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九白纹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平江府就是苏州。老百姓就叫苏州或者姑苏,不叫平江府。
汉时称“吴郡”,晋时号“吴国”,自南朝复称“吴郡”后又改称“吴州”。隋始,改“吴州”为“苏州”,再改为“吴郡”,唐时再改回“苏州”。再后来宋太祖又敕升苏州为“平江府”。再后来……
苏州的名字太多了,多得让人记不住。
改朝换代了。赶走了旧主人,新主人也总要把地名换一换。
就像是男人的处女情结。没有人敢献给君王一位不是处女的处女。
一座城当然不是处女,但是换了一个新的名字,就如同变成了一个处女一般。
男人总是喜欢处女。可处女只留给“有的男人”。另外一种“有的男人”却不在乎,可能他一辈子也得不到享用处女的机会。
多数的老百姓都是第二种“有的男人”。
所以,不管是“姑苏”还是“吴中”,不管是“平江”还是“吴门”,不管又换了谁来收赋。这地方,老百姓只叫它“姑苏”。
至少,姑苏城西南的姑苏山,一直都叫做“姑苏山”。姑苏山在姑苏城还叫做“吴郡”或者还没有名字的时候,姑苏山就叫做姑苏山。
姑苏山当然不是女人。所以她很幸运,她没有被包装成处女。她一直叫做姑苏山。
一座山或者一条河总是能孕育很多的生命,所以姑苏山不是“它”,而是“她”。
姑苏台有很多传说,很凄美的传说。可是现在姑苏台已经不美了。当一件“美”被用生命作为代价的时候,美就变成了恐怖。
姑苏台就很恐怖。因为姑苏台是要命的姑苏台。不管是谁,只要去了姑苏台,都会没命。
张君宝和小妖来到姑苏的时候,没有人谈论姑苏台的恐怖。因为人们的印象中,姑苏台本就是恐怖的。谈论与不谈论,也改变不了姑苏台的恐怖。这便是习以为常。
张君宝和小妖连问了三家客栈的店小二,都没有打听到燕府。再来到第四家的时候,小妖却没有问,而是叫来了老掌柜。
向店小二打听准没错。但是如果三家店的店小二都不知道,那么你打听的这件事儿肯定不是近些年的事儿,打听的地名也肯定不是近些年的地名。
因为店小二都年轻。
店小二不是一般的人。“瞭高儿”、“跑堂儿”没有几年的功夫是做不来的。腿快、手勤、嘴灵、眼尖。所以店小二一般都不会超过三十岁。
人越是老了,一些旧时的事儿记得就越发地清晰。老掌柜的就是这样的人。
“你们不如去西南边的‘鬼祟台’去瞧瞧,或还能瞧见门匾。”老掌柜使劲地睁圆了一双空洞的眼睛,像是要看清楚、要看明白、要记住这对去“鬼祟台”的男女。
可是他越是睁圆了眼睛,也越是瞧觑不清楚。他不清楚的是:为什么还有人要去送死。他听得出来张君宝和小妖是外地口音,也瞧得出这对男女风尘仆仆,也看见了这对男女干瘪的嘴唇。就算不来一壶“半月泉”,也总要叫上一份“响油鳝糊”的。
若是来到苏州不吃上一份“响油鳝糊”,那还能叫来过苏州么?
可惜张君宝和小妖没有叫一份“响油鳝糊”。
小妖的父亲是窝阔台的义子,府里的人都称她为郡主。郡主是瞧不上“响油鳝糊”的。少林寺里总比吃糠咽菜要好得多了,但也瞧不见“响油鳝糊”的。
一个是瞧不上,一个是瞧不见。可他们还是到了苏州。
“鬼祟台就是姑苏台。苏州西南三里地。”店小二眼睛睁得大大的,若不是老掌柜的给指的道,他一定能把这两位客人给劝下来,来上一份“响油鳝糊”,斟上一壶钱义兴的“半月泉”,乃是人间少有的享受。
若是这两位坚持要去“鬼祟台”,那就更要来一份“响油鳝糊”和一壶“半月泉”了。那“鬼祟台”乃是少有的凶险之地,怕是吃了一次,再也没有下... -->>
平江府就是苏州。老百姓就叫苏州或者姑苏,不叫平江府。
汉时称“吴郡”,晋时号“吴国”,自南朝复称“吴郡”后又改称“吴州”。隋始,改“吴州”为“苏州”,再改为“吴郡”,唐时再改回“苏州”。再后来宋太祖又敕升苏州为“平江府”。再后来……
苏州的名字太多了,多得让人记不住。
改朝换代了。赶走了旧主人,新主人也总要把地名换一换。
就像是男人的处女情结。没有人敢献给君王一位不是处女的处女。
一座城当然不是处女,但是换了一个新的名字,就如同变成了一个处女一般。
男人总是喜欢处女。可处女只留给“有的男人”。另外一种“有的男人”却不在乎,可能他一辈子也得不到享用处女的机会。
多数的老百姓都是第二种“有的男人”。
所以,不管是“姑苏”还是“吴中”,不管是“平江”还是“吴门”,不管又换了谁来收赋。这地方,老百姓只叫它“姑苏”。
至少,姑苏城西南的姑苏山,一直都叫做“姑苏山”。姑苏山在姑苏城还叫做“吴郡”或者还没有名字的时候,姑苏山就叫做姑苏山。
姑苏山当然不是女人。所以她很幸运,她没有被包装成处女。她一直叫做姑苏山。
一座山或者一条河总是能孕育很多的生命,所以姑苏山不是“它”,而是“她”。
姑苏台有很多传说,很凄美的传说。可是现在姑苏台已经不美了。当一件“美”被用生命作为代价的时候,美就变成了恐怖。
姑苏台就很恐怖。因为姑苏台是要命的姑苏台。不管是谁,只要去了姑苏台,都会没命。
张君宝和小妖来到姑苏的时候,没有人谈论姑苏台的恐怖。因为人们的印象中,姑苏台本就是恐怖的。谈论与不谈论,也改变不了姑苏台的恐怖。这便是习以为常。
张君宝和小妖连问了三家客栈的店小二,都没有打听到燕府。再来到第四家的时候,小妖却没有问,而是叫来了老掌柜。
向店小二打听准没错。但是如果三家店的店小二都不知道,那么你打听的这件事儿肯定不是近些年的事儿,打听的地名也肯定不是近些年的地名。
因为店小二都年轻。
店小二不是一般的人。“瞭高儿”、“跑堂儿”没有几年的功夫是做不来的。腿快、手勤、嘴灵、眼尖。所以店小二一般都不会超过三十岁。
人越是老了,一些旧时的事儿记得就越发地清晰。老掌柜的就是这样的人。
“你们不如去西南边的‘鬼祟台’去瞧瞧,或还能瞧见门匾。”老掌柜使劲地睁圆了一双空洞的眼睛,像是要看清楚、要看明白、要记住这对去“鬼祟台”的男女。
可是他越是睁圆了眼睛,也越是瞧觑不清楚。他不清楚的是:为什么还有人要去送死。他听得出来张君宝和小妖是外地口音,也瞧得出这对男女风尘仆仆,也看见了这对男女干瘪的嘴唇。就算不来一壶“半月泉”,也总要叫上一份“响油鳝糊”的。
若是来到苏州不吃上一份“响油鳝糊”,那还能叫来过苏州么?
可惜张君宝和小妖没有叫一份“响油鳝糊”。
小妖的父亲是窝阔台的义子,府里的人都称她为郡主。郡主是瞧不上“响油鳝糊”的。少林寺里总比吃糠咽菜要好得多了,但也瞧不见“响油鳝糊”的。
一个是瞧不上,一个是瞧不见。可他们还是到了苏州。
“鬼祟台就是姑苏台。苏州西南三里地。”店小二眼睛睁得大大的,若不是老掌柜的给指的道,他一定能把这两位客人给劝下来,来上一份“响油鳝糊”,斟上一壶钱义兴的“半月泉”,乃是人间少有的享受。
若是这两位坚持要去“鬼祟台”,那就更要来一份“响油鳝糊”和一壶“半月泉”了。那“鬼祟台”乃是少有的凶险之地,怕是吃了一次,再也没有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