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战国明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是务实而唯物的,他们很明白,自己对于“知时”的渴望,是不可能依靠阴阳家、方士、巫祝的祈雨完成的,却恰巧和明月提出的“降雨自然说”一拍即合了。
见长安君没有敝帚自珍,许友也投桃报李,立刻献上了农家对气候降雨的一些心得总结。
明月接过简牍一瞧,却见上面写的是两篇文章的节选,分别是《审时》和《十二纪》。
《审时》系统地论述了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将农业气象条件分成得时、先时和后时三类,能不能赶上雨水是得时的重中之重。而《十二纪》则总结了一年十二个月里的常见气候。
许友道:“过去吾等只知何时可能降雨,却不知为何会降雨,如今与长安君一番交谈,这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他满怀期待地说道:“若能将两者结合,总结出降雨的规律来,百姓就可以知道何时有雨何时将晴,不必再受失时之苦了!”
想法倒是不错,明月也琢磨开了,要不要再接再厉,做一套战国版的《看云识天气》出来?
不过那工程量太浩大了,以他这点初中生的物理地理水平是绝对办不到的,他需要一群对星象了如指掌的天文官协助,还需要像许友这样有知识的野老帮忙才行……
或许日后正式开府就封,可以招揽一些专业人士,完成这个想法?
暂且将这个念头按下,明月反过来问许友,这《审时》和《十二纪》是谁写的?
许友言语里透着几分骄傲:“乃是先祖父所作,祖父乃楚人,讳行。”
明月来到齐国数月,已知道了不少九流十家的过往,就算再孤陋寡闻,也知道那许行正是农家的代表人物,不免换上了敬语:“原来是许子之后,失敬失敬……”
他听人说,许行与孟子是同时代人,他将农家从乡野带入稷下学宫,发扬光大,成为九流十家之一,有弟子几十人。
农家是诸子百家里的异类,他们与墨者有点像,生活极为简朴,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虽然倡导耕桑,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寸土地,过着周游列国的生活,也不像儒家一样追求高官厚禄,只希望得到千亩土地、数亩房宅,好定居下来,带领当地百姓发展耕作。
五谷足,则百姓足,百姓足,则天下足,这是他们始终如一的理念……
有专业人士来帮自己的国家领地发展生产,本应是大王封君们拍手称快的事情,然而农家却一直苦于没有立足之地,归咎起原因,大概是两点。
其一,他们的领袖许行,当年狠狠得罪了学阀孟轲,之后农家就遭到了齐鲁儒家的排挤打压……
原来,当年许行效仿神农言行,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甚至有两兄弟名为陈相、陈辛者,本来是从儒家学习的,却突然改换门庭去投靠了许行。陈相还反过来帮许行游说孟子,希望孟子能认同农家的理念,在齐鲁等国助农家一臂之力。
谁料,孟老先生的门户之见和地域观念极重,他嘴炮了得,不仅将农家的观点逐一批驳了一遍,痛骂许行这个楚国人是”南蛮鸠舌之人“,能有什么本事?跟着他学习,简直是以夷变夏!
孟子也没放过陈相,认为他背叛师道乃不义之举,将陈相赶走,再也不见他。
于是农家试图向齐鲁发展的第一次尝试,就这样失败了。
所以到头来,农家也只在泗上的小国滕国有一席之地,搞了一段时间不温不火的生产。
许友回忆道:“滕文公时,祖父带着众弟子在滕国开地,与当地百姓共同耕作,其乐融融,但滕国被桀宋灭亡后,吾等就只能离开那里了……”
那几年的东方混乱不堪,宋国灭了滕国,随后被齐所亡,齐国又遭到五国伐齐,差点衰亡,到处都是战火纷飞,的确不是农家发展生产力的好时候。
等到战争消弭,许行也去世了,他的弟子陈辛做了农家的领袖“野老”。陈辛与农家众人一合计,觉得现在齐国百废待兴,正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机,于是再度想通过上层门路进入齐国……
“野老带着我,找到了时任齐太子傅的滕更。”
明月对那老儒再了解不过,顿时大笑起来:“汝等却是找错人了,那滕更的门户之见地域之见,比起孟子而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农家是务实而唯物的,他们很明白,自己对于“知时”的渴望,是不可能依靠阴阳家、方士、巫祝的祈雨完成的,却恰巧和明月提出的“降雨自然说”一拍即合了。
见长安君没有敝帚自珍,许友也投桃报李,立刻献上了农家对气候降雨的一些心得总结。
明月接过简牍一瞧,却见上面写的是两篇文章的节选,分别是《审时》和《十二纪》。
《审时》系统地论述了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将农业气象条件分成得时、先时和后时三类,能不能赶上雨水是得时的重中之重。而《十二纪》则总结了一年十二个月里的常见气候。
许友道:“过去吾等只知何时可能降雨,却不知为何会降雨,如今与长安君一番交谈,这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他满怀期待地说道:“若能将两者结合,总结出降雨的规律来,百姓就可以知道何时有雨何时将晴,不必再受失时之苦了!”
想法倒是不错,明月也琢磨开了,要不要再接再厉,做一套战国版的《看云识天气》出来?
不过那工程量太浩大了,以他这点初中生的物理地理水平是绝对办不到的,他需要一群对星象了如指掌的天文官协助,还需要像许友这样有知识的野老帮忙才行……
或许日后正式开府就封,可以招揽一些专业人士,完成这个想法?
暂且将这个念头按下,明月反过来问许友,这《审时》和《十二纪》是谁写的?
许友言语里透着几分骄傲:“乃是先祖父所作,祖父乃楚人,讳行。”
明月来到齐国数月,已知道了不少九流十家的过往,就算再孤陋寡闻,也知道那许行正是农家的代表人物,不免换上了敬语:“原来是许子之后,失敬失敬……”
他听人说,许行与孟子是同时代人,他将农家从乡野带入稷下学宫,发扬光大,成为九流十家之一,有弟子几十人。
农家是诸子百家里的异类,他们与墨者有点像,生活极为简朴,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虽然倡导耕桑,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寸土地,过着周游列国的生活,也不像儒家一样追求高官厚禄,只希望得到千亩土地、数亩房宅,好定居下来,带领当地百姓发展耕作。
五谷足,则百姓足,百姓足,则天下足,这是他们始终如一的理念……
有专业人士来帮自己的国家领地发展生产,本应是大王封君们拍手称快的事情,然而农家却一直苦于没有立足之地,归咎起原因,大概是两点。
其一,他们的领袖许行,当年狠狠得罪了学阀孟轲,之后农家就遭到了齐鲁儒家的排挤打压……
原来,当年许行效仿神农言行,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甚至有两兄弟名为陈相、陈辛者,本来是从儒家学习的,却突然改换门庭去投靠了许行。陈相还反过来帮许行游说孟子,希望孟子能认同农家的理念,在齐鲁等国助农家一臂之力。
谁料,孟老先生的门户之见和地域观念极重,他嘴炮了得,不仅将农家的观点逐一批驳了一遍,痛骂许行这个楚国人是”南蛮鸠舌之人“,能有什么本事?跟着他学习,简直是以夷变夏!
孟子也没放过陈相,认为他背叛师道乃不义之举,将陈相赶走,再也不见他。
于是农家试图向齐鲁发展的第一次尝试,就这样失败了。
所以到头来,农家也只在泗上的小国滕国有一席之地,搞了一段时间不温不火的生产。
许友回忆道:“滕文公时,祖父带着众弟子在滕国开地,与当地百姓共同耕作,其乐融融,但滕国被桀宋灭亡后,吾等就只能离开那里了……”
那几年的东方混乱不堪,宋国灭了滕国,随后被齐所亡,齐国又遭到五国伐齐,差点衰亡,到处都是战火纷飞,的确不是农家发展生产力的好时候。
等到战争消弭,许行也去世了,他的弟子陈辛做了农家的领袖“野老”。陈辛与农家众人一合计,觉得现在齐国百废待兴,正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机,于是再度想通过上层门路进入齐国……
“野老带着我,找到了时任齐太子傅的滕更。”
明月对那老儒再了解不过,顿时大笑起来:“汝等却是找错人了,那滕更的门户之见地域之见,比起孟子而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