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重生后我搞垮了前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祝嘉鱼要回绥平的事太突然,但她决定好的事,没有人能说动她,是以邱家众人只能为她设宴送行。
临走之前,祝嘉鱼最后去见了束兰一面,还有顾和光,而后在七月十八这天早晨,带着绿筝和当初从绥平带来的四个侍卫,乘上了回家的马车。
但是淞江的灾情,终究影响到了绥平与鹤陵,一路上灾民无数,祝嘉鱼的马车每到一个地方停下,便有灾民拥挤着上前,向他们讨要粮食。
然而祝嘉鱼这次回绥平,并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形,她们车上所带的粮食也很有限,看着围堵在车边的难民,祝嘉鱼拔高了声音问他们:“皇上已经派钦差大臣押送官银与粮食去淞江了,你们怎么还在这里乞讨流亡?”
有难民道:“小姐有所不知,我们这些贫苦人家虽说受到洪灾影响,没了房屋与粮食,但是淞江富户却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们存粮满仓,趁着这次洪灾,发起了难民财啊!”
“难民财?”祝嘉鱼反问。
“他们提高了粮食的价格,以五倍甚至十倍之数,卖给尚有余钱的难民,淞江大水,周边城镇要运粮进来,还得等工人修路搭桥,有那功夫,城里的人早就饿死了,没有办法,有钱的只能买富户手中的粮食,没钱的,要么像我们这样豁出一条命跑出来,要么就等在城里饿死。”难民说到这里,已然是声泪俱下。
他想到自己离开淞江之前,最后看到的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曾经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城池,如今已是满目疮痍。
祝嘉鱼却想得更多。
富户既然敢趁乱抬高粮价,当地所在的县官不可能不知道,而没有制止的原因只可能是因为他们官商勾结在一起,这才默许了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而这时候,被派去赈灾的钦差大臣显然是阻拦他们发财的眼中钉,肉中刺。并且,等灾情稳定下来,头一个要受到处罚惩治的,就是那些发难民财的富户官员。
人被逼到绝路,往往会生出天大的胆子。
卫清楼此行,恐怕太平不了。
但是淞江距鹤陵比之玉京更近,况且鹤陵乃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只怕难民们都是往鹤陵逃窜。
祝嘉鱼一问,果然如此。
所以卫清楼现在,并不知道淞江的情形,他也不太可能会遇到从淞江逃出来的难民,而他毫无防备地去到淞江城,恐怕只有被利欲熏心、胆大包天的官商生吞活剥的份!
祝嘉鱼将车上的粮食取出一些,分给了问话的难民,沉默地看着他们,心情是前所未有的沉重。
她想到绥平的父母官,与那位聪慧端庄的县令夫人,最终提笔书信,让侍卫快马加鞭送进了绥平城的县令府。
她并没有提议陈县令开仓放粮,而是询问他能否临时建造窝棚收留难民,然后以工代赈,聘请他们做工,每日发放粮食当做工钱,代替开仓放粮。
她不确定这件事能不能成,但是她能做的,只有这么多。她也不敢告诉面前的难民,她写下了一封怎样的书信,她怕他们在希望之后,迎接的会是失望。
索性他们已经赶了一天的路,现在所在的地方,距离绥平已经不远,侍卫快马加鞭赶回去,也不过半日功夫而已。
到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侍卫总算带着陈如松的亲笔信赶回来,信上陈如松写,他已经连夜找来工匠建造窝棚,以工代赈之法亦是可行,尽可让难民前往绥平安置。
祝嘉鱼下了马车,摇醒正在昏睡的,之前回答过她的问话的难民:“大伯,你的这些同乡中,可有识字的?”
她动静不小,倚着树干昏睡的难民,这会儿都缓缓地睁开了眼,麻木地看着她。
他们赶了许久的... -->>
祝嘉鱼要回绥平的事太突然,但她决定好的事,没有人能说动她,是以邱家众人只能为她设宴送行。
临走之前,祝嘉鱼最后去见了束兰一面,还有顾和光,而后在七月十八这天早晨,带着绿筝和当初从绥平带来的四个侍卫,乘上了回家的马车。
但是淞江的灾情,终究影响到了绥平与鹤陵,一路上灾民无数,祝嘉鱼的马车每到一个地方停下,便有灾民拥挤着上前,向他们讨要粮食。
然而祝嘉鱼这次回绥平,并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形,她们车上所带的粮食也很有限,看着围堵在车边的难民,祝嘉鱼拔高了声音问他们:“皇上已经派钦差大臣押送官银与粮食去淞江了,你们怎么还在这里乞讨流亡?”
有难民道:“小姐有所不知,我们这些贫苦人家虽说受到洪灾影响,没了房屋与粮食,但是淞江富户却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们存粮满仓,趁着这次洪灾,发起了难民财啊!”
“难民财?”祝嘉鱼反问。
“他们提高了粮食的价格,以五倍甚至十倍之数,卖给尚有余钱的难民,淞江大水,周边城镇要运粮进来,还得等工人修路搭桥,有那功夫,城里的人早就饿死了,没有办法,有钱的只能买富户手中的粮食,没钱的,要么像我们这样豁出一条命跑出来,要么就等在城里饿死。”难民说到这里,已然是声泪俱下。
他想到自己离开淞江之前,最后看到的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曾经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城池,如今已是满目疮痍。
祝嘉鱼却想得更多。
富户既然敢趁乱抬高粮价,当地所在的县官不可能不知道,而没有制止的原因只可能是因为他们官商勾结在一起,这才默许了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而这时候,被派去赈灾的钦差大臣显然是阻拦他们发财的眼中钉,肉中刺。并且,等灾情稳定下来,头一个要受到处罚惩治的,就是那些发难民财的富户官员。
人被逼到绝路,往往会生出天大的胆子。
卫清楼此行,恐怕太平不了。
但是淞江距鹤陵比之玉京更近,况且鹤陵乃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只怕难民们都是往鹤陵逃窜。
祝嘉鱼一问,果然如此。
所以卫清楼现在,并不知道淞江的情形,他也不太可能会遇到从淞江逃出来的难民,而他毫无防备地去到淞江城,恐怕只有被利欲熏心、胆大包天的官商生吞活剥的份!
祝嘉鱼将车上的粮食取出一些,分给了问话的难民,沉默地看着他们,心情是前所未有的沉重。
她想到绥平的父母官,与那位聪慧端庄的县令夫人,最终提笔书信,让侍卫快马加鞭送进了绥平城的县令府。
她并没有提议陈县令开仓放粮,而是询问他能否临时建造窝棚收留难民,然后以工代赈,聘请他们做工,每日发放粮食当做工钱,代替开仓放粮。
她不确定这件事能不能成,但是她能做的,只有这么多。她也不敢告诉面前的难民,她写下了一封怎样的书信,她怕他们在希望之后,迎接的会是失望。
索性他们已经赶了一天的路,现在所在的地方,距离绥平已经不远,侍卫快马加鞭赶回去,也不过半日功夫而已。
到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侍卫总算带着陈如松的亲笔信赶回来,信上陈如松写,他已经连夜找来工匠建造窝棚,以工代赈之法亦是可行,尽可让难民前往绥平安置。
祝嘉鱼下了马车,摇醒正在昏睡的,之前回答过她的问话的难民:“大伯,你的这些同乡中,可有识字的?”
她动静不小,倚着树干昏睡的难民,这会儿都缓缓地睁开了眼,麻木地看着她。
他们赶了许久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