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我在北大学考古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生他们不知道,他们是时代的经历者,对这些东西,始终持有观望状态,慎重一些没有什么不好。
苏亦也意识到自己鲁莽了,再次道歉。
高铭先生却摆了摆手,“我还在故事还在,如果未来大环境明朗的话,你想什么时候写东西都可以,到时候随时找我。现在不方便整理成文字,但说说过去发生的事情,让你们这些小辈知道我们的老前辈都为考古事业做出了那些贡献,我觉得是应该的。所以,想要听故事,没有问题。”
于是,苏亦三人的期待中。
高铭先生的故事又接着讲。
“其实,当年给我们讲课的先生很杂,之前提到的先生只是个别的,还有不少的先生没有提到。不少,先生的特点,也没跟你们说。”
“比如历史专业这边,邓光铭先生就不跟你们说了,你们熟。当时,胡仲达先生上古代世界史,杨人楩跟张芝联两位先生分别讲近代和现代世界史,这两位先生学位很好,都曾经留学海外,见多识广,讲述世界史的时候,旁征博引,分享着他们的求学经历,再加上两位先生口齿清晰,我们都比较喜欢。”
终于有一个苏亦熟悉的世界史大佬了。
张芝联先生啊,历史系现在的副主任,室友刘立言跟王凯旋的导师,法国史大拿,没想到他还曾经给高铭先生他们上过课。
真的是北大名师璀璨的50年代,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满级大佬。
当然,高铭先生也不仅仅讲述世界史的老师,也讲中国史。
“比如邵循正先生讲近代史,效果一般,主要是邵先生身体不好,说话声音很低,这点跟夏先生比较像。但是,邵先生的讲义发的很及时,而且还附有极为丰富的参考资料,比较方便大家自学,这点,我觉得挺好的,很合适我,因为就是自学出身的。”
“此外,还有余逊先生,一年级上的时候,他讲中国历史文选,这门课大家不感兴趣,因为比较难,不过余先生古文修养特别好,他都是边背诵边讲解,我很喜欢,结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接受,反映不太好。一年级下的时候,他讲中国史秦汉部分,起初,大家都担心会跟历史文选一样效果差,结果,一节课下来,大家都服了,因为余先生对秦汉史非常熟悉。”
说到这里,高铭先生突然停顿一下。
“余先生患有高血压,给我们讲课的时候就很疲惫,那年暑假他刚满50岁就突然发脑血栓,此后一直卧病不起,再也没能重登讲台,若非如此,余先生学术着作不会那么少。”
谈及余孙先生的时候,不管是高铭先生还是俞伟朝先生都充满遗憾。
也是对已逝先生的一种怀念。
高铭先生回忆诸位先生,并不面面俱到。
他只是挑自己印象深刻的先生来说。
这即是高先生的故事,他也是他先生们的故事。
“还有张政烺先生,大一上,中国史一上古史部分就是由他上的。张先生上课的时候,是冬天,他穿个棉大衣,经常话到嘴边说不上来就敲脑袋。再就是找不到黑板擦的时候,就用棉大衣的袖子擦。”
“那个时候讲课搞得很死,一定要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讲,尤其是古史分期要按照战国封建那一套来讲,讲稿必须上课之前在教研室讨论,极大限制张先生的学问发挥,因为大家都知道张先生是魏晋封建说的提倡者,他的讲稿都是经过中国史教研室讨论通过的,而不是张先生的学术主张。”
高铭先生说完,俞先生补充,“大家都知道张先生学问很大,是考古大家,但他讲课效果并不是很好。就算如此,张先生对学问的态度依旧知道我们学习,因为张先生踏实,不花哨。”
高铭先生也说,“张先生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师长。”
北大中青代的老师,都敬佩张政烺先生。
因为张先生的品格,让人敬佩。
一个上课会敲自己脑袋,用棉大衣擦拭黑板的师长,却学位如此之大,不为世俗名利,只为教书育人,最终却无奈离开北大讲台。
这样的师长,值得北大诸位先生的视之为榜样。
张政烺先生的故事,苏亦也不是第一次听过。
他讲课背对学生,脸朝黑板,自言自语,语速很慢,口音很重,想不起来,就使劲敲脑瓜,脑瓜里装的东西太多,有时不敲不出来。
相比较,在百家讲坛,口若悬河,信马由缰的那些教授学者完全就是两个极端。
大家都知道张政烺先生口才不好。
然而,北大中青代的师长却极为推崇张政烺先生。
不是没有原因的。
感受到苏亦对张政烺先生的故事感兴趣,高铭先生补充一些具体的细节。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有两年专业课,一门是中国考古学史,另外一门是史前考古学。而中国考古学史则是张先生跟其他几位先生合开的,张先生主要讲金石学部分,讲得很多。因为讲了很多人名和书名,大家都很陌生,接受起来就更加吃力了。都纷纷要求尽快发讲义,后来讲义也发出来了,宋元明部分先发下来,宋代以前的部分很晚才发下来,清代以后的部分就没有讲义了。也因为这门课程让大家真正见识到张先生的学问有多渊博。”
“我记得大一的时候,张先生给我们讲中国史料,当时已经把原始社会部分疆外了,他就带我们去参加北京历史博物馆,参加原始社会陈列。我记得那天特别冷,大家是坐着学校的卡车去的,而当时历博的展览室则是在端门和午门之间的东西朝房,完全没有取暖设备,冷得要死。然后张先生穿着棉大衣,一直坚持着给我们做讲解,当时,张先生也都冻坏了。”
苏亦脑海之中,自然而然就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穿着棉大衣的老先生带着一帮学生在故宫的朝房里面,来回走动,不断地跟同学们讲述着各种展览的知识。
不断地搓着手,不断地哈着冷气。
讲到最后嘴唇都发紫,却还在坚持着讲述。
说不定这个过程之中,还下意识敲着自己的脑袋。
这一幕,如何不让人记忆犹新呢。
难怪,高铭先生跟俞先生对这位先生都推崇至极。
生他们不知道,他们是时代的经历者,对这些东西,始终持有观望状态,慎重一些没有什么不好。
苏亦也意识到自己鲁莽了,再次道歉。
高铭先生却摆了摆手,“我还在故事还在,如果未来大环境明朗的话,你想什么时候写东西都可以,到时候随时找我。现在不方便整理成文字,但说说过去发生的事情,让你们这些小辈知道我们的老前辈都为考古事业做出了那些贡献,我觉得是应该的。所以,想要听故事,没有问题。”
于是,苏亦三人的期待中。
高铭先生的故事又接着讲。
“其实,当年给我们讲课的先生很杂,之前提到的先生只是个别的,还有不少的先生没有提到。不少,先生的特点,也没跟你们说。”
“比如历史专业这边,邓光铭先生就不跟你们说了,你们熟。当时,胡仲达先生上古代世界史,杨人楩跟张芝联两位先生分别讲近代和现代世界史,这两位先生学位很好,都曾经留学海外,见多识广,讲述世界史的时候,旁征博引,分享着他们的求学经历,再加上两位先生口齿清晰,我们都比较喜欢。”
终于有一个苏亦熟悉的世界史大佬了。
张芝联先生啊,历史系现在的副主任,室友刘立言跟王凯旋的导师,法国史大拿,没想到他还曾经给高铭先生他们上过课。
真的是北大名师璀璨的50年代,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满级大佬。
当然,高铭先生也不仅仅讲述世界史的老师,也讲中国史。
“比如邵循正先生讲近代史,效果一般,主要是邵先生身体不好,说话声音很低,这点跟夏先生比较像。但是,邵先生的讲义发的很及时,而且还附有极为丰富的参考资料,比较方便大家自学,这点,我觉得挺好的,很合适我,因为就是自学出身的。”
“此外,还有余逊先生,一年级上的时候,他讲中国历史文选,这门课大家不感兴趣,因为比较难,不过余先生古文修养特别好,他都是边背诵边讲解,我很喜欢,结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接受,反映不太好。一年级下的时候,他讲中国史秦汉部分,起初,大家都担心会跟历史文选一样效果差,结果,一节课下来,大家都服了,因为余先生对秦汉史非常熟悉。”
说到这里,高铭先生突然停顿一下。
“余先生患有高血压,给我们讲课的时候就很疲惫,那年暑假他刚满50岁就突然发脑血栓,此后一直卧病不起,再也没能重登讲台,若非如此,余先生学术着作不会那么少。”
谈及余孙先生的时候,不管是高铭先生还是俞伟朝先生都充满遗憾。
也是对已逝先生的一种怀念。
高铭先生回忆诸位先生,并不面面俱到。
他只是挑自己印象深刻的先生来说。
这即是高先生的故事,他也是他先生们的故事。
“还有张政烺先生,大一上,中国史一上古史部分就是由他上的。张先生上课的时候,是冬天,他穿个棉大衣,经常话到嘴边说不上来就敲脑袋。再就是找不到黑板擦的时候,就用棉大衣的袖子擦。”
“那个时候讲课搞得很死,一定要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讲,尤其是古史分期要按照战国封建那一套来讲,讲稿必须上课之前在教研室讨论,极大限制张先生的学问发挥,因为大家都知道张先生是魏晋封建说的提倡者,他的讲稿都是经过中国史教研室讨论通过的,而不是张先生的学术主张。”
高铭先生说完,俞先生补充,“大家都知道张先生学问很大,是考古大家,但他讲课效果并不是很好。就算如此,张先生对学问的态度依旧知道我们学习,因为张先生踏实,不花哨。”
高铭先生也说,“张先生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师长。”
北大中青代的老师,都敬佩张政烺先生。
因为张先生的品格,让人敬佩。
一个上课会敲自己脑袋,用棉大衣擦拭黑板的师长,却学位如此之大,不为世俗名利,只为教书育人,最终却无奈离开北大讲台。
这样的师长,值得北大诸位先生的视之为榜样。
张政烺先生的故事,苏亦也不是第一次听过。
他讲课背对学生,脸朝黑板,自言自语,语速很慢,口音很重,想不起来,就使劲敲脑瓜,脑瓜里装的东西太多,有时不敲不出来。
相比较,在百家讲坛,口若悬河,信马由缰的那些教授学者完全就是两个极端。
大家都知道张政烺先生口才不好。
然而,北大中青代的师长却极为推崇张政烺先生。
不是没有原因的。
感受到苏亦对张政烺先生的故事感兴趣,高铭先生补充一些具体的细节。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有两年专业课,一门是中国考古学史,另外一门是史前考古学。而中国考古学史则是张先生跟其他几位先生合开的,张先生主要讲金石学部分,讲得很多。因为讲了很多人名和书名,大家都很陌生,接受起来就更加吃力了。都纷纷要求尽快发讲义,后来讲义也发出来了,宋元明部分先发下来,宋代以前的部分很晚才发下来,清代以后的部分就没有讲义了。也因为这门课程让大家真正见识到张先生的学问有多渊博。”
“我记得大一的时候,张先生给我们讲中国史料,当时已经把原始社会部分疆外了,他就带我们去参加北京历史博物馆,参加原始社会陈列。我记得那天特别冷,大家是坐着学校的卡车去的,而当时历博的展览室则是在端门和午门之间的东西朝房,完全没有取暖设备,冷得要死。然后张先生穿着棉大衣,一直坚持着给我们做讲解,当时,张先生也都冻坏了。”
苏亦脑海之中,自然而然就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穿着棉大衣的老先生带着一帮学生在故宫的朝房里面,来回走动,不断地跟同学们讲述着各种展览的知识。
不断地搓着手,不断地哈着冷气。
讲到最后嘴唇都发紫,却还在坚持着讲述。
说不定这个过程之中,还下意识敲着自己的脑袋。
这一幕,如何不让人记忆犹新呢。
难怪,高铭先生跟俞先生对这位先生都推崇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