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孟信说服兄长送质子后,马不停蹄回到滇池县,跟李素交差。
确切地说,是去滇池县北郊、滇池湖畔那座才刚刚草建了个把月的湖景庄园交差。
谁让李素住不惯南中瘴气之地,所以不肯住在城里,一定要在野外湖畔砍伐植被营造沙滩别墅呢。至于野外的防务,让几百个士兵长期扎营保护他就好了,将来说不定也会开发出一个度假小镇。
孟信见到李素,指着面前那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诚恳地介绍:
“都督,这是末将的侄儿孟节,吾兄并非有意拖延归顺朝廷、分享贸易之利,实在是担心周边其他蛮部不知征西将军天威,他把部中精锐抽调入王师后、抵敌不住那些不归王化的强邻侵扰,反而误了都督大事。”
李素当时正喝着果汁,旁边站着满眼戒备的典韦。听了这话李素差点儿忍俊不禁,暗忖这些南蛮果然不会说谎:
连“并非有意拖延归顺”这种此地无心三百两的洗白都说得出口。要是让他说这个谎,直接说后半句不就行了?“我没做什么”这个前半句,简直多此一举啊!
不过,肯给人质读书,总的来说态度还不错,说谎上业余一些,更便于控制。
李素就先关照孟节:“去江州读几年书,你就归到当世大儒蔡公的得意门生顾元叹门下,只要识文断字、知道仁义礼节,将来说不定可以官至郡守。”
“多谢都督赞誉。”孟节很懂礼貌地答谢,然后他就成了要跟糜威等同龄人一起念书的学童(诸葛亮已经从顾雍那儿退学了,顾雍那点经学诸葛亮已经不求甚解学全,所以孟节没赶上跟诸葛亮同学)。
李素的治夷思路其实很简单,他知道汉末要“改土归流”是不可能的,流官取代不了蛮王。但折衷一步,高层的汉官可以说了算蛮王的几个儿子里谁继位,这也是伸手蛮夷事务的极大进步了,蛮王们的接受度也会高一些,不会太直接抗拒。谁要是抵抗,那也是个别现象,灭之即可。
要求蛮王的孩子都得读汉书、识汉字、说汉话才能继承,用不了几代人,就可以把他们徐徐汉化成功。
所以这一世,孟获肯定是当不上一方霸主了,怎么也得他这个原本要成为“万安隐者”送“薤叶芸香”的哥哥孟节来当。
而且西南夷毕竟也是后世的中华民族,而且都是农耕民族而非游牧,也就也不怕他们汉化之后“流氓有文化”变强产生为害,迟早会跟汉民彻底融合的。
孟尝身边又没有“中行说”级别的有见识的汉奸谋士,无法戳穿李素此法的“长远危害”,所以这些蛮王李素是吃定了。
李素吩咐身边的从人把孟节先带走安顿,回过头来奖励孟信道:“朝廷既然愿意承认你们的统治,自然要直接把你们的身份封为编内官职,以后就别自立名号了。
我前日刚刚传书征西将军,答应在建宁、永昌两郡现有诸县的基础上,再设立昆明夷与哀牢夷世官的县城。目前的打算,是将谷昌县裁撤、并入滇池县,在谷昌县以西的滇池北岸,设‘昆明县’。
孟信,念在你主动投诚、又劝说令兄之功,我就命你当昆明县令吧。将来你不想干了,还可以‘察举’子侄数人,逐级上报到太守、都督那里,朝廷自会择其贤者继承此职。”
县令,那是五千户以上的大县才有的,相当于是跟郡治味县平级的县了。而且这个县令还是可以“父子传位”的,虽然传给具体哪一个儿子官府可以管,但也非常不错了。
孟信本来是没有部族职位继承权的,一切都属于他哥哥那一支,未来也只有他侄儿的份。此刻被这个掺沙子的喜悦击中,他连忙对李素跪下谢恩。
有一个大县也好啊,那些所谓的“蛮王”,不也就几个县么?最大的也就一个郡,值了。
孟信五体投地地帮李素出主意:“都督,其实末将觉得,您不如尽快出兵彻底剿灭高颐那不知好歹的家伙。我大哥之所以怕哀牢夷占便宜,哀牢夷也之所以不怕您的招降警告,就是因为鄂顺归降你之后、高颐却不肯听鄂顺的劝告归降,您又不派鄂顺为先锋把高颐给灭了。
哀牢白夷看着高颐违逆你都还活得好好的,他们自恃离您更远,就更不怕您了,这时候您就得杀鸡儆猴啊!您要是怕杀高颐损兵折将太多,我大哥派给我那五千人,我也可以再借过来,跟鄂顺一起为先锋,高颐抽走了一万兵马,顶不住咱进攻的。”
仅仅一个世袭县令,已经让孟信想要主动帮李素打其他不臣部落了,虽然肯定也是夹带着私心,比如希望剪除其他强敌减少竞争。
不过自有打算的李素当然不能让这种马仔猜到自己的想法了:“你以为我来此就是杀人的?说多少次了,我是来造福南中百姓,一起心悦诚服心向大汉的。我打仗,都是有利于民!扰民害民之战,我不屑为之。
高颐如此无礼,自然要杀之,但不急于一时。我出发之前,就想好了今年的任务是建宁和永昌,越嶲可以明年秋收之后再说!要出兵也是从永昌出兵为主,而不是从犍为出兵为主。不过,哀牢夷如果敢因为我没有杀高颐,就敢自恃险远抗拒我的命令,那我就先灭哀牢夷中的出头鸟祭旗!”
李素南征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打通与南中相对富庶之地的贸易。永昌郡有超过一百五十万汉蛮总人口,而越嶲只有四十几万人、牂牁更是只有二十万。更重要的是拿下永昌要可以尝试开发去身毒国的海上商路、找来一些这个时代的物种交换红利。
要是未来有探险队能发现印度长绒棉、或者中南半岛的“占城稻”,让华夏南方的稻作区提前进入到北宋的“一年种双季稻”的程度,那挂可就开大了。
在水稻只能一年一耕的情况下,汉地人口的承载极限就是五六千万,汉朝、唐朝都是在达到这个极值后跌入黄巾与安史之乱的。而宋朝有了双季稻后直接飙到了一亿人。
另一方面... -->>
孟信说服兄长送质子后,马不停蹄回到滇池县,跟李素交差。
确切地说,是去滇池县北郊、滇池湖畔那座才刚刚草建了个把月的湖景庄园交差。
谁让李素住不惯南中瘴气之地,所以不肯住在城里,一定要在野外湖畔砍伐植被营造沙滩别墅呢。至于野外的防务,让几百个士兵长期扎营保护他就好了,将来说不定也会开发出一个度假小镇。
孟信见到李素,指着面前那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诚恳地介绍:
“都督,这是末将的侄儿孟节,吾兄并非有意拖延归顺朝廷、分享贸易之利,实在是担心周边其他蛮部不知征西将军天威,他把部中精锐抽调入王师后、抵敌不住那些不归王化的强邻侵扰,反而误了都督大事。”
李素当时正喝着果汁,旁边站着满眼戒备的典韦。听了这话李素差点儿忍俊不禁,暗忖这些南蛮果然不会说谎:
连“并非有意拖延归顺”这种此地无心三百两的洗白都说得出口。要是让他说这个谎,直接说后半句不就行了?“我没做什么”这个前半句,简直多此一举啊!
不过,肯给人质读书,总的来说态度还不错,说谎上业余一些,更便于控制。
李素就先关照孟节:“去江州读几年书,你就归到当世大儒蔡公的得意门生顾元叹门下,只要识文断字、知道仁义礼节,将来说不定可以官至郡守。”
“多谢都督赞誉。”孟节很懂礼貌地答谢,然后他就成了要跟糜威等同龄人一起念书的学童(诸葛亮已经从顾雍那儿退学了,顾雍那点经学诸葛亮已经不求甚解学全,所以孟节没赶上跟诸葛亮同学)。
李素的治夷思路其实很简单,他知道汉末要“改土归流”是不可能的,流官取代不了蛮王。但折衷一步,高层的汉官可以说了算蛮王的几个儿子里谁继位,这也是伸手蛮夷事务的极大进步了,蛮王们的接受度也会高一些,不会太直接抗拒。谁要是抵抗,那也是个别现象,灭之即可。
要求蛮王的孩子都得读汉书、识汉字、说汉话才能继承,用不了几代人,就可以把他们徐徐汉化成功。
所以这一世,孟获肯定是当不上一方霸主了,怎么也得他这个原本要成为“万安隐者”送“薤叶芸香”的哥哥孟节来当。
而且西南夷毕竟也是后世的中华民族,而且都是农耕民族而非游牧,也就也不怕他们汉化之后“流氓有文化”变强产生为害,迟早会跟汉民彻底融合的。
孟尝身边又没有“中行说”级别的有见识的汉奸谋士,无法戳穿李素此法的“长远危害”,所以这些蛮王李素是吃定了。
李素吩咐身边的从人把孟节先带走安顿,回过头来奖励孟信道:“朝廷既然愿意承认你们的统治,自然要直接把你们的身份封为编内官职,以后就别自立名号了。
我前日刚刚传书征西将军,答应在建宁、永昌两郡现有诸县的基础上,再设立昆明夷与哀牢夷世官的县城。目前的打算,是将谷昌县裁撤、并入滇池县,在谷昌县以西的滇池北岸,设‘昆明县’。
孟信,念在你主动投诚、又劝说令兄之功,我就命你当昆明县令吧。将来你不想干了,还可以‘察举’子侄数人,逐级上报到太守、都督那里,朝廷自会择其贤者继承此职。”
县令,那是五千户以上的大县才有的,相当于是跟郡治味县平级的县了。而且这个县令还是可以“父子传位”的,虽然传给具体哪一个儿子官府可以管,但也非常不错了。
孟信本来是没有部族职位继承权的,一切都属于他哥哥那一支,未来也只有他侄儿的份。此刻被这个掺沙子的喜悦击中,他连忙对李素跪下谢恩。
有一个大县也好啊,那些所谓的“蛮王”,不也就几个县么?最大的也就一个郡,值了。
孟信五体投地地帮李素出主意:“都督,其实末将觉得,您不如尽快出兵彻底剿灭高颐那不知好歹的家伙。我大哥之所以怕哀牢夷占便宜,哀牢夷也之所以不怕您的招降警告,就是因为鄂顺归降你之后、高颐却不肯听鄂顺的劝告归降,您又不派鄂顺为先锋把高颐给灭了。
哀牢白夷看着高颐违逆你都还活得好好的,他们自恃离您更远,就更不怕您了,这时候您就得杀鸡儆猴啊!您要是怕杀高颐损兵折将太多,我大哥派给我那五千人,我也可以再借过来,跟鄂顺一起为先锋,高颐抽走了一万兵马,顶不住咱进攻的。”
仅仅一个世袭县令,已经让孟信想要主动帮李素打其他不臣部落了,虽然肯定也是夹带着私心,比如希望剪除其他强敌减少竞争。
不过自有打算的李素当然不能让这种马仔猜到自己的想法了:“你以为我来此就是杀人的?说多少次了,我是来造福南中百姓,一起心悦诚服心向大汉的。我打仗,都是有利于民!扰民害民之战,我不屑为之。
高颐如此无礼,自然要杀之,但不急于一时。我出发之前,就想好了今年的任务是建宁和永昌,越嶲可以明年秋收之后再说!要出兵也是从永昌出兵为主,而不是从犍为出兵为主。不过,哀牢夷如果敢因为我没有杀高颐,就敢自恃险远抗拒我的命令,那我就先灭哀牢夷中的出头鸟祭旗!”
李素南征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打通与南中相对富庶之地的贸易。永昌郡有超过一百五十万汉蛮总人口,而越嶲只有四十几万人、牂牁更是只有二十万。更重要的是拿下永昌要可以尝试开发去身毒国的海上商路、找来一些这个时代的物种交换红利。
要是未来有探险队能发现印度长绒棉、或者中南半岛的“占城稻”,让华夏南方的稻作区提前进入到北宋的“一年种双季稻”的程度,那挂可就开大了。
在水稻只能一年一耕的情况下,汉地人口的承载极限就是五六千万,汉朝、唐朝都是在达到这个极值后跌入黄巾与安史之乱的。而宋朝有了双季稻后直接飙到了一亿人。
另一方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