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刘秀君临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弟兄们能征惯战的大有人在,但他们还好掳掠,往往把事情弄砸。这下看你的了!
接下来,刘秀又对冯异作了具体工作安排:解散聚集纠斗的普通百姓,组织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对投降的
武装集团头领送交洛阳处理,毁掉其营寨使之不能再度聚集;对少数不听招呼、不服气的坚决打击,等等。
冯异叩头受命,随即率部西行,踏上这块邓禹的伤心之地。
冯异代邓禹西征的这会儿,已经是公元26年的隆冬季节,三辅地区的惨状更加让人不忍卒睹。
饿死的和战死的人的尸体随处可见,野地里河滩上、城郭里营寨中早已没有可食之物,侥幸活下来的人们
忙着聚集起来抗敌保命,自称将军的人比粮店、水井的数量还多。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谁要起来扯旗造反,绝大多数首先自称将军,既不是象卢芳那样自称西平王、象李宪
那样自称淮南帝,也不象赤眉那样自称三老、从事。也就是说,大家觉得,在眼前这个乱世,皇帝王侯保不了
自己,乡村干部也没有办法,最重要的是有粮食吃、又不受气,而这样最可靠的,当然是拳头硬。
冯异西行,心里想,自己要不辱使命,必须像师傅在河北那样,恩威并重、文武齐上、软硬兼施,打出一
系列组合拳来。
于是,他一面大张旗鼓地宣传刘汉王朝的恩德,深入细致地做老百姓的思想政治工作,一面严厉打击少数
抗命不遵、胡作非为的暴徒。
冯异深知,赤眉和地方武装虽然无赖、不论套,但多是饿极了的亡命之徒。所以,他在打组合拳的动作风
格上是很沉稳、谨慎的,每一下都没有花架子,步步为营,招招夺命。
这样,他动身没有多久,弘农一带就有十几个自称将军的人率部向他投降。
(弘农群盗称将军者十余辈,皆率众降异。)
这时候,为了配合冯异西征,刘秀也为可能东归的赤眉布下了天罗地网。
刘秀一送走冯异,立即派破奸将军侯进屯兵新安(今河南渑池东),派建威大将军耿弇屯兵宜阳(今河南
宜阳西),牢牢扼住这两处赤眉东归的必经之路。
同时,刘秀还交待了战略战术:赤眉要是直接东来,就由耿将军出动宜阳部队往新安方向打;赤眉要是向
南绕道,就由侯将军出动新安部队往宜阳方向打。
实在厉害!
刘秀的这套组合拳,其实就是口袋战术加尖刀夺命。
冯异西进就是一把尖刀,既锋利、硬实,刀法又富于变化。
实践证明,自投在刘秀门下,这把冯氏尖刀无论挖肉、还是剔骨,从没卷刃过。
耿弇、侯进的两支队伍布好了口袋阵,以逸待劳,就等赤眉来钻了。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吧,赤眉目前就像有人两侧的胳膊腿儿被拽着缠着,胸前被抵着一把利刃,他想不
就范很难。
这样,只要没有谁来搅局,刘秀的这套组合拳、铁桶阵完全可以轻松地把赤眉拿下。
但是,历史是如此精彩,总是以千姿百态和变化无常的面目示人,让人们目不暇接。
当冯异徐徐西进的时候,在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与东逃的赤眉相遇。
赤眉早就在长安待得不耐烦了,也实在待不下去了,拼命东逃:我们要回家!我们要吃饭!他妈的!
赤眉简直归心似箭!
跑在前面当先锋的是凶狠、勇猛的赤眉将军刘始、王宣等人。
这时的赤眉是很饥饿的。人在饥饿时往往会有超常、或者失常的表现。
日本有句格言,说两军相遇勇者胜。这强调的是勇敢。
但我对此不敢苟同,因为我发现古今中外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勇敢固然是十分可贵的,可是智慧往往更
有杀伤力。换句话说,在更多的时候,两军相遇或者是高手过招时,往往是智者占上风。
面对凶猛的赤眉狂徒,冯异使出的是慢动作。
他步步为营,扎住阵脚,完全是稳中求胜的打法。
他越是这样,赤眉越狂躁,就猛冲猛打。而赤眉越急躁,他就越稳健,不求急攻,争取用最小的代价换取
最大的胜利。
就这样周旋了两个多月,冯异与赤眉交战数十个回合,不仅成功地降服赤眉将军刘始、王宣及其所部5000
多人,还把赤眉主力牢牢地困在原地。
(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
按照刘秀的思路,赤眉缺少给养,困在哪儿时间长了都能困死。
面对稳健的冯大将军,赤眉既打不过、又摆脱不掉,十分头痛。
转眼已是来年春天,刘秀专门派遣使者来到华阴前线,封冯异为征西大将军,对他的精彩表现表示肯定和
鼓励。
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在刘秀战略战术的指导,和耿弇、侯进的配合下,假以时日,冯异要玩儿死赤眉应该
没有太大的问题。
可是,一个搅局人的出现,破坏了冯异的大好形势。
可惜,这个搅局人是重量级的,因为他是邓禹。
邓禹的职务被冯异取代,心里十分窝火、十分不甘。
他想,自己被刘秀高度信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现在老是吃败仗,既对不起刘秀的栽培,自己也很没有
面子。所以,他一边率领车骑将军邓弘等撤退,一边老是想打几个胜仗表现表现。
其实,这时候他的给养也很困乏,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大大下降。他多次率领部队找仗打,都败在赤眉手下。
(禹惭与受任而功不遂,数以饥卒徼战,辄不利。)
他沮丧到了极点!我的满腹韬略,我的指点江山,还有我的光荣和梦想……。
邓禹失望极了、郁闷极了,只好带着残兵败将悻悻东归。
小邓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学问和能力是密切相联的,但又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有学问说明你懂得多,有能力说明你会干活。
光有学问只能说明你懂得多,顶多是个读书人;光会干活儿只能说明你具体工作者,顶多是个熟练工匠。
谁要是能把学问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他将获得巨大的力量,将是很可怕、很难战胜的。
这就是当代一位伟人倡导的要“理论联系实际”。
冯异一直从正面证明给我们看,小邓目前则老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准备反例。
所以,这位伟人反复告诫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既是学风、也是作风上的要求。
他和他的同事也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作了证明。
当小邓狼狈地来到华阴时,已是次年春天,也正是冯异积小胜为大胜、打得赤眉没脾气的时候。
一见到冯异,邓禹就提出跟他联手,共同进攻赤眉。
(与异相遇,禹、弘要异共攻赤眉。)
这其实是严重违反组织原则和工作纪律的。
很显然,小邓已经无权再插手关中战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赶快回洛阳,见刘秀复命,等待组织上下一步
的工作安排。对此,他当然不是不懂。
但是,他实在想打个胜仗多少挽回点儿面子,又实在相信自己对刘秀的绝对忠诚和刘秀对自己的绝对信任
,就把原则和纪律先放一放。
他认为联手冯异打赤眉,是自己此次西行唯一的、也是最后的选项了。
于是,他与邓弘一起,要求冯异跟自己联合起来,立即发动对赤眉的进攻。
一开始,冯异是坚决反对这样做的。因为猛捶乱打、速战速决正是赤眉的长项,而对于肩负军事、政治双
重任务的冯异西征军,更需要的是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冯异认为,自己这些天来正是这样严格执行刘秀的战
略意图,才取得不俗战果的。
由于小邓是刘秀面前第一红人,又是自己的上级(大司徒),冯异只好委婉而耐心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他说:“我与赤眉军对抗了几十天,虽然多次俘获对方的猛将,但他们目前剩下的将士还有很多。我们可
以渐渐地用恩德威信柔服他们,用武力速战破敌是很难的。皇上现在已经在东边派重兵扼住了几个咽喉要道,
截住了敌人的东归之路,我在西边从容地打他们,按皇上的既定计划来破敌,才是完全之策。”
冯异的这番话虽然委婉、耐心,意思表达得却清楚明白:
对敌人只能智取,难以速胜。况且,皇上已经布下了口袋阵,按既定方针打下去是没问题的。领导,您歇
歇吧。
应该说,冯异说的这些,既是刘秀的战略部署,也是目前战场上的客观现实。同时,他还在这里提出了一
个极其重要的政治军事理念:柔服。
对于“柔服”这个理念,冯异的原话是这样表述的:“可稍以恩信倾诱。”
就是说,可以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地用恩惠和威信说服打动他们。
这个理念其实就是刘秀君临天下的理念,冯异深得真传,他理解得透、运用得活。
但是,这时的邓禹求胜利、顾面子心切,根本听不进正确意见,坚持安排邓弘出兵挑战赤眉。邓弘率部跟
赤眉死磕。
赤眉在战斗里成长,也付出了血的代价,学会了不少招数。
他们上上下下也渐渐明白,打仗其实也跟种庄稼一样,要看天时变化,要根据实际需要换换动作。总之,
不能一条道儿走到黑。
这在刘秀、冯异那儿,叫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惜,赤眉过去打仗只知道使蛮劲,明白这个道理太晚了。那就只能在邓禹、邓弘身上试试了!
正好,两邓目前不在状态。
双方激战几天,并没有明显分出高低胜败。
赤眉决定使个阴招。
这要是在刘秀、冯异那儿叫做“兵不厌诈”。
这一天,在双方一阵对砍之后,赤眉假装败了,惊慌失措地逃走,连辎重也没顾得带上。
邓弘的手下一看赤眉丢下的车辆上堆满大豆等粮食,就纷纷跑过去争抢。大家都累了,都饿了,赶紧抢吧!
当大家一窝蜂跑到车跟前时,才发现自己上当了:车辆上装的都是灰土,上面薄薄地盖了一层大豆!
但为时已晚。
刚跑出不远的赤眉军立马回身杀过来,邓弘手下还没回过神儿来,被一阵猛打,四散溃逃。
(弘遂大战移日,赤眉佯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
溃乱。)
在关键时候,冯异是顾全大局的。
他一见邓弘吃亏,连忙与邓禹一起联手救援。
又是一番激战,在冯异和两邓的奋力拼搏下,赤眉才稍稍撤退。
就在这刚刚打退赤眉、稳住阵脚的时候,冯异提出,同志们又累又饿,应该暂且休息,养精蓄锐,伺机再
战。
其实,他不需要提出,直接安排就行了,因为他受命全权负责西征事务。
但是,正如我们前面说的,考虑到邓禹是刘秀面前的第一红人,又是自己的领导,冯异明知邓禹违反组织
原则和工作纪律,还是不得不迁就一点儿、谦虚一点儿,尽量维护邓禹的威信。
而邓禹则不听冯异的意见,认为赤眉刚刚小败,我们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
这时候这样做,我们只能说小邓是急功近利了。冯异无奈,明知这样不是个办法,也只好服从领导。
这个时候,赤眉已经打疯了,正在兴头上。
我们前面也说了,赤眉是一帮擅长干急活儿的人,特别是在他们暴躁或者饥饿的时候,往往会有超常的发
挥。
而冯异的西征军和邓禹残部则很仓惶、很仓促,又饿又累。更重要的是,他们指挥官意见不统一,没有从
容的、周密的计划和安排。
当然,大家都看到了,冯异对拿下赤眉自有满腹韬略,但他现在为了迎合领导正在牺牲原则。
结果可想而知。一番大战,赤眉完胜,冯、邓部属死伤3000多人。
不仅如此,在赤眉的猛打猛攻下,邓禹仓惶逃命,随身仅剩下24个随从,一直跑到宜阳才算摆脱赤眉的追杀。
冯异更是狼狈。为了不暴露自己,他不得不舍弃战马,步行逃命,千辛万苦,才得脱身。
跑到回溪阪(今河南渑池南)时,他身边仅剩下几个人。
冯异自投奔刘秀、独当一面带兵以来,从没吃过败仗,这次弄成这样,完全是邓禹瞎指挥、而自己又不能
坚持正确意见造成的。
这是一次让邓禹终身难忘的失败,不仅证明了刘秀用他西征独当一面、主持军机是错误的,而且表明,他
的长项并不是带兵。
想当初,他肩负刘秀的重托,率2万精兵强将西进,确实是豪华阵容。
一上来,他坚决贯彻刘秀的战略战术,斩顽敌、收民心,不仅壮大了队伍,而且在关中建立了刘秀王朝的
权威,他的个人威望也如日中天。
他的品德才学、人文修养确实已经达到极高的境界,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固执、相当的固执。不幸的是
,这个缺点在复杂局面下又是致命的。
这又使人想到经济学上的“木桶理论”,小邓的固执成为他的木桶最短的那块板子。
越是在关键时候,“木桶理论”越能发挥作用。眼前,固执这块最短的木板让小邓的木桶几乎盛不到水。
他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谋略超群,但是,他经不住赤眉的乱拳。
这也从哲学的角度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作风是何等重要!
至此,他除了身边的24随从,数万大军已经或死或散、全部覆没。
逃到宜阳,邓禹极其惭愧。不过,他还有自知之明,立即向朝廷打报告,请辞大司徒职务和梁侯爵位。
刘秀对他违抗旨意、数次战败也十分生气,发文免去他的大司徒职务,但保留梁侯爵位。
应该说,这次刘秀对他既生气、又客气,毕竟关系不一般嘛。
(众皆死散。独与二十四骑还诣宜阳,谢上大司徒、梁侯印绶。有诏归侯印绶。)
弟兄们能征惯战的大有人在,但他们还好掳掠,往往把事情弄砸。这下看你的了!
接下来,刘秀又对冯异作了具体工作安排:解散聚集纠斗的普通百姓,组织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对投降的
武装集团头领送交洛阳处理,毁掉其营寨使之不能再度聚集;对少数不听招呼、不服气的坚决打击,等等。
冯异叩头受命,随即率部西行,踏上这块邓禹的伤心之地。
冯异代邓禹西征的这会儿,已经是公元26年的隆冬季节,三辅地区的惨状更加让人不忍卒睹。
饿死的和战死的人的尸体随处可见,野地里河滩上、城郭里营寨中早已没有可食之物,侥幸活下来的人们
忙着聚集起来抗敌保命,自称将军的人比粮店、水井的数量还多。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谁要起来扯旗造反,绝大多数首先自称将军,既不是象卢芳那样自称西平王、象李宪
那样自称淮南帝,也不象赤眉那样自称三老、从事。也就是说,大家觉得,在眼前这个乱世,皇帝王侯保不了
自己,乡村干部也没有办法,最重要的是有粮食吃、又不受气,而这样最可靠的,当然是拳头硬。
冯异西行,心里想,自己要不辱使命,必须像师傅在河北那样,恩威并重、文武齐上、软硬兼施,打出一
系列组合拳来。
于是,他一面大张旗鼓地宣传刘汉王朝的恩德,深入细致地做老百姓的思想政治工作,一面严厉打击少数
抗命不遵、胡作非为的暴徒。
冯异深知,赤眉和地方武装虽然无赖、不论套,但多是饿极了的亡命之徒。所以,他在打组合拳的动作风
格上是很沉稳、谨慎的,每一下都没有花架子,步步为营,招招夺命。
这样,他动身没有多久,弘农一带就有十几个自称将军的人率部向他投降。
(弘农群盗称将军者十余辈,皆率众降异。)
这时候,为了配合冯异西征,刘秀也为可能东归的赤眉布下了天罗地网。
刘秀一送走冯异,立即派破奸将军侯进屯兵新安(今河南渑池东),派建威大将军耿弇屯兵宜阳(今河南
宜阳西),牢牢扼住这两处赤眉东归的必经之路。
同时,刘秀还交待了战略战术:赤眉要是直接东来,就由耿将军出动宜阳部队往新安方向打;赤眉要是向
南绕道,就由侯将军出动新安部队往宜阳方向打。
实在厉害!
刘秀的这套组合拳,其实就是口袋战术加尖刀夺命。
冯异西进就是一把尖刀,既锋利、硬实,刀法又富于变化。
实践证明,自投在刘秀门下,这把冯氏尖刀无论挖肉、还是剔骨,从没卷刃过。
耿弇、侯进的两支队伍布好了口袋阵,以逸待劳,就等赤眉来钻了。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吧,赤眉目前就像有人两侧的胳膊腿儿被拽着缠着,胸前被抵着一把利刃,他想不
就范很难。
这样,只要没有谁来搅局,刘秀的这套组合拳、铁桶阵完全可以轻松地把赤眉拿下。
但是,历史是如此精彩,总是以千姿百态和变化无常的面目示人,让人们目不暇接。
当冯异徐徐西进的时候,在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与东逃的赤眉相遇。
赤眉早就在长安待得不耐烦了,也实在待不下去了,拼命东逃:我们要回家!我们要吃饭!他妈的!
赤眉简直归心似箭!
跑在前面当先锋的是凶狠、勇猛的赤眉将军刘始、王宣等人。
这时的赤眉是很饥饿的。人在饥饿时往往会有超常、或者失常的表现。
日本有句格言,说两军相遇勇者胜。这强调的是勇敢。
但我对此不敢苟同,因为我发现古今中外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勇敢固然是十分可贵的,可是智慧往往更
有杀伤力。换句话说,在更多的时候,两军相遇或者是高手过招时,往往是智者占上风。
面对凶猛的赤眉狂徒,冯异使出的是慢动作。
他步步为营,扎住阵脚,完全是稳中求胜的打法。
他越是这样,赤眉越狂躁,就猛冲猛打。而赤眉越急躁,他就越稳健,不求急攻,争取用最小的代价换取
最大的胜利。
就这样周旋了两个多月,冯异与赤眉交战数十个回合,不仅成功地降服赤眉将军刘始、王宣及其所部5000
多人,还把赤眉主力牢牢地困在原地。
(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
按照刘秀的思路,赤眉缺少给养,困在哪儿时间长了都能困死。
面对稳健的冯大将军,赤眉既打不过、又摆脱不掉,十分头痛。
转眼已是来年春天,刘秀专门派遣使者来到华阴前线,封冯异为征西大将军,对他的精彩表现表示肯定和
鼓励。
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在刘秀战略战术的指导,和耿弇、侯进的配合下,假以时日,冯异要玩儿死赤眉应该
没有太大的问题。
可是,一个搅局人的出现,破坏了冯异的大好形势。
可惜,这个搅局人是重量级的,因为他是邓禹。
邓禹的职务被冯异取代,心里十分窝火、十分不甘。
他想,自己被刘秀高度信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现在老是吃败仗,既对不起刘秀的栽培,自己也很没有
面子。所以,他一边率领车骑将军邓弘等撤退,一边老是想打几个胜仗表现表现。
其实,这时候他的给养也很困乏,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大大下降。他多次率领部队找仗打,都败在赤眉手下。
(禹惭与受任而功不遂,数以饥卒徼战,辄不利。)
他沮丧到了极点!我的满腹韬略,我的指点江山,还有我的光荣和梦想……。
邓禹失望极了、郁闷极了,只好带着残兵败将悻悻东归。
小邓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学问和能力是密切相联的,但又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有学问说明你懂得多,有能力说明你会干活。
光有学问只能说明你懂得多,顶多是个读书人;光会干活儿只能说明你具体工作者,顶多是个熟练工匠。
谁要是能把学问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他将获得巨大的力量,将是很可怕、很难战胜的。
这就是当代一位伟人倡导的要“理论联系实际”。
冯异一直从正面证明给我们看,小邓目前则老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准备反例。
所以,这位伟人反复告诫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既是学风、也是作风上的要求。
他和他的同事也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作了证明。
当小邓狼狈地来到华阴时,已是次年春天,也正是冯异积小胜为大胜、打得赤眉没脾气的时候。
一见到冯异,邓禹就提出跟他联手,共同进攻赤眉。
(与异相遇,禹、弘要异共攻赤眉。)
这其实是严重违反组织原则和工作纪律的。
很显然,小邓已经无权再插手关中战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赶快回洛阳,见刘秀复命,等待组织上下一步
的工作安排。对此,他当然不是不懂。
但是,他实在想打个胜仗多少挽回点儿面子,又实在相信自己对刘秀的绝对忠诚和刘秀对自己的绝对信任
,就把原则和纪律先放一放。
他认为联手冯异打赤眉,是自己此次西行唯一的、也是最后的选项了。
于是,他与邓弘一起,要求冯异跟自己联合起来,立即发动对赤眉的进攻。
一开始,冯异是坚决反对这样做的。因为猛捶乱打、速战速决正是赤眉的长项,而对于肩负军事、政治双
重任务的冯异西征军,更需要的是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冯异认为,自己这些天来正是这样严格执行刘秀的战
略意图,才取得不俗战果的。
由于小邓是刘秀面前第一红人,又是自己的上级(大司徒),冯异只好委婉而耐心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他说:“我与赤眉军对抗了几十天,虽然多次俘获对方的猛将,但他们目前剩下的将士还有很多。我们可
以渐渐地用恩德威信柔服他们,用武力速战破敌是很难的。皇上现在已经在东边派重兵扼住了几个咽喉要道,
截住了敌人的东归之路,我在西边从容地打他们,按皇上的既定计划来破敌,才是完全之策。”
冯异的这番话虽然委婉、耐心,意思表达得却清楚明白:
对敌人只能智取,难以速胜。况且,皇上已经布下了口袋阵,按既定方针打下去是没问题的。领导,您歇
歇吧。
应该说,冯异说的这些,既是刘秀的战略部署,也是目前战场上的客观现实。同时,他还在这里提出了一
个极其重要的政治军事理念:柔服。
对于“柔服”这个理念,冯异的原话是这样表述的:“可稍以恩信倾诱。”
就是说,可以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地用恩惠和威信说服打动他们。
这个理念其实就是刘秀君临天下的理念,冯异深得真传,他理解得透、运用得活。
但是,这时的邓禹求胜利、顾面子心切,根本听不进正确意见,坚持安排邓弘出兵挑战赤眉。邓弘率部跟
赤眉死磕。
赤眉在战斗里成长,也付出了血的代价,学会了不少招数。
他们上上下下也渐渐明白,打仗其实也跟种庄稼一样,要看天时变化,要根据实际需要换换动作。总之,
不能一条道儿走到黑。
这在刘秀、冯异那儿,叫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惜,赤眉过去打仗只知道使蛮劲,明白这个道理太晚了。那就只能在邓禹、邓弘身上试试了!
正好,两邓目前不在状态。
双方激战几天,并没有明显分出高低胜败。
赤眉决定使个阴招。
这要是在刘秀、冯异那儿叫做“兵不厌诈”。
这一天,在双方一阵对砍之后,赤眉假装败了,惊慌失措地逃走,连辎重也没顾得带上。
邓弘的手下一看赤眉丢下的车辆上堆满大豆等粮食,就纷纷跑过去争抢。大家都累了,都饿了,赶紧抢吧!
当大家一窝蜂跑到车跟前时,才发现自己上当了:车辆上装的都是灰土,上面薄薄地盖了一层大豆!
但为时已晚。
刚跑出不远的赤眉军立马回身杀过来,邓弘手下还没回过神儿来,被一阵猛打,四散溃逃。
(弘遂大战移日,赤眉佯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
溃乱。)
在关键时候,冯异是顾全大局的。
他一见邓弘吃亏,连忙与邓禹一起联手救援。
又是一番激战,在冯异和两邓的奋力拼搏下,赤眉才稍稍撤退。
就在这刚刚打退赤眉、稳住阵脚的时候,冯异提出,同志们又累又饿,应该暂且休息,养精蓄锐,伺机再
战。
其实,他不需要提出,直接安排就行了,因为他受命全权负责西征事务。
但是,正如我们前面说的,考虑到邓禹是刘秀面前的第一红人,又是自己的领导,冯异明知邓禹违反组织
原则和工作纪律,还是不得不迁就一点儿、谦虚一点儿,尽量维护邓禹的威信。
而邓禹则不听冯异的意见,认为赤眉刚刚小败,我们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
这时候这样做,我们只能说小邓是急功近利了。冯异无奈,明知这样不是个办法,也只好服从领导。
这个时候,赤眉已经打疯了,正在兴头上。
我们前面也说了,赤眉是一帮擅长干急活儿的人,特别是在他们暴躁或者饥饿的时候,往往会有超常的发
挥。
而冯异的西征军和邓禹残部则很仓惶、很仓促,又饿又累。更重要的是,他们指挥官意见不统一,没有从
容的、周密的计划和安排。
当然,大家都看到了,冯异对拿下赤眉自有满腹韬略,但他现在为了迎合领导正在牺牲原则。
结果可想而知。一番大战,赤眉完胜,冯、邓部属死伤3000多人。
不仅如此,在赤眉的猛打猛攻下,邓禹仓惶逃命,随身仅剩下24个随从,一直跑到宜阳才算摆脱赤眉的追杀。
冯异更是狼狈。为了不暴露自己,他不得不舍弃战马,步行逃命,千辛万苦,才得脱身。
跑到回溪阪(今河南渑池南)时,他身边仅剩下几个人。
冯异自投奔刘秀、独当一面带兵以来,从没吃过败仗,这次弄成这样,完全是邓禹瞎指挥、而自己又不能
坚持正确意见造成的。
这是一次让邓禹终身难忘的失败,不仅证明了刘秀用他西征独当一面、主持军机是错误的,而且表明,他
的长项并不是带兵。
想当初,他肩负刘秀的重托,率2万精兵强将西进,确实是豪华阵容。
一上来,他坚决贯彻刘秀的战略战术,斩顽敌、收民心,不仅壮大了队伍,而且在关中建立了刘秀王朝的
权威,他的个人威望也如日中天。
他的品德才学、人文修养确实已经达到极高的境界,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固执、相当的固执。不幸的是
,这个缺点在复杂局面下又是致命的。
这又使人想到经济学上的“木桶理论”,小邓的固执成为他的木桶最短的那块板子。
越是在关键时候,“木桶理论”越能发挥作用。眼前,固执这块最短的木板让小邓的木桶几乎盛不到水。
他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谋略超群,但是,他经不住赤眉的乱拳。
这也从哲学的角度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作风是何等重要!
至此,他除了身边的24随从,数万大军已经或死或散、全部覆没。
逃到宜阳,邓禹极其惭愧。不过,他还有自知之明,立即向朝廷打报告,请辞大司徒职务和梁侯爵位。
刘秀对他违抗旨意、数次战败也十分生气,发文免去他的大司徒职务,但保留梁侯爵位。
应该说,这次刘秀对他既生气、又客气,毕竟关系不一般嘛。
(众皆死散。独与二十四骑还诣宜阳,谢上大司徒、梁侯印绶。有诏归侯印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