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1/2)
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女士及众生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释重负地笔者发现,几乎本报道的其余部分只要再引用几份文件就可以了:一份心理鉴定,一名老护理人员的信,一名警官的记录。至于这些文件,他是如何搞到的,他不得不当作职业秘密来加以保守。他的做法,他承认并不都是合法的,也不都是完全合乎保密规定的,但轻微的违法泄密行为在这里都是为了一个神圣的目的:弄清事实。如果说———就那份心理签定(顺便提一下,它并不包含任何歧视内容)而言———霍伊泽的一名女职员(不是那位万金油女士!)用复印机把几页打字机打印的材料很快地复制出来,那又算得了什么?这使霍伊泽祖孙(请想一想笔者为一颗钮扣所花费的五百万)大约有二点五马克损失了,不过有关的管理费用并未计算在内。用一盒价值四点五马克的夹心巧克力不就报答了吗?护士的信是孜孜不倦的马范多搞来的,是原件,但很长,在一家大商场笔者自己动手复印,每页付费半马克,共花了约八马克,包括请马范多抽的香烟在内。警官的记录是笔者免费得到的。这份文件由于既不含有警方机密,更不含有国家安全机密,仅仅是一种虽然并非自愿但却很成功的社会调查,在理论上而不是在实际上虽然产生过一些顾虑,但只用几杯啤酒就把这些顾虑冲洗掉了,况且连这几杯啤酒,那位年轻警官也都不让别人请客。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受到笔者的尊重,用送这位警官的太太一束鲜花,或者送他那一岁半的儿子(逗人喜欢,”照片,他看了一眼,并不虚伪地说)一件漂亮的玩具来损害这种愿望,他甚至不想。(太太的照片没有给他看!不然,他倒是难以当着一个男人的面说人家的太太“逗人喜欢”呢。)
那份企业心理鉴定那就先说吧。鉴定人的学历、背景、年龄等都没有透露,仅仅听到那位年轻女士说,鉴定人受到了德国工会联合会干部和劳工法庭法官的一致器重。
鉴定人(以下简称g)是在一次建立联系的谈话中认识莱夫波利索维奇格鲁伊滕(以下简称l。b。g。)的,是在l。b。g。被捕前四个月在市环卫局人事处长倡议下举行那次谈话的。第一次谈话讨论了l。b。g。可能被提升到局内管理部门,每天各用半天时间担任为数众多的外籍工人代表和计时员的问题。g当时推荐l。b。g。担任这两个职务,但遭到l。b。g。拒绝。l。b。g。的心理发展过程,当时只能根据某些资料作了初步了解,后来承蒙监狱当局惠允又进行了四次谈话,每次为一小时,因此了解就深入得多了,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结构的人尽管作出科学的评价仍然不够详尽。l。b。g。无疑值得成为一篇详尽深入的学术论文的研究对象。在某高等专科学校目前任心理学讲师的g,也正在考虑把l。b。g。推荐给他的一名学生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
这里因此给l。b。g。作一次心理图案试验,尽管能提供基本正确的情况,但就其科学实用性而言,毕竟还是有限的,它只能是对l。b。g。的“犯罪”行为动机进行解释的一种试验,具有上述限制,可能有助于内部掌握情况,以便于进一步和l。b。g。打交道。
l。b。g。是在极其不利的家庭外环境和极其有利的家庭内环境下长大的。后一种情况尽管使用的“有利”一词需要加以限制,可以适当地称之为“溺爱”但是———看一看这个今年二十五岁的人,l。b。g。应被视为我们这个社会完全有用的、甚至受人喜爱的成员的一个原因正是这种“溺爱”虽然在他身上还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障碍。
这一事实对l。b。g。极其不利:由于他是私生子,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长大,孤儿甚或战争孤儿不具备对于心理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对于私生子来说已故的父亲,并不能将其孤儿身份证明。此外,由于他在街上和学校里被人叫做“俄国崽子”有时他母亲被骂为“俄国人的姘头”因此,他并非由于强奸而是自愿献身所生这一事实被认为特别下流丢脸,就经常———即使不十分明显,却是不自觉地———使他感受到严惩。他是在有可能使他的父亲和母亲受到———如果不是死刑的话———的情况下出生的。他从这个意义上说,又是一个“囚犯的孩子”所有其他的孩子,甚至私生子,都可以作为“阵亡将士子女”在心理上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高l。b。g。一等。用通俗的话对于他来说,更糟糕的是:他越来越成为那个叫做教会学校的成问题的机构(g在许多出版物上也公开这样说)的受害者。他尽管受过洗礼,甚至是按天主教徒那样做的,这次洗礼也为一个后来当过他师傅的名叫佩尔策的人以及其他人所证实,这一“紧急洗礼”教会当局仍然坚持要求重新举行,作为正式洗礼。深入细致、在这个问题上所进行的过分认真的调查,给l。b。g。增添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别名。此外,他还是一个“坟场孩子”一个“墓穴孩子”他是在“死人堆里投生出世”的。总之他母亲拒绝让他再受洗一次,因为她珍惜对那次洗礼的回忆,l。b。g。的父亲参加了那次洗礼,她不愿让自己对那次洗礼的回忆被“随便什么东西”所抹杀。另一方面又不想把儿子送到当时约有十五公里远的“自由学校”去上学,送他到“新教徒”那里去念书更不愿意了(不清楚他们是否也会坚持要求重新受洗),这样一来,l。b。g。又蒙受了最后最后的一个污点:他究竟是不是“基督教徒”是不是“天主教徒”?
鉴于这一背景“溺爱”一词具有相对性,几乎可以自相抵消了。l。b。g。也就有这样很多“阿姨”:玛格蕾特阿姨、洛蒂阿姨、莉安妮阿姨、马尔娅阿姨,首先有自己的母亲“溺爱”他的全是女人;他此外还有“大爷大伯”和“表兄弟”有代替父兄之人,有奥托爷爷和普约特大伯,有表兄维尔纳和库特,他还记得“曾有好几年之久同他一起坐在莱茵河畔”的外公。他母亲尽量不让他去去上学,有时虽然用的借口站不住脚,这在事后看来可以认为是完全正常的本能反应。l。b。g。尽管表明他具有惊人的精神力量,自愿离开“溺爱的领域”跑到街上去玩,不怕打人,也不怕挨打,但他是否能忍受学校的日常压力,还是值得的怀疑。如果———这一点作为假设———l。b。g。有一点畸形或病态,他就不可能经受得住周围这种巨大的多方面的压力,活过十四岁:自杀、不可医治的抑郁症或挑衅性刑事犯罪活动是结果。l。b。g。确实忍受了许多事情,也想得开许多事情了,但使他忍受不了和想不开的是这一事实:一向很和气的奥托“爷爷”最后竟剥夺了他跟两位“表兄”维尔纳和库特的交往,他们分别比他大十岁和五岁,是他用不着凭空想象的、实实在在可以信赖的庇护人。从此产生了他和两位表兄之间的社会鸿沟、报复和对抗心理,这显然也是他不高明地伪造两张汇票的“犯罪行为”的起因。g经过总共五次访谈始终也没有弄清楚,采取不高明手法伪造汇票是否应当理解为对奥托爷爷及表兄的有意或无意挑衅。这种伪造行为由于一再重复(总共四次),前三次被蒙混过关,告发在第四次,而四次伪造都有同样的错误(大写栏填错),使人推测这是有意挑衅,必须与这时他已知晓的格鲁伊滕和霍伊泽两家经济状况在战时发生的变化联系起来看。
那么l。b。g。在青少年时代又是怎样平衡他那受伤害的心理的呢?以“宠爱”二字统称的家庭内平衡这里是不够的,l。b。g。还必须把自己的主动性发挥了,尤其是在两位“表兄”搬走以后,他不能再依靠自己的母亲和为数众多的阿姨了,这些他凭直觉一定是明白的;可是,他到头来非成为“一家之主”不可,鉴于他母亲无依无靠和所受的伤害,他想必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了。
“抗拒发挥效率”(以下简称“抗效”)这个概念,这里有必要引进。起初在学校里抗效,他有一段时间面临被降到辅助学校或特种学校去的可能。与他无可怀疑的才能和智力相反,他的表现就像是社会在自动期待一个充满反社会特征的男孩那样。他的学习成绩比他应做到的差很多,在某种程度上他甚至假装低能儿。只是当有进辅助学校重读的危险时,他才不让自己留级,他之所以不让自己降到辅助学校去,也只是因为他母亲嫌上学路途太远。他向g承认,他“乐意上辅助学校”但在那个时候辅助学校在远郊区,由于他母亲有了工作,l。b。g。很早就承担家务,光是这遥远的往返路程就会大大妨碍“家里的事情”
与在学校里抗效同时出现的是出于逆反心理的“提高效率”(以下简称“提效”),这对他的学业毫无“裨益”由于他母亲和外祖父的一位熟人十分友好的帮助,给他每周上课三次,他十三岁时就能流利地读写俄文。请注意:这是他父亲的语言!他能引用从普希金到勃洛克的俄国诗歌,而与此同时他的德语语法始终停留在被降到辅助学校去的水平,这———不妨在这里说———意外使他的老师们感到了,但鉴于当时初级学校一般教师的基本心理状况,却不得不遗憾地说,使他的老师们恼火,而且不仅仅使人恼火,肯定会使人感到简直是一种挑衅,他———十三岁上五年级!跟老师还大谈特谈———并没有人问他!———特拉克尔、卡夫卡、克莱斯特、荷尔德林和布莱希特,还有一个至今不知是何人、用英语写作、可能祖籍是爱尔兰的诗人的诗。
例子已经足够了。g得出结论:与社会极端对立,在效率有可能“带来”好处的地方即学校里搞抗效,在效率同时不能“带来”好处的地方即校外却搞提效。
这种极端的对立始终对于l。b。g。的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他年龄越来越大,出于正常的反应正在摆脱种种“宠爱”这种对立就成为他从中得到抗力和生存力量的张力。一直到十四岁这种生活经历的模式无显著变化。在小学毕业前不久十四岁那一年,l。b。g。首次“犯罪”可惜g只能介绍情况,无法进行精确分析,因为他没有从内部和外部接触过所引用的覆历材料,而精确的分析是以大量宗教心理学和历史研究为前提的。这里... -->>
如释重负地笔者发现,几乎本报道的其余部分只要再引用几份文件就可以了:一份心理鉴定,一名老护理人员的信,一名警官的记录。至于这些文件,他是如何搞到的,他不得不当作职业秘密来加以保守。他的做法,他承认并不都是合法的,也不都是完全合乎保密规定的,但轻微的违法泄密行为在这里都是为了一个神圣的目的:弄清事实。如果说———就那份心理签定(顺便提一下,它并不包含任何歧视内容)而言———霍伊泽的一名女职员(不是那位万金油女士!)用复印机把几页打字机打印的材料很快地复制出来,那又算得了什么?这使霍伊泽祖孙(请想一想笔者为一颗钮扣所花费的五百万)大约有二点五马克损失了,不过有关的管理费用并未计算在内。用一盒价值四点五马克的夹心巧克力不就报答了吗?护士的信是孜孜不倦的马范多搞来的,是原件,但很长,在一家大商场笔者自己动手复印,每页付费半马克,共花了约八马克,包括请马范多抽的香烟在内。警官的记录是笔者免费得到的。这份文件由于既不含有警方机密,更不含有国家安全机密,仅仅是一种虽然并非自愿但却很成功的社会调查,在理论上而不是在实际上虽然产生过一些顾虑,但只用几杯啤酒就把这些顾虑冲洗掉了,况且连这几杯啤酒,那位年轻警官也都不让别人请客。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受到笔者的尊重,用送这位警官的太太一束鲜花,或者送他那一岁半的儿子(逗人喜欢,”照片,他看了一眼,并不虚伪地说)一件漂亮的玩具来损害这种愿望,他甚至不想。(太太的照片没有给他看!不然,他倒是难以当着一个男人的面说人家的太太“逗人喜欢”呢。)
那份企业心理鉴定那就先说吧。鉴定人的学历、背景、年龄等都没有透露,仅仅听到那位年轻女士说,鉴定人受到了德国工会联合会干部和劳工法庭法官的一致器重。
鉴定人(以下简称g)是在一次建立联系的谈话中认识莱夫波利索维奇格鲁伊滕(以下简称l。b。g。)的,是在l。b。g。被捕前四个月在市环卫局人事处长倡议下举行那次谈话的。第一次谈话讨论了l。b。g。可能被提升到局内管理部门,每天各用半天时间担任为数众多的外籍工人代表和计时员的问题。g当时推荐l。b。g。担任这两个职务,但遭到l。b。g。拒绝。l。b。g。的心理发展过程,当时只能根据某些资料作了初步了解,后来承蒙监狱当局惠允又进行了四次谈话,每次为一小时,因此了解就深入得多了,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结构的人尽管作出科学的评价仍然不够详尽。l。b。g。无疑值得成为一篇详尽深入的学术论文的研究对象。在某高等专科学校目前任心理学讲师的g,也正在考虑把l。b。g。推荐给他的一名学生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
这里因此给l。b。g。作一次心理图案试验,尽管能提供基本正确的情况,但就其科学实用性而言,毕竟还是有限的,它只能是对l。b。g。的“犯罪”行为动机进行解释的一种试验,具有上述限制,可能有助于内部掌握情况,以便于进一步和l。b。g。打交道。
l。b。g。是在极其不利的家庭外环境和极其有利的家庭内环境下长大的。后一种情况尽管使用的“有利”一词需要加以限制,可以适当地称之为“溺爱”但是———看一看这个今年二十五岁的人,l。b。g。应被视为我们这个社会完全有用的、甚至受人喜爱的成员的一个原因正是这种“溺爱”虽然在他身上还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障碍。
这一事实对l。b。g。极其不利:由于他是私生子,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长大,孤儿甚或战争孤儿不具备对于心理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对于私生子来说已故的父亲,并不能将其孤儿身份证明。此外,由于他在街上和学校里被人叫做“俄国崽子”有时他母亲被骂为“俄国人的姘头”因此,他并非由于强奸而是自愿献身所生这一事实被认为特别下流丢脸,就经常———即使不十分明显,却是不自觉地———使他感受到严惩。他是在有可能使他的父亲和母亲受到———如果不是死刑的话———的情况下出生的。他从这个意义上说,又是一个“囚犯的孩子”所有其他的孩子,甚至私生子,都可以作为“阵亡将士子女”在心理上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高l。b。g。一等。用通俗的话对于他来说,更糟糕的是:他越来越成为那个叫做教会学校的成问题的机构(g在许多出版物上也公开这样说)的受害者。他尽管受过洗礼,甚至是按天主教徒那样做的,这次洗礼也为一个后来当过他师傅的名叫佩尔策的人以及其他人所证实,这一“紧急洗礼”教会当局仍然坚持要求重新举行,作为正式洗礼。深入细致、在这个问题上所进行的过分认真的调查,给l。b。g。增添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别名。此外,他还是一个“坟场孩子”一个“墓穴孩子”他是在“死人堆里投生出世”的。总之他母亲拒绝让他再受洗一次,因为她珍惜对那次洗礼的回忆,l。b。g。的父亲参加了那次洗礼,她不愿让自己对那次洗礼的回忆被“随便什么东西”所抹杀。另一方面又不想把儿子送到当时约有十五公里远的“自由学校”去上学,送他到“新教徒”那里去念书更不愿意了(不清楚他们是否也会坚持要求重新受洗),这样一来,l。b。g。又蒙受了最后最后的一个污点:他究竟是不是“基督教徒”是不是“天主教徒”?
鉴于这一背景“溺爱”一词具有相对性,几乎可以自相抵消了。l。b。g。也就有这样很多“阿姨”:玛格蕾特阿姨、洛蒂阿姨、莉安妮阿姨、马尔娅阿姨,首先有自己的母亲“溺爱”他的全是女人;他此外还有“大爷大伯”和“表兄弟”有代替父兄之人,有奥托爷爷和普约特大伯,有表兄维尔纳和库特,他还记得“曾有好几年之久同他一起坐在莱茵河畔”的外公。他母亲尽量不让他去去上学,有时虽然用的借口站不住脚,这在事后看来可以认为是完全正常的本能反应。l。b。g。尽管表明他具有惊人的精神力量,自愿离开“溺爱的领域”跑到街上去玩,不怕打人,也不怕挨打,但他是否能忍受学校的日常压力,还是值得的怀疑。如果———这一点作为假设———l。b。g。有一点畸形或病态,他就不可能经受得住周围这种巨大的多方面的压力,活过十四岁:自杀、不可医治的抑郁症或挑衅性刑事犯罪活动是结果。l。b。g。确实忍受了许多事情,也想得开许多事情了,但使他忍受不了和想不开的是这一事实:一向很和气的奥托“爷爷”最后竟剥夺了他跟两位“表兄”维尔纳和库特的交往,他们分别比他大十岁和五岁,是他用不着凭空想象的、实实在在可以信赖的庇护人。从此产生了他和两位表兄之间的社会鸿沟、报复和对抗心理,这显然也是他不高明地伪造两张汇票的“犯罪行为”的起因。g经过总共五次访谈始终也没有弄清楚,采取不高明手法伪造汇票是否应当理解为对奥托爷爷及表兄的有意或无意挑衅。这种伪造行为由于一再重复(总共四次),前三次被蒙混过关,告发在第四次,而四次伪造都有同样的错误(大写栏填错),使人推测这是有意挑衅,必须与这时他已知晓的格鲁伊滕和霍伊泽两家经济状况在战时发生的变化联系起来看。
那么l。b。g。在青少年时代又是怎样平衡他那受伤害的心理的呢?以“宠爱”二字统称的家庭内平衡这里是不够的,l。b。g。还必须把自己的主动性发挥了,尤其是在两位“表兄”搬走以后,他不能再依靠自己的母亲和为数众多的阿姨了,这些他凭直觉一定是明白的;可是,他到头来非成为“一家之主”不可,鉴于他母亲无依无靠和所受的伤害,他想必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了。
“抗拒发挥效率”(以下简称“抗效”)这个概念,这里有必要引进。起初在学校里抗效,他有一段时间面临被降到辅助学校或特种学校去的可能。与他无可怀疑的才能和智力相反,他的表现就像是社会在自动期待一个充满反社会特征的男孩那样。他的学习成绩比他应做到的差很多,在某种程度上他甚至假装低能儿。只是当有进辅助学校重读的危险时,他才不让自己留级,他之所以不让自己降到辅助学校去,也只是因为他母亲嫌上学路途太远。他向g承认,他“乐意上辅助学校”但在那个时候辅助学校在远郊区,由于他母亲有了工作,l。b。g。很早就承担家务,光是这遥远的往返路程就会大大妨碍“家里的事情”
与在学校里抗效同时出现的是出于逆反心理的“提高效率”(以下简称“提效”),这对他的学业毫无“裨益”由于他母亲和外祖父的一位熟人十分友好的帮助,给他每周上课三次,他十三岁时就能流利地读写俄文。请注意:这是他父亲的语言!他能引用从普希金到勃洛克的俄国诗歌,而与此同时他的德语语法始终停留在被降到辅助学校去的水平,这———不妨在这里说———意外使他的老师们感到了,但鉴于当时初级学校一般教师的基本心理状况,却不得不遗憾地说,使他的老师们恼火,而且不仅仅使人恼火,肯定会使人感到简直是一种挑衅,他———十三岁上五年级!跟老师还大谈特谈———并没有人问他!———特拉克尔、卡夫卡、克莱斯特、荷尔德林和布莱希特,还有一个至今不知是何人、用英语写作、可能祖籍是爱尔兰的诗人的诗。
例子已经足够了。g得出结论:与社会极端对立,在效率有可能“带来”好处的地方即学校里搞抗效,在效率同时不能“带来”好处的地方即校外却搞提效。
这种极端的对立始终对于l。b。g。的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他年龄越来越大,出于正常的反应正在摆脱种种“宠爱”这种对立就成为他从中得到抗力和生存力量的张力。一直到十四岁这种生活经历的模式无显著变化。在小学毕业前不久十四岁那一年,l。b。g。首次“犯罪”可惜g只能介绍情况,无法进行精确分析,因为他没有从内部和外部接触过所引用的覆历材料,而精确的分析是以大量宗教心理学和历史研究为前提的。这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