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起来,毌丘俭当初也打到了这里,就是因为大雨而前功尽弃。雨越下越大,在襄平城外扎营的魏军吃尽了苦头,有人建议移营,到地势稍好的地方躲躲雨,司马懿不许,明令敢言移营者斩,都督令史张静以为太尉只是说说,没当回事,又进去劝司马懿移营,被当即斩首,全军惊愕。
既然不移营,那就加紧攻城吧,司马懿也不同意,有一个叫陈圭的司马,当年随司马懿参加过讨伐孟达的战斗,他对此十分疑惑,问司马懿:“昔日咱们攻上庸,八部并进、昼夜不息,所以能在半个月时间里拔坚城、斩孟达。如今道路更远,但来了以后攻势却更安缓,属下实在困惑不解。”
司马懿向陈圭以及众将解释说:“孟达手下人马不多,但备下的粮食够吃1年,当时我们将士四倍于孟达,而存粮不足一个月,以一月图一年怎能不速战速决?而且当时是以四击一,胜算在手,所以不计死伤也要攻城,实际上是在与存粮赛跑。如今贼众我寡,贼饥我饱,情况完成相反,不过遇到点雨水罢了,暂缓几天,攻守之势不会改变。”
说完这些,司马懿又进一步解释了他的策略:“自京师出发以来,我不担心敌人来攻,只担心他们弃城而逃。在敌人粮草殆尽之时,掠其牛马、抄其樵牧,这是故意要驱赶他们让他们逃。兵者诡道,应因事而变。趁着敌人以雨水而自恃、虽饥困却未至绝境之时,应减少攻势以安抚,为了一些小利而把敌人惊醒,并不划算。”
与此同时,辽东大雨的消息也传到了洛阳,不少人跑到魏明帝那里,认为雨水暂时无法退去,此役已无全胜的可能,建议下诏让大军还师,魏明帝不许,他认为司马懿会临危制变,一定可擒公孙渊。
幸运的是雨停了,司马懿于是指挥攻城。
魏军各种攻城方法一齐使用,挖地道、起楯橹、用钩橦,襄平城下矢石如雨,魏军将士人人争先、个个效命,攻势猛烈,昼夜不停。
说起来,攻城这种事谁都没有把握,它不以人多人少为胜负的先决条件,有时很邪门,城在眼前,可纵然十倍于敌也进不了那一尺,三国时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决定城池能否守住的最关键因素是守城者的意志和决心,对于襄平城来说尤其如此。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老天继续眷顾着司马懿,在攻城战打得最激烈的当口,一颗白色流星拖着长长的耀眼的尾巴,从襄平城西南向东北方向划去,最后坠落在梁水方向。这本是一次正常的天文现象,但在当时人们看来这是上天发出的某种警示,襄平城里的军民都认为这是大凶之兆,因而深为震慑,士气大伤。公孙渊也害怕了,派自己的“相国”王建以及“御史大夫”柳甫出城乞降……
司马懿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不许!”
司马懿命人把王建、柳甫斩首,公孙渊不死心,又派“侍中”卫演等人前来乞降,司马懿对卫演说:“现在有五种可能:能战就战,不能战就守,不能守就走,以上是三种,其他两种是降与死,公孙渊不肯把自己绑了亲自来求降,到底想选哪一种呢?”
公孙渊知道遇上硬茬了,他原来还幻想来一场假投降,只要能躲过眼前这一关这一劫怎么样都行,待魏军一撤,他又能在辽东东山再起,现在看来司马懿已识破了他的心思,丝毫不给自己留后路,公孙渊无奈,只得冒死突围,这正是司马懿希望的,他下令纵兵追击,追至梁水把公孙渊击杀,有的史书附会说,杀公孙渊的具体地点就是那颗白色流星坠落的地方。
起来,毌丘俭当初也打到了这里,就是因为大雨而前功尽弃。雨越下越大,在襄平城外扎营的魏军吃尽了苦头,有人建议移营,到地势稍好的地方躲躲雨,司马懿不许,明令敢言移营者斩,都督令史张静以为太尉只是说说,没当回事,又进去劝司马懿移营,被当即斩首,全军惊愕。
既然不移营,那就加紧攻城吧,司马懿也不同意,有一个叫陈圭的司马,当年随司马懿参加过讨伐孟达的战斗,他对此十分疑惑,问司马懿:“昔日咱们攻上庸,八部并进、昼夜不息,所以能在半个月时间里拔坚城、斩孟达。如今道路更远,但来了以后攻势却更安缓,属下实在困惑不解。”
司马懿向陈圭以及众将解释说:“孟达手下人马不多,但备下的粮食够吃1年,当时我们将士四倍于孟达,而存粮不足一个月,以一月图一年怎能不速战速决?而且当时是以四击一,胜算在手,所以不计死伤也要攻城,实际上是在与存粮赛跑。如今贼众我寡,贼饥我饱,情况完成相反,不过遇到点雨水罢了,暂缓几天,攻守之势不会改变。”
说完这些,司马懿又进一步解释了他的策略:“自京师出发以来,我不担心敌人来攻,只担心他们弃城而逃。在敌人粮草殆尽之时,掠其牛马、抄其樵牧,这是故意要驱赶他们让他们逃。兵者诡道,应因事而变。趁着敌人以雨水而自恃、虽饥困却未至绝境之时,应减少攻势以安抚,为了一些小利而把敌人惊醒,并不划算。”
与此同时,辽东大雨的消息也传到了洛阳,不少人跑到魏明帝那里,认为雨水暂时无法退去,此役已无全胜的可能,建议下诏让大军还师,魏明帝不许,他认为司马懿会临危制变,一定可擒公孙渊。
幸运的是雨停了,司马懿于是指挥攻城。
魏军各种攻城方法一齐使用,挖地道、起楯橹、用钩橦,襄平城下矢石如雨,魏军将士人人争先、个个效命,攻势猛烈,昼夜不停。
说起来,攻城这种事谁都没有把握,它不以人多人少为胜负的先决条件,有时很邪门,城在眼前,可纵然十倍于敌也进不了那一尺,三国时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决定城池能否守住的最关键因素是守城者的意志和决心,对于襄平城来说尤其如此。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老天继续眷顾着司马懿,在攻城战打得最激烈的当口,一颗白色流星拖着长长的耀眼的尾巴,从襄平城西南向东北方向划去,最后坠落在梁水方向。这本是一次正常的天文现象,但在当时人们看来这是上天发出的某种警示,襄平城里的军民都认为这是大凶之兆,因而深为震慑,士气大伤。公孙渊也害怕了,派自己的“相国”王建以及“御史大夫”柳甫出城乞降……
司马懿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不许!”
司马懿命人把王建、柳甫斩首,公孙渊不死心,又派“侍中”卫演等人前来乞降,司马懿对卫演说:“现在有五种可能:能战就战,不能战就守,不能守就走,以上是三种,其他两种是降与死,公孙渊不肯把自己绑了亲自来求降,到底想选哪一种呢?”
公孙渊知道遇上硬茬了,他原来还幻想来一场假投降,只要能躲过眼前这一关这一劫怎么样都行,待魏军一撤,他又能在辽东东山再起,现在看来司马懿已识破了他的心思,丝毫不给自己留后路,公孙渊无奈,只得冒死突围,这正是司马懿希望的,他下令纵兵追击,追至梁水把公孙渊击杀,有的史书附会说,杀公孙渊的具体地点就是那颗白色流星坠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