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之亡篇 (2/2)
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少年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少吗”乡人答道“应该不会”魏桓叹道“那我还去做什么官”
与这些公卿士大夫们正相反,外戚、宦官们却都加官进爵。皇后邓猛之父邓香被追赠为车骑将军、安阳侯。母亲宣被封为昆阳君。其兄邓演之子邓康为沘阳侯、邓统为昆阳侯、邓秉为淯阳侯、堂侄邓会袭封安阳侯。邓氏宗族皆列校、郎将,赏赐以巨万计。
还有中常侍侯览因献缣五千匹,得封关内侯。后来又被列入诛梁冀的功臣名单内,进封高乡侯。小黄门刘普、赵忠等8人被封为乡侯。这些小宦官都被封了,那的确诛梁冀有功的五侯则更是格外贵显,权倾内外。
说到底,汉朝权力的阳光,从梁冀的手里溜走,只滑到了刘志、邓氏和宦官们的手里,还是跟众公卿们没什么关系。众公卿不禁仰天长叹:一直以来,我们士大夫都是反外戚的敢死队,然而皇帝在反梁冀最需要人的时候,却没想到我们;当皇帝天下大权在手一握时,也没我们什么事。我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呢?难道天生就是当摆设,被唤来打去的角色吗?
为什么外戚得势时没士大夫的权力?外戚失势时也没他们的位置呢?很多士大夫都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直到一件事发生后,很多人才猛然发现了答案!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不怕死的人写了一封不怕砍头的奏书。东郡白马县令李云上书汉桓帝刘志,还故意不粘封口,同时手抄三个副本,分别送到三公府上!
一般情况下,给皇帝上书是要严格保密的。有时为提高保密程度,还要在粘贴封口上面贴上皇帝亲启的提示。这个李云不粘封口,就是不怕信给别人偷看,特别是给皇帝传信的宦官偷看。还将副本送到三公府上,只能说明李云写这封奏书,就是想要唯恐天下不知的巨大效应!
李云不但唯恐天下不知,更唯恐天下不乱。说白了,他就是出来炒作的,以生命为代价!
事实上,李云不是为个人出名而炒作,而是为一个远大的梦想。这个梦想也是孔子一生的梦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儒家的政治理想中,要想国家稳定、天下平安,只要搞定两种关系就行了:君臣的社会关系、父子的伦理关系。
然而当今的汉朝,君不君、臣不臣。君常被劫持,臣常越位行事,搞得天下全乱成一锅粥。如再不拨乱反正,国将不国矣!
李云在奏书里这样告诉刘志:梁冀专权霸道,因罪诛杀,不过是主人杀一个家奴罢了。然而现在,密谋诛杀梁冀的宦官们竟个个得封万户侯,这事要传到地下,恐怕高祖刘邦都要起来骂娘了…奏书的最后,李云点到了重点:现在官位制度全乱套了。一些邪门小人靠着马屁功就能飞黄腾达,难道皇帝您眼睛都瞎了吗?
这哪是来说事的?摆明就是来找事的!一股莫名的怒气升腾,几乎要冲破刘志的胸膛。他跳起来大叫“来人,把李云拿下”
小小一个县令,要拿下是很容易的。但刘志却以捉拿梁冀的待遇,派出警卫部队,浩浩荡荡去把李云架走,关进北寺监狱。同时派中常侍管霸跟御史、廷尉组成联合法庭,准备审讯李云!
联合法庭,不仅是提升了级别,更是为防止别人干涉。换句话说:哪个人被抓了,上面要说组成联合法庭审案,多数是逃不掉砍头的了!
刘志此举就是要告诉以李云为代表的那些想闹事的士大夫:你们能把事整大,朕自然就能以大刑伺侯!
刘志可能暗地里很是得意。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他想唬人,并没唬住。这时又跳出一个不要命的人说“只抓李云一个算什么?干脆连我也一起抓了吧”
牛人年年有,今年怎就冒出这么多呢?要陪死的人,是弘农郡的五官掾杜众。五官掾是郡政府的军事官。级别低得可怜,怎么胆子就这么大呢?真的想不明白!
刘志想不明白,是因他被气晕了头。他下令立即逮捕杜众,送给廷尉处理,准备两个人一起拉出去斩了!
然而就在这时,又有几道奏书飞到刘志的案头,突然之间,他像又明白了些什么。这些奏书都是替李云求情的。李云名气小,可眼前这些奏书的作者,一个个都大有来头。
第一个是大鸿胪陈蕃。陈蕃15岁时就开始自居一处读书。有一天,其父友人上门拜访,见他居处脏乱,不禁问道“为何不洒扫以待宾客”结果陈蕃很不屑地回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小小年纪竟就说出一番大话。只有两种可能,不是立志高远,就是吹牛大王。事实证明:陈蕃不是为吹牛而生,而是为天下而活!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被李固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太守,直至现在九卿之一的大鸿胪。
陈蕃的奏书说得很尖锐:李云说得是有点过,伤害了您,但他本意还是好的,是为国家好才斗胆说出这样的话来。想当年高祖曾忍周昌,成帝也赦朱云。如您今天都受不了李云的一点冒犯,我担心后世人会对您非议,说是挖心事件重演。
挖心事件,指商纣王挖叔父比干的心。比干忠心耿耿,落得如此下场,后人无不寒心…
刘志刚读书陈蕃的奏书,马上又来了三封,分别来自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他们上奏也只有一个目的:请求赦免李云。
少吗”乡人答道“应该不会”魏桓叹道“那我还去做什么官”
与这些公卿士大夫们正相反,外戚、宦官们却都加官进爵。皇后邓猛之父邓香被追赠为车骑将军、安阳侯。母亲宣被封为昆阳君。其兄邓演之子邓康为沘阳侯、邓统为昆阳侯、邓秉为淯阳侯、堂侄邓会袭封安阳侯。邓氏宗族皆列校、郎将,赏赐以巨万计。
还有中常侍侯览因献缣五千匹,得封关内侯。后来又被列入诛梁冀的功臣名单内,进封高乡侯。小黄门刘普、赵忠等8人被封为乡侯。这些小宦官都被封了,那的确诛梁冀有功的五侯则更是格外贵显,权倾内外。
说到底,汉朝权力的阳光,从梁冀的手里溜走,只滑到了刘志、邓氏和宦官们的手里,还是跟众公卿们没什么关系。众公卿不禁仰天长叹:一直以来,我们士大夫都是反外戚的敢死队,然而皇帝在反梁冀最需要人的时候,却没想到我们;当皇帝天下大权在手一握时,也没我们什么事。我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呢?难道天生就是当摆设,被唤来打去的角色吗?
为什么外戚得势时没士大夫的权力?外戚失势时也没他们的位置呢?很多士大夫都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直到一件事发生后,很多人才猛然发现了答案!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不怕死的人写了一封不怕砍头的奏书。东郡白马县令李云上书汉桓帝刘志,还故意不粘封口,同时手抄三个副本,分别送到三公府上!
一般情况下,给皇帝上书是要严格保密的。有时为提高保密程度,还要在粘贴封口上面贴上皇帝亲启的提示。这个李云不粘封口,就是不怕信给别人偷看,特别是给皇帝传信的宦官偷看。还将副本送到三公府上,只能说明李云写这封奏书,就是想要唯恐天下不知的巨大效应!
李云不但唯恐天下不知,更唯恐天下不乱。说白了,他就是出来炒作的,以生命为代价!
事实上,李云不是为个人出名而炒作,而是为一个远大的梦想。这个梦想也是孔子一生的梦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儒家的政治理想中,要想国家稳定、天下平安,只要搞定两种关系就行了:君臣的社会关系、父子的伦理关系。
然而当今的汉朝,君不君、臣不臣。君常被劫持,臣常越位行事,搞得天下全乱成一锅粥。如再不拨乱反正,国将不国矣!
李云在奏书里这样告诉刘志:梁冀专权霸道,因罪诛杀,不过是主人杀一个家奴罢了。然而现在,密谋诛杀梁冀的宦官们竟个个得封万户侯,这事要传到地下,恐怕高祖刘邦都要起来骂娘了…奏书的最后,李云点到了重点:现在官位制度全乱套了。一些邪门小人靠着马屁功就能飞黄腾达,难道皇帝您眼睛都瞎了吗?
这哪是来说事的?摆明就是来找事的!一股莫名的怒气升腾,几乎要冲破刘志的胸膛。他跳起来大叫“来人,把李云拿下”
小小一个县令,要拿下是很容易的。但刘志却以捉拿梁冀的待遇,派出警卫部队,浩浩荡荡去把李云架走,关进北寺监狱。同时派中常侍管霸跟御史、廷尉组成联合法庭,准备审讯李云!
联合法庭,不仅是提升了级别,更是为防止别人干涉。换句话说:哪个人被抓了,上面要说组成联合法庭审案,多数是逃不掉砍头的了!
刘志此举就是要告诉以李云为代表的那些想闹事的士大夫:你们能把事整大,朕自然就能以大刑伺侯!
刘志可能暗地里很是得意。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他想唬人,并没唬住。这时又跳出一个不要命的人说“只抓李云一个算什么?干脆连我也一起抓了吧”
牛人年年有,今年怎就冒出这么多呢?要陪死的人,是弘农郡的五官掾杜众。五官掾是郡政府的军事官。级别低得可怜,怎么胆子就这么大呢?真的想不明白!
刘志想不明白,是因他被气晕了头。他下令立即逮捕杜众,送给廷尉处理,准备两个人一起拉出去斩了!
然而就在这时,又有几道奏书飞到刘志的案头,突然之间,他像又明白了些什么。这些奏书都是替李云求情的。李云名气小,可眼前这些奏书的作者,一个个都大有来头。
第一个是大鸿胪陈蕃。陈蕃15岁时就开始自居一处读书。有一天,其父友人上门拜访,见他居处脏乱,不禁问道“为何不洒扫以待宾客”结果陈蕃很不屑地回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小小年纪竟就说出一番大话。只有两种可能,不是立志高远,就是吹牛大王。事实证明:陈蕃不是为吹牛而生,而是为天下而活!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被李固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太守,直至现在九卿之一的大鸿胪。
陈蕃的奏书说得很尖锐:李云说得是有点过,伤害了您,但他本意还是好的,是为国家好才斗胆说出这样的话来。想当年高祖曾忍周昌,成帝也赦朱云。如您今天都受不了李云的一点冒犯,我担心后世人会对您非议,说是挖心事件重演。
挖心事件,指商纣王挖叔父比干的心。比干忠心耿耿,落得如此下场,后人无不寒心…
刘志刚读书陈蕃的奏书,马上又来了三封,分别来自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他们上奏也只有一个目的:请求赦免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