,还以此比较了卡夫卡、普鲁斯特超越巴尔扎克传统认知的革命性意义。
在以下的五个章节中,谢有顺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导致这个难度的广度、深度,和内在危机。从广度上讲,是世界的恶劣环境,以及“人在这个世界中的悲剧处境”并挖掘出这个悲剧处境的关键词:暴力。他分别阐述了余华几个中短篇小说所表达的暴力,在中国文化中的状态和实质。并肯定了余华这一发现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某种意义(以一九八八年为其代表作),但也对余华的冷酷暴力美学提出了疑问。
接下来,谢有顺进一步细致深究了暴力的内在结构。并对一九八八年为主的几部小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
之后,在第四节苦难及其缓解方式中,他探查了余华小说中关于暴力的精神性伤害。此章节主要研究了余华的三部代表作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以这三部作品来回应此章节的小标题“苦难极其缓解方式”显然,他的着中点在“缓解”二字上。这是苦难过于深重的哭喊和求救。
谢有顺是这样分析以上三部作品的。
在细雨中呼喊的缓解方式是——回忆。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回忆是虚幻的,肤浅的。谢有顺独创而绝妙地将它称之为“皮相温情”它只能部分地缓解苦难。比如一个孤苦孩子对童年生活天真烂漫的温情追忆——而人又怎么能永远生活在回忆中幻相中呢?
活着——既然回忆是虚幻的,那么活着总有某种程度的真实吧。眼可以看,手可以摸,脚可以行。然而即使是肉身的活着都是异常艰难的。在大自然的天灾人祸面前,人像一根稻草,不堪一击。主角福贵坚韧的生命力和求生的顽强意志使他一次次死里逃生。然而,他真的活出了温暖活出了幸福吗?谢有顺说,他不过是消解了苦难,是被动的——忍耐。和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苦熬”有天壤之别。苦难就这样虚假地消失了。
许三观卖血记——对苦难的进一步消解。其方式是幽默(在我看来,说滑稽还更贴切些)。谢有顺说,余华企图用幽默与现实建立一个新的关系,从而把他早期作品中的消极因素化解。
在评论完三部长篇之后,谢有顺总结到,回忆,忍耐,幽默,是余华缓解生活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苦难的主要叙述方式。但这个方式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和局限。
谢有顺在文章的第五节中,仍然以余华的那三部长篇小说为主要分析对象。指出余华只是表现了他们生活中的遭遇,并没有提出生存的存在性问题——即灵魂性精神性问题。许三观追求“平等”的形而下意义,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中生活的形而下受难——都是起于遭遇。他们的抗争方式还是忍耐。苟且偷生之后的虚无,厚重,和麻木。最多,有一点点庄子似的自欺欺人的逍遥。
谢有顺的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的最后一个章节——“看法”有时比“事实”更重要。在我个人看来,是本文最重要最新颖最具有警世力的思想。它像寒夜里的火炬一样,照亮了灰暗不明,暧昧不清的沉睡思想。
谢有顺说,选择消解的轻,拒绝受难的重,是余华以及大多数中国作家的局限。他赞同李泽厚的观点,即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才能使中国走向人性化的新世界。
而中国作家只注重表现事实,却忽于表达对事实的看法。即是说,他们缺少一种高度的精神性来关照现实。因而他们揭示的只是表层的事实。而事实后面还有事实。与此类推。事物的真相是深藏不露的。谢有顺说,要从事实的层面进入价值的层面。即是说,要承担,要受难,要坚持。用精神穿透现实(事实)。
因为真理大于现实。所以,谢有顺说,是卡夫卡赋予变形虫、饥饿的艺术家,诉讼予意义。指出,卡夫卡对“事实”的“看法”影响了他身后的作家们。此外,谢有顺还指出余华小说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在只有事实没有看法(意义)的生存,是远离真理的悲惨处境。这也是作家余华面临的写作难题。
在谢有顺的另一篇评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章绝望的判词中,他还提出了“皮相温情”这一说法,他是指余华在小说中写到的那些微弱而易碎的人性温暖,它们的光芒和热度是很有限的(见谢有顺绝望的判词一文);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重写爱情的时代中指出的“我们要清醒地拒绝一种乌托邦式的爱情幻念,以及一切没有终极参照的相对性价值规范,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去除一切的遮蔽物,洞悉爱情的本性。”这里的爱情也可以引申为广义的爱——也就是我所理解的“终极关怀”的意义之一。
综上所述,谢有顺的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逻辑严谨,见解独到,叙述流畅,语言生动,分析细致,结构完整,文风清新,是他的一系列关于余华作品的评论中,我个人较为欣赏的一篇。
如前所说,对余华作品的看法,有些已经形成公论。谈余华的文章,有些甚至给人大同小异之感。也许,我们可以要求谢有顺,及其他评论余华作品的朋友,对他作品的研读更深入更独特,更上一层楼。
四、总结
综上所述,余华的作品和对余华作品的研究,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创作和评论的独特景观,或称“余华现象”或称“余华研究现象”值得祝愿中国文学健康成长的创作者、评论者和读者们,予以关注。
对我的这篇闲谈之作,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问各位对余华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好!
——写于2003年六月初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编者按 对余华的系统研究。鉴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或许很多读者读着读着就会忘记主要在谈什么,但是它还是有价值的。作者将这样的文章放到红袖,实在是对红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