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襄阳北面两三百里路之外,就是曹操的地盘。曹操正缺人手,所以公开下达招募贤才的政令。如果他想到曹操手下当官,那也不是难事。但是,他也没去,因为曹操也不是他的“意中人”。
你会问了:诸葛亮的“意中人”,到底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天下之事若要成功,主观努力和客观机遇,二者不可或缺。古往今来多少英才志士,胸怀大志却最终一事无成者,非不努力也,是不逢机遇也。想他诸葛孔明,自比管仲、乐毅,文武全才。如果要充分施展抱负,必须碰上这样一位老板:一是此人本身,就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杰,不仅胸怀大志,而且气度开阔,能够赏识和重用人才;二是此人身边,人才还非常紧缺,没有可以与自己比肩抗衡的人物。必须两项条件同时具备,才能给诸葛亮提供充分施展文韬武略盖世才华的空间。他不选刘表,就是因为刘表只具备条件二而缺乏条件一。他不选曹操,是因为曹操具备条件一而缺乏条件二。他曾经对想回北方家乡发展的好朋友孟建说过:“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北方中原地区的人才很多,要想充分施展抱负自由翱翔,何必一定要回北方故乡呀。
显然,他的条件不多,却非常之苛刻,要找到“意中人”相当困难。不过他抱定宗旨,宁缺毋滥,宁可找不到,也不勉强将就。实在找不到怎么办呢?那就像他在《出师表》中说的那样:苟且在乱世中保全性命,而不去为地方割据者服务好了。可见“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两句话,就是他为自己确定的最后底线。
笔者曾经在多次流连于古隆中风景区,眺望这片秀丽幽静的山林,最后领悟到,襄阳这个地方,其实还有一个吸引诸葛亮的特殊因素:这是一个可进可退,两者兼备的绝好处所。从可进上说,此处的水陆两路四通八达,往来的英雄人物极多,容易得到时局变化的消息,也容易等到符合自己条件的“意中人”。从可退上说,就算等不到“意中人”,在这片风景如画的隆中山林中隐居终身,也是他完全能够接受的人生选择。因此,对于喜欢孔明先生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去过隆中这片钟灵毓秀的地方,是很难体会到他那种能伸能屈的心灵境界的。
好在老天爷眷顾他,让他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意中人”是谁呢?就是正在刘表那里吃救济资助的刘备。
建安六年(201),刘备面临曹操的沉重打击,从中原逃到南方的荆州襄阳,去投靠有宗亲关系的刘表,从此便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寄人篱下的蹉跎岁月。在荆州,刘备曾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曾因虚度年华而羞耻。但是,他终归是一位英雄,能够认真反省,总结教训。他发觉自己始终缺乏一个能够充分提供思想策略的得力谋臣,是极大的缺陷。因此,当下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寻找一位杰出的智囊人物,作为自己的得力辅佐。于是他就努力在荆襄一带访求贤才智士。传诵千古的故事“三顾草庐”,就这样发生了。
刘备三顾隆中礼聘诸葛亮,具体经过后世已经熟知,不必多说。在此特别值得探讨者,是诸葛亮为何就完全认同了刘备,从而决定出山,为之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玄机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原因在于,刘备完全具备诸葛亮“意中人”的两个条件。刘备本人,不仅胸怀大志,而且气度开阔,连曹操都称赞他是当今的英雄,第一项条件就具备了。刘备身边,确实人才紧缺,没有可以与诸葛亮比肩抗衡的杰出人物,第二项条件也具备了。细数当时的群雄,真正具备这两项条件者,除了刘备,还真是找不出第二位。刘备大名鼎鼎,在荆州又停留多年,就住在二十里外隆中的诸葛亮,对刘备这位英雄的情况岂会完全不知?说不定早已经对他有所期许了。
但是,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他被刘备的诚心诚意深深打动。你看《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他的《出师表》怎么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微臣本是一介平民,在南阳郡的隆中亲自耕种田地;而先帝没有嫌弃微臣的身份卑贱,多次劳动大驾屈尊来看我,还一连来了三次,向我咨询当时的政治大事;微臣深受感动和激励,于是同意为先帝效犬马之劳。在这段话中,他亲自陈述的被打动原因,总共有两点。但是很可惜,后世大多只注意到了其中的第二点,也就是刘备前往隆中的次数,多达三次,即所谓的“三顾”,却把他首先强调的第一点原因忽略了。
真正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最能打动孔明内心的,还在于第一点原因,也就是两人之间的差距悬殊上。差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浓缩在“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两个字上。这里的卑鄙,不是指品德的恶劣,准确含义是地位的卑下低贱。那么具体说来,两人的差距有多悬殊呢?
先说年龄,这时诸葛亮虚岁才二十七,刘备虚岁四十七,相差整整二十岁,孔明是名副其实的晚辈。
再说地位,诸葛亮纯属一介草民,是在襄阳西郊耕种田地的农村青年;而刘备拥有东汉朝廷正式授予的左将军官衔,属于高级军职,大体相当于现今的少将。刘备还当过州一级的行政长官,也就是豫州牧,相当于省部级。随从的关羽,当过偏将军,大体相当于中校;张飞,当过中郎将,相当于少校。
最后还有资历,孔明完全没有从政的工作经验,而刘备已经在官场打拼二十多年了。
如果两人在年龄、地位和资历上大体相当,“三顾草庐”就不会令孔明产生非同寻常的感动作用。只有当受访者的年龄、地位和资历都大大低于来访者时,登门三次才会产生心潮澎湃的动人效果。请问,一个正部级的少将,带着一个中校和一个少校,一连三次去拜访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草根农村青年,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
事实上,从诸葛亮的行文来看,最先强调的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两句,也就是两者间悬殊的差距;在这之后,才简短提到来访的次数“三顾”。可见他本人心中最受打动的原因,首先还在于刘备没有计较年龄、地位和资历的差距,其次才是来访次数的频繁。因为两者的悬殊差距,属于内在的质量;而拜访的次数,只是外在的数量。内在的质量是主要因素,外在的数量是次要因素。后世说到诸葛亮的被打动,大都只把眼光聚焦在次要因素的数量上,很少注意到主要因素的质量。为何不注意质量?因为质量浓缩在“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两个字当中,而卑鄙这个词汇,现今的含义又发生了巨大变化,变成了品德上的负面评价,于是就把人们的眼睛遮挡住了。今天在这里,算是从人性观察的角度来颠覆一番从而正本清源。
笔者曾经不止一次心生奇想:要是诸葛亮穿越到今天,前往各个职场去求职找工作,会是什么情况呢?很可能都是这样的问答:有学位证书吗?没有;有工作经验吗?没有;有可以拼的爹和妈吗?也没有。哈哈,你是“三无”人员呀,那你请回吧。能够具有刘备那种眼光、判断和勇气的招聘老板,恐怕很难找到。
建安十二年(207),二十七岁的诸葛亮正式出山,从此为刘备奉献一生。那么他出山之后,最早在军事上又做出了哪些突出的业绩呢?他出山后的第一个官职,又怎么会是与传统印象大相径庭的总税务官呢?
诸葛亮最早在军事方面做出的突出业绩,可以从战略和战术两方面去观察。
从战略上说,是他还没有跨出隆中的家门时,就已经为刘备今后以武力开创蜀汉基业,做出了完整的军事设计,这就是《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中,他“隆中对策”的核心部分:“若跨有荆、益,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第一步是设法占领南方的荆州和益州,第二步是兵分两路,以钳形攻势进攻北方的中原。在刘备面前,这是第一次出现了如此清晰的战略设计。从此,这一战略设计,就成为后来刘备军事行动的指导方针。完全可以说,在军事战略上,诸葛亮是刘备的总设计师。
再从战术上说,诸葛亮出山之后的突出业绩,究竟是什么呢?演义小说中,说他一出山就指挥军队作战,如何用兵如神,那其实都虚构。他出山之后的第一件业绩,是出任总税务官,从而为刘备解决了军费筹措的大问题。赤壁之战刚刚结束,诸葛亮就以军师中郎将的身份,负责对零陵、桂阳、长沙三个郡征收赋税,从而充实军事后勤储备。这就是《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所说的“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这军师中郎将,是诸葛亮第一次正式担任的官职,也是刘备最早为他特别设置的职位。官名中的“军师”两个字,把他定性为军队的指导老师;而中郎将,则是当时军官的一种类别。把军队的指导老师都派出来征收赋税,说明了什么?说明开辟军队的财政来源,是当时刘备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赤壁之战获胜之后,刘备占领了荆州南面的四个郡,不仅有了根据地,根据地还很大。根据地很大,开支也就很大。开支怎么解决?只有向当地老百姓收税。这税怎么收?收多少?出了问题怎么处理?不仅要把该收的税统统收上来,还要避免引起民众的暴力抗税,这中间就大有学问了。既然学问深沉,那只有劳烦你这位指导老师出马,才能办得妥当。再说刘备也有借此考察他实际工作能力的意思。诸葛亮也不含糊,他把自己的税务总局,设置在这三个郡的交界地临烝县(今湖南省衡阳市),来了一个现场办公,现场督促进度,现场解决问题,顺顺当当就完成了任务。
不仅当好了总设计师,而且当好了总税务官;既能务虚,又能务实。这就是刚刚出山亮相的诸葛亮。每次读到他的传记,笔者都会心生感慨。此前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诸葛亮,怎么会一出山就表现出非凡的实际工作能力来呢?答案恐怕还是在他的读书方法上。如上所说,他读书的特点是取其精华。而他认同的精华,看来并非是那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片段,而是前人在处理各类社会事务上的有效方法和成功经验。专心把前人的方法和经验学到手,认真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和本领,这就是他的秘诀所在。同时也证明:如果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最后读成一个只有死知识而没有活能量的迂腐书生,完全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这正是:
多年修炼真才干,务实务虚看卧龙。
要想知道诸葛亮北伐中原的军事生涯,请看下集。
二北伐悲歌
诸葛亮在军事舞台上最重要的表演,当然要数北伐中原的系列性战役。章武三年(223)四月,刘备去世,四十三岁的诸葛亮接受刘备的临终嘱托,以丞相身份,全面掌管蜀汉的军政大权。此后的十一年间,他先是在后方,动用全国力量,进行充分的前期备战;然后奔赴汉中前线,亲自担任统帅,演奏出实战时期的攻防三部曲,直到五十四岁病死在前线为止。那么他在后方的备战时期,做了哪些充分的准备?接下来在前线的攻防三部曲,具体的进程和特点如何?对他军事上的用兵才能,又有什么样的评价?最后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他的北伐行为,准确的心理动机又应当如何定位呢?
先说第一个问题,诸葛亮为了北伐曹魏,做了哪些前期的准备。
在诸葛亮受命托孤之前,蜀汉全军的实际统帅是刘备,而诸葛亮在军事上的作用,主要是保障全军的后勤供应。他的工作很出色,《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的档案记载是“足食足兵”。粮食充足,兵员充足,是个很称职的后勤部长。正是因为长期搞后勤,深知后勤的重要性,所以当他为北伐进行准备时,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从后勤准备工作开始,而基本的项目,是如下两大方面。
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广泛种植粮食,大量储蓄军粮。这见于《三国志》卷三十二《后主传》。
第二项重大行动,在两年之后开始,这就是平定南中。所谓南中,是当时益州南部五个郡的统称。这片地域相当广大,包括现今四川省的南部,以及贵州、云南两省的全部,当时大部分都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同居住的山区。刘备去世之后,南中四个最大的郡,也就是越嶲郡、牂柯郡、益州郡和永昌郡,先后出现武装动乱。这四个郡的汉族大姓首领,包括七擒孟获故事中的孟获,以及少数民族首领,与孙吴遥相配合,共同对抗蜀汉政权。由于刘备刚刚去世,诸葛亮没有立即采取行动。两年之后的建兴三年(225)春三月,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开始平定南中,用他后来《出师表》中话来说,就是“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他渡过当时叫做泸水的金沙江,深入到不毛之地,一直到达现今云南省昆明市的滇池一带,基本平定了叛乱势力之后,当年的十二月回到成都。
平定南中,通常称为诸葛亮的南征。那么诸葛亮为何要南征?除了表面容易看得出来的理由,也就是稳定后方的维稳需要之外,还有没有深层次的玄机呢?回答是有,而且大大的有。玄机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这场南征,实质上是为后来北伐而做出的重大军事准备,应当视为北伐战争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观察,玄机起码有三点。
其一,它是一场实战性质的大练兵。要想北伐,蜀汉军队必须具备强劲的山地行军作战能力。为什么?因为要进攻曹魏,必须翻越分界线秦岭。而秦岭山脉不仅海拔高,最高超过三千米,而且纵深长,最短的穿越路线也有五百里左右。山路崎岖险峻,还要与对方激烈战斗,没有强劲的山地行军作战能力,可是说是毫无胜算。把军队拉到南中的云贵高原山地上,一面行军,一面作战,正是最好的实战能力训练。
其二,它是一场精锐兵员的大征调。蜀汉的军队数量,大约是人口的十分之一,即十万左右。而曹魏的军队和人口,都在蜀汉的四倍以上,而且拥有最强大的骑兵军团。因此,蜀汉要进攻曹魏,一是必须增加军队的总数,二是必须增加精锐的兵力。而当时的南中,正是蕴藏精兵的地区。当地一个叫做“青羌”的民族,历来以能征善战而闻名,与巴郡一带的板楯蛮,并称益州的两大精兵。此番平定南中之后,上万家的青羌,被迁移到成都一带,改编为五个部分,称为“五部青羌”。这支劲旅在山地作战时,行动快速无比,故而有“飞军”的美名。后来曹魏的名将张郃,就是死在这支飞军手里,下面还要说到。
其三,它是一场战略物资的大开发。大规模战争,必须有战略物资的强大支持。而南中恰好又是盛产军用物资的地区。据《三国志》和《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将大批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调往朝廷,主要有黄金、白银、朱砂、生漆、皮革,还有耕牛和战马。黄金和白银,直接用于军费;朱砂、生漆、皮革,用来制造药品、兵器、铠甲;耕牛用于运输,战马更是蜀汉军队的急需。
总之,诸葛亮平定南中要达到的深层次目的,就是《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上明明白白记载的八个字:“军资所出,国以富饶。”大批军用物资不断调运出来,国家在备战上达到充足富饶的程度。
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统领大军离开成都北上,前往汉中。持续四年的后方备战时期,到此结束;长达七年的前线实战时期,从此正式开始。诸葛亮在汉中前线的七年实战,是由攻防三部曲组成:1.谨慎初战乐章;2.反复调整乐章;3.冒险一搏乐章。至于三部曲的主旋律,分别是昂扬、努力和悲壮。
那么第一乐章具体进程如何?又有什么样的特色和看点呢?
谨慎初战乐章,主旋律是昂扬。只有一场战役,即北伐的初战。建兴六年(228)的春天,诸葛亮派遣赵云、邓芝两员将领,在东边的褒斜道虚张声势迷惑对方。而自己则指挥主力军团,突然进攻曹魏西边的祁山,一时间,对方受到极大的震动。但是,担任先锋官的马谡,因为实战经验缺乏,在街亭高山上建立营寨时,没有考虑到水源供给问题,被曹魏大将张郃击败,造成战局逆转。诸葛亮被迫撤退,回到大本营汉中。这就是战役的大体经过。
谨慎对待开局的初战,乃兵家基本的用兵之道。诸葛亮的谨慎,突出表现在初战主攻方向的选择上。那么他为何要把主攻方向选在祁山呢?
要想弄清楚诸葛亮的意图,必须对军事地理有所了解。当时蜀汉与曹魏的边界,主要是在秦岭的中段一线。边界以北,是曹魏的关中地区;边界以南,是蜀汉的汉中地区。东西走向的秦岭中段,绵延好几百里;而穿越南北的山谷道路,从东到西,依次有四条:子午道、骆谷道、褒斜道和陈仓故道。注意褒斜道的斜,其读音与“爷”字相同。前三条道路都非常狭窄、崎岖、艰险,只有后一条陈仓故道相对平缓,但是偏向西边,绕道较远。当初刘邦从汉中出来与项羽争夺天下,为了保险,走的就是陈仓故道。但是比起刘邦来,诸葛亮更加谨慎,以上四条道路都没有选,而是选了祁山,其中玄机在哪里呢?
祁山,在今甘肃省礼县东北的祁山乡,现今还有古代营垒等遗存,是当地的名胜古迹。诸葛亮把初战方向选在祁山,玄机之一,是祁山还在陈仓故道的西边,距离曹魏关中的军事重镇长安,直线距离至少有七百里。这样,就可以避开对方的重兵抵抗,具有避实就虚的好处。玄机之二,是这个方向的道路,比前面四条都更为平缓,有利于大量后勤物资的运输。玄机之三,是这条道路的大部分,都在武都郡的范围内。这武都郡虽然在曹魏的控制之下,但是人心并不拥护曹魏。后面讲马超时将会说到,武都是氐族的聚居地,十三年前因为支持马超,遭到曹操的残酷镇压,氐族首领窦茂的上万人马,全部被血腥屠杀。所以蜀汉军队在这里通行,安全不是问题。但是,更重要的玄机之四,还在于祁山是通往陇西地区的孔道,而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就是想首先攻占陇西,然后以居高临下之势,进一步向东攻占关中平原,这样就比较容易得手了。
总之,诸葛亮选点祁山,是他对初战极为谨慎和重视的表现,从战略上说并无失策之处。他初战失利的原因,是在战术上选择先锋官不够谨慎,用了一个只懂书本理论而无实战经验的马谡。换句话说,他把谨慎初战彻底贯彻到了战略上,却在次要的战术上疏忽了。战术问题有时也会决定成败,他的教训很是深刻。
初战遭到挫败,诸葛亮当然要吸取教训,改弦更张,于是北伐就转入反复调整的第二乐章,主旋律是努力。这一乐章的表演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调整,主要从主攻方向着手。第二阶段前后经历了四个年头,主攻方向也调整了两次。
第一次调整,是在初战结束当年的冬天。诸葛亮统领大军,从上面所说的陈仓故道,经过散关,对陈仓发起进攻。当时的陈仓县城,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郊,是曹魏关中平原西端的军事要塞,位于祁山以东直线距离四百里左右。可见此番诸葛亮已经将主攻方向,调整到东面的关中平原,只是方位偏西而已。但是很可惜,镇守陈仓的守将,是曹魏的沙场老将郝昭,事先就将陈仓城池修建得极其坚固。诸葛亮的数万大军兵临城下,只得发动艰苦的攻坚战。各种冷兵器时代进攻城池的手段,包括架设云梯,开挖地道,填平护城河等等,全部用上去,也未能得手。二十多天后,眼看军粮不多,对方的救援大军又将到达,诸葛亮只得下令撤退。这一次不成功的调整,证明了一点:关中平原是敌军的中心地区,军事防御设施相当完善,易守而难攻。因此,就有了再次的调整。
第二次调整,是在三年之后的建兴九年(231)。这年二月,诸葛亮把主攻方向,重新调整回到西边的祁山。虽然是在走回头的老路,但是他也作了新的努力,可以叫做旧瓶装了新酒。新的努力,就是专门针对祁山的道路,设计制造出来一种特殊运输工具,叫做木牛。著名的木牛和流马,究竟是什么样的物件,笔者有专文进行研讨,此处不细说。木牛,顾名思义,就是使用木材制作的特殊车辆,载重量像牛那么大,特别适合祁山这种相对平缓的山路。但是很可惜,这一次调整也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为何没有能成功?关键的原因,在于对方的主帅,已经换了人。就在这一年的三月,曹魏关中战区的主帅曹真,死了。受命前来接替的这一位是谁呢?就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司马懿采取的方针,可以叫做缩头乌龟战略。他拒不出动主力军团冒险决战,而是与对方比谁的军粮供应更充足。双方对峙到六月间,诸葛亮的军粮耗尽,被迫退军。虽然撤退时,王平率领的青羌飞军,射杀了对方的大将张郃,但是从总体态势来看,重新回归祁山的调整,依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眼看已经年过半百,岁月的危机感,迫使诸葛亮将主攻方向又改回到关中平原,而且选择了比陈仓故道的路程更短,与关中的中心城市长安距离也更近的褒斜道,从而进入了冒险一搏的最后乐章。
最后乐章历时三年,只有一次战役,主旋律是悲壮。但是为了这场人生中的最后乐章,诸葛亮整整准备了两年。第一年,是在汉中休整军队,训练军队,同时开展农业生产,储备军粮。同时专门针对褒斜道的大量栈道路段,设计制造出来一种新的快速运输工具,叫做流马。第二年,是修缮褒斜道的道路,沿途建立仓库,然后大规模运输军粮到前方。
建兴十二年(234)仲春二月,诸葛亮统领大军,从褒斜道杀到关中平原。他在褒斜道北口的一处平坦高地上,建立起大本营。这处高地,就是武功水旁边著名的五丈原,在今陕西省岐山县的南边。对方的主帅司马懿,也出动大军,背靠渭河建立营寨,在北面与之对峙。司马懿依然采取比拼粮食多少的乌龟战略,拒不出兵决战。诸葛亮也做好长期打算,分出一部分兵力,就近开展大规模屯田,准备来一个自给自足。可惜因为精力和体力的过度透支,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最终在寿命上没有比过司马懿。当年八月,他就死在五丈原的大本营中,终年五十四岁。由他演奏的冒险一搏最后乐章,到此戛然而止,宣告了他北伐战争攻防三部曲的正式结束。
诸葛亮去世了,对他在北伐当中的用兵才能,应当如何看待和评价?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他的北伐行为,准确的心理动机又该如何定位呢?
整个北伐过程中,诸葛亮亲自率领主力,发动攻击四次,两次出兵祁山,一次出兵陈仓,一次出兵褒斜道;另外派遣将领陈式、魏延,率领非主力进攻各一次。总共出兵六次,只有两次出兵祁山,后世所说的“六出祁山”,是不合实际的虚构。诸葛亮的北伐,虽然在政治上未能实现他宏伟的目标,即《出师表》所说的“攘除奸凶,兴复汉... -->>
襄阳北面两三百里路之外,就是曹操的地盘。曹操正缺人手,所以公开下达招募贤才的政令。如果他想到曹操手下当官,那也不是难事。但是,他也没去,因为曹操也不是他的“意中人”。
你会问了:诸葛亮的“意中人”,到底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天下之事若要成功,主观努力和客观机遇,二者不可或缺。古往今来多少英才志士,胸怀大志却最终一事无成者,非不努力也,是不逢机遇也。想他诸葛孔明,自比管仲、乐毅,文武全才。如果要充分施展抱负,必须碰上这样一位老板:一是此人本身,就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杰,不仅胸怀大志,而且气度开阔,能够赏识和重用人才;二是此人身边,人才还非常紧缺,没有可以与自己比肩抗衡的人物。必须两项条件同时具备,才能给诸葛亮提供充分施展文韬武略盖世才华的空间。他不选刘表,就是因为刘表只具备条件二而缺乏条件一。他不选曹操,是因为曹操具备条件一而缺乏条件二。他曾经对想回北方家乡发展的好朋友孟建说过:“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北方中原地区的人才很多,要想充分施展抱负自由翱翔,何必一定要回北方故乡呀。
显然,他的条件不多,却非常之苛刻,要找到“意中人”相当困难。不过他抱定宗旨,宁缺毋滥,宁可找不到,也不勉强将就。实在找不到怎么办呢?那就像他在《出师表》中说的那样:苟且在乱世中保全性命,而不去为地方割据者服务好了。可见“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两句话,就是他为自己确定的最后底线。
笔者曾经在多次流连于古隆中风景区,眺望这片秀丽幽静的山林,最后领悟到,襄阳这个地方,其实还有一个吸引诸葛亮的特殊因素:这是一个可进可退,两者兼备的绝好处所。从可进上说,此处的水陆两路四通八达,往来的英雄人物极多,容易得到时局变化的消息,也容易等到符合自己条件的“意中人”。从可退上说,就算等不到“意中人”,在这片风景如画的隆中山林中隐居终身,也是他完全能够接受的人生选择。因此,对于喜欢孔明先生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去过隆中这片钟灵毓秀的地方,是很难体会到他那种能伸能屈的心灵境界的。
好在老天爷眷顾他,让他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意中人”是谁呢?就是正在刘表那里吃救济资助的刘备。
建安六年(201),刘备面临曹操的沉重打击,从中原逃到南方的荆州襄阳,去投靠有宗亲关系的刘表,从此便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寄人篱下的蹉跎岁月。在荆州,刘备曾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曾因虚度年华而羞耻。但是,他终归是一位英雄,能够认真反省,总结教训。他发觉自己始终缺乏一个能够充分提供思想策略的得力谋臣,是极大的缺陷。因此,当下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寻找一位杰出的智囊人物,作为自己的得力辅佐。于是他就努力在荆襄一带访求贤才智士。传诵千古的故事“三顾草庐”,就这样发生了。
刘备三顾隆中礼聘诸葛亮,具体经过后世已经熟知,不必多说。在此特别值得探讨者,是诸葛亮为何就完全认同了刘备,从而决定出山,为之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玄机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原因在于,刘备完全具备诸葛亮“意中人”的两个条件。刘备本人,不仅胸怀大志,而且气度开阔,连曹操都称赞他是当今的英雄,第一项条件就具备了。刘备身边,确实人才紧缺,没有可以与诸葛亮比肩抗衡的杰出人物,第二项条件也具备了。细数当时的群雄,真正具备这两项条件者,除了刘备,还真是找不出第二位。刘备大名鼎鼎,在荆州又停留多年,就住在二十里外隆中的诸葛亮,对刘备这位英雄的情况岂会完全不知?说不定早已经对他有所期许了。
但是,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他被刘备的诚心诚意深深打动。你看《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他的《出师表》怎么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微臣本是一介平民,在南阳郡的隆中亲自耕种田地;而先帝没有嫌弃微臣的身份卑贱,多次劳动大驾屈尊来看我,还一连来了三次,向我咨询当时的政治大事;微臣深受感动和激励,于是同意为先帝效犬马之劳。在这段话中,他亲自陈述的被打动原因,总共有两点。但是很可惜,后世大多只注意到了其中的第二点,也就是刘备前往隆中的次数,多达三次,即所谓的“三顾”,却把他首先强调的第一点原因忽略了。
真正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最能打动孔明内心的,还在于第一点原因,也就是两人之间的差距悬殊上。差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浓缩在“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两个字上。这里的卑鄙,不是指品德的恶劣,准确含义是地位的卑下低贱。那么具体说来,两人的差距有多悬殊呢?
先说年龄,这时诸葛亮虚岁才二十七,刘备虚岁四十七,相差整整二十岁,孔明是名副其实的晚辈。
再说地位,诸葛亮纯属一介草民,是在襄阳西郊耕种田地的农村青年;而刘备拥有东汉朝廷正式授予的左将军官衔,属于高级军职,大体相当于现今的少将。刘备还当过州一级的行政长官,也就是豫州牧,相当于省部级。随从的关羽,当过偏将军,大体相当于中校;张飞,当过中郎将,相当于少校。
最后还有资历,孔明完全没有从政的工作经验,而刘备已经在官场打拼二十多年了。
如果两人在年龄、地位和资历上大体相当,“三顾草庐”就不会令孔明产生非同寻常的感动作用。只有当受访者的年龄、地位和资历都大大低于来访者时,登门三次才会产生心潮澎湃的动人效果。请问,一个正部级的少将,带着一个中校和一个少校,一连三次去拜访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草根农村青年,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
事实上,从诸葛亮的行文来看,最先强调的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两句,也就是两者间悬殊的差距;在这之后,才简短提到来访的次数“三顾”。可见他本人心中最受打动的原因,首先还在于刘备没有计较年龄、地位和资历的差距,其次才是来访次数的频繁。因为两者的悬殊差距,属于内在的质量;而拜访的次数,只是外在的数量。内在的质量是主要因素,外在的数量是次要因素。后世说到诸葛亮的被打动,大都只把眼光聚焦在次要因素的数量上,很少注意到主要因素的质量。为何不注意质量?因为质量浓缩在“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两个字当中,而卑鄙这个词汇,现今的含义又发生了巨大变化,变成了品德上的负面评价,于是就把人们的眼睛遮挡住了。今天在这里,算是从人性观察的角度来颠覆一番从而正本清源。
笔者曾经不止一次心生奇想:要是诸葛亮穿越到今天,前往各个职场去求职找工作,会是什么情况呢?很可能都是这样的问答:有学位证书吗?没有;有工作经验吗?没有;有可以拼的爹和妈吗?也没有。哈哈,你是“三无”人员呀,那你请回吧。能够具有刘备那种眼光、判断和勇气的招聘老板,恐怕很难找到。
建安十二年(207),二十七岁的诸葛亮正式出山,从此为刘备奉献一生。那么他出山之后,最早在军事上又做出了哪些突出的业绩呢?他出山后的第一个官职,又怎么会是与传统印象大相径庭的总税务官呢?
诸葛亮最早在军事方面做出的突出业绩,可以从战略和战术两方面去观察。
从战略上说,是他还没有跨出隆中的家门时,就已经为刘备今后以武力开创蜀汉基业,做出了完整的军事设计,这就是《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中,他“隆中对策”的核心部分:“若跨有荆、益,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第一步是设法占领南方的荆州和益州,第二步是兵分两路,以钳形攻势进攻北方的中原。在刘备面前,这是第一次出现了如此清晰的战略设计。从此,这一战略设计,就成为后来刘备军事行动的指导方针。完全可以说,在军事战略上,诸葛亮是刘备的总设计师。
再从战术上说,诸葛亮出山之后的突出业绩,究竟是什么呢?演义小说中,说他一出山就指挥军队作战,如何用兵如神,那其实都虚构。他出山之后的第一件业绩,是出任总税务官,从而为刘备解决了军费筹措的大问题。赤壁之战刚刚结束,诸葛亮就以军师中郎将的身份,负责对零陵、桂阳、长沙三个郡征收赋税,从而充实军事后勤储备。这就是《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所说的“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这军师中郎将,是诸葛亮第一次正式担任的官职,也是刘备最早为他特别设置的职位。官名中的“军师”两个字,把他定性为军队的指导老师;而中郎将,则是当时军官的一种类别。把军队的指导老师都派出来征收赋税,说明了什么?说明开辟军队的财政来源,是当时刘备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赤壁之战获胜之后,刘备占领了荆州南面的四个郡,不仅有了根据地,根据地还很大。根据地很大,开支也就很大。开支怎么解决?只有向当地老百姓收税。这税怎么收?收多少?出了问题怎么处理?不仅要把该收的税统统收上来,还要避免引起民众的暴力抗税,这中间就大有学问了。既然学问深沉,那只有劳烦你这位指导老师出马,才能办得妥当。再说刘备也有借此考察他实际工作能力的意思。诸葛亮也不含糊,他把自己的税务总局,设置在这三个郡的交界地临烝县(今湖南省衡阳市),来了一个现场办公,现场督促进度,现场解决问题,顺顺当当就完成了任务。
不仅当好了总设计师,而且当好了总税务官;既能务虚,又能务实。这就是刚刚出山亮相的诸葛亮。每次读到他的传记,笔者都会心生感慨。此前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诸葛亮,怎么会一出山就表现出非凡的实际工作能力来呢?答案恐怕还是在他的读书方法上。如上所说,他读书的特点是取其精华。而他认同的精华,看来并非是那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片段,而是前人在处理各类社会事务上的有效方法和成功经验。专心把前人的方法和经验学到手,认真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和本领,这就是他的秘诀所在。同时也证明:如果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最后读成一个只有死知识而没有活能量的迂腐书生,完全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这正是:
多年修炼真才干,务实务虚看卧龙。
要想知道诸葛亮北伐中原的军事生涯,请看下集。
二北伐悲歌
诸葛亮在军事舞台上最重要的表演,当然要数北伐中原的系列性战役。章武三年(223)四月,刘备去世,四十三岁的诸葛亮接受刘备的临终嘱托,以丞相身份,全面掌管蜀汉的军政大权。此后的十一年间,他先是在后方,动用全国力量,进行充分的前期备战;然后奔赴汉中前线,亲自担任统帅,演奏出实战时期的攻防三部曲,直到五十四岁病死在前线为止。那么他在后方的备战时期,做了哪些充分的准备?接下来在前线的攻防三部曲,具体的进程和特点如何?对他军事上的用兵才能,又有什么样的评价?最后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他的北伐行为,准确的心理动机又应当如何定位呢?
先说第一个问题,诸葛亮为了北伐曹魏,做了哪些前期的准备。
在诸葛亮受命托孤之前,蜀汉全军的实际统帅是刘备,而诸葛亮在军事上的作用,主要是保障全军的后勤供应。他的工作很出色,《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的档案记载是“足食足兵”。粮食充足,兵员充足,是个很称职的后勤部长。正是因为长期搞后勤,深知后勤的重要性,所以当他为北伐进行准备时,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从后勤准备工作开始,而基本的项目,是如下两大方面。
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广泛种植粮食,大量储蓄军粮。这见于《三国志》卷三十二《后主传》。
第二项重大行动,在两年之后开始,这就是平定南中。所谓南中,是当时益州南部五个郡的统称。这片地域相当广大,包括现今四川省的南部,以及贵州、云南两省的全部,当时大部分都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同居住的山区。刘备去世之后,南中四个最大的郡,也就是越嶲郡、牂柯郡、益州郡和永昌郡,先后出现武装动乱。这四个郡的汉族大姓首领,包括七擒孟获故事中的孟获,以及少数民族首领,与孙吴遥相配合,共同对抗蜀汉政权。由于刘备刚刚去世,诸葛亮没有立即采取行动。两年之后的建兴三年(225)春三月,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开始平定南中,用他后来《出师表》中话来说,就是“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他渡过当时叫做泸水的金沙江,深入到不毛之地,一直到达现今云南省昆明市的滇池一带,基本平定了叛乱势力之后,当年的十二月回到成都。
平定南中,通常称为诸葛亮的南征。那么诸葛亮为何要南征?除了表面容易看得出来的理由,也就是稳定后方的维稳需要之外,还有没有深层次的玄机呢?回答是有,而且大大的有。玄机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这场南征,实质上是为后来北伐而做出的重大军事准备,应当视为北伐战争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观察,玄机起码有三点。
其一,它是一场实战性质的大练兵。要想北伐,蜀汉军队必须具备强劲的山地行军作战能力。为什么?因为要进攻曹魏,必须翻越分界线秦岭。而秦岭山脉不仅海拔高,最高超过三千米,而且纵深长,最短的穿越路线也有五百里左右。山路崎岖险峻,还要与对方激烈战斗,没有强劲的山地行军作战能力,可是说是毫无胜算。把军队拉到南中的云贵高原山地上,一面行军,一面作战,正是最好的实战能力训练。
其二,它是一场精锐兵员的大征调。蜀汉的军队数量,大约是人口的十分之一,即十万左右。而曹魏的军队和人口,都在蜀汉的四倍以上,而且拥有最强大的骑兵军团。因此,蜀汉要进攻曹魏,一是必须增加军队的总数,二是必须增加精锐的兵力。而当时的南中,正是蕴藏精兵的地区。当地一个叫做“青羌”的民族,历来以能征善战而闻名,与巴郡一带的板楯蛮,并称益州的两大精兵。此番平定南中之后,上万家的青羌,被迁移到成都一带,改编为五个部分,称为“五部青羌”。这支劲旅在山地作战时,行动快速无比,故而有“飞军”的美名。后来曹魏的名将张郃,就是死在这支飞军手里,下面还要说到。
其三,它是一场战略物资的大开发。大规模战争,必须有战略物资的强大支持。而南中恰好又是盛产军用物资的地区。据《三国志》和《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将大批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调往朝廷,主要有黄金、白银、朱砂、生漆、皮革,还有耕牛和战马。黄金和白银,直接用于军费;朱砂、生漆、皮革,用来制造药品、兵器、铠甲;耕牛用于运输,战马更是蜀汉军队的急需。
总之,诸葛亮平定南中要达到的深层次目的,就是《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上明明白白记载的八个字:“军资所出,国以富饶。”大批军用物资不断调运出来,国家在备战上达到充足富饶的程度。
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统领大军离开成都北上,前往汉中。持续四年的后方备战时期,到此结束;长达七年的前线实战时期,从此正式开始。诸葛亮在汉中前线的七年实战,是由攻防三部曲组成:1.谨慎初战乐章;2.反复调整乐章;3.冒险一搏乐章。至于三部曲的主旋律,分别是昂扬、努力和悲壮。
那么第一乐章具体进程如何?又有什么样的特色和看点呢?
谨慎初战乐章,主旋律是昂扬。只有一场战役,即北伐的初战。建兴六年(228)的春天,诸葛亮派遣赵云、邓芝两员将领,在东边的褒斜道虚张声势迷惑对方。而自己则指挥主力军团,突然进攻曹魏西边的祁山,一时间,对方受到极大的震动。但是,担任先锋官的马谡,因为实战经验缺乏,在街亭高山上建立营寨时,没有考虑到水源供给问题,被曹魏大将张郃击败,造成战局逆转。诸葛亮被迫撤退,回到大本营汉中。这就是战役的大体经过。
谨慎对待开局的初战,乃兵家基本的用兵之道。诸葛亮的谨慎,突出表现在初战主攻方向的选择上。那么他为何要把主攻方向选在祁山呢?
要想弄清楚诸葛亮的意图,必须对军事地理有所了解。当时蜀汉与曹魏的边界,主要是在秦岭的中段一线。边界以北,是曹魏的关中地区;边界以南,是蜀汉的汉中地区。东西走向的秦岭中段,绵延好几百里;而穿越南北的山谷道路,从东到西,依次有四条:子午道、骆谷道、褒斜道和陈仓故道。注意褒斜道的斜,其读音与“爷”字相同。前三条道路都非常狭窄、崎岖、艰险,只有后一条陈仓故道相对平缓,但是偏向西边,绕道较远。当初刘邦从汉中出来与项羽争夺天下,为了保险,走的就是陈仓故道。但是比起刘邦来,诸葛亮更加谨慎,以上四条道路都没有选,而是选了祁山,其中玄机在哪里呢?
祁山,在今甘肃省礼县东北的祁山乡,现今还有古代营垒等遗存,是当地的名胜古迹。诸葛亮把初战方向选在祁山,玄机之一,是祁山还在陈仓故道的西边,距离曹魏关中的军事重镇长安,直线距离至少有七百里。这样,就可以避开对方的重兵抵抗,具有避实就虚的好处。玄机之二,是这个方向的道路,比前面四条都更为平缓,有利于大量后勤物资的运输。玄机之三,是这条道路的大部分,都在武都郡的范围内。这武都郡虽然在曹魏的控制之下,但是人心并不拥护曹魏。后面讲马超时将会说到,武都是氐族的聚居地,十三年前因为支持马超,遭到曹操的残酷镇压,氐族首领窦茂的上万人马,全部被血腥屠杀。所以蜀汉军队在这里通行,安全不是问题。但是,更重要的玄机之四,还在于祁山是通往陇西地区的孔道,而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就是想首先攻占陇西,然后以居高临下之势,进一步向东攻占关中平原,这样就比较容易得手了。
总之,诸葛亮选点祁山,是他对初战极为谨慎和重视的表现,从战略上说并无失策之处。他初战失利的原因,是在战术上选择先锋官不够谨慎,用了一个只懂书本理论而无实战经验的马谡。换句话说,他把谨慎初战彻底贯彻到了战略上,却在次要的战术上疏忽了。战术问题有时也会决定成败,他的教训很是深刻。
初战遭到挫败,诸葛亮当然要吸取教训,改弦更张,于是北伐就转入反复调整的第二乐章,主旋律是努力。这一乐章的表演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调整,主要从主攻方向着手。第二阶段前后经历了四个年头,主攻方向也调整了两次。
第一次调整,是在初战结束当年的冬天。诸葛亮统领大军,从上面所说的陈仓故道,经过散关,对陈仓发起进攻。当时的陈仓县城,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郊,是曹魏关中平原西端的军事要塞,位于祁山以东直线距离四百里左右。可见此番诸葛亮已经将主攻方向,调整到东面的关中平原,只是方位偏西而已。但是很可惜,镇守陈仓的守将,是曹魏的沙场老将郝昭,事先就将陈仓城池修建得极其坚固。诸葛亮的数万大军兵临城下,只得发动艰苦的攻坚战。各种冷兵器时代进攻城池的手段,包括架设云梯,开挖地道,填平护城河等等,全部用上去,也未能得手。二十多天后,眼看军粮不多,对方的救援大军又将到达,诸葛亮只得下令撤退。这一次不成功的调整,证明了一点:关中平原是敌军的中心地区,军事防御设施相当完善,易守而难攻。因此,就有了再次的调整。
第二次调整,是在三年之后的建兴九年(231)。这年二月,诸葛亮把主攻方向,重新调整回到西边的祁山。虽然是在走回头的老路,但是他也作了新的努力,可以叫做旧瓶装了新酒。新的努力,就是专门针对祁山的道路,设计制造出来一种特殊运输工具,叫做木牛。著名的木牛和流马,究竟是什么样的物件,笔者有专文进行研讨,此处不细说。木牛,顾名思义,就是使用木材制作的特殊车辆,载重量像牛那么大,特别适合祁山这种相对平缓的山路。但是很可惜,这一次调整也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为何没有能成功?关键的原因,在于对方的主帅,已经换了人。就在这一年的三月,曹魏关中战区的主帅曹真,死了。受命前来接替的这一位是谁呢?就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司马懿采取的方针,可以叫做缩头乌龟战略。他拒不出动主力军团冒险决战,而是与对方比谁的军粮供应更充足。双方对峙到六月间,诸葛亮的军粮耗尽,被迫退军。虽然撤退时,王平率领的青羌飞军,射杀了对方的大将张郃,但是从总体态势来看,重新回归祁山的调整,依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眼看已经年过半百,岁月的危机感,迫使诸葛亮将主攻方向又改回到关中平原,而且选择了比陈仓故道的路程更短,与关中的中心城市长安距离也更近的褒斜道,从而进入了冒险一搏的最后乐章。
最后乐章历时三年,只有一次战役,主旋律是悲壮。但是为了这场人生中的最后乐章,诸葛亮整整准备了两年。第一年,是在汉中休整军队,训练军队,同时开展农业生产,储备军粮。同时专门针对褒斜道的大量栈道路段,设计制造出来一种新的快速运输工具,叫做流马。第二年,是修缮褒斜道的道路,沿途建立仓库,然后大规模运输军粮到前方。
建兴十二年(234)仲春二月,诸葛亮统领大军,从褒斜道杀到关中平原。他在褒斜道北口的一处平坦高地上,建立起大本营。这处高地,就是武功水旁边著名的五丈原,在今陕西省岐山县的南边。对方的主帅司马懿,也出动大军,背靠渭河建立营寨,在北面与之对峙。司马懿依然采取比拼粮食多少的乌龟战略,拒不出兵决战。诸葛亮也做好长期打算,分出一部分兵力,就近开展大规模屯田,准备来一个自给自足。可惜因为精力和体力的过度透支,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最终在寿命上没有比过司马懿。当年八月,他就死在五丈原的大本营中,终年五十四岁。由他演奏的冒险一搏最后乐章,到此戛然而止,宣告了他北伐战争攻防三部曲的正式结束。
诸葛亮去世了,对他在北伐当中的用兵才能,应当如何看待和评价?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他的北伐行为,准确的心理动机又该如何定位呢?
整个北伐过程中,诸葛亮亲自率领主力,发动攻击四次,两次出兵祁山,一次出兵陈仓,一次出兵褒斜道;另外派遣将领陈式、魏延,率领非主力进攻各一次。总共出兵六次,只有两次出兵祁山,后世所说的“六出祁山”,是不合实际的虚构。诸葛亮的北伐,虽然在政治上未能实现他宏伟的目标,即《出师表》所说的“攘除奸凶,兴复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