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踢开永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允炆和允熥没一会儿就到了,先后向老朱行个礼,找地儿坐下。老朱先唠了两句家常,就问他们道:“你们这几天在部里都干什么了?觉得有不好的地方吗?”
允炆老老实实的回答,都干了什么,没什么不好的,大家都很有善等等。
在允炆回答的时候,允熥腹诽:“老朱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到底都干了什么,再问一遍有意思吗?”
老朱确实知道他们都干了什么,甚至比他们自己的记忆还清楚,但是见面了不先说说这个说什么?并且,也通过他们的叙述与自己的得到的资料对比,听听有没有美化,修饰的部分。
所以老朱听允炆的回答就不太满意,因为这段话里有误导性的话,误导性的话当然不是错的,但是很容易引导人们想到别处去。
允炆的误导性的话当然是黄子澄教的,本来的目的也不是对付老朱的,而是教他如何看出别人的条陈里那些地方有问题的。结果允炆下意识的就用在了老朱这里。
老朱到没有责怪允炆的意思,只是心想这个肯定是黄子澄教的,他对允炆的影响太大了,要是以允炆为太孙,一定要除掉黄子澄!
允炆说完了,该允熥了。允熥一开始也就是说自己干的事,然后最后他说道:“皇爷爷,孙儿觉得有一个问题。”
老朱说道:“欧,什么问题?”
“兵部的吏员,都在兵部日久,工作熟练,但因为无法升官,所以干活均不积极;孙儿以兵部推其他五部,应大略一样。如果每年选一名工作最好的吏员,升其为官,并赐予同进士出身或国子监读书,很可能可以刺激他们努力工作,提高国家各部门的运转效率。”
其实明代是有吏员升为官的制度的,但是都是九品官或八品官,也基本不可能再升,论实惠还不如当吏员,所以刺激效应不大。允熥的建议是不仅升官,还给出身,意味着他们可能当七品以上的中等官员,很可能大大刺激他们。
老朱觉得建议不错,每年就一个人,也影响不了什么。又看了允熥一眼,听说允熥最近每每读书到半夜,看来允熥挺聪明的,就是以前不认真读书,现在努力了,看起来比允炆强一点了。
老朱当场同意了建议,并且马上就干,叫宫中留守的翰林学士萧用道过来,草拟诏书。萧用道一开始以为是允炆的建议,知道是允熥的建议后很是诧异,觉得完全不符合允熥的初始设定啊!谁把设定给改了?
草拟了诏书,老朱想起来翰林院多是博学之人,随口问道:“萧学士,你可有好名字来赐给李成桂为国名?”萧用道思索片刻,回道:“臣赞同刘前辈,觉得韩国不错。”
允熥问道:“什么好名字赐给谁?”萧用道一看,在场的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我可以解释了,不可能让朱元璋解释吧。就说了一下上午上朝时的这个突发事件。
允熥心想不是最后赐名朝鲜吗?怎么还没有人提出来?那可就便宜我了。说道:“不如取名朝鲜如何?”
“朝鲜?取何意?”老朱问道。
允熥还没回答,萧用道赞道:“殿下这个名字妙啊!如臣猜的不错,应是取的‘朝日鲜明’之意。朝鲜居于大明之东,先迎日出,正和其意。”
允熥哪儿知道这朝鲜两个字怎么取出来的。幸亏萧用道给解释了,要不然他就得凉在这了。看来以后不仅得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说。允熥总结到。
听萧用道这么一解释,老朱也觉得很不错,更是自己孙子提出来的,那没别的了,再拟一个圣旨吧。解决了一个困扰了一整天的大问题,老朱心情大好,夸奖了允熥几句。然后看着天晚了,让他们俩回去了。
允炆无遗是今天晚上最悲剧的人,没有之一。先是叙述工作情况被老朱觉得不好(虽然他不知道),又让允熥当着他的面提出了两点好的建议,把他比下去了。如果他是现代人,估计要说‘宝宝心里苦’了。
老朱当然看到了允炆的落寞神情。但是他怎么劝解?这是在争储位的时间中,任何劝解都不好用。‘必须尽快决定是谁来当储君了,不能再拖了。’老朱想着。
nbsp; 允炆和允熥没一会儿就到了,先后向老朱行个礼,找地儿坐下。老朱先唠了两句家常,就问他们道:“你们这几天在部里都干什么了?觉得有不好的地方吗?”
允炆老老实实的回答,都干了什么,没什么不好的,大家都很有善等等。
在允炆回答的时候,允熥腹诽:“老朱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到底都干了什么,再问一遍有意思吗?”
老朱确实知道他们都干了什么,甚至比他们自己的记忆还清楚,但是见面了不先说说这个说什么?并且,也通过他们的叙述与自己的得到的资料对比,听听有没有美化,修饰的部分。
所以老朱听允炆的回答就不太满意,因为这段话里有误导性的话,误导性的话当然不是错的,但是很容易引导人们想到别处去。
允炆的误导性的话当然是黄子澄教的,本来的目的也不是对付老朱的,而是教他如何看出别人的条陈里那些地方有问题的。结果允炆下意识的就用在了老朱这里。
老朱到没有责怪允炆的意思,只是心想这个肯定是黄子澄教的,他对允炆的影响太大了,要是以允炆为太孙,一定要除掉黄子澄!
允炆说完了,该允熥了。允熥一开始也就是说自己干的事,然后最后他说道:“皇爷爷,孙儿觉得有一个问题。”
老朱说道:“欧,什么问题?”
“兵部的吏员,都在兵部日久,工作熟练,但因为无法升官,所以干活均不积极;孙儿以兵部推其他五部,应大略一样。如果每年选一名工作最好的吏员,升其为官,并赐予同进士出身或国子监读书,很可能可以刺激他们努力工作,提高国家各部门的运转效率。”
其实明代是有吏员升为官的制度的,但是都是九品官或八品官,也基本不可能再升,论实惠还不如当吏员,所以刺激效应不大。允熥的建议是不仅升官,还给出身,意味着他们可能当七品以上的中等官员,很可能大大刺激他们。
老朱觉得建议不错,每年就一个人,也影响不了什么。又看了允熥一眼,听说允熥最近每每读书到半夜,看来允熥挺聪明的,就是以前不认真读书,现在努力了,看起来比允炆强一点了。
老朱当场同意了建议,并且马上就干,叫宫中留守的翰林学士萧用道过来,草拟诏书。萧用道一开始以为是允炆的建议,知道是允熥的建议后很是诧异,觉得完全不符合允熥的初始设定啊!谁把设定给改了?
草拟了诏书,老朱想起来翰林院多是博学之人,随口问道:“萧学士,你可有好名字来赐给李成桂为国名?”萧用道思索片刻,回道:“臣赞同刘前辈,觉得韩国不错。”
允熥问道:“什么好名字赐给谁?”萧用道一看,在场的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我可以解释了,不可能让朱元璋解释吧。就说了一下上午上朝时的这个突发事件。
允熥心想不是最后赐名朝鲜吗?怎么还没有人提出来?那可就便宜我了。说道:“不如取名朝鲜如何?”
“朝鲜?取何意?”老朱问道。
允熥还没回答,萧用道赞道:“殿下这个名字妙啊!如臣猜的不错,应是取的‘朝日鲜明’之意。朝鲜居于大明之东,先迎日出,正和其意。”
允熥哪儿知道这朝鲜两个字怎么取出来的。幸亏萧用道给解释了,要不然他就得凉在这了。看来以后不仅得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说。允熥总结到。
听萧用道这么一解释,老朱也觉得很不错,更是自己孙子提出来的,那没别的了,再拟一个圣旨吧。解决了一个困扰了一整天的大问题,老朱心情大好,夸奖了允熥几句。然后看着天晚了,让他们俩回去了。
允炆无遗是今天晚上最悲剧的人,没有之一。先是叙述工作情况被老朱觉得不好(虽然他不知道),又让允熥当着他的面提出了两点好的建议,把他比下去了。如果他是现代人,估计要说‘宝宝心里苦’了。
老朱当然看到了允炆的落寞神情。但是他怎么劝解?这是在争储位的时间中,任何劝解都不好用。‘必须尽快决定是谁来当储君了,不能再拖了。’老朱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