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范进的平凡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对于历史知识范进所知有限,好在有前世电子游戏的记忆,托暗耻公司的福,总算还记得李华梅、宋乙凤,对于海洋的重要性以及海上贸易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多少也能摸到点门道。其实就当下大明官员来说,对于海洋乃至海贸的利益也并非如想象中那样一无所知。
大明在正德年间就已经开始和葡萄牙人打交道,缴获并仿制其火器作为自己东南沿海精锐部队的武装使用。广东方面与葡萄牙人三天两头打交道,殷正茂和西班牙人还有过往来,对于外界并非一无所知。如张居正这种缺失有真才实学,且能客观理智看待问题的大臣更清楚,茫茫大海不再是牢不可破的屏障,在海洋的另一端,存在着另一个强国。即使大明疆土广阔物产丰富,也不能因此就轻视远在天边的夷人。虽然他们现在的数量不多,但既然能过来,就值得大明帝国谨慎应对。
问题在于知道是一回事,采取什么方式应对,就是另一回事。西班牙、葡萄牙的侵入,对于大明其实是有客观影响的。这种影响有利有弊,一言难决。该用什么方式对付他们,同样需要的是深思熟虑全盘计划,而不是一颗赤子之心就能解决问题的事。既要保证能够有效针对夷人,又要保证不破坏大明的朝廷结构,确保君权不被威胁,这种两全之法本来就不好想,何况在海洋这个舞台上,大明与他的对手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庞大的人口广阔的疆域,这些硬件条件在茫茫大海上,所占优势不大。西班牙人占据菲律宾,将那里变成亚洲地区最大的白银中转站,通过自己的财宝船把从美洲掠夺的白银换成明朝的丝绸、茶叶、瓷器、桐油、蔗糖、大木……再运回国内。葡萄牙人虽然在经营上略有不及,但是也知道控制马六甲海峡,把握贸易渠道。
对比而言,大明在这个领域起步略晚,明显处于劣势。虽然靠着出口创汇,以及丝绸、茶叶、瓷器、蔗糖等商品的垄断地位,也能赚回来大笔白银,但是在海面上没有大明的舰队,官方的影响力接近为零。对于东西两洋商人只能限制谈不到威胁,远不如西洋舰队能够直接震场。
范进没有被迫害妄想症,不至于见到外国人就认为对方是要侵略要殖民之类,也没愚蠢到要把大明变成第二个大不列颠,搞什么殖民东南亚政策。眼下大明面临的困境主要是随着洋人势力侵入东南亚,导致大明宗主国地位下降,藩属逐渐被分化或是吞并,而大明朝廷并不愿意接入藩属之间的战争,所以听之任之。
再者从利益上看,眼下白银流入不假,可是状态并不保险。范进的历史知识太弱,搞不清楚具体情形,只依稀记得原本历史上明末时期海上贸易萎缩,导致大明的外贸出口生意一落千丈。再者就是扶桑也在海贸市场上兴风作浪,抢了大明不少生意。
要想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大明有一支足以镇住场子的海上军事力量。用这种硬实力作为依托,制定一个对大明绝对有利的商业规则,至少在东南亚范围内,大明拥有在商场上一锤定音的地位。这样一来,未来大明商人的整体地位可以提高,对于洋人也能限制。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怎么做,就是另一回事。张居正和范进彼此都很清楚,大明在近几十年时间内,绝对不可能去打造一支庞大的海军。在原本历史上,明末招安郑芝龙,就是因为打他太费劲,连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都因为剿匪不利被斩,就知道当时海上面临的局面多艰难。而这种局面又是没办法的事,只要张居正脑子还清醒,就不可能抽调巨款去打造强大的海军。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打造这样的海军使费庞大且没必要。不管是西班牙、葡萄牙还是曾经的倭寇,都不值得大明去花费重金构建一支远征海军。国家在军事上的投入再多也不可能陆海并重,必要有所取舍。作为一个陆地国家,如果不把国防经费投入到陆军而是去打造强大海军,只能证明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集体抽风。
水师对比陆军花费高出若干倍,这头吞金巨兽不光建立需要花钱,维护更需要花钱。最大的问题是,这么多钱砸下去,到底能起什么作用?
自月港开海之后,倭寇已经不复为患,东南沿海得到了太平。海上没有一个类似北虏那样的对手能威胁大明国家安全,当下的大明水师远征获不及,自保足有余,花大价钱打造水师根本就没道理。
大明水师的定位就是近海防御作战,能够满足守土的要求就足够了。不可能杨帆远航,去攻打外国,更别说殖民这种事,谁敢提出来,张居正第一个拍死他。一支军队远离朝廷控制,长期漂流海外,皇帝想要易帅换将都不可得,这样的军队对于皇帝不但不是屏障反倒是威胁,自然就不能建立。
至于恢复宝船舰队的提案,那纯粹是正德自己习惯性中二而已,不考虑皇位安全,武将造反的因素,单纯从技术上说,即使有图纸也未必能复制出宝船。当年造船的大木都是极珍贵资源,万历朝想再找那种木材极为艰难,即便有那种木料,当今天下又去哪找一个既对天子忠心耿耿又懂行军打仗的三宝公?这么一支舰队绝对不能落入武臣之手,也不能由文臣管理,朝廷里没有合适的太监,即便出现也是有害无利。
更何况眼下大明太仓缺的又不是胡椒红木,组织这么一个舰队二下西洋意义有限。以当前这些公公的节操和能力,最大可能就是把一次宣抚行动变成发财之旅,最后搞出严重外交事件等着文臣擦屁股。
要想突破洋人的海上封锁,在海洋的势力格局里为明朝争夺一份利益,眼下最好的手段就是用一个代言人。
这种人也并不好找,条件极为苛刻。首先必须忠诚可靠,对大明没有异心,即使手握重兵英明神武,天子昏聩残暴如桀纣也不能有异心;其次就是要有把柄在大明手里;再次就是得有着过人的牺牲与奉献精神,为大明做白工不拿薪水,还得定期上交承包款。明朝挺能给的也就是一些优惠政策,以及虚名空衔,具体能落实多少还得看关系。
朝廷的付出对比所得,连张居正自己都觉得说不出口... -->>
对于历史知识范进所知有限,好在有前世电子游戏的记忆,托暗耻公司的福,总算还记得李华梅、宋乙凤,对于海洋的重要性以及海上贸易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多少也能摸到点门道。其实就当下大明官员来说,对于海洋乃至海贸的利益也并非如想象中那样一无所知。
大明在正德年间就已经开始和葡萄牙人打交道,缴获并仿制其火器作为自己东南沿海精锐部队的武装使用。广东方面与葡萄牙人三天两头打交道,殷正茂和西班牙人还有过往来,对于外界并非一无所知。如张居正这种缺失有真才实学,且能客观理智看待问题的大臣更清楚,茫茫大海不再是牢不可破的屏障,在海洋的另一端,存在着另一个强国。即使大明疆土广阔物产丰富,也不能因此就轻视远在天边的夷人。虽然他们现在的数量不多,但既然能过来,就值得大明帝国谨慎应对。
问题在于知道是一回事,采取什么方式应对,就是另一回事。西班牙、葡萄牙的侵入,对于大明其实是有客观影响的。这种影响有利有弊,一言难决。该用什么方式对付他们,同样需要的是深思熟虑全盘计划,而不是一颗赤子之心就能解决问题的事。既要保证能够有效针对夷人,又要保证不破坏大明的朝廷结构,确保君权不被威胁,这种两全之法本来就不好想,何况在海洋这个舞台上,大明与他的对手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庞大的人口广阔的疆域,这些硬件条件在茫茫大海上,所占优势不大。西班牙人占据菲律宾,将那里变成亚洲地区最大的白银中转站,通过自己的财宝船把从美洲掠夺的白银换成明朝的丝绸、茶叶、瓷器、桐油、蔗糖、大木……再运回国内。葡萄牙人虽然在经营上略有不及,但是也知道控制马六甲海峡,把握贸易渠道。
对比而言,大明在这个领域起步略晚,明显处于劣势。虽然靠着出口创汇,以及丝绸、茶叶、瓷器、蔗糖等商品的垄断地位,也能赚回来大笔白银,但是在海面上没有大明的舰队,官方的影响力接近为零。对于东西两洋商人只能限制谈不到威胁,远不如西洋舰队能够直接震场。
范进没有被迫害妄想症,不至于见到外国人就认为对方是要侵略要殖民之类,也没愚蠢到要把大明变成第二个大不列颠,搞什么殖民东南亚政策。眼下大明面临的困境主要是随着洋人势力侵入东南亚,导致大明宗主国地位下降,藩属逐渐被分化或是吞并,而大明朝廷并不愿意接入藩属之间的战争,所以听之任之。
再者从利益上看,眼下白银流入不假,可是状态并不保险。范进的历史知识太弱,搞不清楚具体情形,只依稀记得原本历史上明末时期海上贸易萎缩,导致大明的外贸出口生意一落千丈。再者就是扶桑也在海贸市场上兴风作浪,抢了大明不少生意。
要想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大明有一支足以镇住场子的海上军事力量。用这种硬实力作为依托,制定一个对大明绝对有利的商业规则,至少在东南亚范围内,大明拥有在商场上一锤定音的地位。这样一来,未来大明商人的整体地位可以提高,对于洋人也能限制。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怎么做,就是另一回事。张居正和范进彼此都很清楚,大明在近几十年时间内,绝对不可能去打造一支庞大的海军。在原本历史上,明末招安郑芝龙,就是因为打他太费劲,连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都因为剿匪不利被斩,就知道当时海上面临的局面多艰难。而这种局面又是没办法的事,只要张居正脑子还清醒,就不可能抽调巨款去打造强大的海军。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打造这样的海军使费庞大且没必要。不管是西班牙、葡萄牙还是曾经的倭寇,都不值得大明去花费重金构建一支远征海军。国家在军事上的投入再多也不可能陆海并重,必要有所取舍。作为一个陆地国家,如果不把国防经费投入到陆军而是去打造强大海军,只能证明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集体抽风。
水师对比陆军花费高出若干倍,这头吞金巨兽不光建立需要花钱,维护更需要花钱。最大的问题是,这么多钱砸下去,到底能起什么作用?
自月港开海之后,倭寇已经不复为患,东南沿海得到了太平。海上没有一个类似北虏那样的对手能威胁大明国家安全,当下的大明水师远征获不及,自保足有余,花大价钱打造水师根本就没道理。
大明水师的定位就是近海防御作战,能够满足守土的要求就足够了。不可能杨帆远航,去攻打外国,更别说殖民这种事,谁敢提出来,张居正第一个拍死他。一支军队远离朝廷控制,长期漂流海外,皇帝想要易帅换将都不可得,这样的军队对于皇帝不但不是屏障反倒是威胁,自然就不能建立。
至于恢复宝船舰队的提案,那纯粹是正德自己习惯性中二而已,不考虑皇位安全,武将造反的因素,单纯从技术上说,即使有图纸也未必能复制出宝船。当年造船的大木都是极珍贵资源,万历朝想再找那种木材极为艰难,即便有那种木料,当今天下又去哪找一个既对天子忠心耿耿又懂行军打仗的三宝公?这么一支舰队绝对不能落入武臣之手,也不能由文臣管理,朝廷里没有合适的太监,即便出现也是有害无利。
更何况眼下大明太仓缺的又不是胡椒红木,组织这么一个舰队二下西洋意义有限。以当前这些公公的节操和能力,最大可能就是把一次宣抚行动变成发财之旅,最后搞出严重外交事件等着文臣擦屁股。
要想突破洋人的海上封锁,在海洋的势力格局里为明朝争夺一份利益,眼下最好的手段就是用一个代言人。
这种人也并不好找,条件极为苛刻。首先必须忠诚可靠,对大明没有异心,即使手握重兵英明神武,天子昏聩残暴如桀纣也不能有异心;其次就是要有把柄在大明手里;再次就是得有着过人的牺牲与奉献精神,为大明做白工不拿薪水,还得定期上交承包款。明朝挺能给的也就是一些优惠政策,以及虚名空衔,具体能落实多少还得看关系。
朝廷的付出对比所得,连张居正自己都觉得说不出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