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血色大明之末世中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却说李羡之初次为官,因县务冗杂而焦头烂额,忽然想起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此人便是此前在老师金巡抚幕中用事的贺泰安。
想到此,李羡之即取纸笔,写下书信一封,邀贺泰安到平湖县来。信未写完,忽的又想起来自己只知道贺泰安是绍兴府上虞县人,具体住在何处,却不知晓。况且此时二人作别已数年之久,在不在籍,也未可知,就算写了信,又往何处去投?刚有的一点欣喜之情立时烟消云散。
想了许久,想不出个好法子来,只好叫金顺儿进来,又叫来两个机灵的差役,一人赏了十两银子,让他们带着信往上虞县打听。
两个差役见有银子挣,又能巴结新太爷,欢欢喜喜接了差事,跟着金顺儿走了。
却说这金顺儿带着两个差人出了城,租了条船直奔上虞县。一路无话,不日便到。刚一进城,一个差人道:“上虞是大县,男女老少十多万口,挨着打听,猴年马月才能找着?我有一个姓赵的结义弟兄,恰好在上虞县衙里当差,是个抄抄写写的书办,不如先找他,请他帮忙。不知金爷意下如何?”
金顺儿思忖片刻,道:“你说的有理,就依了你。”
一行三人就近找了个客栈住下,放下行李,又奔县衙来,到了门首,使了二分银子,请看门的皂隶将那位赵书办请出来相见。不多时,赵书办出来,与差役两个寒暄了一番。差役把金顺儿介绍与他相识。两个各作个揖,算作见礼。
金顺儿把找人的事说了,赵书办捻着稀稀疏疏的几根胡须,瞪着眼想了半天,道:“在下却不认识这位贺先生。”
金顺忙打着躬道:“您本乡本土,人头熟,劳驾打听打听。”
赵书办听了,也不回话,只把脸别过一边去,看着天上。金顺儿晓得他的意思,从袖里掏出五两的银子,递在他手中。
赵书办立时笑嘻嘻道:“照金爷说,这贺先生做过巡抚老爷的幕,想必不是一般的人物,在乡里必定是有名的,打听起来想必不难。我有个交好的朋友,是本县户房的吏员,姓杨,专管着乡民户籍,我带几位去寻他。”说罢,回身朝看门的皂隶嘱咐几句,便引着金顺儿三人进了里面,左拐右拐,来到户房办事的地方。
这时,杨吏员正坐在书案前写着甚么,赵书办上前道:“杨兄正忙?”
杨吏员抬头答道:“邻近几个乡里的户档有些差错,太爷催着要看,订补订补。这三位是?”
赵书办道:“这三位是嘉兴府平湖县里当差的,奉命来县里寻人,杨兄却是正管,因此求您帮忙。”
这些衙门里的吏员差役,惯是吃人的,杨吏员也不例外,他的手一刻也不停地在纸上写着,一面问道:“要找的人可知道是哪乡哪村的?”
赵书办笑道:“正因不知,才求到杨兄这里。”
杨吏员道:“赵兄找到我,我理应相助,只是本县人多,找一个人,如大海捞针一样,这边太爷催的急,耽搁不得,实在难为。”
赵书办道:“这几位也是兄弟旧识的朋友,劳请杨兄费心帮一帮。”一边说,一边给金顺递颜色。
金顺一眼便看出其中意思,忙掏了五两银子在手,暗暗塞在杨吏员的左手中。
杨吏员摸着银子,紧紧攥住,把手缩在袖里,将银子藏了,道:“既是赵兄贴己的朋友,我便开了档库的门,由你们自己去查看。”说着起身往档库走。
赵书办与金顺一齐道:“有劳了。”也跟着一起走。
到门前,杨吏员撩起衣襟,拿出一串钥匙,丁零当啷找了许久,方才找到,开了门,道:“跟我来。”
金顺、赵书办及两个差役一起跟着进去,走到一个乌木架子前,杨吏员指着上面一卷卷的册簿道:“本县人口户档都在这了,你们看吧。”说完告辞离去。赵书办也托有事,一同走了。
金顺三人忙从架子上取下册簿,一页一页翻看。翻了一天,快到黄昏时分,册簿已翻看过半,才终于找到贺先生的户档,看了姓名、表字都对,年齿也是相合,履历上又写着“秀才出身”,“在外做幕多年”的字样。确定是要找的贺先生无疑了。金顺把上面写的籍贯地址抄在一个纸条上,又把所有册簿归好位,才带着两个差役出来。谢过了赵书办和杨吏员,离了县衙,回到寓所,专等着次日下乡去找贺先生。
次日一早,金顺敦促着两个差役早早起来,洗了脸,吃了早饭,到街上雇了辆牛车,让车把式兼做向导,往贺泰安家去。
走了半日,到巳牌时分,到了贺泰安所在的村子里,拦着一个老农打听,老农道:“望着村里最高门大户的,便是贺先生的家了。”
金顺道了谢,和两个差役往村子里找去,找到一座朱漆大门的大宅子,上前问门子,果然是贺泰安的家。金顺不胜欣喜,将李羡之写的一张“故旧好友”的全红帖儿交给门子,央着他入内通报。
门子接了帖,入内去了。
李羡之写帖儿时只写了个光头姓名,并未将功名官衔写上。这贺泰安见了帖儿,不知李羡之不远万里来访,为的是哪般,由是吃了一惊,忙披了件衫子,亲自出来相迎,一路小跑到门外,却见来者并不是李羡之本人。又觉得金顺眼熟,便走下台阶仔细辨认,想起来他便是李羡之贴身的书童,问道:“你家公子可好?因何自己不来,却派你来此?”
金顺朝着贺泰安深深行了一礼,回道:“托贺老先生的福,我家公子中了新科的进士,放到嘉兴府平湖县做了县老爷,因想着与贺先生久不相见,欲来拜会,只因公务繁冗,脱不开身,故遣小的来请先生屈尊到平湖一会。这里有公子书信,请先生过目。”说着,把信掏出来,双手奉上。
<... -->>
却说李羡之初次为官,因县务冗杂而焦头烂额,忽然想起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此人便是此前在老师金巡抚幕中用事的贺泰安。
想到此,李羡之即取纸笔,写下书信一封,邀贺泰安到平湖县来。信未写完,忽的又想起来自己只知道贺泰安是绍兴府上虞县人,具体住在何处,却不知晓。况且此时二人作别已数年之久,在不在籍,也未可知,就算写了信,又往何处去投?刚有的一点欣喜之情立时烟消云散。
想了许久,想不出个好法子来,只好叫金顺儿进来,又叫来两个机灵的差役,一人赏了十两银子,让他们带着信往上虞县打听。
两个差役见有银子挣,又能巴结新太爷,欢欢喜喜接了差事,跟着金顺儿走了。
却说这金顺儿带着两个差人出了城,租了条船直奔上虞县。一路无话,不日便到。刚一进城,一个差人道:“上虞是大县,男女老少十多万口,挨着打听,猴年马月才能找着?我有一个姓赵的结义弟兄,恰好在上虞县衙里当差,是个抄抄写写的书办,不如先找他,请他帮忙。不知金爷意下如何?”
金顺儿思忖片刻,道:“你说的有理,就依了你。”
一行三人就近找了个客栈住下,放下行李,又奔县衙来,到了门首,使了二分银子,请看门的皂隶将那位赵书办请出来相见。不多时,赵书办出来,与差役两个寒暄了一番。差役把金顺儿介绍与他相识。两个各作个揖,算作见礼。
金顺儿把找人的事说了,赵书办捻着稀稀疏疏的几根胡须,瞪着眼想了半天,道:“在下却不认识这位贺先生。”
金顺忙打着躬道:“您本乡本土,人头熟,劳驾打听打听。”
赵书办听了,也不回话,只把脸别过一边去,看着天上。金顺儿晓得他的意思,从袖里掏出五两的银子,递在他手中。
赵书办立时笑嘻嘻道:“照金爷说,这贺先生做过巡抚老爷的幕,想必不是一般的人物,在乡里必定是有名的,打听起来想必不难。我有个交好的朋友,是本县户房的吏员,姓杨,专管着乡民户籍,我带几位去寻他。”说罢,回身朝看门的皂隶嘱咐几句,便引着金顺儿三人进了里面,左拐右拐,来到户房办事的地方。
这时,杨吏员正坐在书案前写着甚么,赵书办上前道:“杨兄正忙?”
杨吏员抬头答道:“邻近几个乡里的户档有些差错,太爷催着要看,订补订补。这三位是?”
赵书办道:“这三位是嘉兴府平湖县里当差的,奉命来县里寻人,杨兄却是正管,因此求您帮忙。”
这些衙门里的吏员差役,惯是吃人的,杨吏员也不例外,他的手一刻也不停地在纸上写着,一面问道:“要找的人可知道是哪乡哪村的?”
赵书办笑道:“正因不知,才求到杨兄这里。”
杨吏员道:“赵兄找到我,我理应相助,只是本县人多,找一个人,如大海捞针一样,这边太爷催的急,耽搁不得,实在难为。”
赵书办道:“这几位也是兄弟旧识的朋友,劳请杨兄费心帮一帮。”一边说,一边给金顺递颜色。
金顺一眼便看出其中意思,忙掏了五两银子在手,暗暗塞在杨吏员的左手中。
杨吏员摸着银子,紧紧攥住,把手缩在袖里,将银子藏了,道:“既是赵兄贴己的朋友,我便开了档库的门,由你们自己去查看。”说着起身往档库走。
赵书办与金顺一齐道:“有劳了。”也跟着一起走。
到门前,杨吏员撩起衣襟,拿出一串钥匙,丁零当啷找了许久,方才找到,开了门,道:“跟我来。”
金顺、赵书办及两个差役一起跟着进去,走到一个乌木架子前,杨吏员指着上面一卷卷的册簿道:“本县人口户档都在这了,你们看吧。”说完告辞离去。赵书办也托有事,一同走了。
金顺三人忙从架子上取下册簿,一页一页翻看。翻了一天,快到黄昏时分,册簿已翻看过半,才终于找到贺先生的户档,看了姓名、表字都对,年齿也是相合,履历上又写着“秀才出身”,“在外做幕多年”的字样。确定是要找的贺先生无疑了。金顺把上面写的籍贯地址抄在一个纸条上,又把所有册簿归好位,才带着两个差役出来。谢过了赵书办和杨吏员,离了县衙,回到寓所,专等着次日下乡去找贺先生。
次日一早,金顺敦促着两个差役早早起来,洗了脸,吃了早饭,到街上雇了辆牛车,让车把式兼做向导,往贺泰安家去。
走了半日,到巳牌时分,到了贺泰安所在的村子里,拦着一个老农打听,老农道:“望着村里最高门大户的,便是贺先生的家了。”
金顺道了谢,和两个差役往村子里找去,找到一座朱漆大门的大宅子,上前问门子,果然是贺泰安的家。金顺不胜欣喜,将李羡之写的一张“故旧好友”的全红帖儿交给门子,央着他入内通报。
门子接了帖,入内去了。
李羡之写帖儿时只写了个光头姓名,并未将功名官衔写上。这贺泰安见了帖儿,不知李羡之不远万里来访,为的是哪般,由是吃了一惊,忙披了件衫子,亲自出来相迎,一路小跑到门外,却见来者并不是李羡之本人。又觉得金顺眼熟,便走下台阶仔细辨认,想起来他便是李羡之贴身的书童,问道:“你家公子可好?因何自己不来,却派你来此?”
金顺朝着贺泰安深深行了一礼,回道:“托贺老先生的福,我家公子中了新科的进士,放到嘉兴府平湖县做了县老爷,因想着与贺先生久不相见,欲来拜会,只因公务繁冗,脱不开身,故遣小的来请先生屈尊到平湖一会。这里有公子书信,请先生过目。”说着,把信掏出来,双手奉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