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七零年代女厂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14
12月22日, 上午,高市长开完了早会, 回到办公室拿起桌子上的报纸, 省报头版头条赫然映入眼帘,“军民一家亲,清河鸭捐赠五十万元物资”, 直白简洁, 标题下方配了一张图片,一排装满了援军物资的货车雄赳赳地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出发!
省报花了半个版面的篇幅报道这个新闻, 除了头版, 下方还有本报评论员文章, 高度赞扬了清河鸭集团支持我军, 发扬军民一家亲的传统优良作风。左侧还有一个豆腐块“清河鸭辰山县人的骄傲”, 用寥寥几百字介绍了清河鸭的发展历程, 以及现在的规模。
认真看完后,高市长高兴地说:“这个小余同志办得好啊,十辆大货车一路开到南方, 真给咱们省长脸, 我看这个事恐怕要上人民日报。”
许秘书边给他添茶边说:“可不是, 这是建国以来, 第一次如此大手笔的援军吧。余总这个魄力, 真是让人佩服。高市长你有所不知,外面已经开始议论打听清河鸭了。”
高市长挑了挑眉:“这么快?待会儿还有个会吧, 咱们早点去, 我听听他们怎么讨论这个事。”
这样的讨论, 在省城的每个角落里响起,省城各大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都看到了省报的报道, 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清河鸭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企业再度强势地挤入人们的视野,最直接最显著的效果就是,当天清河鸭两个门市部的销量都猛增,店铺外排起了长龙,甚至连羽绒服店里也挤满了顾客。
半天的销售额直接翻了好几倍,羽绒服更是一天卖出了上百件。叶梅忙得脚不沾地,又惊又喜,趁着吃饭的时间,她端着饭盒跑进办公室,给丁舜打了个电话:“丁厂长,好消息,好消息,好多人来咱们店里买东西,上午已经卖出去几十上百件羽绒服了。售货员们忙不过来,你赶紧再派几个外向一些的同志过来帮忙!”
丁舜前一天还在发愁自家的货堆积在仓库,卖不出去呢,没想到幸福竟然来得这么快。他不敢置信地揉了揉耳朵:“你说什么?咱们羽绒服卖出去了?你……你没骗我?”
叶梅嘲笑道:“我骗你干什么?有什么好处?赶紧的,派人过来,这里我们都快顶不住了。”
丁舜这才相信了,但新的疑惑冒了出来:“销量怎么会突然增加,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叶梅今天忙得晕头转向,哪知道这些啊。她摇摇头说:“不清楚,你赶紧派人过来吧,我们实在忙不过来,先把货卖了再说其他的。”
挂断电话后,丁舜思考了一下,不但点了几个员工,自己还亲自跟着跑到了门市部。
一下车,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以前门可罗雀的羽绒服店这会儿挤满了人,就他发愣这两分钟还看到三个女人拎着印有清河鸭标志的袋子有说有笑地从里面出来。
叶梅没骗他,他们的生意真的爆火了。
丁舜顾不得其他,赶紧带着售货员进去帮忙,这一忙就忙到了傍晚,客人渐渐少了,丁舜捏了捏嗓子,天知道下午他说了多少话,嗓子都哑了。
其他员工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个累瘫了,只想赶紧收拾好,关了店回家休息。
丁舜喝了一口水,跑到隔壁找叶梅:“到底怎么回事?今天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多顾客?”
而且一个个像是给他们送钱似的,来了相中就买,价都不砍了,特别爽快,就这一天,门市部后面的仓库里堆积的羽绒服都快卖完了。
叶梅正想说话,一道带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因为这个,今天你们大家辛苦了。”
“余总,你回来了?”叶梅和丁舜惊讶地看着余思雅和楚玉涛。
余思雅朝塞进他们怀里的报纸抬了抬下巴:“答案就在报纸里,盘点清楚了吗?今天销量多少?”
她到这边来,主要是想看看羽绒服的销量。毕竟鸭类食品的销量很稳定,不愁卖,关键还是看羽绒服这个新事物能不能借机打开市场,现在看来效果比她想的还要好。
丁舜真是又幸福又苦恼:“还没呢,在盘点,卖了不少,钱都没来得及存。”
叶梅也跟着点头:“今天的销量剧增,账目还在整理中。这个报纸……余总,省报上说的是咱们?咱们捐赠了五十万元的物资?”
叶梅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丁舜也赶紧凑了过来,挤在一块儿看新闻。
余思雅等他们看完抬头后才笑道:“报纸上不是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吗?这还能有假?”
这倒是。
两人忍不住又看了一次报纸,哪怕第二次看,还是难掩激动的心情:“余总,这,这么大的事,你怎么没提前告诉咱们啊。搞得咱们都是最后才知道的。”
“给你们惊喜呀,意不意外?”余思雅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两人齐刷刷地点头:“意外,太意外了,幸亏你现在告诉我们了,不然等晚上我们回家,家人亲戚朋友问起什么都不知道,这才丢人呢!”
余思雅好笑地看着他们:“谁让你们平时不看报纸的?作为干部,不看书读报,怎么了解政策的变化,世界上的新鲜事物?”
两人被说得很不好意思:“我们以后一定看,每天都看。”
余思雅放学就过来也不是为了说这个,提一句就算了。她说起了正事:“我跟楚玉涛一起来理账,看看今天的销售结果怎么样。林红旗,你去国营饭店打点饭菜回来,记账上,加班提供的伙食费,大家干活辛苦了,多打几个硬菜,让大家吃饱。”
林红旗赶紧兴奋地提着篮子跑了出去。
忙到七点多,天都完全黑了,账目总算理了出来,清河鸭食品销售的业绩较之平时提高了两倍多。羽绒服更是直接卖出去了八百多件,一下子回款两万多,极大地减轻了厂子的库存压力和经济压力。
丁舜捧着账本乐得合不拢嘴。他真的没想到,短短几天竟然就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
“余总,难怪你催着我早点将门市部开起来呢,原来你早就算好了啊。”丁舜乐呵呵地说。喜悦过后,串联了一下最近的事,他很快就想明白了余思雅的用意。
余思雅也没否认:“羽绒服是个新鲜的事物,价格又比较贵,试错成本高,哪怕好奇,怕碰雷很多人也不会轻易购买。不购买,就不会知道羽绒服的优点,进而导致知道羽绒服,愿意接受羽绒服的人更少。市场的培育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金钱,我们没那么多的时间和金钱,只能另辟蹊径,现在就是大家最愿意尝试,最愿意接受我们清河鸭的时候!”
因为爱国热情,因为很多人会抱着我买一份/件清河鸭,就是为援军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的想法,所以这会儿是清河鸭羽绒服推出市场的最佳时机。
错了这次机会,下回花大价钱在省城电视台打广告都未必会有这样的效果。
丁舜两眼放光,灼灼地盯着余思雅,余总真是走一步看三步,老早就规划好了,难怪销量不佳她也一直不着急呢!
丁舜心潮澎湃,对余思雅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余总,你说得有道理,我们一定好好抓住这个机会,把咱们的羽绒服推出市场。”
余思雅点头:“嗯,我也相信你们。不过越是这时候,大家越要小心,丁舜你要盯着生产,残次品宁可销毁了,也绝对不能流入市场,败坏了清河鸭羽绒服的名声。同时,售货员们也要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心态,绝对不能因为销量上来了就沾沾自喜,高傲不把顾客当一回事。但凡出现这种情况,一律开除,另外今年羽绒服门市部的新售货员也有一个月的年终奖,成绩好了,年底跟着提工资。”
光有惩罚不行,还得有奖励,双管齐下,大家才会更卖力。
丁舜保证:“是,明天我就将奖惩制度再公布出来,督促大家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戒骄戒躁。”
“嗯,另外今晚电视台、电台还会播报咱们清河鸭出资援军这个新闻,明天店里应该还会迎来一个新的销售高峰,提前将货物准备充分,人员安排好。”余思雅专门过来一趟,除了查看情况就是为了提醒他们这个,接下来一段时间,店里肯定很忙。
丁舜和叶梅惊喜地看着她:“咱们,咱们还能上电视?”
“对,说不定你们的家人这会儿已经围拢在电视机前看到了咱们清河鸭的新闻了。”余思雅肯定地说。
两人听了这话都高兴极了,尤其是丁舜。想当初,他家里人看不上清河鸭这么个小厂子,非要让他听家里的安排,去铁路局上班,说铁路局才是铁饭碗。可现在瞧瞧,他们清河鸭一点都不比铁路局差,他不但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厂长,而且他们单位还上了省报,电视台,电台,在全省扬名了。
这是多么光荣的事,他能吹一年!以后他在家里也能昂首挺胸了。
余思雅看着他们乐呵呵的样子,笑了:“时候不早了,这笔钱先锁进柜子,明早就去存了。今天是特殊情况,以后不允许钱在店里过夜,记住了吗?”
这么多钱放在店里不安全,现在还好,等大批知青回城,农民进城,城里的岗位跟不上,出现许多没有收入的闲散人员,要是被盯上了,钱丢了都是小事,就怕闹出人命。
叶梅一直知道余思雅定下的规矩,连忙点头应道:“是,余总你放心,咱们今天是没准备,明天我会提前去将钱存了。”
“嗯,明天还要上班,大家都回去休息吧,这段时间辛苦了,大家坚持一下,下个月就好了。”余思雅站起来说道。
丁舜和叶梅、林红旗都一起摇头:“不辛苦,余总,这工作虽然累,但是干起来有劲儿,值!”
余思雅忍不住笑了:“好,值,那咱们就好好干,更值的还在后头呢,我先走了。”
在路口,余思雅跟他们分开,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
到了家,余思雅刚进门就听到了收音机里传来主持人激昂的声音“昨日,清河鸭援军的五十万物资已经从辰山县红云公社清河鸭养殖场出发,据悉,这批物资是由……”
“在听这个……建东,你回来了!”余思雅走进去才看到坐在角落里,黑了许多,也瘦了许多的沈建东。
沈建东站了起来,咧开两排白牙,乐颠颠地说:“嫂子,你们清河鸭出名了,你们真是太厉害了,捐这么多物资,你们厂子可真有钱!”
每次他以为自己能做出点成绩的时候,自己这成绩在嫂子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了。他以前觉得一两万块很多了,可清河鸭一出手就是几十万,还白送,相比之下,真的差太远了。
沈红英和余香香也抬起头,一脸与有荣焉的样子:“嫂子,咱们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今天都在讨论清河鸭呢,都说清河鸭好样的!”
“是吗?咱们做的这点,对比你哥他们这些战士算不得什么,不过是尽一份心意罢了。”余思雅笑着说道。
沈红英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我家嫂子和哥哥都是最好,最优秀的人,我以后也要成为你们这样的人,建设祖国,保护祖国。”
余思雅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好。你们都是好孩子,广播听完了,去复习功课吧,我跟建东聊一会儿。”
沈红英和余香香手拉手回了房间。
客厅里只剩下余思雅和沈建东。
“这段时间你受苦了。”余思雅很是心疼,她是看着沈建东从一个稚嫩的少年长成如今这般模样。基因这个东西真的很神奇,沈家的基因从沈跃那里似乎就发生了变化,他们兄弟俩都不像父母,两人的性格都很激进敢闯敢干。
沈建东笑呵呵地说:“不辛苦,嫂子我一点都不辛苦,你说得对,我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你看看,我炒的瓜子,现在好吃多了吧?我刚才还给红英和香香一人装了一袋子,让他们明天拿去送给同学们尝尝,你也尝尝。”
说着,他从桌子底下的抽屉里拿了三个装满瓜子的小纸袋出来,一一摆在余思雅面前,并打开了袋子,请她品尝。
余思雅随手抓了一个瓜子咬开,细细品尝,过了几秒后说:“这是咸味瓜子,还不错,火候很好,焦而不糊,咸味也恰到好处,不咸不淡,看来你是下了苦功夫的。”
得了她的夸奖,沈建东高兴极了,又将另外一袋推到余思雅面前:“嫂子,你尝尝这个是什么味的?”
余思雅尝了一下,不大确定地说:“绿茶味的?”
这个炒出来的颜色不像后世绿茶味的瓜子那么均匀,所以她不是很肯定。
沈建东竖起了大拇指:“嫂子你太厉害了,这个都能猜出来,香香和红英就完全猜不出来呢。那最后这个肯定也难不倒你,这是奶香味的瓜子,嫂子你尝尝好不好吃。”
余思雅嗑了一只,点头赞许地说:“不错,建东进步很大嘛。”就是太辛苦了点,拇指上都起了茧子。
沈建东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学了这么久我就只学会了这三种炒瓜子的办法,奶香味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你说的其他几种我都还没炒出来。”
“不着急,建东已经很厉害了,其他口味的你可以慢慢钻研。”余思雅鼓励道... -->>
114
12月22日, 上午,高市长开完了早会, 回到办公室拿起桌子上的报纸, 省报头版头条赫然映入眼帘,“军民一家亲,清河鸭捐赠五十万元物资”, 直白简洁, 标题下方配了一张图片,一排装满了援军物资的货车雄赳赳地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出发!
省报花了半个版面的篇幅报道这个新闻, 除了头版, 下方还有本报评论员文章, 高度赞扬了清河鸭集团支持我军, 发扬军民一家亲的传统优良作风。左侧还有一个豆腐块“清河鸭辰山县人的骄傲”, 用寥寥几百字介绍了清河鸭的发展历程, 以及现在的规模。
认真看完后,高市长高兴地说:“这个小余同志办得好啊,十辆大货车一路开到南方, 真给咱们省长脸, 我看这个事恐怕要上人民日报。”
许秘书边给他添茶边说:“可不是, 这是建国以来, 第一次如此大手笔的援军吧。余总这个魄力, 真是让人佩服。高市长你有所不知,外面已经开始议论打听清河鸭了。”
高市长挑了挑眉:“这么快?待会儿还有个会吧, 咱们早点去, 我听听他们怎么讨论这个事。”
这样的讨论, 在省城的每个角落里响起,省城各大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都看到了省报的报道, 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清河鸭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企业再度强势地挤入人们的视野,最直接最显著的效果就是,当天清河鸭两个门市部的销量都猛增,店铺外排起了长龙,甚至连羽绒服店里也挤满了顾客。
半天的销售额直接翻了好几倍,羽绒服更是一天卖出了上百件。叶梅忙得脚不沾地,又惊又喜,趁着吃饭的时间,她端着饭盒跑进办公室,给丁舜打了个电话:“丁厂长,好消息,好消息,好多人来咱们店里买东西,上午已经卖出去几十上百件羽绒服了。售货员们忙不过来,你赶紧再派几个外向一些的同志过来帮忙!”
丁舜前一天还在发愁自家的货堆积在仓库,卖不出去呢,没想到幸福竟然来得这么快。他不敢置信地揉了揉耳朵:“你说什么?咱们羽绒服卖出去了?你……你没骗我?”
叶梅嘲笑道:“我骗你干什么?有什么好处?赶紧的,派人过来,这里我们都快顶不住了。”
丁舜这才相信了,但新的疑惑冒了出来:“销量怎么会突然增加,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叶梅今天忙得晕头转向,哪知道这些啊。她摇摇头说:“不清楚,你赶紧派人过来吧,我们实在忙不过来,先把货卖了再说其他的。”
挂断电话后,丁舜思考了一下,不但点了几个员工,自己还亲自跟着跑到了门市部。
一下车,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以前门可罗雀的羽绒服店这会儿挤满了人,就他发愣这两分钟还看到三个女人拎着印有清河鸭标志的袋子有说有笑地从里面出来。
叶梅没骗他,他们的生意真的爆火了。
丁舜顾不得其他,赶紧带着售货员进去帮忙,这一忙就忙到了傍晚,客人渐渐少了,丁舜捏了捏嗓子,天知道下午他说了多少话,嗓子都哑了。
其他员工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个累瘫了,只想赶紧收拾好,关了店回家休息。
丁舜喝了一口水,跑到隔壁找叶梅:“到底怎么回事?今天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多顾客?”
而且一个个像是给他们送钱似的,来了相中就买,价都不砍了,特别爽快,就这一天,门市部后面的仓库里堆积的羽绒服都快卖完了。
叶梅正想说话,一道带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因为这个,今天你们大家辛苦了。”
“余总,你回来了?”叶梅和丁舜惊讶地看着余思雅和楚玉涛。
余思雅朝塞进他们怀里的报纸抬了抬下巴:“答案就在报纸里,盘点清楚了吗?今天销量多少?”
她到这边来,主要是想看看羽绒服的销量。毕竟鸭类食品的销量很稳定,不愁卖,关键还是看羽绒服这个新事物能不能借机打开市场,现在看来效果比她想的还要好。
丁舜真是又幸福又苦恼:“还没呢,在盘点,卖了不少,钱都没来得及存。”
叶梅也跟着点头:“今天的销量剧增,账目还在整理中。这个报纸……余总,省报上说的是咱们?咱们捐赠了五十万元的物资?”
叶梅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丁舜也赶紧凑了过来,挤在一块儿看新闻。
余思雅等他们看完抬头后才笑道:“报纸上不是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吗?这还能有假?”
这倒是。
两人忍不住又看了一次报纸,哪怕第二次看,还是难掩激动的心情:“余总,这,这么大的事,你怎么没提前告诉咱们啊。搞得咱们都是最后才知道的。”
“给你们惊喜呀,意不意外?”余思雅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两人齐刷刷地点头:“意外,太意外了,幸亏你现在告诉我们了,不然等晚上我们回家,家人亲戚朋友问起什么都不知道,这才丢人呢!”
余思雅好笑地看着他们:“谁让你们平时不看报纸的?作为干部,不看书读报,怎么了解政策的变化,世界上的新鲜事物?”
两人被说得很不好意思:“我们以后一定看,每天都看。”
余思雅放学就过来也不是为了说这个,提一句就算了。她说起了正事:“我跟楚玉涛一起来理账,看看今天的销售结果怎么样。林红旗,你去国营饭店打点饭菜回来,记账上,加班提供的伙食费,大家干活辛苦了,多打几个硬菜,让大家吃饱。”
林红旗赶紧兴奋地提着篮子跑了出去。
忙到七点多,天都完全黑了,账目总算理了出来,清河鸭食品销售的业绩较之平时提高了两倍多。羽绒服更是直接卖出去了八百多件,一下子回款两万多,极大地减轻了厂子的库存压力和经济压力。
丁舜捧着账本乐得合不拢嘴。他真的没想到,短短几天竟然就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
“余总,难怪你催着我早点将门市部开起来呢,原来你早就算好了啊。”丁舜乐呵呵地说。喜悦过后,串联了一下最近的事,他很快就想明白了余思雅的用意。
余思雅也没否认:“羽绒服是个新鲜的事物,价格又比较贵,试错成本高,哪怕好奇,怕碰雷很多人也不会轻易购买。不购买,就不会知道羽绒服的优点,进而导致知道羽绒服,愿意接受羽绒服的人更少。市场的培育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金钱,我们没那么多的时间和金钱,只能另辟蹊径,现在就是大家最愿意尝试,最愿意接受我们清河鸭的时候!”
因为爱国热情,因为很多人会抱着我买一份/件清河鸭,就是为援军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的想法,所以这会儿是清河鸭羽绒服推出市场的最佳时机。
错了这次机会,下回花大价钱在省城电视台打广告都未必会有这样的效果。
丁舜两眼放光,灼灼地盯着余思雅,余总真是走一步看三步,老早就规划好了,难怪销量不佳她也一直不着急呢!
丁舜心潮澎湃,对余思雅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余总,你说得有道理,我们一定好好抓住这个机会,把咱们的羽绒服推出市场。”
余思雅点头:“嗯,我也相信你们。不过越是这时候,大家越要小心,丁舜你要盯着生产,残次品宁可销毁了,也绝对不能流入市场,败坏了清河鸭羽绒服的名声。同时,售货员们也要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心态,绝对不能因为销量上来了就沾沾自喜,高傲不把顾客当一回事。但凡出现这种情况,一律开除,另外今年羽绒服门市部的新售货员也有一个月的年终奖,成绩好了,年底跟着提工资。”
光有惩罚不行,还得有奖励,双管齐下,大家才会更卖力。
丁舜保证:“是,明天我就将奖惩制度再公布出来,督促大家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戒骄戒躁。”
“嗯,另外今晚电视台、电台还会播报咱们清河鸭出资援军这个新闻,明天店里应该还会迎来一个新的销售高峰,提前将货物准备充分,人员安排好。”余思雅专门过来一趟,除了查看情况就是为了提醒他们这个,接下来一段时间,店里肯定很忙。
丁舜和叶梅惊喜地看着她:“咱们,咱们还能上电视?”
“对,说不定你们的家人这会儿已经围拢在电视机前看到了咱们清河鸭的新闻了。”余思雅肯定地说。
两人听了这话都高兴极了,尤其是丁舜。想当初,他家里人看不上清河鸭这么个小厂子,非要让他听家里的安排,去铁路局上班,说铁路局才是铁饭碗。可现在瞧瞧,他们清河鸭一点都不比铁路局差,他不但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厂长,而且他们单位还上了省报,电视台,电台,在全省扬名了。
这是多么光荣的事,他能吹一年!以后他在家里也能昂首挺胸了。
余思雅看着他们乐呵呵的样子,笑了:“时候不早了,这笔钱先锁进柜子,明早就去存了。今天是特殊情况,以后不允许钱在店里过夜,记住了吗?”
这么多钱放在店里不安全,现在还好,等大批知青回城,农民进城,城里的岗位跟不上,出现许多没有收入的闲散人员,要是被盯上了,钱丢了都是小事,就怕闹出人命。
叶梅一直知道余思雅定下的规矩,连忙点头应道:“是,余总你放心,咱们今天是没准备,明天我会提前去将钱存了。”
“嗯,明天还要上班,大家都回去休息吧,这段时间辛苦了,大家坚持一下,下个月就好了。”余思雅站起来说道。
丁舜和叶梅、林红旗都一起摇头:“不辛苦,余总,这工作虽然累,但是干起来有劲儿,值!”
余思雅忍不住笑了:“好,值,那咱们就好好干,更值的还在后头呢,我先走了。”
在路口,余思雅跟他们分开,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
到了家,余思雅刚进门就听到了收音机里传来主持人激昂的声音“昨日,清河鸭援军的五十万物资已经从辰山县红云公社清河鸭养殖场出发,据悉,这批物资是由……”
“在听这个……建东,你回来了!”余思雅走进去才看到坐在角落里,黑了许多,也瘦了许多的沈建东。
沈建东站了起来,咧开两排白牙,乐颠颠地说:“嫂子,你们清河鸭出名了,你们真是太厉害了,捐这么多物资,你们厂子可真有钱!”
每次他以为自己能做出点成绩的时候,自己这成绩在嫂子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了。他以前觉得一两万块很多了,可清河鸭一出手就是几十万,还白送,相比之下,真的差太远了。
沈红英和余香香也抬起头,一脸与有荣焉的样子:“嫂子,咱们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今天都在讨论清河鸭呢,都说清河鸭好样的!”
“是吗?咱们做的这点,对比你哥他们这些战士算不得什么,不过是尽一份心意罢了。”余思雅笑着说道。
沈红英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我家嫂子和哥哥都是最好,最优秀的人,我以后也要成为你们这样的人,建设祖国,保护祖国。”
余思雅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好。你们都是好孩子,广播听完了,去复习功课吧,我跟建东聊一会儿。”
沈红英和余香香手拉手回了房间。
客厅里只剩下余思雅和沈建东。
“这段时间你受苦了。”余思雅很是心疼,她是看着沈建东从一个稚嫩的少年长成如今这般模样。基因这个东西真的很神奇,沈家的基因从沈跃那里似乎就发生了变化,他们兄弟俩都不像父母,两人的性格都很激进敢闯敢干。
沈建东笑呵呵地说:“不辛苦,嫂子我一点都不辛苦,你说得对,我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你看看,我炒的瓜子,现在好吃多了吧?我刚才还给红英和香香一人装了一袋子,让他们明天拿去送给同学们尝尝,你也尝尝。”
说着,他从桌子底下的抽屉里拿了三个装满瓜子的小纸袋出来,一一摆在余思雅面前,并打开了袋子,请她品尝。
余思雅随手抓了一个瓜子咬开,细细品尝,过了几秒后说:“这是咸味瓜子,还不错,火候很好,焦而不糊,咸味也恰到好处,不咸不淡,看来你是下了苦功夫的。”
得了她的夸奖,沈建东高兴极了,又将另外一袋推到余思雅面前:“嫂子,你尝尝这个是什么味的?”
余思雅尝了一下,不大确定地说:“绿茶味的?”
这个炒出来的颜色不像后世绿茶味的瓜子那么均匀,所以她不是很肯定。
沈建东竖起了大拇指:“嫂子你太厉害了,这个都能猜出来,香香和红英就完全猜不出来呢。那最后这个肯定也难不倒你,这是奶香味的瓜子,嫂子你尝尝好不好吃。”
余思雅嗑了一只,点头赞许地说:“不错,建东进步很大嘛。”就是太辛苦了点,拇指上都起了茧子。
沈建东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学了这么久我就只学会了这三种炒瓜子的办法,奶香味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你说的其他几种我都还没炒出来。”
“不着急,建东已经很厉害了,其他口味的你可以慢慢钻研。”余思雅鼓励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