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督抚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几天之后,阮家再一次分道扬镳,阮承信跟了江昉,去湖北广达分号从商去了。这“广达”便是江家商号之名,几十年来,大江南北声名日盛,阮承信虽不善经商,但平时小心谨慎,也不至于出大错。
阮元则和母亲一同回了陈集,为学习方便,在陈集便住在林家,那乔椿龄先生字书酉,日常以字显,便称为乔书酉。阮元刚一听得乔书酉授课,便知果然颇具才学,讲起经义章句,清楚明白,虽不如胡廷森那般才华横溢,但字字句句,都十分踏实,阮元也愿意和他多交流。
林氏父亲林廷和,曾做过大田县知县,家里虽非大富大贵,也颇有积蓄,林廷和也是爱好读书之人,家中存书颇多。所以阮元到了林家,一样可以博学通识,不知不觉间,又有不少进益。
读书进学,非一日之功,不知不觉间,已经两年多过去,这一日已是乾隆四十一年初冬,阮元拿了朱子注解过的《周易本义》,便来向乔书酉请教。
乔书酉精于《周易》,对于阮元不解之处,一一耐心讲解,平日师徒教学,一向如此,乔书酉也不问阮元家事和其他喜好。但这一天,眼看阮元的问题即将解释清楚,乔书酉忽然停下,道:“元儿,进官学的事,最近可有考虑?”
阮元一惊,不想乔先生竟然关心起这个来,答道:“先生,元儿平日便一直如今日这般,《四书》近些日子,也已经记熟了,可官学的事,还没多想。”乔书酉倒也不生气,而是一如既往,耐心的和阮元讲起官学之事来。
其实所谓“官学”之事,便已经是科举考试的范畴,一般提起科举考试,往往会从考秀才(其实秀才是民间称号,清代官方并无秀才一词,而是使用“生员”这个词语来称呼所谓的秀才。)开始视为参加科举,经举人、会试、殿试而成进士。但在生员考试之前,学生还要通过本县、本府的县试、府试,才有资格考院试。因而,在概括科举考试时,最广义的概括方式,是从本县的县试开始,考生要经历县、府、院、乡、会、殿六场考试,才能一路披荆斩棘,最后成为进士。
相对后期大浪淘沙一般的乡试、会试,最初的县试和府试,整体难度不大,只要是有条件读书进学的,达到一定年龄都会去参加。虽说也有一次考试考不中的,但多坚持几年,考过府试并不算太难。而县试、府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便可以得到“进官学”的资格,到所在府、县的官方学校进修。阮家早年就是因为仪征县县学名额多,为方便进学,才改了籍贯到仪征。如果阮元两试通过,成绩也说得过去,就可以进入仪征县学学习了。
虽然生员也不能为官,但只有通过了院试,点了生员,才可以得到见知县不跪,上公堂有座位,和免除差徭的优待。所以对于读书人而言,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成为生员,否则便与平民无甚大异,同列之间,也难以启齿。
点了生员,既俗称“中秀才”之后,读书人便会渐渐分化,有一些读书人,比如胡廷森、乔书酉这些,本身对官场兴趣不大,便不愿再去应乡试,考举人。即便胡廷森受萨载重视,毕竟不是朝廷官员。另有一些想做官的,才会一直坚持走科举之路。阮元这时只不过十三、四岁,并未想过以后是否要做官,但听同学、先生说起科举之事,倒也不少,知道最起码要考到生员,才算学业有成。否则别说读书人不认可,连自己的生计都保证不了。
乔书酉怕阮元听不懂,自己准备了一张图,对科举之事,详加解释了一番。说起县学考试内容,道:“这县学考试,是进学的头一场考试,本身难度不大。我应县学那年,题目是五言六韵诗一首,默写《圣谕广训》百余字,再之后便是经义一篇了。元儿你写诗作文,我是见过的,眼下作诗虽不算成熟,县试总不成问题。那《圣谕广训》也无甚难度,只将天子之言,背诵数百字写上罢了。只要不错,学官断不会在这里难为你。”
阮元觉得乔先生果然不同常儒,说起天子之言,也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他平日温和谦冲,却也不屈于权势。
“只是。”乔书酉缓缓叹道:“元儿,你知道所谓‘八股文’究竟是何物么?”
“八股文”这个词,阮元自幼已经听了很多遍,父亲从来提到这个词,都只说是无用之学,胡先生在江府,曾经讲到这个词,可胡廷森当时,也是一脸不屑。眼看父亲和胡先生这般态度,阮元自然也对八股文毫无好感。便道:“听爹爹说过八股文,爹爹从来不觉得是什么好东西。”
“我自然也不觉得这八股文有何好处,若有人昧了良心,竟说起这八股文的好处来,这般朋友不交也罢。”乔书酉倒是和阮元立场一致。其实八股文文体复杂,想写好一篇八股文,既需要散文的逻辑性,也需要骈文的音韵感,难度很大。能写成好的八股文,写作水平绝对不会低。
单从文体的角度看,八股文倒也不是一无是处,反而可取之处不少。可清代科举考试,四书经义便只允许以八股文形式作答。而且八股文有字数限制,即便文章有不俗之见,若字数多了,便直接予以黜落。考生想完成一篇文章,尚且要大费脑筋,又哪里有时间去阐述自己的独立见解?四书经义考试又是最重要的一场,换言之八股文写不好,在科举考场上便毫无前途可言。所以久而久之,学子对八股文便只有恨意了。乔书酉这样评价,也是当时常态。
但乔书酉并非一味感情用事之人,接下来便道:“只是从县学考试起,每一场考试,都要考四书经义,考四书经义,便需要以所谓‘制义时文’的格式作答,这制义时文前后必分八个章节,最后四个章节,又必须字字句句,形成对偶,所以大家便叫它八股文,又叫四书文。考试时若是形式错了,考试便不予通过。所以虽然大家对它都没有好感,你却要先学它才是。”阮元听乔先生之言,对这八股文更无好感,可也知道要考官学,必须先学它不可,便点了点头。
乔书酉道:“今日你没有准备,从明日起,我便教你这八股文的写作之道吧。虽说想要写好,绝非易事,可若只是考县学,倒也不必在乎这么多。”
阮元答道:“既然先生这般说,学生明日起开始学就是了。”话虽这么说,但内心早已暗下决心,一旦学业有成,便再不去写八股文。
可乔书酉下面一句话却大出阮元意料:“可你未必能再住陈集了。”
阮元大惊,道:“先生说哪里话?这陈集风景秀美,先生博学多才,阮元哪愿意离开先生?”
“不是这些问题。”乔书酉笑道:“是这林家其他人,这林家我也待了数年,后生们什么样子,我岂能不清楚?虽不至于为恶,但学问一道,除了你一个人,他们终是不会成气候的。”
阮元一时无语,乔书酉又道:“你爱读书,愿意多思考,这一点林家中再无人能及。可我也看得出来,林家这些孩子,对你并不满意啊。”
阮元被乔书酉点破了实情,只好道:“先生所言不错,在这里学习,确实和大家……但他们对我并无任何无礼之处,何况老师在这里,学生也不知……不知哪里还有老师这样好的人了,所以其实也不愿走。”阮元与林家子弟确实颇为生疏,但也不舍得乔书酉,因此近日一直非常矛盾,不知未来如何是好。乔书酉见他脸色,已知其意,便索性直接点破。
乔书酉这样做,也是为了给阮元指一个方向。见他诚实,便也以诚相待。道:“其实也不是元儿你的错,你天生好读书,学问见识,早已超过他们。以后若是能继续精进,总有你的朋友在等着你。这不是老师安慰你,老师也是从你这个年龄过来,认识的读书人,总比你多些。便是这淮扬一地,精于学问的大儒,难道少么?只是你想看到更多名士,看到更大的天地,也要先有个功名啊。”
阮元见老师态度温和,眼神坚定,相信老师所言是实,点了点头。从这天以后,乔书酉便开始教阮元一些基本的八股文写作方法。渐渐年关已过,眼看格式、对仗的内容已经讲得清楚,其它便只剩练习,阮元也无心再住林家,遂送了他出去。阮元回到扬州,开始正式准备考县学的事情。
县学考试虽是科举第一关,但要求也不少。考试内容自不必多言,还需要考生自证身份,找到五个人共同作保,才有考试资格,即所谓“五人联保”。考生也需要写明白家世师承,证明家世清白,才能参加科举,入官学读书。清代虽然已经废除了一些所谓“贱籍”,但在科举资格上,对家世不良的人依然有限制,例如倡优皂隶之家,便明令不许参加考试。
阮元过了新年,也只有十四岁,这些事有一部分,单靠自己能力,无法完全做好。所以林氏也写了信给阮承信,让他临时回扬州一次,为阮元的考试做准备。阮承信便搭了船,一路返回扬州。
扬州南门乃是古运河与小秦淮交界之处,此时扬州盐商众多,素有“八大盐商”之称,其实具体的盐商家族兴废无常,不过大体是八家而已。每一家均有不少运盐船来往河道,一时间南门河道之上,江船如云生蚁聚一般,阮承信等了好久,方才得到机会上岸。
虽然这次回扬,主要是为了阮元考学之事,但在此之前,也需向江府报知有关盐运来往诸事,先公后私。阮承信一路看着盐船,想想自己本是个读书人,士农工商,士应该在第一位才对,却不得不从商养家,自也有些悒悒不乐。
江昉倒是对盐运收支等事,看似不太在意,等阮承信把相关事务交接完毕,便笑道:“得中一去湖广,也有三年了吧。独在异乡之苦,舅父小时候经受过,知道你多有不易。今天你回来的也正好,我这另有一件事,要与你商量。”
阮承信一愣,听江昉口气也不是坏事,只好恭恭敬敬还了一揖,道:“舅父无论什么事情,承信必尽力而为。”
江昉笑道:“这事尽不尽力,原不在你,但你也需做好准备才是。元儿离开我江府那年记得是九岁,这四五年过去了,元儿应也有十四五了吧?”
“今年是十四岁。”阮承信答道。
“我与你多有提及元儿,你从未说过元儿可否有婚约之事,舅父想着,元儿应是尚未订亲吧?”
“回舅父,这事实在是承信无能,尚未念及这些……”
“既是这样,舅父也放心了。”不想江昉竟然有这样一句。“我江府孙辈中,现有一位待字闺中的侄孙女,不知承信可否中意呢?”
话未说完,只见后堂一个十四五岁年纪的少女缓缓走来,少女眉目颇为清秀,见得阮承信,便先施了一礼。阮承信仔细看时,只觉她瓜子脸蛋,目光柔和,绝无蛮横呆滞之态,想也是位自幼知书的江府千金了。
“彩儿,这是你阮伯父。”江府笑道。
原来这少女便是数年之前,在江府家塾偷听阮元念诗的江彩。自那时起,江彩便对这阮家哥哥有了好感,兼之本就颇好诗书,日后竟也日常诵读王维诗作。江昉见她好学,便也特意请了先生,教她读书,数年下来,江彩与同龄其他江家子弟,大不相同,不仅知书达礼,而且于针线刺绣一道,也从来不误。江春、江昉兄弟说起孙辈,最放心的便是这个从孙女。
一日江春兄弟在园中漫步,偶见江彩暗自记诵王维的几首诗。江春尚以为只是少女情趣,和《红楼梦》中黛玉香菱一般,也不以为异。可江昉偶然提及,胡廷森在江府之时,曾言及阮元自幼便知王维诗。江春突然明白,当夜便叫了江昉,说起江彩与阮元婚事。
当时江昉尚有犹豫,毕竟阮家这数年来,情况并不理想,只是江家庇佑,阮家才得以维持。可江春一番话下来,却让江昉顿悟。这日叫阮承信到江府,也不是为了清查盐运之事,主要是谈论阮元婚事。
阮承信见江彩这般温柔气质,又想起自家近年以来,数次搬迁,只为找个便宜居所。其实当年他去湖广之时,林氏曾和他说起阮元未来的婚事,按理说江昉主动促成姻缘,是再好不过的事。但易地而思,若是江彩这样嫁到阮家,也未免太对不起人家了。他虽常读兵法,多思战阵杀伐之事,却非常心软,便答道:“彩儿自是绝好的姑娘,可我阮家境况,与府上大异,只恐彩儿嫁到我家,是要……是要过苦日子的。”
“伯父有所不知,阮元哥哥我自幼便识得的。既是叔祖定了婚事,彩儿……是自当遵从的。”江彩答道。其实她在一家之中年龄最小,又是女子,婚姻嫁娶之事,自己并无做主的可能。但自幼见阮元文能出口成诵,武能巧用兵法,早存了爱慕之心。当日江春把阮江联姻之事告诉其父江振箕,江振箕尚在沉吟,她已暗中欣喜。这时虽不能直抒己见,冒犯了长辈,但前一句自幼识得阮元,后一句自当遵从,其实已经表明了心意。
江昉笑道:“这剩下的事,便由我与你阮伯父说好了。”江彩便退下。江昉继续说道:“你自然也是觉得眼下家境困窘,恐彩儿到了元儿那里,跟着受苦。其实大可不必这般想,彩儿是我江家孙辈里最好的姑娘,她嫁了旁人,我江家怎会不管?”
见阮承信尚有不决之色,江昉继续道:“我自然知道你心意,你是觉得元儿尚未进学,如今尚无半点功名,若是以后便一事无成下去,这婚事岂不害了彩儿?其实你大可不必这般想,元儿聪明好学,我亲眼所见,还能看错,他前后几个老师,也是淮扬大儒,怎能反教了个不成器的学生出来?想他进学也不过是数年以内的事,过不了几年,估计也就能考上生员,完成学业了。之后……得中,你应该知道,兄长并非普通的盐商啊。”
其实这些话,就是当日江春提点江昉的话,江春非常自信,阮元即使表现再差,凭他已经展现的天资,做个生员总不是难事。只要有了这个头衔,自己是一品光禄大夫,与乾隆又有旧,便可凭着这层关系,为阮元谋个一官半职。即使阮元再怎么无能,找个八九品的缺补了,做一辈子安稳官倒也不在话下。
阮承信听了这话,也逐渐放下心来。江昉怕他仍有芥蒂,便又道;“其实我也知道,元儿今年才十四,若是现在办婚事,自然早了。正好元儿也要进学,便再等几年,元儿成年了,再成婚也不迟。或许到那个时候,阮家境况,便好起来了也说不定呢。”阮承信再难拒绝这件婚事,只好连声道过谢,遂辞了江昉,回家准备阮元的考学了。
阮承信走时,正赶上江家账房过来报账。眼看着阮承信离去的背影,账房不禁有些轻蔑,道:“也不知老爷究竟为何,竟要留这么个人在家做事。”
江昉素知阮承信并无经商天赋,也不生气,笑道:“我这外甥啊,是菩萨一般的善人,我江家就算白养个善人,又有何不可?不也是积德嘛。”
“确是菩萨。”账房笑道:“自己家东西记不清楚,还去给别人分钱呢。”
江昉不解,忙问其故,方知阮承信在回乡至安徽时,偶见一家人因家中失火,贫困无依。阮承信手头积蓄也不多,可仍然仗义疏财,给了那家人银子,自己却忍饥挨饿数日。
江昉笑道:“我这外甥原本老实,若不是如此,当年那场... -->>
几天之后,阮家再一次分道扬镳,阮承信跟了江昉,去湖北广达分号从商去了。这“广达”便是江家商号之名,几十年来,大江南北声名日盛,阮承信虽不善经商,但平时小心谨慎,也不至于出大错。
阮元则和母亲一同回了陈集,为学习方便,在陈集便住在林家,那乔椿龄先生字书酉,日常以字显,便称为乔书酉。阮元刚一听得乔书酉授课,便知果然颇具才学,讲起经义章句,清楚明白,虽不如胡廷森那般才华横溢,但字字句句,都十分踏实,阮元也愿意和他多交流。
林氏父亲林廷和,曾做过大田县知县,家里虽非大富大贵,也颇有积蓄,林廷和也是爱好读书之人,家中存书颇多。所以阮元到了林家,一样可以博学通识,不知不觉间,又有不少进益。
读书进学,非一日之功,不知不觉间,已经两年多过去,这一日已是乾隆四十一年初冬,阮元拿了朱子注解过的《周易本义》,便来向乔书酉请教。
乔书酉精于《周易》,对于阮元不解之处,一一耐心讲解,平日师徒教学,一向如此,乔书酉也不问阮元家事和其他喜好。但这一天,眼看阮元的问题即将解释清楚,乔书酉忽然停下,道:“元儿,进官学的事,最近可有考虑?”
阮元一惊,不想乔先生竟然关心起这个来,答道:“先生,元儿平日便一直如今日这般,《四书》近些日子,也已经记熟了,可官学的事,还没多想。”乔书酉倒也不生气,而是一如既往,耐心的和阮元讲起官学之事来。
其实所谓“官学”之事,便已经是科举考试的范畴,一般提起科举考试,往往会从考秀才(其实秀才是民间称号,清代官方并无秀才一词,而是使用“生员”这个词语来称呼所谓的秀才。)开始视为参加科举,经举人、会试、殿试而成进士。但在生员考试之前,学生还要通过本县、本府的县试、府试,才有资格考院试。因而,在概括科举考试时,最广义的概括方式,是从本县的县试开始,考生要经历县、府、院、乡、会、殿六场考试,才能一路披荆斩棘,最后成为进士。
相对后期大浪淘沙一般的乡试、会试,最初的县试和府试,整体难度不大,只要是有条件读书进学的,达到一定年龄都会去参加。虽说也有一次考试考不中的,但多坚持几年,考过府试并不算太难。而县试、府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便可以得到“进官学”的资格,到所在府、县的官方学校进修。阮家早年就是因为仪征县县学名额多,为方便进学,才改了籍贯到仪征。如果阮元两试通过,成绩也说得过去,就可以进入仪征县学学习了。
虽然生员也不能为官,但只有通过了院试,点了生员,才可以得到见知县不跪,上公堂有座位,和免除差徭的优待。所以对于读书人而言,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成为生员,否则便与平民无甚大异,同列之间,也难以启齿。
点了生员,既俗称“中秀才”之后,读书人便会渐渐分化,有一些读书人,比如胡廷森、乔书酉这些,本身对官场兴趣不大,便不愿再去应乡试,考举人。即便胡廷森受萨载重视,毕竟不是朝廷官员。另有一些想做官的,才会一直坚持走科举之路。阮元这时只不过十三、四岁,并未想过以后是否要做官,但听同学、先生说起科举之事,倒也不少,知道最起码要考到生员,才算学业有成。否则别说读书人不认可,连自己的生计都保证不了。
乔书酉怕阮元听不懂,自己准备了一张图,对科举之事,详加解释了一番。说起县学考试内容,道:“这县学考试,是进学的头一场考试,本身难度不大。我应县学那年,题目是五言六韵诗一首,默写《圣谕广训》百余字,再之后便是经义一篇了。元儿你写诗作文,我是见过的,眼下作诗虽不算成熟,县试总不成问题。那《圣谕广训》也无甚难度,只将天子之言,背诵数百字写上罢了。只要不错,学官断不会在这里难为你。”
阮元觉得乔先生果然不同常儒,说起天子之言,也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他平日温和谦冲,却也不屈于权势。
“只是。”乔书酉缓缓叹道:“元儿,你知道所谓‘八股文’究竟是何物么?”
“八股文”这个词,阮元自幼已经听了很多遍,父亲从来提到这个词,都只说是无用之学,胡先生在江府,曾经讲到这个词,可胡廷森当时,也是一脸不屑。眼看父亲和胡先生这般态度,阮元自然也对八股文毫无好感。便道:“听爹爹说过八股文,爹爹从来不觉得是什么好东西。”
“我自然也不觉得这八股文有何好处,若有人昧了良心,竟说起这八股文的好处来,这般朋友不交也罢。”乔书酉倒是和阮元立场一致。其实八股文文体复杂,想写好一篇八股文,既需要散文的逻辑性,也需要骈文的音韵感,难度很大。能写成好的八股文,写作水平绝对不会低。
单从文体的角度看,八股文倒也不是一无是处,反而可取之处不少。可清代科举考试,四书经义便只允许以八股文形式作答。而且八股文有字数限制,即便文章有不俗之见,若字数多了,便直接予以黜落。考生想完成一篇文章,尚且要大费脑筋,又哪里有时间去阐述自己的独立见解?四书经义考试又是最重要的一场,换言之八股文写不好,在科举考场上便毫无前途可言。所以久而久之,学子对八股文便只有恨意了。乔书酉这样评价,也是当时常态。
但乔书酉并非一味感情用事之人,接下来便道:“只是从县学考试起,每一场考试,都要考四书经义,考四书经义,便需要以所谓‘制义时文’的格式作答,这制义时文前后必分八个章节,最后四个章节,又必须字字句句,形成对偶,所以大家便叫它八股文,又叫四书文。考试时若是形式错了,考试便不予通过。所以虽然大家对它都没有好感,你却要先学它才是。”阮元听乔先生之言,对这八股文更无好感,可也知道要考官学,必须先学它不可,便点了点头。
乔书酉道:“今日你没有准备,从明日起,我便教你这八股文的写作之道吧。虽说想要写好,绝非易事,可若只是考县学,倒也不必在乎这么多。”
阮元答道:“既然先生这般说,学生明日起开始学就是了。”话虽这么说,但内心早已暗下决心,一旦学业有成,便再不去写八股文。
可乔书酉下面一句话却大出阮元意料:“可你未必能再住陈集了。”
阮元大惊,道:“先生说哪里话?这陈集风景秀美,先生博学多才,阮元哪愿意离开先生?”
“不是这些问题。”乔书酉笑道:“是这林家其他人,这林家我也待了数年,后生们什么样子,我岂能不清楚?虽不至于为恶,但学问一道,除了你一个人,他们终是不会成气候的。”
阮元一时无语,乔书酉又道:“你爱读书,愿意多思考,这一点林家中再无人能及。可我也看得出来,林家这些孩子,对你并不满意啊。”
阮元被乔书酉点破了实情,只好道:“先生所言不错,在这里学习,确实和大家……但他们对我并无任何无礼之处,何况老师在这里,学生也不知……不知哪里还有老师这样好的人了,所以其实也不愿走。”阮元与林家子弟确实颇为生疏,但也不舍得乔书酉,因此近日一直非常矛盾,不知未来如何是好。乔书酉见他脸色,已知其意,便索性直接点破。
乔书酉这样做,也是为了给阮元指一个方向。见他诚实,便也以诚相待。道:“其实也不是元儿你的错,你天生好读书,学问见识,早已超过他们。以后若是能继续精进,总有你的朋友在等着你。这不是老师安慰你,老师也是从你这个年龄过来,认识的读书人,总比你多些。便是这淮扬一地,精于学问的大儒,难道少么?只是你想看到更多名士,看到更大的天地,也要先有个功名啊。”
阮元见老师态度温和,眼神坚定,相信老师所言是实,点了点头。从这天以后,乔书酉便开始教阮元一些基本的八股文写作方法。渐渐年关已过,眼看格式、对仗的内容已经讲得清楚,其它便只剩练习,阮元也无心再住林家,遂送了他出去。阮元回到扬州,开始正式准备考县学的事情。
县学考试虽是科举第一关,但要求也不少。考试内容自不必多言,还需要考生自证身份,找到五个人共同作保,才有考试资格,即所谓“五人联保”。考生也需要写明白家世师承,证明家世清白,才能参加科举,入官学读书。清代虽然已经废除了一些所谓“贱籍”,但在科举资格上,对家世不良的人依然有限制,例如倡优皂隶之家,便明令不许参加考试。
阮元过了新年,也只有十四岁,这些事有一部分,单靠自己能力,无法完全做好。所以林氏也写了信给阮承信,让他临时回扬州一次,为阮元的考试做准备。阮承信便搭了船,一路返回扬州。
扬州南门乃是古运河与小秦淮交界之处,此时扬州盐商众多,素有“八大盐商”之称,其实具体的盐商家族兴废无常,不过大体是八家而已。每一家均有不少运盐船来往河道,一时间南门河道之上,江船如云生蚁聚一般,阮承信等了好久,方才得到机会上岸。
虽然这次回扬,主要是为了阮元考学之事,但在此之前,也需向江府报知有关盐运来往诸事,先公后私。阮承信一路看着盐船,想想自己本是个读书人,士农工商,士应该在第一位才对,却不得不从商养家,自也有些悒悒不乐。
江昉倒是对盐运收支等事,看似不太在意,等阮承信把相关事务交接完毕,便笑道:“得中一去湖广,也有三年了吧。独在异乡之苦,舅父小时候经受过,知道你多有不易。今天你回来的也正好,我这另有一件事,要与你商量。”
阮承信一愣,听江昉口气也不是坏事,只好恭恭敬敬还了一揖,道:“舅父无论什么事情,承信必尽力而为。”
江昉笑道:“这事尽不尽力,原不在你,但你也需做好准备才是。元儿离开我江府那年记得是九岁,这四五年过去了,元儿应也有十四五了吧?”
“今年是十四岁。”阮承信答道。
“我与你多有提及元儿,你从未说过元儿可否有婚约之事,舅父想着,元儿应是尚未订亲吧?”
“回舅父,这事实在是承信无能,尚未念及这些……”
“既是这样,舅父也放心了。”不想江昉竟然有这样一句。“我江府孙辈中,现有一位待字闺中的侄孙女,不知承信可否中意呢?”
话未说完,只见后堂一个十四五岁年纪的少女缓缓走来,少女眉目颇为清秀,见得阮承信,便先施了一礼。阮承信仔细看时,只觉她瓜子脸蛋,目光柔和,绝无蛮横呆滞之态,想也是位自幼知书的江府千金了。
“彩儿,这是你阮伯父。”江府笑道。
原来这少女便是数年之前,在江府家塾偷听阮元念诗的江彩。自那时起,江彩便对这阮家哥哥有了好感,兼之本就颇好诗书,日后竟也日常诵读王维诗作。江昉见她好学,便也特意请了先生,教她读书,数年下来,江彩与同龄其他江家子弟,大不相同,不仅知书达礼,而且于针线刺绣一道,也从来不误。江春、江昉兄弟说起孙辈,最放心的便是这个从孙女。
一日江春兄弟在园中漫步,偶见江彩暗自记诵王维的几首诗。江春尚以为只是少女情趣,和《红楼梦》中黛玉香菱一般,也不以为异。可江昉偶然提及,胡廷森在江府之时,曾言及阮元自幼便知王维诗。江春突然明白,当夜便叫了江昉,说起江彩与阮元婚事。
当时江昉尚有犹豫,毕竟阮家这数年来,情况并不理想,只是江家庇佑,阮家才得以维持。可江春一番话下来,却让江昉顿悟。这日叫阮承信到江府,也不是为了清查盐运之事,主要是谈论阮元婚事。
阮承信见江彩这般温柔气质,又想起自家近年以来,数次搬迁,只为找个便宜居所。其实当年他去湖广之时,林氏曾和他说起阮元未来的婚事,按理说江昉主动促成姻缘,是再好不过的事。但易地而思,若是江彩这样嫁到阮家,也未免太对不起人家了。他虽常读兵法,多思战阵杀伐之事,却非常心软,便答道:“彩儿自是绝好的姑娘,可我阮家境况,与府上大异,只恐彩儿嫁到我家,是要……是要过苦日子的。”
“伯父有所不知,阮元哥哥我自幼便识得的。既是叔祖定了婚事,彩儿……是自当遵从的。”江彩答道。其实她在一家之中年龄最小,又是女子,婚姻嫁娶之事,自己并无做主的可能。但自幼见阮元文能出口成诵,武能巧用兵法,早存了爱慕之心。当日江春把阮江联姻之事告诉其父江振箕,江振箕尚在沉吟,她已暗中欣喜。这时虽不能直抒己见,冒犯了长辈,但前一句自幼识得阮元,后一句自当遵从,其实已经表明了心意。
江昉笑道:“这剩下的事,便由我与你阮伯父说好了。”江彩便退下。江昉继续说道:“你自然也是觉得眼下家境困窘,恐彩儿到了元儿那里,跟着受苦。其实大可不必这般想,彩儿是我江家孙辈里最好的姑娘,她嫁了旁人,我江家怎会不管?”
见阮承信尚有不决之色,江昉继续道:“我自然知道你心意,你是觉得元儿尚未进学,如今尚无半点功名,若是以后便一事无成下去,这婚事岂不害了彩儿?其实你大可不必这般想,元儿聪明好学,我亲眼所见,还能看错,他前后几个老师,也是淮扬大儒,怎能反教了个不成器的学生出来?想他进学也不过是数年以内的事,过不了几年,估计也就能考上生员,完成学业了。之后……得中,你应该知道,兄长并非普通的盐商啊。”
其实这些话,就是当日江春提点江昉的话,江春非常自信,阮元即使表现再差,凭他已经展现的天资,做个生员总不是难事。只要有了这个头衔,自己是一品光禄大夫,与乾隆又有旧,便可凭着这层关系,为阮元谋个一官半职。即使阮元再怎么无能,找个八九品的缺补了,做一辈子安稳官倒也不在话下。
阮承信听了这话,也逐渐放下心来。江昉怕他仍有芥蒂,便又道;“其实我也知道,元儿今年才十四,若是现在办婚事,自然早了。正好元儿也要进学,便再等几年,元儿成年了,再成婚也不迟。或许到那个时候,阮家境况,便好起来了也说不定呢。”阮承信再难拒绝这件婚事,只好连声道过谢,遂辞了江昉,回家准备阮元的考学了。
阮承信走时,正赶上江家账房过来报账。眼看着阮承信离去的背影,账房不禁有些轻蔑,道:“也不知老爷究竟为何,竟要留这么个人在家做事。”
江昉素知阮承信并无经商天赋,也不生气,笑道:“我这外甥啊,是菩萨一般的善人,我江家就算白养个善人,又有何不可?不也是积德嘛。”
“确是菩萨。”账房笑道:“自己家东西记不清楚,还去给别人分钱呢。”
江昉不解,忙问其故,方知阮承信在回乡至安徽时,偶见一家人因家中失火,贫困无依。阮承信手头积蓄也不多,可仍然仗义疏财,给了那家人银子,自己却忍饥挨饿数日。
江昉笑道:“我这外甥原本老实,若不是如此,当年那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