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小说网 www.jxjwly.com,《秋水之兰陵隐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端的禁欲主义者;一方面他将儒家的“忠恕之道”翻版之后再加上自己的“天志”,成为不伦不类的畸形儒家政见,另一方面他又反对儒家,提出了自己的禁欲主义准则如“非乐”等…。墨翟本人就是个矛盾的集合体。自然也就导致了——仅仅传承了几代之后,墨家便迅速瓦解,他的弟子分别各执墨子的部分主张而针锋相对——从而变为更多的小团队——最终成为一盘散沙,再也不可能回到墨子时代了。
我们从墨家的积极处,好的一面来看——墨子主要奉行的便是兼爱。他与门下弟子穷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这个最高目标乃至不惜牺牲自己,赴汤蹈火。这也是墨家伟大的地方!令人油然生敬!也可以说,早期的墨家,全部近于非战主义者(和平主义者)的。从这里我们便可看出,在墨家初成的时候,显然“墨侠”与“游侠”还没有开始彼此间的同化,并未合流。
说到“侠”,显然不是你所说的——“侠”是指帮助别人。
我们先抛开“儒侠”、“仁侠”、“义侠”(义侠分两种,因为儒家的义侠与原始的义侠有“大义”和“小义”的区别)的前缀,先来说下“侠”(原始义侠,游侠)。
原始义侠(游侠),是秉承“义”的人。这种人的义就是“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史记?游侠传》这种“义”里是没有惩恶扬善的,更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内。与“墨侠”无关。更与“仁侠”(儒侠)是八竿子也打不到的另一个性质。这,便是所谓的游侠了。
这类的代表人物,便是你在论中所说的荆轲(不是“柯”哦,打错字了)、高渐离、专诸、聂政、要离、豫让等。
既然洋洋洒洒对这些人大加褒奖之辞,我很奇怪?!你这么熟悉他们的事迹,怎么就能讲出“受墨家行事态度的影响”呢?他们是典型的游侠,和“墨侠”是一分钱的关系也没有啊…
不过你说的“酬君王之恩义,还是报朋友之情重”倒是对了!这个是重点!这是他们的实际境界。
荆轲、高渐离、专诸、聂政、要离、豫让不是身为朋友,要报知遇之恩去杀人;就是门徒为了主子的请求重托而去杀人;再不就是为了给朋友或家主报仇,而去杀人。至于所杀的人,是好人是坏人,他们都无所谓,根本不在乎。
比如:荆轲因朋友田光之死,使得他不得不去见了太子丹,被太子丹招揽到手后,最终上演了“图穷匕见”。他的刺秦,部分是因为太子丹这个逃脱的人质对他的期望与重托,更大的一部分则是为报答朋友田光的以死相荐。这是纯粹的“哥们义气”,但他可没有什么拯救天下的发心。至于他死了之后,高渐离为了给他报仇,也踏上了复仇之路。也是同样如此。和“仁”是无关的,和儒家的“义”也是无关的,和墨家的“兼爱”是无关的,只和游侠的“小义”(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有关。
用现代话讲,就是“我的兄弟为了让我重视这件事,不惜刎颈自杀。然后他推荐的那个逃犯太子,对我也好吃好喝供着,把我当成了大救星。既然如此,我就豁出去,去宰了那个秦王就是!”
高渐离则更简单——“秦王杀了我哥们荆轲,我也不活了!老子跟他拼了!”
至于秦王此人到底是好人是坏人,他们不在乎。至于杀了秦王使得天下百姓安泰,还是杀了秦王之后使得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这些他们统统不放在心上的。
往后比如聂政是为了报“知遇之恩”去杀韩傀,豫让杀人则是给家主智伯报仇…等等,都是这么个类型。你说“这些仁侠仗义的典范”,假如把“仁侠”二字去掉,就对了!他们确实是“仗义的典范”!但说他们是“仁侠”?还“典范”?我只能说——荒唐!
至于往后你以金庸为例,讲——更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之义,给人以“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豪迈想象空间!这个则是典型的儒家境界。“虽千万人,吾往矣!”也是亚圣孟子的名言。金庸也正是因为《射雕英雄传》这部以儒家精神为其精髓的大作,而跻身于大师之列。当然,金庸其它的作品也都很好!俱是名家水准!他著名的一部半(“一部”是《射雕英雄传》,“半部”是《连城诀》),也确实是了不起!
我们回到墨侠(消弥战乱斗争为主),仁侠(惩恶扬善为主),就可以看出“儒侠”、“墨侠”、“义侠”这三者的同异了。
确实!我们也可看出,虽然墨家高明处,已达到小贤的极致。但距离大贤之境与圣人果位,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历史上后来的三大家(儒释道),其中儒家安泰天下,道家往往是拨乱反正的奇兵——“外用儒术,内用黄老”。佛家则出世入世兼备。真正的顶梁柱,确实舍此三,再无第四。至于墨家,则是游离于三大家之外,时而起到辅助或破坏的作用,虽然也有其了不起的地方,但终究因其本身就斑驳杂乱,而难以重返大雅之堂了。
先说到这,我也来不及检查错别字标点符号,更来不及进一步说明,马上要吃饭了,吃完还要去看电影。等以后有时间我再进一步讲解诸子百家吧。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zhulang.com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端的禁欲主义者;一方面他将儒家的“忠恕之道”翻版之后再加上自己的“天志”,成为不伦不类的畸形儒家政见,另一方面他又反对儒家,提出了自己的禁欲主义准则如“非乐”等…。墨翟本人就是个矛盾的集合体。自然也就导致了——仅仅传承了几代之后,墨家便迅速瓦解,他的弟子分别各执墨子的部分主张而针锋相对——从而变为更多的小团队——最终成为一盘散沙,再也不可能回到墨子时代了。
我们从墨家的积极处,好的一面来看——墨子主要奉行的便是兼爱。他与门下弟子穷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这个最高目标乃至不惜牺牲自己,赴汤蹈火。这也是墨家伟大的地方!令人油然生敬!也可以说,早期的墨家,全部近于非战主义者(和平主义者)的。从这里我们便可看出,在墨家初成的时候,显然“墨侠”与“游侠”还没有开始彼此间的同化,并未合流。
说到“侠”,显然不是你所说的——“侠”是指帮助别人。
我们先抛开“儒侠”、“仁侠”、“义侠”(义侠分两种,因为儒家的义侠与原始的义侠有“大义”和“小义”的区别)的前缀,先来说下“侠”(原始义侠,游侠)。
原始义侠(游侠),是秉承“义”的人。这种人的义就是“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史记?游侠传》这种“义”里是没有惩恶扬善的,更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内。与“墨侠”无关。更与“仁侠”(儒侠)是八竿子也打不到的另一个性质。这,便是所谓的游侠了。
这类的代表人物,便是你在论中所说的荆轲(不是“柯”哦,打错字了)、高渐离、专诸、聂政、要离、豫让等。
既然洋洋洒洒对这些人大加褒奖之辞,我很奇怪?!你这么熟悉他们的事迹,怎么就能讲出“受墨家行事态度的影响”呢?他们是典型的游侠,和“墨侠”是一分钱的关系也没有啊…
不过你说的“酬君王之恩义,还是报朋友之情重”倒是对了!这个是重点!这是他们的实际境界。
荆轲、高渐离、专诸、聂政、要离、豫让不是身为朋友,要报知遇之恩去杀人;就是门徒为了主子的请求重托而去杀人;再不就是为了给朋友或家主报仇,而去杀人。至于所杀的人,是好人是坏人,他们都无所谓,根本不在乎。
比如:荆轲因朋友田光之死,使得他不得不去见了太子丹,被太子丹招揽到手后,最终上演了“图穷匕见”。他的刺秦,部分是因为太子丹这个逃脱的人质对他的期望与重托,更大的一部分则是为报答朋友田光的以死相荐。这是纯粹的“哥们义气”,但他可没有什么拯救天下的发心。至于他死了之后,高渐离为了给他报仇,也踏上了复仇之路。也是同样如此。和“仁”是无关的,和儒家的“义”也是无关的,和墨家的“兼爱”是无关的,只和游侠的“小义”(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有关。
用现代话讲,就是“我的兄弟为了让我重视这件事,不惜刎颈自杀。然后他推荐的那个逃犯太子,对我也好吃好喝供着,把我当成了大救星。既然如此,我就豁出去,去宰了那个秦王就是!”
高渐离则更简单——“秦王杀了我哥们荆轲,我也不活了!老子跟他拼了!”
至于秦王此人到底是好人是坏人,他们不在乎。至于杀了秦王使得天下百姓安泰,还是杀了秦王之后使得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这些他们统统不放在心上的。
往后比如聂政是为了报“知遇之恩”去杀韩傀,豫让杀人则是给家主智伯报仇…等等,都是这么个类型。你说“这些仁侠仗义的典范”,假如把“仁侠”二字去掉,就对了!他们确实是“仗义的典范”!但说他们是“仁侠”?还“典范”?我只能说——荒唐!
至于往后你以金庸为例,讲——更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之义,给人以“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豪迈想象空间!这个则是典型的儒家境界。“虽千万人,吾往矣!”也是亚圣孟子的名言。金庸也正是因为《射雕英雄传》这部以儒家精神为其精髓的大作,而跻身于大师之列。当然,金庸其它的作品也都很好!俱是名家水准!他著名的一部半(“一部”是《射雕英雄传》,“半部”是《连城诀》),也确实是了不起!
我们回到墨侠(消弥战乱斗争为主),仁侠(惩恶扬善为主),就可以看出“儒侠”、“墨侠”、“义侠”这三者的同异了。
确实!我们也可看出,虽然墨家高明处,已达到小贤的极致。但距离大贤之境与圣人果位,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历史上后来的三大家(儒释道),其中儒家安泰天下,道家往往是拨乱反正的奇兵——“外用儒术,内用黄老”。佛家则出世入世兼备。真正的顶梁柱,确实舍此三,再无第四。至于墨家,则是游离于三大家之外,时而起到辅助或破坏的作用,虽然也有其了不起的地方,但终究因其本身就斑驳杂乱,而难以重返大雅之堂了。
先说到这,我也来不及检查错别字标点符号,更来不及进一步说明,马上要吃饭了,吃完还要去看电影。等以后有时间我再进一步讲解诸子百家吧。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zhulang.com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