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郑朗也低声说道。
富弼无辄,你爱怎么坐就怎么坐吧,反正也不是上早朝,要严格站队。
赵祯咳嗽一声,说道:“郑卿,给你两份奏折看一看。”
太监将两份奏折拿过来,郑朗打开一看,第一份奏折是范雍的奏折,元昊大约已经退兵,但范雍躲在延州城中,不敢出来,对外界的消息不清楚,奏折里除了写金明寨破,刘平军覆灭外,在奏折里再三请求朝廷立即增兵。
第二份奏折便是太监黄德和写来的,诬陷刘平在三川口投降元昊,他仓仲之下率领部分军队撤向甘泉,见事情紧急,又将这支军队带到鄜州拱卫鄜州安全。
范雍的奏折写得不清不楚,黄德和的奏折是在血口喷人。
看到郑朗看完奏折,赵祯问道:“郑朗,你有何言?”
赵祯的声音不大,但满朝群臣一起盯着郑朗。
事情发展到今天,一一如郑朗所料,甚至有的事早在他少年时就看到了,这份“远见”让赵祯对郑朗充满了期待,更让一些正直的大臣敬佩万分。
郑朗先施一个推手,说道:“诸位相公有何想法?”
章得象心里想到,来了。
郑朗在这里,并不是顶级官职,但是今天,他会有最强的声音。
甚至只要抓住失职二字,今天东西两府许多高级官员,会立即倒下去。
章得象想得有些过了,郑朗怕麻烦,也不是那样的人,太平州做了一些事,杭州做了一些事,有的事做得很过激,但是为了做实事,实际时常想起时,郑朗也暗暗后悔。
包括弹劾郭劝与杨偕,是为了国家,否则他也不会发这个金口。那样的话,他也是一个充满戾气的大臣。
他不进谏,马上东西两府同样会倒下一大批大佬,何苦得罪这么多人。
赵祯冷哼一声。
这件事东西两府做得很丑。
西北奏折到来,无疑打了许多大佬的脸。两府大臣齐聚商议。但赵祯也得到了消息,他在皇宫里散步,听到一个扫地的老兵说道:“可惜了刘太尉。”
赵祯立即警觉的问道:“你在说什么?!”
“官家,你不知道吗?刘平太尉与五六员大将与无数将士在西北已经牺牲了。”老兵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封家书,悲伤地说:“臣得信说延州西虎翼营士兵全部覆没,臣的女婿也阵亡了。”
赵祯脸色惨白。
老兵不由劝了一句:“望官家宽虑。”
赵祯悲愤地说了一句:“事至如此,犹言宽虑,你还是一个人吗?”
不是张士逊的责任,事发突然,东西两府也要商议后,才能做决定,再禀报赵祯。赵祯恨的是范雍,家书都到了京城,然而全京城的人却继续蒙在鼓里。
范雍想做什么!
立即召集群臣商议,此时黄德和的诬奏几乎同时送到中书。
赵祯大怒,连家书都到了京城,范雍居然说是急报,何急之有。范雍在延州做了许多丑陋的事,但这件事并没有做错,元昊退兵,驿道重新畅通,但范雍不能做出判断,心中又害怕朝廷责罚,所以迟了两三天才禀报朝廷的。虽迟,确实用的快报。
赵祯不会想到这个过节,一怒之下诏杀刘平一家。
知枢密院事夏守赟辨其冤枉,又用血溅瀛州的康保裔做例,当时康保裔一万军队被无数契丹人重重围困,血战两日,全军壮烈牺牲。但朝廷不知道音讯,也产生过种种误会。
赵祯这才改诏,下令围困刘家,但没有杀刘平的家人。
不过郑朗盯着黄德和的奏折,心中产生了狐疑,按理说黄德和的这封诬奏要过几天才能到京城,为什么与范雍一道到了京城?
不懂,有可能是自己的出现,改变了部分历史。
但杀不杀刘平一家人,与大局无关,再问,群臣一起哑口无言。最后还是富弼说的:“问郑朗吧。”
与郑朗共事了一年有余,听过郑朗说了一些关于西北的军务,如今一一灵验,富弼对郑朗更信服。况且朝廷此次将郑朗召到京城叙职,耽搁了这么久,岂不正是为了西北军务?
赵祯让小黄门诏郑朗进宫,然后一个个坐在这里,鸦雀无声。
这反而让赵祯心中更窝火。
一等,等了很长时间,郑朗才进宫。
但郑朗说了,诸位宰相也不能不作声,宋庠硬着头皮子说:“陛下,请立即派兵严守潼关。”
“准。”
现在不知道西北什么状况,一旦西北有失,元昊大军很快就能攻到京兆,再夺下潼关这一重要屏障,京城就危险了。
富弼气愤地站起来说:“天子守在四夷,今城潼关,难道陛下想将关西全部丢弃吗?”
可惜他一个人说话并不响亮,于是拽了拽郑朗的胳膊肘儿,意思你懂,说说公道话。
“明天在樊楼请我赴宴。”郑朗低声道。
“行。”
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但郑朗此时心情也不大好,跟着站起来说道:“陛下,此举不妥。”
“说。”赵祯充满怒火的眼睛稍稍柔和下来。
“潼关虽是天险,但是以我朝一些官员的能力,也未必能守得住。最好的办法,将皇都迁移到杭州,这才是最佳之策。虽一让,李元昊会借机一统中原,成为中原正朔王朝,我朝偏居一隅,但说不定也能苟且偷安一个一两百年。迁都吧,杭州此时也很繁华。”
满朝文武一脸的古怪。
宋庠羞愧以差点钻地洞。
这是一个老好人,可能力差了。西北有失,宋庠作为副相,也有责任。
郑朗终于从座位中走出,来到赵祯面前,说道:“当年先帝敢亲临澶州,如今西夏兵威远远不及当年契丹,又远在延州,陛下就害怕了吗?”
赵祯哑然。
他与郑朗交谈的次数,没有多少大臣及之,也知道郑朗对他的期望。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过了,但似乎宋庠进奏,自己准奏,隐隐做错了。
郑朗继续说道:“陛下,一旦严守潼关,关中百姓怎么想,失去了这份民心与士气,会产生什么后果?”
“那西北”
“十天前臣说过,我说会因为一些庸臣的指挥出现败,但败而荣之,元昊会胜,但是惨胜”郑朗本想说一句,如没有猜错,此时元昊已经撤兵回去,但黄德和的奏折提前到来,他也不敢根据历史乱说,顿了顿说道:“不用守潼关,西北将士不会让陛下失望。陛下,先做第一件事。”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纸条,递到赵祯手中。
群臣脸上再次出现古怪,有什么不能说,要递小纸条的?
赵祯看了看,说道:“朕准之,郑卿,你替朕写罪己诏。”
大殿哗然。
郑朗回过头来扫视,看到郑朗的眼神,大殿里诸臣又安静下来。郑朗这才说道:“不可,这份罪己诏需陛下亲自书写。”
赵祯想了想,默然道:“准。”
张士逊心中纳闷,郑朗在纸条上写了什么,居然让皇上下罪己诏,可此时他也有失职之过,不敢问。
郑朗又回过头,在几个宰相身上扫视。
有些人心虚,不由低下头。
如果郑朗今天借机,很有可能会倒下一大片臣子。
这是郑朗扬名立腕的最好时机。
然而郑朗不是韩琦,他也知道这是一份时机,可换了这批大臣,又有谁能称职?韩琦,范仲淹,吕夷简或者是其他人。前三人勉强之而己,其他人无疑是换汤不换药。
眼光收回来,问道:“陛下,黄德和的奏折是打算如何处理?”
赵祯将刚才的经过简单说了一遍,说道:“朕刚刚下旨,让文彦博前去西北查看究竟。”
“陛下,让臣随文御史一道前往吧。”
“不妥,西北形式不明”赵祯没有说完,文彦博一张脸变得很难看。西北形式不明,你让我去,干嘛不能让郑朗去?敢情我没有郑朗重要是不是?
郑朗说道:“陛下,保家卫国,人人有责,关系到国家,何谈生死?请陛下准旨。”
语气很轻,然而殿中所有人全部耸立,郑朗终于发出最强的声音,不是踩诸位大佬扬名立腕,而是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郑朗也低声说道。
富弼无辄,你爱怎么坐就怎么坐吧,反正也不是上早朝,要严格站队。
赵祯咳嗽一声,说道:“郑卿,给你两份奏折看一看。”
太监将两份奏折拿过来,郑朗打开一看,第一份奏折是范雍的奏折,元昊大约已经退兵,但范雍躲在延州城中,不敢出来,对外界的消息不清楚,奏折里除了写金明寨破,刘平军覆灭外,在奏折里再三请求朝廷立即增兵。
第二份奏折便是太监黄德和写来的,诬陷刘平在三川口投降元昊,他仓仲之下率领部分军队撤向甘泉,见事情紧急,又将这支军队带到鄜州拱卫鄜州安全。
范雍的奏折写得不清不楚,黄德和的奏折是在血口喷人。
看到郑朗看完奏折,赵祯问道:“郑朗,你有何言?”
赵祯的声音不大,但满朝群臣一起盯着郑朗。
事情发展到今天,一一如郑朗所料,甚至有的事早在他少年时就看到了,这份“远见”让赵祯对郑朗充满了期待,更让一些正直的大臣敬佩万分。
郑朗先施一个推手,说道:“诸位相公有何想法?”
章得象心里想到,来了。
郑朗在这里,并不是顶级官职,但是今天,他会有最强的声音。
甚至只要抓住失职二字,今天东西两府许多高级官员,会立即倒下去。
章得象想得有些过了,郑朗怕麻烦,也不是那样的人,太平州做了一些事,杭州做了一些事,有的事做得很过激,但是为了做实事,实际时常想起时,郑朗也暗暗后悔。
包括弹劾郭劝与杨偕,是为了国家,否则他也不会发这个金口。那样的话,他也是一个充满戾气的大臣。
他不进谏,马上东西两府同样会倒下一大批大佬,何苦得罪这么多人。
赵祯冷哼一声。
这件事东西两府做得很丑。
西北奏折到来,无疑打了许多大佬的脸。两府大臣齐聚商议。但赵祯也得到了消息,他在皇宫里散步,听到一个扫地的老兵说道:“可惜了刘太尉。”
赵祯立即警觉的问道:“你在说什么?!”
“官家,你不知道吗?刘平太尉与五六员大将与无数将士在西北已经牺牲了。”老兵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封家书,悲伤地说:“臣得信说延州西虎翼营士兵全部覆没,臣的女婿也阵亡了。”
赵祯脸色惨白。
老兵不由劝了一句:“望官家宽虑。”
赵祯悲愤地说了一句:“事至如此,犹言宽虑,你还是一个人吗?”
不是张士逊的责任,事发突然,东西两府也要商议后,才能做决定,再禀报赵祯。赵祯恨的是范雍,家书都到了京城,然而全京城的人却继续蒙在鼓里。
范雍想做什么!
立即召集群臣商议,此时黄德和的诬奏几乎同时送到中书。
赵祯大怒,连家书都到了京城,范雍居然说是急报,何急之有。范雍在延州做了许多丑陋的事,但这件事并没有做错,元昊退兵,驿道重新畅通,但范雍不能做出判断,心中又害怕朝廷责罚,所以迟了两三天才禀报朝廷的。虽迟,确实用的快报。
赵祯不会想到这个过节,一怒之下诏杀刘平一家。
知枢密院事夏守赟辨其冤枉,又用血溅瀛州的康保裔做例,当时康保裔一万军队被无数契丹人重重围困,血战两日,全军壮烈牺牲。但朝廷不知道音讯,也产生过种种误会。
赵祯这才改诏,下令围困刘家,但没有杀刘平的家人。
不过郑朗盯着黄德和的奏折,心中产生了狐疑,按理说黄德和的这封诬奏要过几天才能到京城,为什么与范雍一道到了京城?
不懂,有可能是自己的出现,改变了部分历史。
但杀不杀刘平一家人,与大局无关,再问,群臣一起哑口无言。最后还是富弼说的:“问郑朗吧。”
与郑朗共事了一年有余,听过郑朗说了一些关于西北的军务,如今一一灵验,富弼对郑朗更信服。况且朝廷此次将郑朗召到京城叙职,耽搁了这么久,岂不正是为了西北军务?
赵祯让小黄门诏郑朗进宫,然后一个个坐在这里,鸦雀无声。
这反而让赵祯心中更窝火。
一等,等了很长时间,郑朗才进宫。
但郑朗说了,诸位宰相也不能不作声,宋庠硬着头皮子说:“陛下,请立即派兵严守潼关。”
“准。”
现在不知道西北什么状况,一旦西北有失,元昊大军很快就能攻到京兆,再夺下潼关这一重要屏障,京城就危险了。
富弼气愤地站起来说:“天子守在四夷,今城潼关,难道陛下想将关西全部丢弃吗?”
可惜他一个人说话并不响亮,于是拽了拽郑朗的胳膊肘儿,意思你懂,说说公道话。
“明天在樊楼请我赴宴。”郑朗低声道。
“行。”
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但郑朗此时心情也不大好,跟着站起来说道:“陛下,此举不妥。”
“说。”赵祯充满怒火的眼睛稍稍柔和下来。
“潼关虽是天险,但是以我朝一些官员的能力,也未必能守得住。最好的办法,将皇都迁移到杭州,这才是最佳之策。虽一让,李元昊会借机一统中原,成为中原正朔王朝,我朝偏居一隅,但说不定也能苟且偷安一个一两百年。迁都吧,杭州此时也很繁华。”
满朝文武一脸的古怪。
宋庠羞愧以差点钻地洞。
这是一个老好人,可能力差了。西北有失,宋庠作为副相,也有责任。
郑朗终于从座位中走出,来到赵祯面前,说道:“当年先帝敢亲临澶州,如今西夏兵威远远不及当年契丹,又远在延州,陛下就害怕了吗?”
赵祯哑然。
他与郑朗交谈的次数,没有多少大臣及之,也知道郑朗对他的期望。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过了,但似乎宋庠进奏,自己准奏,隐隐做错了。
郑朗继续说道:“陛下,一旦严守潼关,关中百姓怎么想,失去了这份民心与士气,会产生什么后果?”
“那西北”
“十天前臣说过,我说会因为一些庸臣的指挥出现败,但败而荣之,元昊会胜,但是惨胜”郑朗本想说一句,如没有猜错,此时元昊已经撤兵回去,但黄德和的奏折提前到来,他也不敢根据历史乱说,顿了顿说道:“不用守潼关,西北将士不会让陛下失望。陛下,先做第一件事。”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纸条,递到赵祯手中。
群臣脸上再次出现古怪,有什么不能说,要递小纸条的?
赵祯看了看,说道:“朕准之,郑卿,你替朕写罪己诏。”
大殿哗然。
郑朗回过头来扫视,看到郑朗的眼神,大殿里诸臣又安静下来。郑朗这才说道:“不可,这份罪己诏需陛下亲自书写。”
赵祯想了想,默然道:“准。”
张士逊心中纳闷,郑朗在纸条上写了什么,居然让皇上下罪己诏,可此时他也有失职之过,不敢问。
郑朗又回过头,在几个宰相身上扫视。
有些人心虚,不由低下头。
如果郑朗今天借机,很有可能会倒下一大片臣子。
这是郑朗扬名立腕的最好时机。
然而郑朗不是韩琦,他也知道这是一份时机,可换了这批大臣,又有谁能称职?韩琦,范仲淹,吕夷简或者是其他人。前三人勉强之而己,其他人无疑是换汤不换药。
眼光收回来,问道:“陛下,黄德和的奏折是打算如何处理?”
赵祯将刚才的经过简单说了一遍,说道:“朕刚刚下旨,让文彦博前去西北查看究竟。”
“陛下,让臣随文御史一道前往吧。”
“不妥,西北形式不明”赵祯没有说完,文彦博一张脸变得很难看。西北形式不明,你让我去,干嘛不能让郑朗去?敢情我没有郑朗重要是不是?
郑朗说道:“陛下,保家卫国,人人有责,关系到国家,何谈生死?请陛下准旨。”
语气很轻,然而殿中所有人全部耸立,郑朗终于发出最强的声音,不是踩诸位大佬扬名立腕,而是保家卫国,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