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六十嗤鄙三 (2/2)
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太平广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宰相)说:自古以来,称得上圣贤的超不过五个人。伏羲始创八卦,穷尽了天地的旨意,这是一。于是屈下一指。神农始种百谷,救济了万人性命。这是二。屈下第二个手指。周公制订了礼乐,世代相传。这是三。屈下第三个手指。孔子的先知是无穷的,后知更是没有终极的,是出类拔萃的人物。这是四。屈下第四个手指。从这以后,没有人能够得上屈手指的。过了一会儿才说:加上我是五个。于是屈下了第五个手指。殷安疏远、轻视高官卿相,男征劝道:卿相是值得尊重的,大人也该稍尊敬他们。殷安道你也可以做宰相。男征道:我哪里敢当。殷安道:看你肥头大脸,不懂今古,只知道狂吃狂喝而没有才智,不作宰相作什么?那些轻世傲物的人都是这一类的人。
姓房人
唐朝时,有个姓房的人很喜欢炫耀自己的门第,只要有姓房的当官,他必定说是自己的亲属。有人了解他有这个毛病,就对他说:丰邑坊的方相(古代出殡时用纸糊的面目狰狞的开路神)是你的什么亲戚?那姓房的人说:是我的再从伯父。问话的人大笑,道:你既然是方相的侄儿,只能去做吓唬鬼的事了。
元宗逵
唐朝时,元宗逵任果州司马,他家的奴婢死了,安排直典道:我家的老佣人死了,在我家听使唤多少年了,应该为她找一口棺材葬了。可是我刚刚来到这里,家中贫困,不能买新的,只要个已经用过的,能将就办了事就行。也不要说是我买,就说是你家自己需用。直典出门就把此事说出去了,一州的人都把此事作为谈论的话题。
独孤守忠
唐朝时,杭州参军独孤守忠领押送租的船队去京城,到了半夜,把掌船人紧急集合起来,别的话没说,只说道:逆风一定不能张帆。众人大笑。
王熊
唐朝时,王熊曾任泽州都督。都督府的法曹审判抢掠粮食的盗贼,每个人各判杖挞一百,向他通告判罪情况,他问道:总共行抢的几个人?法曹回答:行抢的七人。他说:行抢的七人合起来应判钱七百。法曹只好依照他的不正确的说法改判,府司便依此给他们七人量刑。当时人们都嗤笑这件事。以前尹正义曾任泽州都督,他是很公平的,后来王熊被派来接替了他。百姓们编出歌谣咏道:前得尹佛子,后得王癞獭。判事驴咬瓜,唤人牛嚼铁。见钱满面喜,无镪(钱)从头喝(大声喊)。常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
曲崇裕
唐朝时,冀州参军曲崇裕写一首送司功入京诗,他写道:崇裕有幸会,得遇名流行。司士向京去,旷野哭声哀。司功问道:大学士,教你写诗的先生是谁?曲崇裕说:一位吴地的少年博士,教我这样押韵。司功道真是老师高明,学生就有智慧啊!
梁士会
唐朝时,滑州灵昌县尉梁士会,是乌翎科中举后授的官,里正(乡村小吏)没有给他送来乌鸦羽翎,便在公文簿上写道:官叫做乌翎,是哪个里正,不送来乌翎?佐使道:你这件事太好解决,乌鸦羽毛太多了。于是梁士会提笔写道:官科叫乌翎,是哪个里正不送来雁翅。真有识之士,听到这件事都嗤笑他。
张怀庆
唐朝时,李义府曾写过一道诗: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一个枣强县尉张怀庆好偷名家的文章,他也写诗道: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当人们说他道: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康聓
唐玄宗决定要启用牛仙客作宰相,很担心与人们的议论不相符合,因而询问高力士道:任命仙客为宰相,你以为外面的议论会如何?高力士道:仙客出自于小官吏,不是宰相的材料。玄宗大怒,:那就该用康聓!这本来是玄宗一时愤怒说的话,是举了一个最不可用的人。可是被人听到并偷偷告诉了康聓。他还以为玄宗对康聓恩泽很深,真的要举他为宰相了。康聓听说后,也信以为真。第二天便换上一套好衣服去上朝,站在班列里,他一直伸着脖子向北坐的皇上张望,希望看到已经写好的诏命。见到的人无不掩口讥笑。然而当时的舆论也都是以长者来看待他。康聓认为自己将成为大器,有许多奇巧的心思,尤其能预测地形风水。他曾对人讲:我居住的是一片宅第的中央,还能不当宰相?听到的人越发讥笑他。
征君
唐肃宗时期,急需贤良人材,皇帝下诏搜寻山林草泽,凡有怀才抱德以及挽救危难时局而使国家称霸于世的人,都可以授予爵位并任命官职。有一个征君(不就朝廷征聘的人),穿草衣,登草鞋,从灵武来到京都朝堂。肃宗听说后高兴地说:果然有贤士响应招募啊!于是召见他来回答问题,肃宗询问他时事得失,直到最后也未回答一句话。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观望肃宗的脸并奏道:微臣有个发现,陛下知道吗?肃宗道:不知道。征君接着道:臣看出陛下的脸,是在灵武时消瘦的。肃宗道:天不亮就穿衣,天黑才吃饭,每天这样操劳,以至于此。左右官员有忍俊不禁的。直到他从朝堂中退出来。再没说别的话。皇帝知道这是个无知妄为的人,可是怕封闭以后有贤良应招之路,为勉力他而授予他县令之职。将要到寒食节的时候,京兆司到各县去搜集杏仁,以准备向皇帝贡奉食用。征君听说此事。说大为不可,极力抗拒,于是又要到朝堂请求与皇上对话,京兆司也怕此人一定有什么不同寻常的见解,也拿他没办法。到了召他去答对时,他奏道:陛下要寒食节用的杏仁,今天臣就是来敲打敲打的,不要再吃那些个浑杏仁了。皇上只咳嗽一声把他送走,终究没有把他治罪。
李佐
唐朝人李佐,是山东的豪门势族。少年时因安史之乱,他的父亲与家人失散。李佐后来考中了进士,有美名,官授京兆少尹。他私下寻找父亲。有知道的人告诉他后,便到一家卖棺材和陪葬物的铺子去把父亲接回来奉养。这样过几个月。有一天,父亲把他叫过来对他说:你孝敬老人是世上没有可比的,但是我三十年一直在那伙人中间,前些日子我跟你回来,也没有与那些人道谢告别一下。你可以准备肥猪五头,白酒数斛,蒜苗韭菜等数瓮,薄饼十盘,把宴席设在庭院,我好酬谢众人并一诉衷肠,这样也就没有遗憾了。李佐恭敬地接受了父亲的指教,数日后一切准备就绪,他父召集来东西二京善唱挽歌的上百人,一开始还只是安坐在庭院中,过了些时便杂乱地唱起来,到了晚上大家全醉了。众人扶李佐父亲站在床上,他唱了一声挽歌,所有人便一起合唱起来,接着人们扶着他父亲走出庭院,不知去向。一路上有亿万人观看。第二天,李佐丢下家人进入大山里,数日后死去。
元载常衮
唐代宗把国家的各种政务完全委托给宰相去办理,而宰相元载专权,使国家的典章制度越来越混乱。不送良金重宝。不是大力行贿或不搞邪门歪道的人,是不能出入于朝廷的。到常兖任宰相时,虽然他不受贿赂,但是他孤僻而独断专行。由于他不能分别好坏,所以在提拔选用人材上多有失误。有的同僚找他商量事稍稍频繁了些,就称人家是冗沓的人。当时京城里舆论说:常无分别元好钱。贤人是愚人,愚人也会被看作贤人。崔祐甫一向公道正直,因而他众人中大声说道:朝廷中上下昏昧,善恶不分。本来是清廉严峻的官府,如今变成了鼠辈们养尊处优之地,这怎么能有助于皇上的教化呢?
崔阡
唐顺宗在东宫为太子时,韦渠向他推荐了崔阡。于是任命他为谕德(官职名),后又为侍书。崔阡不学无术,对太子说:臣是山野鄙人,不懂得朝廷的典章规矩,见到陛下时我是不是应当称臣呢?太子说:你是宫中的官员,自己应该知道。
黎干
唐代宗朝时,久旱无雨,京兆尹黎干便在朱雀街让求雨。他建造了一条土龙,召集来城里所有的巫师,舞于建土龙的地方,黎干比巫师们舞得更欢。围观的人又惊又笑。可是整整一个月也没下雨,于是又祈祷于文宣王庙。代宗听说后说道:祈祷孔丘的时间更长了。于是下令毁掉土龙,停止求雨,节用膳食,听从天命。这样做了之后,反倒甘雨足降。
崔叔清
唐德宗朝时,杜佑为淮南节度使,他向皇帝进献了一百篇崔叔清写的诗。德宗对来送诗的人说;这种恶劣的诗,哪里还用得着进献!当时的人都把崔叔清的诗称为准敕恶诗(皇帝定准的劣诗)。
常愿
唐朝时,刘禹锡说过这样一件事:贞元年间,有个武将叫常愿,喜欢说些本行的行话,他曾对我说:以前在奉天,任行营都虞候。圣人门(酒店里),都有几个贤郎(饮酒人)。他的话都是这样。还说:奉天城象斗那么大,被朱泚的兵马弄得满满的,就象累在一起的鸡蛋,如今抛向南衙,被公当成措大了。咬邓。邓把他官职夺去,到永贞初年,禹锡对御史监察,见常愿在那里管事,对他说道:还敢说咬邓么?回答说:"我实在是死罪、死罪!
刘士荣
唐朝时,于頔之镇守襄阳。朝廷对他很宽容优待,任命他的儿子于方为太常丞。于頔之推让,上表道:刘元佐的儿子刘士荣是因为他父亲有功,先朝授予他太常丞一职。当时我与士荣曾一起在登朝的队列,看见他很凡劣,实在令人鄙视。如今我的功名不如刘元佐,儿子也很平庸低劣,还不如刘士荣,若授此官,更觉得是叨扰而有愧。德宗下令将他的表公布于百官。当时刘士荣任南衙将军,亲眼目睹过此表。有个叫浑鐻的人,是锡的客人,有一天镐宴请客人,饮酒时出酒令道:近日的天气预兆凡劣,不可能立即下雨。鐻猜道:刘士荣。锡猜道:于方。镐对在座的客人说道:各位一定能够高升。
袁德师
唐朝时,窦群与袁德师一起在浙西幕府,窦群兼任县尉。有一次责怪堂子(妓院)说:须送"伯禽"(伯禽为周公的儿子)!问袁德师道:明白不明白?袁德师道:我还不至如此,也还曾读过书吧,干么这样轻视人!窦群又追问:那么伯禽是何人呢?袁德师道:伯禽不过是古代的堂子。在座的人无不讥笑他的。
蒋乂
唐朝时,蒋乂为宰相们作传,每拜访一个宰相,十日之内献上传文,所以被众人议论和嘲笑。
崔损
唐代人崔损,性情极为谨慎。每次在朝堂奏答,不敢有一点儿发挥。中书省、门下省这两处清贵显要之地,他都登临过,可是没有什么值得人们称道的。身居宰相之位,母亲死后葬于荒野,从不说到墓地去看,也不议论迁殡合葬的事。姐姐出家为尼。死于附近的寺院,一直到办完丧事他也没去看看。许多正人君子都怪罪他,认为他过份地谦恭,不止是为了安身,而是想以此来让皇上中意。窃居高位八年,皇上知众人议论他行止不端,但还是由于怜爱而厚待他。
宰相)说:自古以来,称得上圣贤的超不过五个人。伏羲始创八卦,穷尽了天地的旨意,这是一。于是屈下一指。神农始种百谷,救济了万人性命。这是二。屈下第二个手指。周公制订了礼乐,世代相传。这是三。屈下第三个手指。孔子的先知是无穷的,后知更是没有终极的,是出类拔萃的人物。这是四。屈下第四个手指。从这以后,没有人能够得上屈手指的。过了一会儿才说:加上我是五个。于是屈下了第五个手指。殷安疏远、轻视高官卿相,男征劝道:卿相是值得尊重的,大人也该稍尊敬他们。殷安道你也可以做宰相。男征道:我哪里敢当。殷安道:看你肥头大脸,不懂今古,只知道狂吃狂喝而没有才智,不作宰相作什么?那些轻世傲物的人都是这一类的人。
姓房人
唐朝时,有个姓房的人很喜欢炫耀自己的门第,只要有姓房的当官,他必定说是自己的亲属。有人了解他有这个毛病,就对他说:丰邑坊的方相(古代出殡时用纸糊的面目狰狞的开路神)是你的什么亲戚?那姓房的人说:是我的再从伯父。问话的人大笑,道:你既然是方相的侄儿,只能去做吓唬鬼的事了。
元宗逵
唐朝时,元宗逵任果州司马,他家的奴婢死了,安排直典道:我家的老佣人死了,在我家听使唤多少年了,应该为她找一口棺材葬了。可是我刚刚来到这里,家中贫困,不能买新的,只要个已经用过的,能将就办了事就行。也不要说是我买,就说是你家自己需用。直典出门就把此事说出去了,一州的人都把此事作为谈论的话题。
独孤守忠
唐朝时,杭州参军独孤守忠领押送租的船队去京城,到了半夜,把掌船人紧急集合起来,别的话没说,只说道:逆风一定不能张帆。众人大笑。
王熊
唐朝时,王熊曾任泽州都督。都督府的法曹审判抢掠粮食的盗贼,每个人各判杖挞一百,向他通告判罪情况,他问道:总共行抢的几个人?法曹回答:行抢的七人。他说:行抢的七人合起来应判钱七百。法曹只好依照他的不正确的说法改判,府司便依此给他们七人量刑。当时人们都嗤笑这件事。以前尹正义曾任泽州都督,他是很公平的,后来王熊被派来接替了他。百姓们编出歌谣咏道:前得尹佛子,后得王癞獭。判事驴咬瓜,唤人牛嚼铁。见钱满面喜,无镪(钱)从头喝(大声喊)。常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
曲崇裕
唐朝时,冀州参军曲崇裕写一首送司功入京诗,他写道:崇裕有幸会,得遇名流行。司士向京去,旷野哭声哀。司功问道:大学士,教你写诗的先生是谁?曲崇裕说:一位吴地的少年博士,教我这样押韵。司功道真是老师高明,学生就有智慧啊!
梁士会
唐朝时,滑州灵昌县尉梁士会,是乌翎科中举后授的官,里正(乡村小吏)没有给他送来乌鸦羽翎,便在公文簿上写道:官叫做乌翎,是哪个里正,不送来乌翎?佐使道:你这件事太好解决,乌鸦羽毛太多了。于是梁士会提笔写道:官科叫乌翎,是哪个里正不送来雁翅。真有识之士,听到这件事都嗤笑他。
张怀庆
唐朝时,李义府曾写过一道诗: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一个枣强县尉张怀庆好偷名家的文章,他也写诗道: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当人们说他道: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康聓
唐玄宗决定要启用牛仙客作宰相,很担心与人们的议论不相符合,因而询问高力士道:任命仙客为宰相,你以为外面的议论会如何?高力士道:仙客出自于小官吏,不是宰相的材料。玄宗大怒,:那就该用康聓!这本来是玄宗一时愤怒说的话,是举了一个最不可用的人。可是被人听到并偷偷告诉了康聓。他还以为玄宗对康聓恩泽很深,真的要举他为宰相了。康聓听说后,也信以为真。第二天便换上一套好衣服去上朝,站在班列里,他一直伸着脖子向北坐的皇上张望,希望看到已经写好的诏命。见到的人无不掩口讥笑。然而当时的舆论也都是以长者来看待他。康聓认为自己将成为大器,有许多奇巧的心思,尤其能预测地形风水。他曾对人讲:我居住的是一片宅第的中央,还能不当宰相?听到的人越发讥笑他。
征君
唐肃宗时期,急需贤良人材,皇帝下诏搜寻山林草泽,凡有怀才抱德以及挽救危难时局而使国家称霸于世的人,都可以授予爵位并任命官职。有一个征君(不就朝廷征聘的人),穿草衣,登草鞋,从灵武来到京都朝堂。肃宗听说后高兴地说:果然有贤士响应招募啊!于是召见他来回答问题,肃宗询问他时事得失,直到最后也未回答一句话。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观望肃宗的脸并奏道:微臣有个发现,陛下知道吗?肃宗道:不知道。征君接着道:臣看出陛下的脸,是在灵武时消瘦的。肃宗道:天不亮就穿衣,天黑才吃饭,每天这样操劳,以至于此。左右官员有忍俊不禁的。直到他从朝堂中退出来。再没说别的话。皇帝知道这是个无知妄为的人,可是怕封闭以后有贤良应招之路,为勉力他而授予他县令之职。将要到寒食节的时候,京兆司到各县去搜集杏仁,以准备向皇帝贡奉食用。征君听说此事。说大为不可,极力抗拒,于是又要到朝堂请求与皇上对话,京兆司也怕此人一定有什么不同寻常的见解,也拿他没办法。到了召他去答对时,他奏道:陛下要寒食节用的杏仁,今天臣就是来敲打敲打的,不要再吃那些个浑杏仁了。皇上只咳嗽一声把他送走,终究没有把他治罪。
李佐
唐朝人李佐,是山东的豪门势族。少年时因安史之乱,他的父亲与家人失散。李佐后来考中了进士,有美名,官授京兆少尹。他私下寻找父亲。有知道的人告诉他后,便到一家卖棺材和陪葬物的铺子去把父亲接回来奉养。这样过几个月。有一天,父亲把他叫过来对他说:你孝敬老人是世上没有可比的,但是我三十年一直在那伙人中间,前些日子我跟你回来,也没有与那些人道谢告别一下。你可以准备肥猪五头,白酒数斛,蒜苗韭菜等数瓮,薄饼十盘,把宴席设在庭院,我好酬谢众人并一诉衷肠,这样也就没有遗憾了。李佐恭敬地接受了父亲的指教,数日后一切准备就绪,他父召集来东西二京善唱挽歌的上百人,一开始还只是安坐在庭院中,过了些时便杂乱地唱起来,到了晚上大家全醉了。众人扶李佐父亲站在床上,他唱了一声挽歌,所有人便一起合唱起来,接着人们扶着他父亲走出庭院,不知去向。一路上有亿万人观看。第二天,李佐丢下家人进入大山里,数日后死去。
元载常衮
唐代宗把国家的各种政务完全委托给宰相去办理,而宰相元载专权,使国家的典章制度越来越混乱。不送良金重宝。不是大力行贿或不搞邪门歪道的人,是不能出入于朝廷的。到常兖任宰相时,虽然他不受贿赂,但是他孤僻而独断专行。由于他不能分别好坏,所以在提拔选用人材上多有失误。有的同僚找他商量事稍稍频繁了些,就称人家是冗沓的人。当时京城里舆论说:常无分别元好钱。贤人是愚人,愚人也会被看作贤人。崔祐甫一向公道正直,因而他众人中大声说道:朝廷中上下昏昧,善恶不分。本来是清廉严峻的官府,如今变成了鼠辈们养尊处优之地,这怎么能有助于皇上的教化呢?
崔阡
唐顺宗在东宫为太子时,韦渠向他推荐了崔阡。于是任命他为谕德(官职名),后又为侍书。崔阡不学无术,对太子说:臣是山野鄙人,不懂得朝廷的典章规矩,见到陛下时我是不是应当称臣呢?太子说:你是宫中的官员,自己应该知道。
黎干
唐代宗朝时,久旱无雨,京兆尹黎干便在朱雀街让求雨。他建造了一条土龙,召集来城里所有的巫师,舞于建土龙的地方,黎干比巫师们舞得更欢。围观的人又惊又笑。可是整整一个月也没下雨,于是又祈祷于文宣王庙。代宗听说后说道:祈祷孔丘的时间更长了。于是下令毁掉土龙,停止求雨,节用膳食,听从天命。这样做了之后,反倒甘雨足降。
崔叔清
唐德宗朝时,杜佑为淮南节度使,他向皇帝进献了一百篇崔叔清写的诗。德宗对来送诗的人说;这种恶劣的诗,哪里还用得着进献!当时的人都把崔叔清的诗称为准敕恶诗(皇帝定准的劣诗)。
常愿
唐朝时,刘禹锡说过这样一件事:贞元年间,有个武将叫常愿,喜欢说些本行的行话,他曾对我说:以前在奉天,任行营都虞候。圣人门(酒店里),都有几个贤郎(饮酒人)。他的话都是这样。还说:奉天城象斗那么大,被朱泚的兵马弄得满满的,就象累在一起的鸡蛋,如今抛向南衙,被公当成措大了。咬邓。邓把他官职夺去,到永贞初年,禹锡对御史监察,见常愿在那里管事,对他说道:还敢说咬邓么?回答说:"我实在是死罪、死罪!
刘士荣
唐朝时,于頔之镇守襄阳。朝廷对他很宽容优待,任命他的儿子于方为太常丞。于頔之推让,上表道:刘元佐的儿子刘士荣是因为他父亲有功,先朝授予他太常丞一职。当时我与士荣曾一起在登朝的队列,看见他很凡劣,实在令人鄙视。如今我的功名不如刘元佐,儿子也很平庸低劣,还不如刘士荣,若授此官,更觉得是叨扰而有愧。德宗下令将他的表公布于百官。当时刘士荣任南衙将军,亲眼目睹过此表。有个叫浑鐻的人,是锡的客人,有一天镐宴请客人,饮酒时出酒令道:近日的天气预兆凡劣,不可能立即下雨。鐻猜道:刘士荣。锡猜道:于方。镐对在座的客人说道:各位一定能够高升。
袁德师
唐朝时,窦群与袁德师一起在浙西幕府,窦群兼任县尉。有一次责怪堂子(妓院)说:须送"伯禽"(伯禽为周公的儿子)!问袁德师道:明白不明白?袁德师道:我还不至如此,也还曾读过书吧,干么这样轻视人!窦群又追问:那么伯禽是何人呢?袁德师道:伯禽不过是古代的堂子。在座的人无不讥笑他的。
蒋乂
唐朝时,蒋乂为宰相们作传,每拜访一个宰相,十日之内献上传文,所以被众人议论和嘲笑。
崔损
唐代人崔损,性情极为谨慎。每次在朝堂奏答,不敢有一点儿发挥。中书省、门下省这两处清贵显要之地,他都登临过,可是没有什么值得人们称道的。身居宰相之位,母亲死后葬于荒野,从不说到墓地去看,也不议论迁殡合葬的事。姐姐出家为尼。死于附近的寺院,一直到办完丧事他也没去看看。许多正人君子都怪罪他,认为他过份地谦恭,不止是为了安身,而是想以此来让皇上中意。窃居高位八年,皇上知众人议论他行止不端,但还是由于怜爱而厚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