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诸葛亮对李素行过礼后,才注意到妙真人像冰冷的背景板一样站在侧后方,连忙也行了礼。
不过刘妙淡然地制止了他:“不必多礼,你也就跟皇……刘协一样大吧。怎么,今天黄姑娘没来蹭你的天文台?”
她原本几乎要脱口而出“皇弟”这个词,但想到自己既然出世了,怎么还能以亲属关系称呼这具肉身的家人呢。
诸葛亮听得有些尴尬,居然有人直呼天子名讳,他也只好假装没注意到了。他连忙答道:
“天气尚且寒冷,或许老幼不宜登山吧,黄家人腊月之后就没问我借过。我也是上次入冬之前,一次近似月圆的时候,观察了月相。
深觉月也不过如群星一般,只是其中之一,无非绕着大地旋转而已。所谓蟾宫姮娥,皆是虚妄,所以这次想趁着上元节登高看个分明。”
这里必须提一句众所周知的常识:后世很多文学神怪形象,在比较久远的古代并没有,都是越往后的朝代捏造越久远的鬼神。比如最典型的就是“鸿钧”这种角色是明朝人才首次捏造,你要是问一个宋朝人鸿钧是什么,他肯定会以为你在说一坨不明物体。
不过好在“姮娥”这个东西,包括其背后的关于月亮的传说,倒是汉朝人就知道了——只要复盘一下,为什么会有“姮娥”和“嫦娥”这两个名词,就知道这东西肯定出现在汉文帝刘恒之前,否则压根就不用为了避讳而改名。
汉文帝之前的姮娥其实是叫“恒娥”,压根没有女字旁那个同音字。到了比汉文帝稍晚成书的《淮南子》里,因为淮南王刘安是刘恒的侄儿,首次用“嫦”来替代。再到后来西汉灭亡,避讳力度稍稍宽松,才生造了一个同音不同字的“姮”。
诸葛亮的回答,看得出还不满十六周岁的他,内心还是非常钢铁直男的。果然男生还是成熟得比女生晚,都有妹子来问他借天文台了,他还是一心扑在自己的兴趣和事业上。
压根儿就没想过用这种工具来做点别的什么事情,或者主动问问“你怕不怕冷,我上元节去天文台看月亮你行不行”。
李素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已经知道现在的阿亮是个什么心态了:
哼,女人只会影响我观星的精度!
李素本来今天来,还想趁着晚上喝酒观星无聊的工夫,跟诸葛亮聊聊造福船、改良水力纺纱机和小型化木车床的事儿。毕竟在李素眼里,看星星看月亮哪能看一整晚?你特么不无聊的么?
现在看来,诸葛亮难得上华山一趟,估计“实验计划”都排满了,说不定真能看一整晚。
刘妙让退役宫女给诸葛亮沏了杯茶,大家聊了一会儿,李素愈发觉得自己还是别煞风景破坏阿亮的心流状态了,反正也不急于这几天。
将来去西域,半路上坐在大篷车里,有的是时间琢磨那些俗务。
上了一趟华山天文台,李素自己都觉得自己肮脏市侩的灵魂暂时没那么功利了。
有些氛围,真是很难用文字描述,似乎到了特定静谧的环境,就特别适合不带杂念修行。
喝完茶,刘妙留大伙儿吃了顿斋菜,菜色比较简单,说是斋菜,也没完全禁止吃肉,只是说就地取材,所以肉菜比较少。
蔬菜都是野菜,或者退役宫女们在旁边山谷里种的,就靠山上流下来的泉水溪涧灌溉,野兽只有兔子獐子这些小动物。华山上攀爬困难,能自给自足还是最好不过了。
吃过斋,刘妙体贴地怂恿李素:“今晚啥正事儿都别说了,你也去看星星吧。”
李素微微有些不好意思:“居然被你看出来了,我原本还想逮阿亮说点俗事儿的,罢了,西行路上再说吧。”
李素就带着诸葛亮上了天文台,刘妙平时是不感兴趣的,今晚也带了几个宫女一起上台,出门前还拿了几件狐裘御寒避风,分了李素一件。
李素拿到狐裘的那一刻,心中一暖,忍不住生出一股天然的负罪感,担心起妻子来,随即才想起他把大部分侍从赶下山时,已经通知他们半路上接了蔡琰和婢女一行,晚上回华阴县城过夜。
“我只是来登山修心,跟阿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今晚可不能做其他不齿的事情,这氛围太不合适了。”李素心中暗暗警告自己,进入了心中无女人的心流状态。
与此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这件狐裘的触感微微有些潮润,心中闪过一丝异样。
那是一种毛皮制品放了很久没人穿、临时赶忙打扫擦洗后,又没来得及用阳光彻底晒干的感受。而且为了防止皮革老化,这种制品也不会用很猛烈的阳光直接曝晒。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这件衣服肯定在妙真宫里挂了很久没人穿,这两天才临时清洁了一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尺寸会跟李素的身材很贴合。
唉,有些东西不能多想。
还好,阿亮很快就帮他缓解了尴尬,因为随着天色彻底黑暗,观月变得清晰无比。虽然诸葛亮手上的土法望远镜,估计连后世的吃**倍镜放大倍率都不如,但看看月亮... -->>
诸葛亮对李素行过礼后,才注意到妙真人像冰冷的背景板一样站在侧后方,连忙也行了礼。
不过刘妙淡然地制止了他:“不必多礼,你也就跟皇……刘协一样大吧。怎么,今天黄姑娘没来蹭你的天文台?”
她原本几乎要脱口而出“皇弟”这个词,但想到自己既然出世了,怎么还能以亲属关系称呼这具肉身的家人呢。
诸葛亮听得有些尴尬,居然有人直呼天子名讳,他也只好假装没注意到了。他连忙答道:
“天气尚且寒冷,或许老幼不宜登山吧,黄家人腊月之后就没问我借过。我也是上次入冬之前,一次近似月圆的时候,观察了月相。
深觉月也不过如群星一般,只是其中之一,无非绕着大地旋转而已。所谓蟾宫姮娥,皆是虚妄,所以这次想趁着上元节登高看个分明。”
这里必须提一句众所周知的常识:后世很多文学神怪形象,在比较久远的古代并没有,都是越往后的朝代捏造越久远的鬼神。比如最典型的就是“鸿钧”这种角色是明朝人才首次捏造,你要是问一个宋朝人鸿钧是什么,他肯定会以为你在说一坨不明物体。
不过好在“姮娥”这个东西,包括其背后的关于月亮的传说,倒是汉朝人就知道了——只要复盘一下,为什么会有“姮娥”和“嫦娥”这两个名词,就知道这东西肯定出现在汉文帝刘恒之前,否则压根就不用为了避讳而改名。
汉文帝之前的姮娥其实是叫“恒娥”,压根没有女字旁那个同音字。到了比汉文帝稍晚成书的《淮南子》里,因为淮南王刘安是刘恒的侄儿,首次用“嫦”来替代。再到后来西汉灭亡,避讳力度稍稍宽松,才生造了一个同音不同字的“姮”。
诸葛亮的回答,看得出还不满十六周岁的他,内心还是非常钢铁直男的。果然男生还是成熟得比女生晚,都有妹子来问他借天文台了,他还是一心扑在自己的兴趣和事业上。
压根儿就没想过用这种工具来做点别的什么事情,或者主动问问“你怕不怕冷,我上元节去天文台看月亮你行不行”。
李素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已经知道现在的阿亮是个什么心态了:
哼,女人只会影响我观星的精度!
李素本来今天来,还想趁着晚上喝酒观星无聊的工夫,跟诸葛亮聊聊造福船、改良水力纺纱机和小型化木车床的事儿。毕竟在李素眼里,看星星看月亮哪能看一整晚?你特么不无聊的么?
现在看来,诸葛亮难得上华山一趟,估计“实验计划”都排满了,说不定真能看一整晚。
刘妙让退役宫女给诸葛亮沏了杯茶,大家聊了一会儿,李素愈发觉得自己还是别煞风景破坏阿亮的心流状态了,反正也不急于这几天。
将来去西域,半路上坐在大篷车里,有的是时间琢磨那些俗务。
上了一趟华山天文台,李素自己都觉得自己肮脏市侩的灵魂暂时没那么功利了。
有些氛围,真是很难用文字描述,似乎到了特定静谧的环境,就特别适合不带杂念修行。
喝完茶,刘妙留大伙儿吃了顿斋菜,菜色比较简单,说是斋菜,也没完全禁止吃肉,只是说就地取材,所以肉菜比较少。
蔬菜都是野菜,或者退役宫女们在旁边山谷里种的,就靠山上流下来的泉水溪涧灌溉,野兽只有兔子獐子这些小动物。华山上攀爬困难,能自给自足还是最好不过了。
吃过斋,刘妙体贴地怂恿李素:“今晚啥正事儿都别说了,你也去看星星吧。”
李素微微有些不好意思:“居然被你看出来了,我原本还想逮阿亮说点俗事儿的,罢了,西行路上再说吧。”
李素就带着诸葛亮上了天文台,刘妙平时是不感兴趣的,今晚也带了几个宫女一起上台,出门前还拿了几件狐裘御寒避风,分了李素一件。
李素拿到狐裘的那一刻,心中一暖,忍不住生出一股天然的负罪感,担心起妻子来,随即才想起他把大部分侍从赶下山时,已经通知他们半路上接了蔡琰和婢女一行,晚上回华阴县城过夜。
“我只是来登山修心,跟阿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今晚可不能做其他不齿的事情,这氛围太不合适了。”李素心中暗暗警告自己,进入了心中无女人的心流状态。
与此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这件狐裘的触感微微有些潮润,心中闪过一丝异样。
那是一种毛皮制品放了很久没人穿、临时赶忙打扫擦洗后,又没来得及用阳光彻底晒干的感受。而且为了防止皮革老化,这种制品也不会用很猛烈的阳光直接曝晒。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这件衣服肯定在妙真宫里挂了很久没人穿,这两天才临时清洁了一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尺寸会跟李素的身材很贴合。
唉,有些东西不能多想。
还好,阿亮很快就帮他缓解了尴尬,因为随着天色彻底黑暗,观月变得清晰无比。虽然诸葛亮手上的土法望远镜,估计连后世的吃**倍镜放大倍率都不如,但看看月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