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我的专属锦衣卫(重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临近傍晚, 徐显炀与诚王那三十名侍卫当中的一个在京城街头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碰了头。
“依大人安排, 我三人在李祥家外待了半日,见到他家一切如常,媳妇出门买菜,老太太抱着孙子坐在门口晒太阳,未见有何异状。”
今早被徐显炀差遣去李祥家外蹲点的三名侍卫当中, 两个都是锦衣密探, 密探常年潜伏在外, 蹲点跟踪的本事比北镇抚司衙门里的锦衣校尉还要过硬得多,倒不必担心他们会被对方察觉。
徐显炀听后点了点头, 如果李祥真的出卖了他们, 家人却并没有受到威胁,只能说明他是为了钱, 李祥确实爱财, 平日里总会抓住各样机会占点小便宜。
不过,他真会为了钱财出卖朋友?
一想到这里, 徐显炀就难免烦躁,按捺心神道:“知道了, 留那两人继续盯着,你去回报王爷吧。”
那侍卫名叫郭塘, 闻听后眼神闪烁道:“大人, 查案毕竟是咱们锦衣卫的差事,其实只要咱们想藏私便可藏私,也不必事事都向王爷禀告。”
徐显炀不禁苦笑:“难得你还有恁大的胆量, 将来万一哪里出了纰漏,王爷真要杀你们全家,我可没把握保得住你们。”
郭塘却是坦然一笑:“属下往日得大人的关照不少了,哪能听人家几句威胁就倒戈投降?大人放心,但凡您有差遣,属下自然还是听您的,外人漫说是王爷,就是皇上,也要排在您后边儿。”
徐显炀摆摆手:“你有此心甚好,不过,还是先去回报王爷吧。”
他并不怀疑郭塘说话不实,自从他做了锦衣卫指挥使,因体恤密探比寻常手下更为辛苦,曾自作主张为所有密探提了二成的俸禄,为这他挨了户部不少参奏,此外前不久他还自己拿出体己银子,对诸如王府以及高官跟前冒风险更大的这些密探又多加了些补偿。
这些人念着他的好,对他忠心,也是应该的。
若说奸党出巨资收买,这些人还说不定抵不住诱惑倒戈过去,但仅仅是受诚王的威逼,他们却不见得就会出卖他。
徐显炀还是相信,人情比威逼利诱更加靠得住。只是这一回在李祥这里,不知这条原则还是否奏效。
此时天还不黑,为免引人注意,徐显炀没有亲自去王府接杨蓁,只是托侍卫带了话回去。诚王对此自然没有异议,只挑了那三十名死士中的两人去筹备车马,避着外人注意,接了杨蓁与画屏上车,离府去往盈福楼。
“今日他们是将你当做我朋友接你去的,你可别以下人自居。”路上杨蓁向画屏嘱咐。
这几天来随着画屏学的婢女规矩多起来,她在杨蓁面前就表现得越来越像个婢女,对她恭敬,还主动端茶送水,纵使杨蓁叫她不必如此,画屏也没听。
“嗯嗯,我省得。”此时画屏还算自然,亲昵地挽着她的手臂坐于车中,“我问你,徐大人今年才得了你,那两位千户大人可曾娶妻?”
“听说李大人是有家室的,卓大人从前订过亲,结果未等成亲,未婚妻就病逝了,至今尚未婚配。”杨蓁奇怪地看看她,“莫非你在打什么主意?”
“你想到哪儿去了?”画屏轻推了她一把,“我不过是问个清楚,好确定如何待人家。你不知道,与有家室和无家室的男子说话,有着不一样的讲究。你毕竟有徐大人看顾,我若是出言不妥,会惹人家笑话的。”
杨蓁半信半疑,她知道画屏妹子平日虽看着爽利质朴,若真起意要装个相,就凭她这双肉眼,是辨别不出的。
画屏往日的说辞,都是甘愿侍奉她一辈子做报答,杨蓁当然没打算收她做个丫鬟,只是对将来如何安置画屏,心里也没个谱。
在她看来,卓志欣是个不错的人,但画屏毕竟是流芳苑出来的,人家卓大哥是否看得上她,还不好说。至于李祥,杨蓁已听徐显炀说了,李祥倒是相中了画屏的,可李祥如今正背着内奸的嫌疑……
前一世死前杨蓁因神志不清,对李祥的去向并未看清,但最后仅剩下徐显炀一个人陪着她是无疑的,由此轻易可以推知,李祥当时就是舍了他,随着那伙流寇走了。
以当时情形,留下来很可能就是死路一条,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为了活命做出那个选择,也不能说就有多卑劣。但也至少可以看得出,那不是一个义气忠厚的人。
所以杨蓁很早就对李祥印象不佳,听徐显炀说他有可能做了内奸,杨蓁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画屏,你可听过一段戏文是‘玉华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
杨蓁一直记挂着耿芝茵提及的那本戏文,当时只听见耿芝茵提到了这几句话,说是耿德昌在那戏文上标注下来的,杨蓁细细地记住,本以为日后还有的是机会再多探听些,没想到当晚耿芝茵便已遇害。
今早她对诚王和徐显炀也又提起了这段戏文,有意联络张克锦帮助查找戏文出处,但那两人却不约而同地表示兴味索然,都说既然耿芝茵已死,只凭这没头没尾的几句话也查不出什么,当务之急还是能擒到对方的手下逼供才更有用处。
杨蓁也不能确定这段戏文能有多少用处,毕竟连耿芝茵自己也说不清那本戏文是不是真与奸党相关,她只是留有一线希望想追查个清楚,于是就先来问问画屏。
画屏听后却是一笑:“应该是‘玉茗堂前朝复暮’吧?看来你都不听戏的,竟连鼎鼎大名的《还魂记》都未听过。”
杨蓁细细回想,能确信自己并未记错,耿芝茵当晚说的确实是“玉华堂前朝复暮”,难道是耿芝茵记错了?
她问:“这个《还魂记》是否还有其他版本?”
画屏道:“这我倒不知了。《还魂记》成文于前朝,本朝文人改写前朝戏文的也有过不少,你若想知道,去询问教坊司的戏子就好了。”
杨蓁点了头,没再说什么。其实她体会得出,诚王与徐显炀两人之所以没有采纳她的建议,也是因为他俩都不希望她再与教坊司有何瓜葛。
她一提起教坊司,就被那两人不留余地地否决了。
——盗文凶猛,委屈读者亲们四点替换以后再来阅读正文,致歉~
乐户是贱籍,国朝律法规定,乐户行路不得走道路中央,只能溜边,男性乐户必须穿青绿布衣,戴青绿色卍字顶巾,系红、绿两色帛带。女乐则穿皂色褙子,戴明角冠。
因为妓籍亦属乐籍的一种,外人便想当然地以为乐户的妻子都是不洁之身,拿他们的“绿帽子”来形容妻子偷汉的男人。
近年来国人整体崇尚奢靡之风,律法对服侍的约束已趋废弛,乐工乐妇出门时也会穿着花哨随心的服饰,但身居教坊司之内时,绝大多数的男乐工还是会穿着那身最不讲究的青绿衣帽。
杨蓁在赵槐为她安排的一间空屋歇了后半夜,等到天亮出门后,就见到了满院子绿油油的乐户们。
整个教坊司的主体部分是一圈三层的楼阁,围拢着中间一座正方的天井大院。
耿家小姐被送进来的事似乎已被广为传说,杨蓁歇脚的屋子位于二楼,清晨一出门站到面向天井的走廊上,立时引起了周遭乐户们的注意,男男女女都看着她指指点点地议论着。
杨蓁看着这情景,也猜不出他们当中还有没有人……亦或者说有多少人,清楚她是冒名顶替来的。
一个身形丰腴的中年乐妇端着大木盆从她面前的楼下走过,仰起头对她扬声道:“你是耿姑娘吧?别怕哈,咱这地界不像外人传说得那么不堪,过些天混熟了你也就惯了。”
这份爽利热情令杨蓁稍感宽慰,她含笑点了点头。
“瞧瞧,真是大家主儿出来的小姐,一点不见小家子气。”乐妇朝一旁的小丫头说着,端盆走了。
赵槐与段梁两人推诿了半天,最后段梁端出自己办事色长的芝麻官职,才逼得赵槐担下了送杨蓁去北镇抚司的差事。
杨蓁顾念着此事务须避免引得外人注意,便让赵槐为她寻了一顶斗笠来戴上,另选了个无人留意的当口,神不知鬼不觉地走角门出了教坊司。
锦衣卫下辖南北镇抚司,北镇抚司主管刑狱侦缉,南镇抚司则掌管卫中刑名和军匠。
自成祖皇帝迁都北京时起,锦衣卫指挥使司衙门就设在了天津卫,但身为锦衣卫指挥使需要时常与皇帝接触,历届指挥使就都把办事地点定在了北镇抚司衙门。
东安门北镇抚司衙门距离教坊司所在的本司胡同并没多远,步行小半个时辰即到。
北镇抚司与东厂两个衙门口毗邻,共同占据一个街区。两座大门外的街道常年官民绕行,门可罗雀。
赵槐腿肚子打了一路的哆嗦,不住向杨蓁解释自己也是逼不得已,并没插手换她过来的勾当,请她务必在徐大人面前说说好话。见杨蓁只是冷淡应承,赵槐愈发心惊胆战。
北镇抚司的正门是典型的六扇门,左右四扇关闭,中间两扇敞开,门外两边各立着一对汉白玉石狮子。
门口虽无人守卫,杨蓁与赵槐刚一走进,就从门里出来一名带刀校尉吆喝道:“干什么的?”
杨蓁摘了斗笠,回首朝赵槐望了一眼,赵槐当即知趣地退远了一截,还朝她点头哈腰了一番以示恭顺。
杨蓁这才上前两步,用确信他听不清的声调向校尉道:“有劳大人通传,我有事关耿德昌的要事向徐大人禀告。”
校尉一听见“耿德昌”三个字就是神色一凛,打量了两眼杨蓁:“你所言为真?”
“自然为真。”杨蓁取出穿宫腰牌递上去,“此为徐大人之物,劳您交予徐大人,告诉他,我确有重大案情要向他禀报。”
校尉见了白玉牌子再也不敢怠慢,说了句:“你在此候着。”就折进了门里。
远处的赵槐见到杨蓁两句话就劳动了校尉老爷替她通传,对杨蓁昨夜那番话的最后一丝疑虑也都打消了,心里愈加恐慌。
没过多会儿校尉返回,叫了杨蓁进去。赵槐怕得要命,又不敢撇下她溜走,只好缩在大门对过的墙角等待。
今年年初时,北方戎狄大举进犯辽东,耿德昌时任辽东经略,驻守宁远城,因觉无力守城,就未请圣旨,擅自撤兵回了山海关,丢下关外两座重镇、数十万百姓任由戎狄屠戮践踏。
皇帝龙颜大怒,下旨将其下狱查办。
太监何智恒因收到耿德昌托人送来的贿赂,发觉此事恐怕另有牵连,就扣押了代为行贿的人严加审讯,从而牵扯出多名受贿徇私的高官予以治罪,其中就包括那个被传说被徐显炀割了喉骨的柳湘。
本来何智恒与徐显炀都觉得此案还有可深挖,无奈朝中大臣纷纷上奏,以“牵连过甚,人心惊惶,恐为小人所用”等说辞为由,促请圣上及早结案,不再深究。皇帝为求朝纲平稳,也就下令结案。
耿德昌已于上个月被斩首示众,并传首九边,家产罚没充公。
依国朝律例,非谋逆投敌等重罪,不会判妻女没入教坊司。
耿德昌弃地丧师已是死罪,行贿上官意图脱罪更是罪加一等,若非如此,妻女也不至于受此重罚。耿妻自丈夫入狱时便一病不起,很快过世,送入教坊司的也便仅有耿小姐一人。
迄今为止,耿德昌与柳湘等人是厂卫最后挖出的几个泾阳党人,人一死了,线索尽断。再想重新摸查朝中隐藏的奸党余孽,可就不容易了。
那些老大人一心求稳也有其道理,原先与泾阳党人有过交情的朝臣也不一定为奸党效命,甚至从前真做过奸党成员的人如今也可能已然脱离,这些都不能作为凭证供厂卫缉捕审查。对奸党余孽的追查就此陷入停滞。
打蛇不死,必受其害,听着外间诋毁厂卫的谣言愈演愈烈,徐显炀恨不得一早将那些居心叵测之徒一网打尽,是以近一个月以来,他翻阅卷宗,暗中查访,力求再从耿德昌一案中寻得疑点继续追查,却都一无所获。
这样时候陡然听说有人将“重大案情”送上门,他怎可能置之不理?
徐显炀对随身物件从不上心,穿宫牌子丢了根本想不起何时丢的。反正皇城各门的禁军也都隶属锦衣卫管辖,没一个人不认得他,牌子丢了也不影响他出入。
他也就早将这牌子抛诸脑后了。没想到丢了都一个月竟又找了回来,送回它的人还是——
“是你?”
见到杨蓁,即使心里再怎样清楚不可能,徐显炀最先冒出的念头还是:她要来报那一“抱”之仇。
毕竟那是他有生以来做过的唯一一件“亏心事”,虽说是无意的。
“见过徐大人,”杨蓁驻足厅中,向坐于案后的徐显炀福了一礼,开门见山道,“大人也知,我本是待选入宫的宫女,想不到昨日半夜忽有几人闯入院子,强行将我带离,送至教坊司。等在那里的一位少年公子穿着华贵,不知是何来头。他以我与婶婶的性命相要挟,叫我顶替耿德昌之女留在教坊司,之后就扬长而去。我知道大人您近日一直忙于审查耿德昌的同党,便来向您报知此事,想必查出那主使换人的案犯,对大人将会有所臂助。”
徐显炀早知自己在外有着煞神之名,见她一个娇怯怯的小姑娘在自己面前,竟能侃侃而谈,毫不怯场,心里暗暗纳罕,但也没有错过她所述的案情。
飞速思索了一番,他问道:“你来此找我,意在求我救你出来?”
一个良家子无端沦落为教坊乐户,必是恐慌不已。若说她来此只是为了向他报案,而非求助,徐显炀是决不信的。她没有哭哭啼啼理智尽失,已经很令他意外了。
没想到杨蓁却摇了头:“我来此拜见大人,原因有二。其一,就是归还大人穿宫玉牌;其二,是将案情禀告大人,襄助大人查案。那人胆敢偷梁换柱,必定来头不小,大人顺藤摸瓜,说不定能钓上一条大鱼。”
徐显炀越听越是奇怪:“你竟然不打算要我插手救你?”
杨蓁浅浅一笑:“大人若想彻查此案,自是不宜过早打草惊蛇的。我便是虑及此事,今日过来这里时已然留心隐藏行迹,不去引人注目。如今教坊司的上下人等都已得悉耿家女儿被送了过来,倘若此时便张扬其事将我领出,难免惊动太... -->>
临近傍晚, 徐显炀与诚王那三十名侍卫当中的一个在京城街头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碰了头。
“依大人安排, 我三人在李祥家外待了半日,见到他家一切如常,媳妇出门买菜,老太太抱着孙子坐在门口晒太阳,未见有何异状。”
今早被徐显炀差遣去李祥家外蹲点的三名侍卫当中, 两个都是锦衣密探, 密探常年潜伏在外, 蹲点跟踪的本事比北镇抚司衙门里的锦衣校尉还要过硬得多,倒不必担心他们会被对方察觉。
徐显炀听后点了点头, 如果李祥真的出卖了他们, 家人却并没有受到威胁,只能说明他是为了钱, 李祥确实爱财, 平日里总会抓住各样机会占点小便宜。
不过,他真会为了钱财出卖朋友?
一想到这里, 徐显炀就难免烦躁,按捺心神道:“知道了, 留那两人继续盯着,你去回报王爷吧。”
那侍卫名叫郭塘, 闻听后眼神闪烁道:“大人, 查案毕竟是咱们锦衣卫的差事,其实只要咱们想藏私便可藏私,也不必事事都向王爷禀告。”
徐显炀不禁苦笑:“难得你还有恁大的胆量, 将来万一哪里出了纰漏,王爷真要杀你们全家,我可没把握保得住你们。”
郭塘却是坦然一笑:“属下往日得大人的关照不少了,哪能听人家几句威胁就倒戈投降?大人放心,但凡您有差遣,属下自然还是听您的,外人漫说是王爷,就是皇上,也要排在您后边儿。”
徐显炀摆摆手:“你有此心甚好,不过,还是先去回报王爷吧。”
他并不怀疑郭塘说话不实,自从他做了锦衣卫指挥使,因体恤密探比寻常手下更为辛苦,曾自作主张为所有密探提了二成的俸禄,为这他挨了户部不少参奏,此外前不久他还自己拿出体己银子,对诸如王府以及高官跟前冒风险更大的这些密探又多加了些补偿。
这些人念着他的好,对他忠心,也是应该的。
若说奸党出巨资收买,这些人还说不定抵不住诱惑倒戈过去,但仅仅是受诚王的威逼,他们却不见得就会出卖他。
徐显炀还是相信,人情比威逼利诱更加靠得住。只是这一回在李祥这里,不知这条原则还是否奏效。
此时天还不黑,为免引人注意,徐显炀没有亲自去王府接杨蓁,只是托侍卫带了话回去。诚王对此自然没有异议,只挑了那三十名死士中的两人去筹备车马,避着外人注意,接了杨蓁与画屏上车,离府去往盈福楼。
“今日他们是将你当做我朋友接你去的,你可别以下人自居。”路上杨蓁向画屏嘱咐。
这几天来随着画屏学的婢女规矩多起来,她在杨蓁面前就表现得越来越像个婢女,对她恭敬,还主动端茶送水,纵使杨蓁叫她不必如此,画屏也没听。
“嗯嗯,我省得。”此时画屏还算自然,亲昵地挽着她的手臂坐于车中,“我问你,徐大人今年才得了你,那两位千户大人可曾娶妻?”
“听说李大人是有家室的,卓大人从前订过亲,结果未等成亲,未婚妻就病逝了,至今尚未婚配。”杨蓁奇怪地看看她,“莫非你在打什么主意?”
“你想到哪儿去了?”画屏轻推了她一把,“我不过是问个清楚,好确定如何待人家。你不知道,与有家室和无家室的男子说话,有着不一样的讲究。你毕竟有徐大人看顾,我若是出言不妥,会惹人家笑话的。”
杨蓁半信半疑,她知道画屏妹子平日虽看着爽利质朴,若真起意要装个相,就凭她这双肉眼,是辨别不出的。
画屏往日的说辞,都是甘愿侍奉她一辈子做报答,杨蓁当然没打算收她做个丫鬟,只是对将来如何安置画屏,心里也没个谱。
在她看来,卓志欣是个不错的人,但画屏毕竟是流芳苑出来的,人家卓大哥是否看得上她,还不好说。至于李祥,杨蓁已听徐显炀说了,李祥倒是相中了画屏的,可李祥如今正背着内奸的嫌疑……
前一世死前杨蓁因神志不清,对李祥的去向并未看清,但最后仅剩下徐显炀一个人陪着她是无疑的,由此轻易可以推知,李祥当时就是舍了他,随着那伙流寇走了。
以当时情形,留下来很可能就是死路一条,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为了活命做出那个选择,也不能说就有多卑劣。但也至少可以看得出,那不是一个义气忠厚的人。
所以杨蓁很早就对李祥印象不佳,听徐显炀说他有可能做了内奸,杨蓁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画屏,你可听过一段戏文是‘玉华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
杨蓁一直记挂着耿芝茵提及的那本戏文,当时只听见耿芝茵提到了这几句话,说是耿德昌在那戏文上标注下来的,杨蓁细细地记住,本以为日后还有的是机会再多探听些,没想到当晚耿芝茵便已遇害。
今早她对诚王和徐显炀也又提起了这段戏文,有意联络张克锦帮助查找戏文出处,但那两人却不约而同地表示兴味索然,都说既然耿芝茵已死,只凭这没头没尾的几句话也查不出什么,当务之急还是能擒到对方的手下逼供才更有用处。
杨蓁也不能确定这段戏文能有多少用处,毕竟连耿芝茵自己也说不清那本戏文是不是真与奸党相关,她只是留有一线希望想追查个清楚,于是就先来问问画屏。
画屏听后却是一笑:“应该是‘玉茗堂前朝复暮’吧?看来你都不听戏的,竟连鼎鼎大名的《还魂记》都未听过。”
杨蓁细细回想,能确信自己并未记错,耿芝茵当晚说的确实是“玉华堂前朝复暮”,难道是耿芝茵记错了?
她问:“这个《还魂记》是否还有其他版本?”
画屏道:“这我倒不知了。《还魂记》成文于前朝,本朝文人改写前朝戏文的也有过不少,你若想知道,去询问教坊司的戏子就好了。”
杨蓁点了头,没再说什么。其实她体会得出,诚王与徐显炀两人之所以没有采纳她的建议,也是因为他俩都不希望她再与教坊司有何瓜葛。
她一提起教坊司,就被那两人不留余地地否决了。
——盗文凶猛,委屈读者亲们四点替换以后再来阅读正文,致歉~
乐户是贱籍,国朝律法规定,乐户行路不得走道路中央,只能溜边,男性乐户必须穿青绿布衣,戴青绿色卍字顶巾,系红、绿两色帛带。女乐则穿皂色褙子,戴明角冠。
因为妓籍亦属乐籍的一种,外人便想当然地以为乐户的妻子都是不洁之身,拿他们的“绿帽子”来形容妻子偷汉的男人。
近年来国人整体崇尚奢靡之风,律法对服侍的约束已趋废弛,乐工乐妇出门时也会穿着花哨随心的服饰,但身居教坊司之内时,绝大多数的男乐工还是会穿着那身最不讲究的青绿衣帽。
杨蓁在赵槐为她安排的一间空屋歇了后半夜,等到天亮出门后,就见到了满院子绿油油的乐户们。
整个教坊司的主体部分是一圈三层的楼阁,围拢着中间一座正方的天井大院。
耿家小姐被送进来的事似乎已被广为传说,杨蓁歇脚的屋子位于二楼,清晨一出门站到面向天井的走廊上,立时引起了周遭乐户们的注意,男男女女都看着她指指点点地议论着。
杨蓁看着这情景,也猜不出他们当中还有没有人……亦或者说有多少人,清楚她是冒名顶替来的。
一个身形丰腴的中年乐妇端着大木盆从她面前的楼下走过,仰起头对她扬声道:“你是耿姑娘吧?别怕哈,咱这地界不像外人传说得那么不堪,过些天混熟了你也就惯了。”
这份爽利热情令杨蓁稍感宽慰,她含笑点了点头。
“瞧瞧,真是大家主儿出来的小姐,一点不见小家子气。”乐妇朝一旁的小丫头说着,端盆走了。
赵槐与段梁两人推诿了半天,最后段梁端出自己办事色长的芝麻官职,才逼得赵槐担下了送杨蓁去北镇抚司的差事。
杨蓁顾念着此事务须避免引得外人注意,便让赵槐为她寻了一顶斗笠来戴上,另选了个无人留意的当口,神不知鬼不觉地走角门出了教坊司。
锦衣卫下辖南北镇抚司,北镇抚司主管刑狱侦缉,南镇抚司则掌管卫中刑名和军匠。
自成祖皇帝迁都北京时起,锦衣卫指挥使司衙门就设在了天津卫,但身为锦衣卫指挥使需要时常与皇帝接触,历届指挥使就都把办事地点定在了北镇抚司衙门。
东安门北镇抚司衙门距离教坊司所在的本司胡同并没多远,步行小半个时辰即到。
北镇抚司与东厂两个衙门口毗邻,共同占据一个街区。两座大门外的街道常年官民绕行,门可罗雀。
赵槐腿肚子打了一路的哆嗦,不住向杨蓁解释自己也是逼不得已,并没插手换她过来的勾当,请她务必在徐大人面前说说好话。见杨蓁只是冷淡应承,赵槐愈发心惊胆战。
北镇抚司的正门是典型的六扇门,左右四扇关闭,中间两扇敞开,门外两边各立着一对汉白玉石狮子。
门口虽无人守卫,杨蓁与赵槐刚一走进,就从门里出来一名带刀校尉吆喝道:“干什么的?”
杨蓁摘了斗笠,回首朝赵槐望了一眼,赵槐当即知趣地退远了一截,还朝她点头哈腰了一番以示恭顺。
杨蓁这才上前两步,用确信他听不清的声调向校尉道:“有劳大人通传,我有事关耿德昌的要事向徐大人禀告。”
校尉一听见“耿德昌”三个字就是神色一凛,打量了两眼杨蓁:“你所言为真?”
“自然为真。”杨蓁取出穿宫腰牌递上去,“此为徐大人之物,劳您交予徐大人,告诉他,我确有重大案情要向他禀报。”
校尉见了白玉牌子再也不敢怠慢,说了句:“你在此候着。”就折进了门里。
远处的赵槐见到杨蓁两句话就劳动了校尉老爷替她通传,对杨蓁昨夜那番话的最后一丝疑虑也都打消了,心里愈加恐慌。
没过多会儿校尉返回,叫了杨蓁进去。赵槐怕得要命,又不敢撇下她溜走,只好缩在大门对过的墙角等待。
今年年初时,北方戎狄大举进犯辽东,耿德昌时任辽东经略,驻守宁远城,因觉无力守城,就未请圣旨,擅自撤兵回了山海关,丢下关外两座重镇、数十万百姓任由戎狄屠戮践踏。
皇帝龙颜大怒,下旨将其下狱查办。
太监何智恒因收到耿德昌托人送来的贿赂,发觉此事恐怕另有牵连,就扣押了代为行贿的人严加审讯,从而牵扯出多名受贿徇私的高官予以治罪,其中就包括那个被传说被徐显炀割了喉骨的柳湘。
本来何智恒与徐显炀都觉得此案还有可深挖,无奈朝中大臣纷纷上奏,以“牵连过甚,人心惊惶,恐为小人所用”等说辞为由,促请圣上及早结案,不再深究。皇帝为求朝纲平稳,也就下令结案。
耿德昌已于上个月被斩首示众,并传首九边,家产罚没充公。
依国朝律例,非谋逆投敌等重罪,不会判妻女没入教坊司。
耿德昌弃地丧师已是死罪,行贿上官意图脱罪更是罪加一等,若非如此,妻女也不至于受此重罚。耿妻自丈夫入狱时便一病不起,很快过世,送入教坊司的也便仅有耿小姐一人。
迄今为止,耿德昌与柳湘等人是厂卫最后挖出的几个泾阳党人,人一死了,线索尽断。再想重新摸查朝中隐藏的奸党余孽,可就不容易了。
那些老大人一心求稳也有其道理,原先与泾阳党人有过交情的朝臣也不一定为奸党效命,甚至从前真做过奸党成员的人如今也可能已然脱离,这些都不能作为凭证供厂卫缉捕审查。对奸党余孽的追查就此陷入停滞。
打蛇不死,必受其害,听着外间诋毁厂卫的谣言愈演愈烈,徐显炀恨不得一早将那些居心叵测之徒一网打尽,是以近一个月以来,他翻阅卷宗,暗中查访,力求再从耿德昌一案中寻得疑点继续追查,却都一无所获。
这样时候陡然听说有人将“重大案情”送上门,他怎可能置之不理?
徐显炀对随身物件从不上心,穿宫牌子丢了根本想不起何时丢的。反正皇城各门的禁军也都隶属锦衣卫管辖,没一个人不认得他,牌子丢了也不影响他出入。
他也就早将这牌子抛诸脑后了。没想到丢了都一个月竟又找了回来,送回它的人还是——
“是你?”
见到杨蓁,即使心里再怎样清楚不可能,徐显炀最先冒出的念头还是:她要来报那一“抱”之仇。
毕竟那是他有生以来做过的唯一一件“亏心事”,虽说是无意的。
“见过徐大人,”杨蓁驻足厅中,向坐于案后的徐显炀福了一礼,开门见山道,“大人也知,我本是待选入宫的宫女,想不到昨日半夜忽有几人闯入院子,强行将我带离,送至教坊司。等在那里的一位少年公子穿着华贵,不知是何来头。他以我与婶婶的性命相要挟,叫我顶替耿德昌之女留在教坊司,之后就扬长而去。我知道大人您近日一直忙于审查耿德昌的同党,便来向您报知此事,想必查出那主使换人的案犯,对大人将会有所臂助。”
徐显炀早知自己在外有着煞神之名,见她一个娇怯怯的小姑娘在自己面前,竟能侃侃而谈,毫不怯场,心里暗暗纳罕,但也没有错过她所述的案情。
飞速思索了一番,他问道:“你来此找我,意在求我救你出来?”
一个良家子无端沦落为教坊乐户,必是恐慌不已。若说她来此只是为了向他报案,而非求助,徐显炀是决不信的。她没有哭哭啼啼理智尽失,已经很令他意外了。
没想到杨蓁却摇了头:“我来此拜见大人,原因有二。其一,就是归还大人穿宫玉牌;其二,是将案情禀告大人,襄助大人查案。那人胆敢偷梁换柱,必定来头不小,大人顺藤摸瓜,说不定能钓上一条大鱼。”
徐显炀越听越是奇怪:“你竟然不打算要我插手救你?”
杨蓁浅浅一笑:“大人若想彻查此案,自是不宜过早打草惊蛇的。我便是虑及此事,今日过来这里时已然留心隐藏行迹,不去引人注目。如今教坊司的上下人等都已得悉耿家女儿被送了过来,倘若此时便张扬其事将我领出,难免惊动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