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天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变》
第二卷 《天边》
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山
宿营的地方是一片坡上的平地,似乎曾被开垦,有些地方甚至有依稀畎垄的痕迹,不过已经不再有上面的农夫和稼穑,而成了一百多个战士临时的居所。这里林木也比其他地方稀疏了许多,不过夏日这些树木作为我们的遮蔽已经足够了。我们直到还有几十步时,才能看到我们的战士正三三两两地在火边吃饭。而在此之前,除了听到声响,和树叶间闪烁不定的火光,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那边没有了我身边的这杆少年谋臣战将,这个被大家称为老赵的“兵头”在士兵中就显得非常显眼了,一个人站在火堆旁和坐在那里吃着东西的士兵们说着什么,从容不迫,气定安闲,自有一份风度气魄,像是个能做大事的人。似乎有人告诉他我们来了,他便把脸转了过来。
很快我就看清了这个老赵的样子,果然如同他们所描述,一张标准的老实人面孔,这种脸孔是那种你即便让他去砍石头他都问为什么而立刻去干的感觉,这和他身上散发的感觉截然不同。他看着我,先行了个礼,然后笑了笑,笑得很是灿烂,不知道他是不是从我的脸上看到了自己的迁升。
而我确实打算把他由“兵头”升为“将尾”。
片刻后我又看到了那个被扣住的人,这人倒是张标准木瓜脸,而且是那种收得晚了表面被晒得很皱巴的那种,毫无表情,没有惊慌,没有恐惧。此人若是学堂里的夫子,毫无疑问必是古板地令人发指的那种或者坏得冒烟的那种。老赵没让人捆他,只是几个也许以前是黄巾军的士兵,正围着和他说话,像是控制着他,但场面上并没有对他似乎有恐吓的意味,倒似老乡间的叙话;更奇怪地是,似乎是这个木瓜脸大叔在询问他人,只是听完别人的回答,他依然毫无表情。
这个人一看就觉得是个读书人,那种在他已经老去而且有些萎靡不振的身体中有一种特殊的“气”是没有办法掩盖的。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所谓“气质”(这个词出得晚,现在现创了,作者注):即气之质也,气发于心,而心从于意,其为质者,禀性也,纵岁月弥久亦难更改也。
我先问了一下那几个和他聊天的士兵,他们是以前黄巾军的,而且都是青州人。如果没错,这个规范青州产木瓜的脸型的大伯,定是个青州古板且冒烟的先生。
“你是谁?”我们几个把他围住,我看了一下大家,开始发问。
“一个山里人。”他依然一点都不害怕,很是坦然,我真的不相信一个普通山里人见了我们这个阵仗会这般镇静。所以,我很担心这是个……刁滑的……山里人,与此同时我也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有些问题。
“山里人?”我笑了,笑得很灿烂。
“是啊!”他也笑了,笑得很卖力。
原本我也没指望能从他这里问出什么,但是这样把他放了确有心有不甘,只是忽然我在他领口看到了里面的东西,让我忽然感觉这个。
“不错的蜀锦,虽然是老货,但是帛品很高啊。”我笑得更灿烂。
“路边捡的,几天没人要,它好歹也是件衣服,我就穿了。”他也笑得更卖力。
“在哪儿捡的?”我的脸就这么保持笑容,感觉有些累。
“早了去了,谁还记得?”不知道他怎么还能这么从容。
忽然,我决定碰一碰运气,原因虽然是因为自己的身世,但却挑起宋的一桩回忆。
“这位先生,以前是当官的,是不是因为十年前的乱事到此处啊?”我已经开始确信这个人很可能和党锢之祸有些关系,但是我这问话,回头想想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不过,由于宋的加入,这个疏忽变得不太重要了。
“哎呦,官大爷和我无关,我和官大爷无碍。”他甚而能流露出一种痞气,着实不简单。
“张俭叔父?”忽然宋的声音响起,却到后面慢慢小了下来。
那个人脸色忽变,脸上皱纹涌动竟要弹出些老皮老肉来似的,不过旋即恢复面色平静;但眼睛还是不自觉地从我的身上离开转到了我后面的那个瘦弱书生身上,其中闪烁不懂,定是在思索打量着什么。
“小兄弟怕是认错了吧?”他语气难得缓和了很多。
“叔父是山阳督邮张俭大人!”宋忽然一口咬定。听完两人这几句,再一见此情景,就是我也能认定他一定是张俭,否则,经由一个陌生人提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陌生人姓名,又怎会失态如此。
“你是?”
“叔父十五年前曾到我家暂避,那时侄儿虽年幼无知,却也依稀记得叔父模样,何况家父常对儿言,作人须学叔父那样,故而印象深刻。”
这个被认定为张俭的大叔似乎稍稍有了些印象,微微点头,但还是不确定地问他,不过却是指着我:“请问这位是……”
“叔父请与侄儿过来!”宋忽然很是神秘,把张俭拖到没人的地方说话,倒把我们都晾在了一边。只留这里一种兄弟,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怎么回事。
“大伙歇歇吧,”我决定作为头领得有个比较好的解释和处理方法:“人家是故人,咱们就不便打扰了,各干各的去吧。”
说完大家也算识趣,见没自己什么事,也都各干各的,基本都是在准备吃饭了。
而我显然无法把自己的注意力回到锅灶前,而是不自然地朝那边望了过去。
看来文人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但是他们讲了好长一会儿。我说这话时,显然我把自己归入武夫的行列,但是如果把我和鄂焕、小南归于一类,显然又是不妥当的。抛下这些无聊的念头,努力回忆,我似乎有听说过张俭这个名字,而且定是和党锢之祸有关,他与父亲或许是同样的人,可具体他干过什么,我就不清楚了。原本在学堂,老师对这种事情也很是避讳,大伙也没什么人经常谈这个,至少和谈襄阳美女的次数差很多,甚至没有谈银铃的次数多;只是大赦党人诏书一下,才开始多谈的,即便这样,还是没有超过谈论女人的时间。想到这里,这张木瓜脸似乎眼看着就变成圆润些的冬瓜脸了,而那些皱纹也瞅着显得慈祥了不少。而他应该的形象也很快在我脑海中成了虽严格却也慈祥,平素说话温和,不紧不慢的老夫子了。
其实是他的脸确实开始有了笑意,而且期间不断看我,让我颇不自在。我抹了抹脸,确信没有什么杂物;摸了摸头发,着实一切正常,只是好像头发又长了,掰掰手指头离明孜之战已经有些时日了。现在想起当时那一战,已经能够相对平静地承受那份感受,只是心中时不时还会抽一下,只因为那一幕幕在眼前还是会不时闪过。
“大哥,叔父请您过去一下。”宋忽然过来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也赶紧站起来,和他相请,快步走了过去。
而他则将我打量了好几遍:“未想孟博先生之子,竟是如此巍然挺拔的少年英雄。”
“先生如何知道我是我父之子?”当时惊了,竟说了这么句废话,不过还好谁都没有听出来,或者说都理解我的意思。
“咦,自然是宋贤侄告知我的呀?”张大叔倒是一脸坦然,竟然还带着惊奇。
这让我立刻转向宋玉东,我清楚地记得当天没有他的参与,因为父亲并为昭雪,我也没有敢告知所有人,他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先解释给我听。
“雪林与我交厚,他知我为你谋划,义同生死,一日酒后他便告诉我了。”我怀疑是酒后失言,不过告诉他倒也无妨,但田缄这坏蛋这样大嘴巴着实不应该,可想到这里才发现,我倒有日子没见他了。
“当时还有谁知道?”
“就我们两个人。”我虽然有些担心,但是看着他的样子,还是算了。
“张叔父,非智不愿别人知晓。”我决定带上为长辈作揖的所有恭敬与这位大人叙话:“只因黄巾之乱后,上颁书大赦党人,为众洗刷冤情,我父未给昭雪,故隐而不发,不愿为他人所知。”
“噢,竟如此?那李膺、杜密两位大人可有?”他对父亲的事情自是有些不解,但是还是立刻追问这两个当年最有名的“党人”。
“已为其天下正名,上拟为两位大人各定谥为念。”我这个还算清楚。
“这是正理,终究有这一天,没想到,终于能让我等到这一天,当年我四处流浪有五年之久,天天便是盼上为我等洗雪沉冤,最后遁入这山中,心都冷了。没想到……好……好……好。”他的眼睛竟湿润了,但他根本没有关心自己是否已得清白,我想他可能认为自己的一切无所谓,公道自在人心。
“却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有些激动不已,“孟博先生怎么未得昭雪?”
“无妨无妨,叔父亦云公道自在人心,智虽鄙,也明些事理,叔父无需挂怀了。”我拱手相谢。
“若有这份心胸,便是一条好汉。”他竟故意下力锤了我胸口一下,我自岿然不动,惹得他又是叫好:“好小伙子,若孟博公在,必以汝为荣。”
只是他可能觉得我太像武人,上下仔细打量我,还是有些不确定的神情,也许我和父亲的形象是不太像。想到这里,我立刻问他可见过我的父亲,他却说未见过,而且不无遗憾地说:当年便很钦佩我的父亲,神交已久,却不能相见,可惜可惜。
宋看着这位叔父近乎手舞足蹈,却贴近我说:“莫和张叔父提他家人,当年他家除他一人逃脱,无一幸存。”
我点头,我很想和他说,当年我也是,只是今天我才十八,张俭叔父却几乎五十出头了。
张俭叔父那天晚上很开心,他说十八年了从来没有这么开心。以至于看见我们中有人在喝酒,竟也有些不好意思地想讨些,那神情竟如同一个孩子般,大家又怎会忤逆他的想法。于是那夜自然开心,只是他酒过三盅,忽然一拍大腿说:“走,与我走,还有两个人你们最好见见。”
这番又留下了我那几个莫名其妙的兄弟,只我和宋陪着,顺便在旁护着。他喝酒很是上脸,红扑扑和红薯似的,兼又一路欢蹦乱跳,如一个老顽童般,甚而同手同脚故意拿自己的酒醉取笑,这老爷子当真有趣。不过他还能特意让我们带一些以前的黄巾战士过去,说明第一,他没有完全丧失神志;第二,这两个人必然和黄巾军有莫大的关联。当时我甚至想着,莫非是天地人……
结果显然是我想错了,但还是让我大吃了一惊,因为一刻后我们在另一个火堆前看到两个手持钢叉迎接我们的大汉,我们后面就有一声惊诧而颤抖地低语,但足以让我们所有人知道:“是波才将军!”
紧接着便是我的惊诧了,但我的声音就要大很多:“波才将军?就是您?”
一个披着一身兽皮满脸浓密大胡子的粗壮中年人很是简洁地说:“似(是)俺。”
他就是曾把朱将军逼得毫无办法,一度几乎要打到洛阳的黄巾大将;可在传闻中他已经死了,他怎么到了这里呢,而后面这个则又是谁呢,我想我很快就会知道,而接着我确实知道了。
不过场面上是波才身后这个大汉先开始关心我们:“张大哥,这两位又是什么人?是您的故人来访?不对吧,若是这样,您十年多前怎么喜欢和小孩子交朋友。”
“当然不是,这两位乃我故人之子。这次我来就是因为波将军总是关心那些弟兄的安危。现在,我带了几个黄巾弟兄过来。”张俭说完,“后面那几个小的,过来。”
那几个早已按耐不住的黄巾战士立刻冲了过来,一下子竟都给波才跪下了。“波才将军,我们都以为您……了,您怎么……能见将军太好了。”这是其中一个士兵说的,这帮黄巾的士兵,竟这样在波才前哭了出来。波才一边把这些以前的部下拉起来,一边说了些听不太清楚的话。
正式的叙谈约是一刻后,我们围坐在火堆前,这回先开口的是波才。
“俺似(是)波才。”他是这样发话的,“咋俺兄弟寒馅。”
“哎,波大哥,我叫……韩……暹。”旁边那个也是裹着兽皮满脸毛茸茸只是有些稀疏的大汉对他用方言叫错名字很是有意见,而且看起来,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这样了。
“俺叫得可不就是寒馅么?”波才看了看他,很是朴实地说道:“名字难听不打紧,俺还叫菠菜呢。”
“但你就叫波才啊,我可是叫韩暹。一年了,您就叫过我名字五次,还都是寒馅。”显然这个大汉很是不满这个人的青州口音。
“俺当然自(知)道你叫寒馅,你说的不也是寒馅么?都一年了,你嚣儿就一子(直)抱怨。”
“张大哥,哎,您帮我评评理,就说我波才哥吧,人好,仗义,没得说。可大哥跟块死木头疙瘩似的,一天能说一句话便差不多了,这山里本就无聊了,好不容易有个说话的人,这人还这样,搞得我和一人住差不多。”韩暹见了我们在场似乎决定好好诉苦一番,“哎,波才哥,我哪儿有一直抱怨?和你在一起一年了,我大概一天只说一两句话!”
“可你嚣儿嗦(说)的可一直都似抱怨啊。”波才坦诚地看着他:“俺没说错吧?这一会儿你嚣儿又抱怨了好几句。”
张俭大人竟很是惬意地看着他们说着话,但我觉得能忍住笑就已经很不错了,断无法有他这等清闲写意。但我们两个旁听者竟都忍住了笑,我们都有些佩服自己的定力。
不过两个大汉旁若无人地说了看去,张俭看一时没我们什么事情,便说明带我们来的理由:“十八年前,我就是以为反贼便是穷凶极恶、无恶不作之人,可与这俩兄弟都在这山上呆了这一年,才发现根本不是这样,这两人当真有趣,原都是本分农人,波才沉默寡言,韩暹却闲不住嘴,最终,你们看了,自然算波才胜了。其实若不是上有昏君,下有奸佞。怎会把这等朴实农民逼到这份上,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很是冷,若不是这两个黄巾兄弟帮着点食料衣物,我都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今日。唉,我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人,又老了不中用了,这两位兄弟正值壮年,也都有一身的好本事,不出去可惜了。”
张俭终于看不下去了:“两位兄弟,听大哥一句,你说你们争的都是什么,韩暹,你就少说两句,你也知道波将军的口音重。”
这话题算了了,我便问了两位黄巾将军如何到此,却引出下面这一番话来,真是大出意料。
“哎。”波才看了旁边站岗放哨的人良久,沉默不语,韩暹都背过了... -->>
《天变》
第二卷 《天边》
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山
宿营的地方是一片坡上的平地,似乎曾被开垦,有些地方甚至有依稀畎垄的痕迹,不过已经不再有上面的农夫和稼穑,而成了一百多个战士临时的居所。这里林木也比其他地方稀疏了许多,不过夏日这些树木作为我们的遮蔽已经足够了。我们直到还有几十步时,才能看到我们的战士正三三两两地在火边吃饭。而在此之前,除了听到声响,和树叶间闪烁不定的火光,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那边没有了我身边的这杆少年谋臣战将,这个被大家称为老赵的“兵头”在士兵中就显得非常显眼了,一个人站在火堆旁和坐在那里吃着东西的士兵们说着什么,从容不迫,气定安闲,自有一份风度气魄,像是个能做大事的人。似乎有人告诉他我们来了,他便把脸转了过来。
很快我就看清了这个老赵的样子,果然如同他们所描述,一张标准的老实人面孔,这种脸孔是那种你即便让他去砍石头他都问为什么而立刻去干的感觉,这和他身上散发的感觉截然不同。他看着我,先行了个礼,然后笑了笑,笑得很是灿烂,不知道他是不是从我的脸上看到了自己的迁升。
而我确实打算把他由“兵头”升为“将尾”。
片刻后我又看到了那个被扣住的人,这人倒是张标准木瓜脸,而且是那种收得晚了表面被晒得很皱巴的那种,毫无表情,没有惊慌,没有恐惧。此人若是学堂里的夫子,毫无疑问必是古板地令人发指的那种或者坏得冒烟的那种。老赵没让人捆他,只是几个也许以前是黄巾军的士兵,正围着和他说话,像是控制着他,但场面上并没有对他似乎有恐吓的意味,倒似老乡间的叙话;更奇怪地是,似乎是这个木瓜脸大叔在询问他人,只是听完别人的回答,他依然毫无表情。
这个人一看就觉得是个读书人,那种在他已经老去而且有些萎靡不振的身体中有一种特殊的“气”是没有办法掩盖的。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所谓“气质”(这个词出得晚,现在现创了,作者注):即气之质也,气发于心,而心从于意,其为质者,禀性也,纵岁月弥久亦难更改也。
我先问了一下那几个和他聊天的士兵,他们是以前黄巾军的,而且都是青州人。如果没错,这个规范青州产木瓜的脸型的大伯,定是个青州古板且冒烟的先生。
“你是谁?”我们几个把他围住,我看了一下大家,开始发问。
“一个山里人。”他依然一点都不害怕,很是坦然,我真的不相信一个普通山里人见了我们这个阵仗会这般镇静。所以,我很担心这是个……刁滑的……山里人,与此同时我也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有些问题。
“山里人?”我笑了,笑得很灿烂。
“是啊!”他也笑了,笑得很卖力。
原本我也没指望能从他这里问出什么,但是这样把他放了确有心有不甘,只是忽然我在他领口看到了里面的东西,让我忽然感觉这个。
“不错的蜀锦,虽然是老货,但是帛品很高啊。”我笑得更灿烂。
“路边捡的,几天没人要,它好歹也是件衣服,我就穿了。”他也笑得更卖力。
“在哪儿捡的?”我的脸就这么保持笑容,感觉有些累。
“早了去了,谁还记得?”不知道他怎么还能这么从容。
忽然,我决定碰一碰运气,原因虽然是因为自己的身世,但却挑起宋的一桩回忆。
“这位先生,以前是当官的,是不是因为十年前的乱事到此处啊?”我已经开始确信这个人很可能和党锢之祸有些关系,但是我这问话,回头想想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不过,由于宋的加入,这个疏忽变得不太重要了。
“哎呦,官大爷和我无关,我和官大爷无碍。”他甚而能流露出一种痞气,着实不简单。
“张俭叔父?”忽然宋的声音响起,却到后面慢慢小了下来。
那个人脸色忽变,脸上皱纹涌动竟要弹出些老皮老肉来似的,不过旋即恢复面色平静;但眼睛还是不自觉地从我的身上离开转到了我后面的那个瘦弱书生身上,其中闪烁不懂,定是在思索打量着什么。
“小兄弟怕是认错了吧?”他语气难得缓和了很多。
“叔父是山阳督邮张俭大人!”宋忽然一口咬定。听完两人这几句,再一见此情景,就是我也能认定他一定是张俭,否则,经由一个陌生人提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陌生人姓名,又怎会失态如此。
“你是?”
“叔父十五年前曾到我家暂避,那时侄儿虽年幼无知,却也依稀记得叔父模样,何况家父常对儿言,作人须学叔父那样,故而印象深刻。”
这个被认定为张俭的大叔似乎稍稍有了些印象,微微点头,但还是不确定地问他,不过却是指着我:“请问这位是……”
“叔父请与侄儿过来!”宋忽然很是神秘,把张俭拖到没人的地方说话,倒把我们都晾在了一边。只留这里一种兄弟,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怎么回事。
“大伙歇歇吧,”我决定作为头领得有个比较好的解释和处理方法:“人家是故人,咱们就不便打扰了,各干各的去吧。”
说完大家也算识趣,见没自己什么事,也都各干各的,基本都是在准备吃饭了。
而我显然无法把自己的注意力回到锅灶前,而是不自然地朝那边望了过去。
看来文人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但是他们讲了好长一会儿。我说这话时,显然我把自己归入武夫的行列,但是如果把我和鄂焕、小南归于一类,显然又是不妥当的。抛下这些无聊的念头,努力回忆,我似乎有听说过张俭这个名字,而且定是和党锢之祸有关,他与父亲或许是同样的人,可具体他干过什么,我就不清楚了。原本在学堂,老师对这种事情也很是避讳,大伙也没什么人经常谈这个,至少和谈襄阳美女的次数差很多,甚至没有谈银铃的次数多;只是大赦党人诏书一下,才开始多谈的,即便这样,还是没有超过谈论女人的时间。想到这里,这张木瓜脸似乎眼看着就变成圆润些的冬瓜脸了,而那些皱纹也瞅着显得慈祥了不少。而他应该的形象也很快在我脑海中成了虽严格却也慈祥,平素说话温和,不紧不慢的老夫子了。
其实是他的脸确实开始有了笑意,而且期间不断看我,让我颇不自在。我抹了抹脸,确信没有什么杂物;摸了摸头发,着实一切正常,只是好像头发又长了,掰掰手指头离明孜之战已经有些时日了。现在想起当时那一战,已经能够相对平静地承受那份感受,只是心中时不时还会抽一下,只因为那一幕幕在眼前还是会不时闪过。
“大哥,叔父请您过去一下。”宋忽然过来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也赶紧站起来,和他相请,快步走了过去。
而他则将我打量了好几遍:“未想孟博先生之子,竟是如此巍然挺拔的少年英雄。”
“先生如何知道我是我父之子?”当时惊了,竟说了这么句废话,不过还好谁都没有听出来,或者说都理解我的意思。
“咦,自然是宋贤侄告知我的呀?”张大叔倒是一脸坦然,竟然还带着惊奇。
这让我立刻转向宋玉东,我清楚地记得当天没有他的参与,因为父亲并为昭雪,我也没有敢告知所有人,他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先解释给我听。
“雪林与我交厚,他知我为你谋划,义同生死,一日酒后他便告诉我了。”我怀疑是酒后失言,不过告诉他倒也无妨,但田缄这坏蛋这样大嘴巴着实不应该,可想到这里才发现,我倒有日子没见他了。
“当时还有谁知道?”
“就我们两个人。”我虽然有些担心,但是看着他的样子,还是算了。
“张叔父,非智不愿别人知晓。”我决定带上为长辈作揖的所有恭敬与这位大人叙话:“只因黄巾之乱后,上颁书大赦党人,为众洗刷冤情,我父未给昭雪,故隐而不发,不愿为他人所知。”
“噢,竟如此?那李膺、杜密两位大人可有?”他对父亲的事情自是有些不解,但是还是立刻追问这两个当年最有名的“党人”。
“已为其天下正名,上拟为两位大人各定谥为念。”我这个还算清楚。
“这是正理,终究有这一天,没想到,终于能让我等到这一天,当年我四处流浪有五年之久,天天便是盼上为我等洗雪沉冤,最后遁入这山中,心都冷了。没想到……好……好……好。”他的眼睛竟湿润了,但他根本没有关心自己是否已得清白,我想他可能认为自己的一切无所谓,公道自在人心。
“却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有些激动不已,“孟博先生怎么未得昭雪?”
“无妨无妨,叔父亦云公道自在人心,智虽鄙,也明些事理,叔父无需挂怀了。”我拱手相谢。
“若有这份心胸,便是一条好汉。”他竟故意下力锤了我胸口一下,我自岿然不动,惹得他又是叫好:“好小伙子,若孟博公在,必以汝为荣。”
只是他可能觉得我太像武人,上下仔细打量我,还是有些不确定的神情,也许我和父亲的形象是不太像。想到这里,我立刻问他可见过我的父亲,他却说未见过,而且不无遗憾地说:当年便很钦佩我的父亲,神交已久,却不能相见,可惜可惜。
宋看着这位叔父近乎手舞足蹈,却贴近我说:“莫和张叔父提他家人,当年他家除他一人逃脱,无一幸存。”
我点头,我很想和他说,当年我也是,只是今天我才十八,张俭叔父却几乎五十出头了。
张俭叔父那天晚上很开心,他说十八年了从来没有这么开心。以至于看见我们中有人在喝酒,竟也有些不好意思地想讨些,那神情竟如同一个孩子般,大家又怎会忤逆他的想法。于是那夜自然开心,只是他酒过三盅,忽然一拍大腿说:“走,与我走,还有两个人你们最好见见。”
这番又留下了我那几个莫名其妙的兄弟,只我和宋陪着,顺便在旁护着。他喝酒很是上脸,红扑扑和红薯似的,兼又一路欢蹦乱跳,如一个老顽童般,甚而同手同脚故意拿自己的酒醉取笑,这老爷子当真有趣。不过他还能特意让我们带一些以前的黄巾战士过去,说明第一,他没有完全丧失神志;第二,这两个人必然和黄巾军有莫大的关联。当时我甚至想着,莫非是天地人……
结果显然是我想错了,但还是让我大吃了一惊,因为一刻后我们在另一个火堆前看到两个手持钢叉迎接我们的大汉,我们后面就有一声惊诧而颤抖地低语,但足以让我们所有人知道:“是波才将军!”
紧接着便是我的惊诧了,但我的声音就要大很多:“波才将军?就是您?”
一个披着一身兽皮满脸浓密大胡子的粗壮中年人很是简洁地说:“似(是)俺。”
他就是曾把朱将军逼得毫无办法,一度几乎要打到洛阳的黄巾大将;可在传闻中他已经死了,他怎么到了这里呢,而后面这个则又是谁呢,我想我很快就会知道,而接着我确实知道了。
不过场面上是波才身后这个大汉先开始关心我们:“张大哥,这两位又是什么人?是您的故人来访?不对吧,若是这样,您十年多前怎么喜欢和小孩子交朋友。”
“当然不是,这两位乃我故人之子。这次我来就是因为波将军总是关心那些弟兄的安危。现在,我带了几个黄巾弟兄过来。”张俭说完,“后面那几个小的,过来。”
那几个早已按耐不住的黄巾战士立刻冲了过来,一下子竟都给波才跪下了。“波才将军,我们都以为您……了,您怎么……能见将军太好了。”这是其中一个士兵说的,这帮黄巾的士兵,竟这样在波才前哭了出来。波才一边把这些以前的部下拉起来,一边说了些听不太清楚的话。
正式的叙谈约是一刻后,我们围坐在火堆前,这回先开口的是波才。
“俺似(是)波才。”他是这样发话的,“咋俺兄弟寒馅。”
“哎,波大哥,我叫……韩……暹。”旁边那个也是裹着兽皮满脸毛茸茸只是有些稀疏的大汉对他用方言叫错名字很是有意见,而且看起来,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这样了。
“俺叫得可不就是寒馅么?”波才看了看他,很是朴实地说道:“名字难听不打紧,俺还叫菠菜呢。”
“但你就叫波才啊,我可是叫韩暹。一年了,您就叫过我名字五次,还都是寒馅。”显然这个大汉很是不满这个人的青州口音。
“俺当然自(知)道你叫寒馅,你说的不也是寒馅么?都一年了,你嚣儿就一子(直)抱怨。”
“张大哥,哎,您帮我评评理,就说我波才哥吧,人好,仗义,没得说。可大哥跟块死木头疙瘩似的,一天能说一句话便差不多了,这山里本就无聊了,好不容易有个说话的人,这人还这样,搞得我和一人住差不多。”韩暹见了我们在场似乎决定好好诉苦一番,“哎,波才哥,我哪儿有一直抱怨?和你在一起一年了,我大概一天只说一两句话!”
“可你嚣儿嗦(说)的可一直都似抱怨啊。”波才坦诚地看着他:“俺没说错吧?这一会儿你嚣儿又抱怨了好几句。”
张俭大人竟很是惬意地看着他们说着话,但我觉得能忍住笑就已经很不错了,断无法有他这等清闲写意。但我们两个旁听者竟都忍住了笑,我们都有些佩服自己的定力。
不过两个大汉旁若无人地说了看去,张俭看一时没我们什么事情,便说明带我们来的理由:“十八年前,我就是以为反贼便是穷凶极恶、无恶不作之人,可与这俩兄弟都在这山上呆了这一年,才发现根本不是这样,这两人当真有趣,原都是本分农人,波才沉默寡言,韩暹却闲不住嘴,最终,你们看了,自然算波才胜了。其实若不是上有昏君,下有奸佞。怎会把这等朴实农民逼到这份上,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很是冷,若不是这两个黄巾兄弟帮着点食料衣物,我都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今日。唉,我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人,又老了不中用了,这两位兄弟正值壮年,也都有一身的好本事,不出去可惜了。”
张俭终于看不下去了:“两位兄弟,听大哥一句,你说你们争的都是什么,韩暹,你就少说两句,你也知道波将军的口音重。”
这话题算了了,我便问了两位黄巾将军如何到此,却引出下面这一番话来,真是大出意料。
“哎。”波才看了旁边站岗放哨的人良久,沉默不语,韩暹都背过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