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帝王师:刘伯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爚说这些甲主都是鞑子就是大错特错了。蒙古人口太少,江南的乡村多如驴毛,虽然经过蒙古人的屠杀,但仍有南人1184万户也就是60万甲。这就需要60万蒙古人来江南乡村当甲主,难道忽必烈有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事,一下子变出这么多人?
实际上,甲主都是色目人。俗话说,奴使奴,使死奴。色目人是蒙古人的奴隶,他有机会管理他的奴隶南人,其残暴可想而知。
至于刘爚说的新娘第一次要和甲主睡觉,也就是历史上烟雾迷蒙的蒙古人的初夜权问题。这无需辩驳,因为甲主根本就不是蒙古人。即使是蒙古人,也是不可能的事。还是前面的分析,蒙古人口太少,如果真有初夜权,他们要去行使这一权力,非得累吐血不可。
当然,这不是说蒙古人一本正经,像个绅士,实际上,他们南讨西征的过程中,没少挥洒他们的精子。但那是战争,战争中无数丧心病狂的行为,又岂止是蒙古军队的专利?
元朝江南地区的造反像慢性肠炎一样连绵不绝,归根结底,是互动的结果。江南人有钱,忽必烈当然明白,所以大肆搜刮,他第一次征日本时的所有军事物资就都出自江南。而江南人激烈的反抗又成为元政府统治者对他们实行高压的动因。
刘爚对小刘伯温说:“鞑子们对我们南人就没干过什么好事,所以,和他们的政府对着干,没有什么错。”
小刘伯温当时不懂这段历史,刘爚的讲解又有断章取义和意气用事之处,所以小刘伯温总感觉哪里不对。如果蒙古人对江南真有骇人听闻的压榨,并持续不断而无孔不入,那么,为什么他现在还能衣食无忧,武阳村所有人都快乐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这个问题,是他暂时找不到答案的,只有他走出武阳村,面对更宽广的世界时,才能找到答案。
当初,埃及人说大地是圆的,希腊人马上怒目:“没脑子的木乃伊,大地是平的!”
现在我们知道,埃及人是对的,希腊人是错的。但你不能说希腊人蠢,因为埃及人住在平原,远远看去,地平线有个弧形,所以他们说大地是圆的。而希腊人住在多山之地,眼睛看不出太远,如果不是在平面上,高山怎么能安稳?
我们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就会有什么样的眼界,所以,很多有知识的人都说,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走出去,到括城
1324年,刘伯温14岁,正是刚进入青春期的年纪,他变得更沉默寡言。在这时,人们已清楚地看到,刘伯温有一双高傲的琥珀色双目,这双眼睛配上他那沉默寡言的性格,使人对他的印象并不好。有人对刘爚说:“你这孩子是不是在山村里憋的?怕是要憋出病来吧。”
刘爚认为这种担心并不多余,人的思考无限,如果受到有限的生活环境的压抑,会使人的性格更加孤僻,把持不住,就会成为变态。
终于有一天,刘爚说:“我带你走出去,到括城读书去!”
括城(今浙江丽水)是处州路的行政中心,原名栝城,因为当地多栝树,所以叫栝城。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改名为括城。栝树就是金钱松,这种树的树叶看上去毛茸茸很可爱很柔软,但摸上去,就是植物版刺猬,所以最好多看少摸。大概取名“金钱”松,寓意就在此:不是自己的金钱,看看可以,少去碰。
刘爚说要带刘伯温去括城读书,其实是去市重点中学括城府学读书。但这种地方,可不是谁想来就来的。有机会来这里的都是整个处州读书最好的学生,他们需要在处州进行的考试中排名前三十名内。刘爚那天和刘伯温说,要带他去处州读书,其实是刘伯温已经被处州府学录取了。我们要声明这一点,一来证明刘伯温的确把书读得特别好;二来,刘爚可不是信口开河的人。
刘伯温到府学读书后,除了学习《春秋》和程朱理学外,还对诸子百家、天文、兵法等类型的书爱不释手。其实他在武阳村时就涉猎过这些,现在,只是在老师的讲解下,重新温习而已。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北宋初期宰相赵普说,老子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都说明古人在读书方式上特别重视精读,一本书不厌其烦地读,读上一百遍,其义就自见。
刘伯温的《春秋》课老师后来回忆说,这孩子聪明得一塌糊涂,你只需给他读一遍,他就能倒背如流。你还未说完全部的解释,他就已经知道了全部的解释。这种人在西方称为先知,在中国,称为神童。在中国的道教门徒口中,就是未卜先知。
《春秋》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史,但不全,全部内容是从前722年开始到前481年就结束了。但鲁国历史却是从公元前1042年到公元前256年,所以北宋宰相王安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就是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文献。
《春秋》本来就是粗线条——只有目录,没有内容。经孔子编辑后,看着像历史文献,其实成了惩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课本。但里面却没有直接告诉你哪些是恶的,哪些是善的,而是把“褒贬”藏在文字里。这种遮遮掩掩、指桑骂槐、声东击西的文字游戏,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春秋笔法”。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笔法”的使人震骇之处: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这是《春秋》第三个目录也是第三个内容,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对这个标题只能干瞪眼。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就知道这几个字说的是,春秋初期的强国郑国第三任国君姬寤生(郑庄公)在鄢城(今河南鄢陵)干掉老弟姬段的故事。
这个有些复杂的故事到了《春秋》里只变成了六个字:郑伯克段于鄢。但据孔子的忠实信徒说,这六个字就是春秋笔法的凌厉展现,受过特殊训练的人对里面的“褒贬”一目了然。
下面就是受过春秋笔法训练的人的解释:
“郑伯”是对国君的称呼,不说姬寤生或是郑老大,这是怪罪姬寤生没有尽到一个做哥哥的责任。老弟要什么,郑老大就给什么,这就是放纵溺爱,不是个好哥哥,所以只称他为国君。“克”指的是战胜敌人,说明郑老大的放纵溺爱根本就不是出自本心,而是诈术,他从始至终都把弟弟当成敌人,必杀之而后快。
郑伯克段于鄢,就是说,郑庄公用狡狯的诈术干掉了亲弟弟这个敌人。虽然姬段造反是不对的,但姬寤生不怀歹毒的心,之前就好好教育弟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所以,罪责全在姬寤生身上。这个标题是想告诉我们,那些动机不纯的人,就是消灭了敌人,也没有功劳,大家应该强烈谴责这种内心奸诈、外表忠厚的人。
由此可以看出,春秋笔法暗藏玄机,不经专家讲解,谁都无法弄懂,而且讲解起来极为生涩,很多人都不喜欢学。但刘伯温却是个例外,他学起来津津有味,还能独立发挥。
不过,中国古代的老师不喜欢刘伯温这样太过伶俐的学生,刘伯温的老师每当看到他把学习当成娱乐时,就一脸严肃地说:“老祖宗教导我们,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苦差事,必须要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你聪明,不需要如此,也要装出痛苦的模样来。唯有真苦尽才能真甘来。你把学习当成是乐子,这是态度不严肃,恐怕不能被老祖宗所喜欢。”
这种论调让刘伯温大吃一惊,他对老师说:“我就是喜欢读书,连老黄历我都喜欢读。如果让我装作读书很苦的样子,那就是虚伪。这不是我能做到的。”
老师气得鼻子直冒火,但对刘伯温超级强大的记忆力却不得不心悦诚服。
爚说这些甲主都是鞑子就是大错特错了。蒙古人口太少,江南的乡村多如驴毛,虽然经过蒙古人的屠杀,但仍有南人1184万户也就是60万甲。这就需要60万蒙古人来江南乡村当甲主,难道忽必烈有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事,一下子变出这么多人?
实际上,甲主都是色目人。俗话说,奴使奴,使死奴。色目人是蒙古人的奴隶,他有机会管理他的奴隶南人,其残暴可想而知。
至于刘爚说的新娘第一次要和甲主睡觉,也就是历史上烟雾迷蒙的蒙古人的初夜权问题。这无需辩驳,因为甲主根本就不是蒙古人。即使是蒙古人,也是不可能的事。还是前面的分析,蒙古人口太少,如果真有初夜权,他们要去行使这一权力,非得累吐血不可。
当然,这不是说蒙古人一本正经,像个绅士,实际上,他们南讨西征的过程中,没少挥洒他们的精子。但那是战争,战争中无数丧心病狂的行为,又岂止是蒙古军队的专利?
元朝江南地区的造反像慢性肠炎一样连绵不绝,归根结底,是互动的结果。江南人有钱,忽必烈当然明白,所以大肆搜刮,他第一次征日本时的所有军事物资就都出自江南。而江南人激烈的反抗又成为元政府统治者对他们实行高压的动因。
刘爚对小刘伯温说:“鞑子们对我们南人就没干过什么好事,所以,和他们的政府对着干,没有什么错。”
小刘伯温当时不懂这段历史,刘爚的讲解又有断章取义和意气用事之处,所以小刘伯温总感觉哪里不对。如果蒙古人对江南真有骇人听闻的压榨,并持续不断而无孔不入,那么,为什么他现在还能衣食无忧,武阳村所有人都快乐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这个问题,是他暂时找不到答案的,只有他走出武阳村,面对更宽广的世界时,才能找到答案。
当初,埃及人说大地是圆的,希腊人马上怒目:“没脑子的木乃伊,大地是平的!”
现在我们知道,埃及人是对的,希腊人是错的。但你不能说希腊人蠢,因为埃及人住在平原,远远看去,地平线有个弧形,所以他们说大地是圆的。而希腊人住在多山之地,眼睛看不出太远,如果不是在平面上,高山怎么能安稳?
我们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就会有什么样的眼界,所以,很多有知识的人都说,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走出去,到括城
1324年,刘伯温14岁,正是刚进入青春期的年纪,他变得更沉默寡言。在这时,人们已清楚地看到,刘伯温有一双高傲的琥珀色双目,这双眼睛配上他那沉默寡言的性格,使人对他的印象并不好。有人对刘爚说:“你这孩子是不是在山村里憋的?怕是要憋出病来吧。”
刘爚认为这种担心并不多余,人的思考无限,如果受到有限的生活环境的压抑,会使人的性格更加孤僻,把持不住,就会成为变态。
终于有一天,刘爚说:“我带你走出去,到括城读书去!”
括城(今浙江丽水)是处州路的行政中心,原名栝城,因为当地多栝树,所以叫栝城。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改名为括城。栝树就是金钱松,这种树的树叶看上去毛茸茸很可爱很柔软,但摸上去,就是植物版刺猬,所以最好多看少摸。大概取名“金钱”松,寓意就在此:不是自己的金钱,看看可以,少去碰。
刘爚说要带刘伯温去括城读书,其实是去市重点中学括城府学读书。但这种地方,可不是谁想来就来的。有机会来这里的都是整个处州读书最好的学生,他们需要在处州进行的考试中排名前三十名内。刘爚那天和刘伯温说,要带他去处州读书,其实是刘伯温已经被处州府学录取了。我们要声明这一点,一来证明刘伯温的确把书读得特别好;二来,刘爚可不是信口开河的人。
刘伯温到府学读书后,除了学习《春秋》和程朱理学外,还对诸子百家、天文、兵法等类型的书爱不释手。其实他在武阳村时就涉猎过这些,现在,只是在老师的讲解下,重新温习而已。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北宋初期宰相赵普说,老子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都说明古人在读书方式上特别重视精读,一本书不厌其烦地读,读上一百遍,其义就自见。
刘伯温的《春秋》课老师后来回忆说,这孩子聪明得一塌糊涂,你只需给他读一遍,他就能倒背如流。你还未说完全部的解释,他就已经知道了全部的解释。这种人在西方称为先知,在中国,称为神童。在中国的道教门徒口中,就是未卜先知。
《春秋》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史,但不全,全部内容是从前722年开始到前481年就结束了。但鲁国历史却是从公元前1042年到公元前256年,所以北宋宰相王安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就是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文献。
《春秋》本来就是粗线条——只有目录,没有内容。经孔子编辑后,看着像历史文献,其实成了惩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课本。但里面却没有直接告诉你哪些是恶的,哪些是善的,而是把“褒贬”藏在文字里。这种遮遮掩掩、指桑骂槐、声东击西的文字游戏,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春秋笔法”。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笔法”的使人震骇之处: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这是《春秋》第三个目录也是第三个内容,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对这个标题只能干瞪眼。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就知道这几个字说的是,春秋初期的强国郑国第三任国君姬寤生(郑庄公)在鄢城(今河南鄢陵)干掉老弟姬段的故事。
这个有些复杂的故事到了《春秋》里只变成了六个字:郑伯克段于鄢。但据孔子的忠实信徒说,这六个字就是春秋笔法的凌厉展现,受过特殊训练的人对里面的“褒贬”一目了然。
下面就是受过春秋笔法训练的人的解释:
“郑伯”是对国君的称呼,不说姬寤生或是郑老大,这是怪罪姬寤生没有尽到一个做哥哥的责任。老弟要什么,郑老大就给什么,这就是放纵溺爱,不是个好哥哥,所以只称他为国君。“克”指的是战胜敌人,说明郑老大的放纵溺爱根本就不是出自本心,而是诈术,他从始至终都把弟弟当成敌人,必杀之而后快。
郑伯克段于鄢,就是说,郑庄公用狡狯的诈术干掉了亲弟弟这个敌人。虽然姬段造反是不对的,但姬寤生不怀歹毒的心,之前就好好教育弟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所以,罪责全在姬寤生身上。这个标题是想告诉我们,那些动机不纯的人,就是消灭了敌人,也没有功劳,大家应该强烈谴责这种内心奸诈、外表忠厚的人。
由此可以看出,春秋笔法暗藏玄机,不经专家讲解,谁都无法弄懂,而且讲解起来极为生涩,很多人都不喜欢学。但刘伯温却是个例外,他学起来津津有味,还能独立发挥。
不过,中国古代的老师不喜欢刘伯温这样太过伶俐的学生,刘伯温的老师每当看到他把学习当成娱乐时,就一脸严肃地说:“老祖宗教导我们,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苦差事,必须要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你聪明,不需要如此,也要装出痛苦的模样来。唯有真苦尽才能真甘来。你把学习当成是乐子,这是态度不严肃,恐怕不能被老祖宗所喜欢。”
这种论调让刘伯温大吃一惊,他对老师说:“我就是喜欢读书,连老黄历我都喜欢读。如果让我装作读书很苦的样子,那就是虚伪。这不是我能做到的。”
老师气得鼻子直冒火,但对刘伯温超级强大的记忆力却不得不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