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请叫我威廉三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926年12月25日凌晨1时45分,久卧病榻的大正天皇驾崩,这位据闻患有严重脑病的天皇在位15年政绩明显不如他的前任明治天皇,加上在位期间历经关东大地震等天灾**,人们总以“不幸”相称,这一刻“不幸的大正时代”终于宣告结束了。
虽然被冠以种种“不幸”的名头,但大正时代其实是日本近代一段短暂而相对稳定的时期,自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垄断资本迅速发展,并成长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大正天皇在位初期,经过明治维新,德英、德美战争使得不少甘愿冒险的外国商人前来日本投资,造成新日本的一片繁华景象,而且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中间阶层即中产阶级。这一阶层在政治上反对当时的军阀官僚**,要求实现政党政治、实施普选,民主自由的气息十分浓厚。
大正时代还有一件事影响政局深远的是,居然有人敢刺杀总理大臣。原敬就是史家所说第一个平民首相,但他也是第一个被刺杀的现任总理大臣,而且在以后的虎之门事件1更有人敢刺杀摄政裕仁亲王,这些都令激进派想到以更激烈的手段去达到目的。
只可惜大正时代未及展开便匆匆消逝,短命的大正文化亦随之落下帷幕。
大正天皇去世后大约两个小时,25岁的皇太子裕仁正式继位为第124代天皇,以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一句改元昭和。
在这位身体健康、富有活力的天皇继位之后,整个日本从上到下都对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充满希望。客观环境让昭和时代拥有一个非常理想的起步点,两年前美国在与德墨的战争中遭遇战败,一个亚特兰大条约将经济、工业一流的美国变成了一个经济受制于人、工业颓废的国家,亚太地区日美争锋地贸易局面随之成为日本一家独大,日货开始充斥太平洋和东南亚区域。北至千叶群岛、南临印度洋、西抵中国沿海、东达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群岛。放眼望去,无比辽阔的区域均已成为这个帝国的势力范围。
担任摄政多年的昭和天皇实际上早已执政多年,登基不过是改换一种身份继续统治这个国家罢了。雄心勃勃的裕仁为日本定下了经济上加紧侵略美国和东亚各国,军事上力图早日夺取澳大利亚,在这之后,日本周边就只剩下一个国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是国力孱弱、任人宰割的国家,那便是昭和年代前20年的终极目标。
对于新天皇的这份雄心壮志,不论政府内阁要员还是军队高层将领都纷纷表示愿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并以毕生精力辅佐天皇完成这个伟大的理想。
可是裕仁的这份雄心还未来得及实施便造当头一棒——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经济危机的策源地并不是新近战败的美国或是经济落后的俄国,更不是东亚的爆发大户日本,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由生产过剩引发地危机以无可阻挡之势席卷欧洲,尤其是刚刚经历了一个十年黄金发展期地德国,大量非洲劳工的涌入为各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地劳动力,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例如雇主宁愿雇佣廉价的非洲劳力、本土公民失业率增加;另一方面,各行各业的卡特尔聚敛了社会的大量财富和生产资料,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变得不像从前那样均衡。工业增长集中到了一些利润较高的部门。本土矿产开采、皮革行业都开工不足,行业兼并之风盛行;法国、波兰和非洲的廉价农作物德国本土农业收入降低,固守土地的大容克地主们不得不面临因农作物价格下降而带来的不利局面。许多农民选择前往非洲淘金,农村呈现出一种不景气状况,农村购买力逐年下降。
为了应对这次来势汹汹地经济危机,德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措施”首先是提高从非洲进口各种商品的关税税率,并规定本土农作物最低收购价格,凡低于此价格部分一律由政府补贴,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容克地主和小农们的权益;在金融体系里,银行资本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寡头,为了解决工业发展不均的问题。德国政府采取半强制的措施联合银行巨头们建立一个拥有雄厚资金的“工业辅助基金”对利润相对较低的行业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并降低这些行业的税率,以达到均衡利润的目地。
对于德国公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德国政府宣布了新的带薪预备兵制度,并以政府出资30%、企业出资70%的方式建立了一系列女工作坊,着但凡身体合格、有预备兵资格的失业者均可领取相当于普通军人213的薪金,带薪预备兵每周必须前往附近的兵营训练五天,训练内容和强度与正规军相同。周末可自由返家或选择留在兵营,食宿完全由政府提供,具有德国公民身份、身体健康的失业女性则可报名进入女工作坊,薪金以政府规定最低的小时工资计算,专门生产带薪预备兵所需要的一切物资——军服、武器、弹药、食物等等,形成了一个以带薪预备兵这种准职业军人为主的产业体系,德**队为此增加了320万随时可以动用的兵员和600多万女工,虽然政府的财政压力有所增加,但大大缓解了本土的就业情况,失业率也从经济危机爆发时的百分之十九降低到了百分之五以下,尽管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对于稳定民心还是起到了不错的作用。
在大半个欧洲忙于对付经济危机之时,日本人的窃喜也没有持续多久,获得东南亚的大片殖民地之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畸形情况远比欧洲严重——农民在日本原本就不受重视,落后的农业在日俄战争后不久便已呈现出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扩展的需要,而泰国、越南、印度等... -->>
1926年12月25日凌晨1时45分,久卧病榻的大正天皇驾崩,这位据闻患有严重脑病的天皇在位15年政绩明显不如他的前任明治天皇,加上在位期间历经关东大地震等天灾**,人们总以“不幸”相称,这一刻“不幸的大正时代”终于宣告结束了。
虽然被冠以种种“不幸”的名头,但大正时代其实是日本近代一段短暂而相对稳定的时期,自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垄断资本迅速发展,并成长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大正天皇在位初期,经过明治维新,德英、德美战争使得不少甘愿冒险的外国商人前来日本投资,造成新日本的一片繁华景象,而且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中间阶层即中产阶级。这一阶层在政治上反对当时的军阀官僚**,要求实现政党政治、实施普选,民主自由的气息十分浓厚。
大正时代还有一件事影响政局深远的是,居然有人敢刺杀总理大臣。原敬就是史家所说第一个平民首相,但他也是第一个被刺杀的现任总理大臣,而且在以后的虎之门事件1更有人敢刺杀摄政裕仁亲王,这些都令激进派想到以更激烈的手段去达到目的。
只可惜大正时代未及展开便匆匆消逝,短命的大正文化亦随之落下帷幕。
大正天皇去世后大约两个小时,25岁的皇太子裕仁正式继位为第124代天皇,以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一句改元昭和。
在这位身体健康、富有活力的天皇继位之后,整个日本从上到下都对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充满希望。客观环境让昭和时代拥有一个非常理想的起步点,两年前美国在与德墨的战争中遭遇战败,一个亚特兰大条约将经济、工业一流的美国变成了一个经济受制于人、工业颓废的国家,亚太地区日美争锋地贸易局面随之成为日本一家独大,日货开始充斥太平洋和东南亚区域。北至千叶群岛、南临印度洋、西抵中国沿海、东达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群岛。放眼望去,无比辽阔的区域均已成为这个帝国的势力范围。
担任摄政多年的昭和天皇实际上早已执政多年,登基不过是改换一种身份继续统治这个国家罢了。雄心勃勃的裕仁为日本定下了经济上加紧侵略美国和东亚各国,军事上力图早日夺取澳大利亚,在这之后,日本周边就只剩下一个国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是国力孱弱、任人宰割的国家,那便是昭和年代前20年的终极目标。
对于新天皇的这份雄心壮志,不论政府内阁要员还是军队高层将领都纷纷表示愿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并以毕生精力辅佐天皇完成这个伟大的理想。
可是裕仁的这份雄心还未来得及实施便造当头一棒——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经济危机的策源地并不是新近战败的美国或是经济落后的俄国,更不是东亚的爆发大户日本,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由生产过剩引发地危机以无可阻挡之势席卷欧洲,尤其是刚刚经历了一个十年黄金发展期地德国,大量非洲劳工的涌入为各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地劳动力,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例如雇主宁愿雇佣廉价的非洲劳力、本土公民失业率增加;另一方面,各行各业的卡特尔聚敛了社会的大量财富和生产资料,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变得不像从前那样均衡。工业增长集中到了一些利润较高的部门。本土矿产开采、皮革行业都开工不足,行业兼并之风盛行;法国、波兰和非洲的廉价农作物德国本土农业收入降低,固守土地的大容克地主们不得不面临因农作物价格下降而带来的不利局面。许多农民选择前往非洲淘金,农村呈现出一种不景气状况,农村购买力逐年下降。
为了应对这次来势汹汹地经济危机,德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措施”首先是提高从非洲进口各种商品的关税税率,并规定本土农作物最低收购价格,凡低于此价格部分一律由政府补贴,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容克地主和小农们的权益;在金融体系里,银行资本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寡头,为了解决工业发展不均的问题。德国政府采取半强制的措施联合银行巨头们建立一个拥有雄厚资金的“工业辅助基金”对利润相对较低的行业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并降低这些行业的税率,以达到均衡利润的目地。
对于德国公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德国政府宣布了新的带薪预备兵制度,并以政府出资30%、企业出资70%的方式建立了一系列女工作坊,着但凡身体合格、有预备兵资格的失业者均可领取相当于普通军人213的薪金,带薪预备兵每周必须前往附近的兵营训练五天,训练内容和强度与正规军相同。周末可自由返家或选择留在兵营,食宿完全由政府提供,具有德国公民身份、身体健康的失业女性则可报名进入女工作坊,薪金以政府规定最低的小时工资计算,专门生产带薪预备兵所需要的一切物资——军服、武器、弹药、食物等等,形成了一个以带薪预备兵这种准职业军人为主的产业体系,德**队为此增加了320万随时可以动用的兵员和600多万女工,虽然政府的财政压力有所增加,但大大缓解了本土的就业情况,失业率也从经济危机爆发时的百分之十九降低到了百分之五以下,尽管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对于稳定民心还是起到了不错的作用。
在大半个欧洲忙于对付经济危机之时,日本人的窃喜也没有持续多久,获得东南亚的大片殖民地之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畸形情况远比欧洲严重——农民在日本原本就不受重视,落后的农业在日俄战争后不久便已呈现出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扩展的需要,而泰国、越南、印度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