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时魏军内部仍然有人认为撤退没准是诸葛亮的计谋,魏明帝派来的特使辛毗尤其坚持这种看法,看来诸葛亮确实给对手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司马懿认为不是,他分析说:“军事家所看中的是军事文书、兵马粮草,现在这些都不要了,哪里有人肯把五脏拿出来以求生的道理?”司马懿下令追击,他们同样要在秦岭山中边开路边前行,关中生长着很多蒺藜,司马懿命2000人穿着软木平底的木屐背着蒺藜在前面开道,路不好的地方就把蒺藜铺上,人马再前行。就这样,魏军一口气追到了赤岸。
赤岸的位置在褒口附近,褒斜道的北口叫斜口,南口叫褒口,也就是说,再往前追就到汉中平原了,这时魏明帝派人送来了诏书,要司马懿撤军。
有人认为史书的这个记载不符合常理,这么好的机会,为何不趁势拿下汉中?但仔细想想,魏明帝的这个决定或许更为明智,汉中是蜀汉多年经营的重镇,不是那么容易一口就能吞下的,魏军至少在汉中打过两次大败仗了,每一次都影响深远。蜀军是主动撤退的,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攻入汉中平原,是福是祸还真不好说,不如见好就收吧。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最近以来东北的形势突然吃紧,辽东的公孙渊势力不断坐大,魏明帝派人清剿却吃了败仗,如果汉中失利或被拖住,公孙渊那边又趁机向南扩张,局面就严重了。
当然撤军也符合司马懿的想法,他已经成为魏军的头号人物,放眼军中已没有任何人能向他发起挑战,只要对手继续存在,他的作用就只会越来越重要,真要把蜀汉一举灭掉,对他个人来说未必有利。
司马懿于是下令,让追击的魏军全部撤回关中。
再回到蜀汉方面,魏延和杨仪等人分别率一支人马回到汉中,双方既已翻脸,势必战场上一决高下,杨仪命王平去战魏延。真打起来王平未必能占到便宜,但他会心理战,在战场上王平斥责魏延的手下:“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怎敢如此?”
当时的情况是,除魏延以外蜀汉所有重要人物都在杨仪这一边,魏延给人一种造反的印象,他的手下感到理亏,于是不战而散,最终魏延只带着几个儿子一起逃往南郑,杨仪派马岱前往追拿,马岱将魏延父子抓住,就地斩首。杨仪终于看到了魏延的首级,他一脚踏上,骂道:“狗奴才,看你还能作恶不?”杨仪下令夷灭魏延的三族,看来不是一般的恨。
成都方面,先是接到丞相病逝的消息,后主和群臣深感震惊和悲痛,接着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不断传来,魏延和杨仪一天好几拨地派人来报告情况,各说各的理。后主不知道该信谁,就问侍中董允和丞相留府长史蒋琬,蒋琬、董允都为杨仪担保,对魏延表示怀疑。大家商量了一下,命蒋琬率一部禁军北上接应,蒋琬刚出发几十里,杨仪的报告就来了,说魏延已死,蒋琬便领兵回到成都。
平息这场内乱后,杨仪、费祎、姜维等人按照诸葛亮生前的遗愿,把他的遗骸安葬在汉水旁边的定军山下,后主刘禅在成都素服发丧三天,并派左中郎将杜琼为特使前往汉中宣读册命,册命说:“您是文武全才,既聪明又睿智,一生忠诚,接受先帝的遗诏辅佐寡人,致力于复兴汉室,平息战乱。您统率大军,连年征战,神威显赫,压倒八方,为蜀汉建立了卓越的功劳,一生的建树可以和伊尹、周公相比。人生为何如此不幸?在统一大业即将完成之际,您患病身亡,让寡人无限悲伤,肝胆欲裂!”
后主在册命中追赠诸葛亮忠武侯的谥号,之前他的爵位是武乡侯,于是后世遵称诸葛亮为武侯。
在成都,一些在诸葛亮手下任过职的官员想立即前往汉中奔丧,但这既不符合诸葛亮的遗愿,又影响到蜀汉的正常秩序,后主发现后,立即下诏禁止。也有跑得快的,《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谯周在诸葛亮手下担任过劝学从事,他听到消息没做停顿直接就走了,等到诏书发出他已走了很远,结果只有他到了汉中。
回顾魏延事件,的确令人唏嘘,不仅一代名将以悲情落幕,也使蜀汉实力大损,实在是亲者痛、仇者快。
也有史书站在魏延的一边进行了不同记载,重要的一点是说,诸葛亮临终前其实把事托付给了魏延,让他代行丞相之职,诸葛亮临终前魏延不仅在跟前,而且诸葛亮还对他说:“我死之后,你们好好守住现在的江山,千万别到这里来了。”根据这部史书的记载,魏延按照诸葛亮的遗令指挥秘密撤军,到褒口后才发丧。杨仪见魏延代理丞相指挥部队,担心被他所害,于是扬言说魏延将率众投降曹魏,并带人来攻魏延,魏延根本无心投敌,所以并不应战,结果被追上杀了。
两种记载截然不同,一个说魏延不听遗令,是造成蜀军分裂的主要责任人,失败被杀咎由自取;另一个说魏延忠实地执行了遗令,是杨仪挑起内斗,魏延死得很冤枉。
尽管前一种说法占据了主流,但也留下了许多谜团:诸葛亮为什么那么不信任魏延,宁愿把权力交给资历差得多的杨仪也不愿意交给魏延?既然不相信魏延,为何又让他身居高位、手握重兵?诸葛亮难道没有想过杨仪和魏延势必会自相残杀的一幕吗?
也许这就是诸葛亮的无奈,在二人只能选择一个的情况下,诸葛亮不得不把蜀汉的未来放在最有把握的一方,不管魏延想不想造反,等待他的注定只有悲剧。
这时魏军内部仍然有人认为撤退没准是诸葛亮的计谋,魏明帝派来的特使辛毗尤其坚持这种看法,看来诸葛亮确实给对手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司马懿认为不是,他分析说:“军事家所看中的是军事文书、兵马粮草,现在这些都不要了,哪里有人肯把五脏拿出来以求生的道理?”司马懿下令追击,他们同样要在秦岭山中边开路边前行,关中生长着很多蒺藜,司马懿命2000人穿着软木平底的木屐背着蒺藜在前面开道,路不好的地方就把蒺藜铺上,人马再前行。就这样,魏军一口气追到了赤岸。
赤岸的位置在褒口附近,褒斜道的北口叫斜口,南口叫褒口,也就是说,再往前追就到汉中平原了,这时魏明帝派人送来了诏书,要司马懿撤军。
有人认为史书的这个记载不符合常理,这么好的机会,为何不趁势拿下汉中?但仔细想想,魏明帝的这个决定或许更为明智,汉中是蜀汉多年经营的重镇,不是那么容易一口就能吞下的,魏军至少在汉中打过两次大败仗了,每一次都影响深远。蜀军是主动撤退的,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攻入汉中平原,是福是祸还真不好说,不如见好就收吧。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最近以来东北的形势突然吃紧,辽东的公孙渊势力不断坐大,魏明帝派人清剿却吃了败仗,如果汉中失利或被拖住,公孙渊那边又趁机向南扩张,局面就严重了。
当然撤军也符合司马懿的想法,他已经成为魏军的头号人物,放眼军中已没有任何人能向他发起挑战,只要对手继续存在,他的作用就只会越来越重要,真要把蜀汉一举灭掉,对他个人来说未必有利。
司马懿于是下令,让追击的魏军全部撤回关中。
再回到蜀汉方面,魏延和杨仪等人分别率一支人马回到汉中,双方既已翻脸,势必战场上一决高下,杨仪命王平去战魏延。真打起来王平未必能占到便宜,但他会心理战,在战场上王平斥责魏延的手下:“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怎敢如此?”
当时的情况是,除魏延以外蜀汉所有重要人物都在杨仪这一边,魏延给人一种造反的印象,他的手下感到理亏,于是不战而散,最终魏延只带着几个儿子一起逃往南郑,杨仪派马岱前往追拿,马岱将魏延父子抓住,就地斩首。杨仪终于看到了魏延的首级,他一脚踏上,骂道:“狗奴才,看你还能作恶不?”杨仪下令夷灭魏延的三族,看来不是一般的恨。
成都方面,先是接到丞相病逝的消息,后主和群臣深感震惊和悲痛,接着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不断传来,魏延和杨仪一天好几拨地派人来报告情况,各说各的理。后主不知道该信谁,就问侍中董允和丞相留府长史蒋琬,蒋琬、董允都为杨仪担保,对魏延表示怀疑。大家商量了一下,命蒋琬率一部禁军北上接应,蒋琬刚出发几十里,杨仪的报告就来了,说魏延已死,蒋琬便领兵回到成都。
平息这场内乱后,杨仪、费祎、姜维等人按照诸葛亮生前的遗愿,把他的遗骸安葬在汉水旁边的定军山下,后主刘禅在成都素服发丧三天,并派左中郎将杜琼为特使前往汉中宣读册命,册命说:“您是文武全才,既聪明又睿智,一生忠诚,接受先帝的遗诏辅佐寡人,致力于复兴汉室,平息战乱。您统率大军,连年征战,神威显赫,压倒八方,为蜀汉建立了卓越的功劳,一生的建树可以和伊尹、周公相比。人生为何如此不幸?在统一大业即将完成之际,您患病身亡,让寡人无限悲伤,肝胆欲裂!”
后主在册命中追赠诸葛亮忠武侯的谥号,之前他的爵位是武乡侯,于是后世遵称诸葛亮为武侯。
在成都,一些在诸葛亮手下任过职的官员想立即前往汉中奔丧,但这既不符合诸葛亮的遗愿,又影响到蜀汉的正常秩序,后主发现后,立即下诏禁止。也有跑得快的,《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谯周在诸葛亮手下担任过劝学从事,他听到消息没做停顿直接就走了,等到诏书发出他已走了很远,结果只有他到了汉中。
回顾魏延事件,的确令人唏嘘,不仅一代名将以悲情落幕,也使蜀汉实力大损,实在是亲者痛、仇者快。
也有史书站在魏延的一边进行了不同记载,重要的一点是说,诸葛亮临终前其实把事托付给了魏延,让他代行丞相之职,诸葛亮临终前魏延不仅在跟前,而且诸葛亮还对他说:“我死之后,你们好好守住现在的江山,千万别到这里来了。”根据这部史书的记载,魏延按照诸葛亮的遗令指挥秘密撤军,到褒口后才发丧。杨仪见魏延代理丞相指挥部队,担心被他所害,于是扬言说魏延将率众投降曹魏,并带人来攻魏延,魏延根本无心投敌,所以并不应战,结果被追上杀了。
两种记载截然不同,一个说魏延不听遗令,是造成蜀军分裂的主要责任人,失败被杀咎由自取;另一个说魏延忠实地执行了遗令,是杨仪挑起内斗,魏延死得很冤枉。
尽管前一种说法占据了主流,但也留下了许多谜团:诸葛亮为什么那么不信任魏延,宁愿把权力交给资历差得多的杨仪也不愿意交给魏延?既然不相信魏延,为何又让他身居高位、手握重兵?诸葛亮难道没有想过杨仪和魏延势必会自相残杀的一幕吗?
也许这就是诸葛亮的无奈,在二人只能选择一个的情况下,诸葛亮不得不把蜀汉的未来放在最有把握的一方,不管魏延想不想造反,等待他的注定只有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